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散章

2020-12-02

山东人大工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明德沂蒙

A

求知追梦的少年时代,曾聆听许多英雄的故事,对深明大义的沂蒙红嫂,至今记忆犹新:喂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舍小家保大家的王换于,组织火线架桥的李桂芳,“永远的新娘”李凤兰……仿佛璀璨的星光,闪烁在共和国高高的天幕上。

金秋十月,在收获与播种并进的时节,我来到蒙山沂水间,与省内同志专题研讨沂蒙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五好友闻讯送行,席间殷殷嘱托:“一定代我们去拜访敬爱的红嫂!”话似寒暄也发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普通的山村女子,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依然芳名远播?

B

巍巍八百里沂蒙,有许多四面陡峭、顶端比较平坦的山头,当地称之为“崮”。七十二崮中的孟良崮,随着一场战役驰名中外。1947年5月,装备精良的45万国民党军队,与27万华东野战军对决孟良崮。较量的结果出乎意料,无论人数还是武器均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以失败告终,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灰飞烟灭。捷报传来,远在西柏坡的人民领袖不无幽默地说:“这场战役的胜利,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我毛泽东啊!”

或问,“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孟良崮战役属偶然吗?偶然性也许存在,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那么胜利的必然性在哪里?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名叫安泰的巨人,传说只要他保持与大地的接触,就会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如果把共产党比作战胜了敌人的安泰,他脚下的大地是什么?毛泽东同志曾在《论持久战》中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支援孟良崮战役的地方武装和民夫多达60万人,“大军连营七百里,村村灯火到天明”,配合部队救伤员、埋地雷,送水送粮送弹药……蒙阴县烟庄村的六姐妹带领全村妇女,为前线将士做军鞋、洗军衣、筹集军马草料,废寝忘食,两三天做好五千斤煎饼,及时送到枪林弹雨的战场。

什么是人民战争?孟良崮一战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C

也是那烽火五月的一个傍晚,时任沂南县艾山乡妇救会长的李桂芳接到通知,要在汶河上迅速架起一座桥,保证参战部队顺利通过。村里的男子都上了前线,又缺少架桥的材料,怎么办?她和姐妹们商议后,决定卸下自家的木板门,用自己的身体支撑架桥。乍暖还寒的春夜,河水冰冷刺骨。三十二名名弱女子,肩扛沉重的门板,如中流砥柱,顽强地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等最后一名战士通过后,她们精疲力尽,几乎瘫倒在河滩上,有的还落下终生不育残疾,可她们无怨无悔。

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李桂芳代表姐妹们应邀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2018年,最后一名红嫂张淑珍与世长辞,享年104岁。如泣如诉的《沂蒙颂》,伴随老人走完了坚强的一生——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

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

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D

1941年的冬天,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凛冽的寒风裹着残枝败叶,掠过一片空旷的墓地。一阵枪炮声沉寂之后,村头一间小小的草棚里,尚在哺乳期的妇女明德英,放下怀中婴儿,毅然撩起衣襟,捧起乳房,把奶头塞进一位素不相识、身负重伤的男子口中……

女性乳房,是母爱、自尊和生命的象征。有一首赞美诗这样写道——

宛如圣洁的雪峰/饱含丰富的营养

与生命血肉相连/滋润孱弱的渴望

即使寒夜漫漫/也散发温馨的光芒

古往今来,大凡世间女子,无不对其胸乳视若珍瑰。而明德英没有半点羞涩, 挤出洁白的乳汁,一次、两次……她下决心要救活这名奄奄一息的八路军伤员。也许是惊世骇目的大善感动了上苍,年仅16岁的“小八路”庄新民,终于被明德英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擦洗伤口,寻药熬汤,又把家中仅有的两只老母鸡炖掉,给他补养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顾,庄新民就要痊愈归队了。临行前,他眼含热泪,跪谢明德英和她的丈夫李开田,肩负沂蒙亲人的厚望,与战友们浴血奋战,迎来了共和国辉煌的黎明。

E

解放后,庄新民赶赴横河村看望明德英,还把“老爹”李开田请到上海的家中共同生活。明德英老人去世后,年届古稀的庄新民以“儿子”的身份为她立碑,唏嘘再三:“我娘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女人!”临终时,他安排两个儿子,每年清明节都要去祭奠“明奶奶”。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明德英与鲁迅、闻一多、赵一曼、刘胡兰等众多英烈一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家徒四壁、既聋且哑——明德英,一个几乎被命运抛弃的的“草木之人”,何以成为英雄、成为模范?

“春雷一声震天响,来了救星共产党。”正是这勇赴国难的红色政党,唤醒并激发了劳苦大众的家国情怀,明德英亦如兰风蕙露,嬗变成“有突出贡献”的伟大的女人!

F

临沭县朱庄村过年有个别样的习俗——煮好的第一碗水饺,不敬天不敬地,去纪念碑前礼敬八路军先烈。

1944年除夕,遭受沉重打击的日寇恼羞成怒,趁黎明时分悄悄包围了朱庄村,要血洗这个被誉为抗日堡垒的村子。枪声就是命令。老红军出身的贺东生团长曾明示过一条军规:只要老百姓有危险,必须解救!

情况紧急,来不及请示报告,附近的老八连迅速投入战斗,面对数倍强敌殊死拼杀,直到九连和民兵陆续赶来增援。群众得救了,村庄平安了。战场上,24条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朱庄村的土地上。大年初一早晨,村里的群众手捧热腾腾的水饺,祭奠生死与共的八路军子弟兵。代代相传,约定俗成。

G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母爱之深沉。而沂蒙山区一位母亲,为养育革命者的后代,竟忍痛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她是从清末走来的小脚女人,与其他姐妹们一样,地位卑微,以至于没有自己的名字。共产党八路军来了,教她识字,让她读书,结合她的生活经历,亲切地为她取名“王换于”。从此,年近半百的她,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尊姓大名”。王换于焕发了青春,担任了党组织的情报联络员。1940年秋,侵华日军疯狂扫荡山东根据地。为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她把托儿所设在自己家里,千方百计守护几十个“红色幼苗”,其中有罗荣桓同志的幼子罗东进。由于敌人封锁,物资极其匮乏,托儿所里的孩子面黄肌瘦。她就让两个儿媳停止给孙子喂奶,改吃粗粮,把奶水留给最需要的孩子。她叮嘱道:“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托儿所奉命移交时,孩子们安然无恙,一个不少,而王换于的两个孙子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永别了尊敬的奶奶和生身父母。

后来成长为将军的罗东进回临沂“探亲”,激动地忆念:“娘像喂小鸟一样,一口一口把我们这些孩子养大……不能忘了老百姓!不能背离人民群众!”

H

陈若克是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夫人,在战斗中不幸被俘,与幼女一起悲壮殉国。王换于将生死置之度外,秘密运回陈若克母女的遗体,卖掉家里的田地,买了大小两口棺材,饮泪吞声做寿衣,整理遗容,像送别自己远行的亲生女儿……

有一种境界叫义薄云天,蓦然感觉如此鲜明地呈现。

I

山东省档案馆有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曾是王换于整整38年的牵挂。1940年,省参议会负责人把会刊交给她保存,再三叮嘱:抗日领导机构和干部名单都在这本书上,千万保存好。王换于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历经雨雪风霜春秋冬夏,她始终坚定一个信念:不能损坏,更不能落入敌人手中!1978年,这本会刊才得以重见天日,成为珍贵的孤本文献。

这仅仅是保存吗?分明是珍藏,是九十高龄的老党员对革命事业、对革命理想的忠诚守望。

如今,在迟浩田将军亲笔题写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前,那座沂蒙母亲的塑像,依然透露着执着的目光……

J

踏上这片血与火洗礼过的土地,伫立在沂河岸边,远眺层林缤纷,听流水潺潺,想起古人的一句名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察古知今,延安时期的毛泽东高瞻远瞩,与黄炎培先生论及“兴勃亡忽”的朝代兴衰时,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952年冬天,保定市东关大校场,腐化堕落的天津地委负责人被处以极刑。两声枪响,震惊中外,如同当年的孟良崮战役,穿越悠悠时空。崭新的执政党昭示了除恶务本的勇气与担当,践行着对千万英烈和红嫂们的庄重承诺。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是的,不应该忘记。忘记过去,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K

步入沂蒙革命纪念馆,瞻仰沂蒙母亲饱经沧桑的容颜,心潮澎湃。当年由陈毅元帅命名的红嫂群体,虽然已经驾鹤西去,她们舍身取义、超凡脱俗的壮举,却在神州大地谱写了一曲千古绝唱。感慨良多,我情不自禁挥笔留言——

蒙山峻秀青未了

齐鲁儿女多英豪

铁骨丹心报家国

不让须眉更娇娆

大爱无言何处是

沂水滔滔说红嫂

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枣庄市民间艺人走进建设路小学,向学生们传授剪纸技艺,用剪纸艺术展现丰收美景。9月21日,建设路小学的学生们观看民间艺人李化义创作的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主题的剪纸作品。该作品长15米,以二十四节气物候特征为主线,将农耕文化、民间习俗等贯穿其中,寓意农民幸福安康、共庆丰收。

(吉 喆)

猜你喜欢

明德沂蒙
沂蒙精神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谢明德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七彩的山林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二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一
“清华大学2016生源中学”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挂牌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