浅析民族吹管乐器的发展及演奏技巧
2020-12-02刘媛
刘 媛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一、民族吹管乐器的简介发展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据传自四千年前的夏禹时期开始流传,当时的第一种民族吹管乐器是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并起名为“钥”。发展到汉代,汉代的音乐家通过对这一乐器进行改进,形成了吹管乐器,并广为流传。《诗经》中对萧、管、钥、埙、竹笛等民族吹管乐器均有记载。鼓乐和横吹是以排萧、笳、笛等为主要的吹管乐器,最常见的演奏场合是军队在行进时进行演奏,当然也有在仪仗队、宴会以及其他娱乐中的演奏运用。乐器流传至今,在民间婚丧喜庆以及民宿节日当中,吹管乐器依然是最主要的乐器。
二、中国民族吹管乐器演奏形式的特点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这一演奏形式是在传统民族器乐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演变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规模大。民族吹管乐器的的乐队编制大都在35人以上,大型一点的民族吹管乐队人员则更多一些,它的乐队编制有双管制、三管制以及四管制的形式。第二,演奏风格独特。民族吹管乐器相较于其他的民族乐器来说有很大的不同,民族吹管乐器的音乐表演结构严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具有的音乐内涵非常深刻,它是古典音乐以及音乐庆典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第三,具有的律制调性特殊。中国的民族吹管乐器运用的是西方音乐比较常用的十二平均律律制,使用五线谱记录演奏,还有一些人把西方交响乐当中的音乐移植到了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当中,在其演奏的体裁上划分成为民族吹管乐曲、乐队组曲以及协奏曲等的形式。竹笛除了可以独奏之外,它还具有轮奏、齐奏、重奏等演奏形式特点。齐奏是指两个以上的演奏者,同吹奏一个曲调的音乐,它的音量有着非常强的现场穿透力、震撼力以及共鸣效果好、气势宏大的特点;重奏则是指两个及以上有差异声部的演奏者,分别根据自身声部的曲调特征,重叠演奏一个乐曲,演奏者相互配合,共同演奏同一首乐器,进而塑造成一个完整、和谐的音乐形象;轮奏是指两人及以上先后相差一拍或数拍吹奏同一首乐曲,两个吹奏声部相辅相成的状态使得乐曲旋律更加悠扬。
三、民族吹管乐器演奏艺术民族化的重要性
吹管乐器是中国民族的经典乐器之一,我国的音乐家通常会通过民族吹管乐器寄托自身的情趣、审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一)举例民族吹管乐器竹笛的发展
笛,俗称为“笛子”或者“梅”,又称横笛,我国古代把横吹的和竖吹的萧都统称为“篴”,按现代乐器分类法属边棱音气鸣乐器,大约在东汉以后笛和萧的名称才逐渐得以分开,称现在所吹奏的笛为横吹或者横笛。隋朝之后,大小横笛已经普遍应用在民间音乐中。宋代出现的骨笛曲,由鼓,笛和板三件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明清时期,在众多的民间器乐乐种里,如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十番鼓、十番锣鼓,以及北方民间的鼓吹乐中,笛是必不可少的主奏合奏乐器,并广泛应用在戏曲表演中,说唱歌舞音乐的伴奏。从1977年新生的“口笛”到1977年由浙江的河姆渡出土的“骨笛”,使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然有如此的相似之处,笛子在这七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的沿革和发展不由得让世界惊叹,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的瑰丽多姿。随着考古的发现,首先是由浙江河姆渡出土的七千多年的骨笛,然后是由美国华侨所收藏的战国时期由七个按音孔横吹的铜笛,接着又有湖北随县出土公元前433年曾侯乙墓中的两只横吹笛,公元前168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现的两支横吹笛,在汉初期时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中的一支用两节竹制成、由七个按音孔横吹的笛子,这些文物虽然是凤毛麟角,但这些都是中国竹笛鼻祖有力的见证,从而打破了原史料中记载的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把笛子传入中国的说法。笛子的种类繁多,最常见的两种是以伴奏昆腔类戏曲及合奏南方各地方乐种而得名的曲笛,和以伴奏梆子腔类戏曲及合奏北方各地方乐种而得名的梆笛,曲笛和梆笛在形制、音色和音域上各有不同。
(二)有利于民族吹管乐器在中国各个群体中普及
民族吹管乐器分为很多种,都具有各自民族的特色,是每个民族音乐家寄托美好愿望的一个乐器,同时承载着每个民族的文化审美。所以,每个民族吹管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联系比较少,随着民族吹管乐器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民族对其吹管乐器的了解与认识也越来越多,民族吹管乐器以及其音乐也成为了我国各个民族音乐家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乐器。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大众对它的喜爱,也有利于民族吹管乐器的普及发展,进而把这种积极的常态保持下去。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拥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点,因此,只有把本民族独有特色进行发扬,才能让世界充满了生机。现今,民族吹管乐器有很多,高超的演奏技巧也得到了世界的逐渐认可。
四、我国民族乐器所具有的独特表现手法和演奏技巧
(一)气息技法和演奏的特点
1.气滑音
气滑音从细节上可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两种类型,其中,在发音技巧上主要的区别在于气息上的加强和减弱。然而,每一个人的肺活量都是有限的,因此,使用这种气息的时间很短,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二度,要是超过了二度就会感觉比较困难了。
2.气颤音
气颤音的发音原理就是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的腹肌一直处于不断扩张和收缩之间进行一定的转换,根据这种方式形成气流上的波动,演奏时吹出来的就是一种颤音。如果使用这种技法进行演奏在一般情况下是应用于抒情歌曲的演奏,尤其是长音,对于欢快的旋律也是合适的。
3.循环的进行换气
相对比于气滑音和气颤音,进行循环换气的技法是更加复杂,循环换气就是为了保证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不换气,进而保持长时间的完整演奏。对于循环的换气,就是在进行吸气的时候可以把两腮鼓起来,这样就能保证储存更多的气息,随着吹奏的过程,口腔内部的气息会随着吹奏消失。另外,在气息快要消耗完的时候口腔两边的两腮进行收缩,以便保证及时补充气息进行演奏,同时,还可以利用鼻孔进行吸气,因此就能够及时保证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及时补充气息,以此完成长音的连续演奏,采用这种技法是气滑音和气颤音不能完成的。同时,对于使用气息上的技巧主要还包括了气拱音、气顶音、气冲音,这几种技法一般是在笛子这一类的乐器中使用,对于笙这一类是不可能使用到的。
(二)口上技法和演奏的特点
1.喉上技巧
喉上的技巧指的是喉音,也有人叫作吼音和嚎音等,这种发音方式就是使用演奏者的腹肌进行不断地收缩和扩张,收入的气息快速地向外冲出,进而压迫到喉咙,引起声带的震动,以此发出我们所说的喉音。
2.舌上技巧
舌上的技巧表现为吐音和花舌,对于吐音就是演奏者在进行演奏发音时,需要舌头轻触牙床,要是气息往外冲出,这时舌头就需要立刻往后收,因此就会发出“吐”字的动作,然后再使用大写的字母“T”进行表示。然而,在吐字的细节上还分为三种,即单吐法、双吐法、三吐法。正三吐的表示方法是“TTK、TKT、TKK”。花舌法就是在发音过程中用舌尖轻微地触碰上颚,使用气息外冲让舌头比较快速均匀地进行震动,进而产生花舌的效果。
3.唇上技巧
用唇上技巧进行演奏是使用颤音和萧音进行的,其中,颤音就是利用上下唇轻微的颤动哨片就能够发出。萧音就是演奏者在进行发音的时候,上嘴唇触碰到哨根,下嘴唇碰到哨面,这样就能使哨片下面可以进行不颤动形式的吹气。
(三)指上技法和演奏的特点
1.指上的颤音
指上的颤音其实就是指演奏人员的手指上功夫要强,其中演奏者的演奏方法就是演奏人员的手指,在本音上方音孔上下的动作,但因为动作上的要求是在滑动方面做到连续、快速、均匀,要求没有做到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演奏效果,很难以达到演奏要求。
2.指上的滑音
演奏者的指上的滑音在演奏方法上是相对简单的,也就是说,按着音孔的手指缓慢地进行滑开或关闭动作。对于这种技巧其实是比较容易掌握地,与此同时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演奏效果。
3.历音
在手指上的技法中,历音又分为上历音和下历音两种。主要的方法就是用手指按住音孔的顺序,即音阶的顺序,能够快速地从上到下滑或者是从下到上滑,操作存在着不准的现象,然而要求是很高的,同时还需要快,手指的抬起和落下要果断,不能犹豫,要是没有做到这些要求,表现出的就不再是历音上的效果了,就形成了一个个单一的音阶进行演奏。
在发展民族吹管乐器的同时要保证各民族吹管乐器的演奏特点,然后在这一基础上与各民族吹管乐器以及音乐演奏技巧相融合,这样才能够受到各个人民的欢迎与喜爱,进而使我国的吹管艺术得到长久的发展。所以,笔者将来还会根据当前民族吹管乐器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研究中西方音乐融合发展,并把中西方吹管乐器演奏技巧相融合,创造出更加符合中国时代潮流的吹管乐器演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