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机器人”理论初探

2020-12-02

大众文艺 2020年21期
关键词:符号机器人人工智能

艾 茁 姜 康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一、服务机器人产业现况分析

服务机器人虽然定义尚未统一,但一般而言,服务机器人多指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接触,用于个人、家庭或专业服务领域的各种智能化机器人,譬如:扫地机器人、消毒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陪护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等。

尽管服务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直接以“服务机器人迎来黄金时代”为题。业界更是表示,“2020年专业服务机器人将在数量上超过工业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创造的营收将比2019年提高30%,2021年专业服务机器人创造的营收将超越工业机器人。”另据机器人产业协会(RIA)2020年2月13日的统计,2019年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 42、25.8、26.8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5%、27%、28%。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也预测,2025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每年将产生1.1至3.3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占比70%左右。而若聚焦我国市场,2019 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约为23%;在我国服务机器人应用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10.5、6.2、5.3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8%、28%、24%,与全球市场比重趋同。①

但是,目前服务机器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研究,大多都聚焦在提高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上等功能属性上,在创设之初大多都缺乏“文化生态体系”的支撑,同质化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了。譬如,机器人鼻祖Jibo、Kuri以及Anki都因为“没有灵魂”而倒闭了,而这里所谓的“灵魂”,“文化生态体系”的缺失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1]。未来,文化生态体系完备、在产品设计上合理、美观、大方且精益求精、充满人文关怀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将更具有续可持续发展保障,才有可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智能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就有了“文化机器人”概念的构想。

二、“文化机器人”概念构建

“文化机器人”是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设计的融入传统文化符号、形象或精神的具有类人智能、情感、灵活性,能够与人交流、接受人类指挥、适应特定文化环境的机器人。“文化机器人”一方面,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全可以直接开发成特征鲜明城市形象机器人、接待机器人、陪伴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等服务机器人,从这个角度看,“文化机器人”可以作为服务机器人的类别细分;另外,也可以研发成独具文化特色的原型机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完全可以开发出既有统一的文化底蕴,而又因为服务、内容和功能等应用方面的差异,而导致外观、技术等方面又各具特色,还能够不停地升级进化与不断扩充的机器人群体。

依据“文化机器人”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优秀传统文化典型形象机器人(简称为文化形象机器人)、文化符号机器人、文化精神机器人三个基本类别。当然“文化机器人”细分类别及其名称与概念等的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论证与完善。

(一)优秀传统文化典型形象机器人(简称为文化形象机器人)

文化形象机器人指以优秀传统文化及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托其中的典型形象研发的机器人,文化形象机器人的最大特征就是形象鲜明,性格独特,这些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形象决定的。笔者自己依托1942年9月在长沙东郊子弹库楚墓出土的楚帛书十二月神文化,研发的八月壮神机器人“壮壮”可以归入此类。

(二)文化符号机器人

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内涵丰富。从国家层面讲,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我国的优秀文化符号具体包含:汉语、汉字、书法、长城、苏州园林、道教、孙子兵法、莫高窟、唐帝国、丝绸、京剧、功夫等等。我们可以精选其中的适合符号来研发机器人产品,譬如其中的汉字符号,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一些汉字独特的象形特征研发出独居中华文化特色的“汉字机器人”系列产品。

(三)文化精神机器人

文化精神机器人指以优秀传统文化及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托其中的文化精神,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认知,将文化精神进行可视化形象设计,进而研发机器人产品。文化精神的可视化创意设计自古就有,譬如,古代“和”“合”二仙的雕塑作品非常普遍,他们体现的就是“和合”精神——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和合二仙(民国)

三、“文化机器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具体来讲“文化机器人”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一)将传统文化精神、形象和符号等融入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拓宽机器人研究的视野

服务机器人领域,从迪斯尼为了还原童话世界的木偶机器人,到日本“全球首台具有人类情感的机器人”pepper,1999年,索尼公司发布的犬型娱乐机器人机器人“爱宝”[2],再到我们目前普遍容易接触的各种各样的扫地机器人,它们都是以实现特定功能为目标而研发的,“文化机器人”则不一样,他是以文化形象或符号的再造为基础的,后续的功能设定会和原型机的升级进化同步进行。这样就丰富和拓宽了机器人的研发途径与视野,尽管这将研发和应用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但却排除了原型机研发前期应用方面的过多干扰,也为后续的以原型机为基础的多元应用机型的开发留下了空间。

(二)丰富人工智能研究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同时,也有效地推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文化机器人”将传统文化、符号融入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一方面,增强了机器人的文化内涵,由于文化形象或符号的源头介入,必将丰富机器人的形象设计,因其浓烈的文化内涵而使得我们的“文化机器人”更具灵魂,更加请亲切;另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的同时也赋予了现代科技文化底蕴;最后,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形象或符号在一个个鲜活的机器人设计与应用中得到体现或重现,这必将有效地推动传统文化乃至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三)“文化机器人”以“文化+艺术+科技”为创新理念,推进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也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取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文化机器人”贯彻“文化+艺术+科技”的创新理念,“文化机器人”的研发涉及与应用涉及文学、艺术设计学、计算机、结构学、力学、人工智能等等丰富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一方面,它可以推进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会促进众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与新时代及新工科背景极其吻合,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会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取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要审时度势,全量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依据赛迪顾问2020年2月的数据报告,到2022年,我国机器人结构与预测服务机器人所占的比例将由2019年的35.1%上升到44.3%,届时,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3]。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尽管我国的研发与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因为服务机器人毕竟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在技术上我国与其他主要国家并不存在绝对的差距,也许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我们相信在“中国制造2025”、正在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及其他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下,产学研结合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机器人风暴!人工智能时代,与机器人共舞!

注释:

①唐薛枫.《服务机器人,硬核科技“软”服务》.产城,2020年第3期,P74-75.

猜你喜欢

符号机器人人工智能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