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01吴佳奇长春市会计考试中心

营销界 2020年43期
关键词:岗位行政事业单位

吴佳奇(长春市会计考试中心)

引言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相关解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管理控制目标,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制度规范要求,通过制定和优化本单位管理体制流程,防范和控制可预见活动中出现的偏差,从而达到规模与效益相适应、报告结果准确等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包括确保本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障资产安全有效、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可靠、防范违规现象以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是现代化治理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廉政建设的需要,只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服务公共利益最大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够完善

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形成体系,虽然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已按照要求制定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大多数单位只是盲目照搬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仅仅是为了达到上级要求,应付了事。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并不适应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状况,因此存在理论性强,实际操作性差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多岗位多环节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才能有效进行,但各方面制度和细节有所欠缺,进而很难做到与时俱进,也很难根据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使制度流于形式,落实性较差。

(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未被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习惯按部就班,比较缺乏对新事物、新挑战的接受度和适应度。领导和单位其他人员面对内部控制这项新工作时,感觉不理解,不接受,觉得既没必要,又增加工作量。即使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各岗位人员也只是应付对待。领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未给予重视,没能发挥领导作用。很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最后只是成为了财务部门的控制活动,这导致了内控管理架构形同虚设。在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下,财务部门人员紧缺、工作繁忙,内控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应付检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缺乏相关人才,单位年龄结构偏大,即使组织单位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学习能力和速度较年轻人偏低,无法在上级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主要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靠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推动引导单位开展内控建设工作,缺乏主动构建的内生动力。并且,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主要来自财政拨款,盈亏对其运行影响不大,不像企业那样持续亏损会破产、倒闭,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天然的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对于“自控”也就缺乏强烈的内生动力,很难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三)内部控制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明确制定各关键岗位的内控责任制,而且岗位流动性大,出现问题追究不到具体责任人。在关键岗位轮岗的问题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老龄化严重,这部分人能够胜任当前的本职工作,但轮岗后的新工作却很难适应。领导在面对这种情况也承担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很难完全按照内控管理的要求执行。这不仅导致内控制制度的效力减弱,也会影响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做不到不相容职务分离,进而可能存在营私舞弊的风险。

(四)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机制相对薄弱

很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中,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对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不确定因素缺乏风险评估和预判。甚至有些单位认为风险评估工作既繁琐,又承担问责的风险,在内控量化评价中,这部分分值宁可不要。并且认为依靠审计也能发现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但这只是事后的监督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长期发展来看,得不偿失。

(五)内部控制的审计与监督效果不显著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审计工作上重视度不够,虽完成上级下发的纸质文件填报工作,但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单位的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地位相等,缺乏一定话语权。有些人员短缺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这种自己“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行为,使得审计工作意义不大。而专门的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和纪检部门等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更多的是抽查,由于频率不高,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会对此做好提前准备,很难达到长期、持续的监督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关键是在建立和执行,而执行能否顺利进行必须满足制度的适用性。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类别众多,各单位组织架构和业务活动都不尽相同,要想保证内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明确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效果等具体问题上,上级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说明。并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要适应现在的大数据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样不仅能提升内控管理效率,也能适应发展需求,不会有现行制度被时代淘汰的风险。

(二)强化意识、加大培训力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重视起来,组织本单位所有人员都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去。加强内部控制专题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水平,及时传达政策法规,注重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在人员较少的行政事业单位,只有提升每一位人员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才能弥补人员紧缺问题。只有单位的每一位成员都认识到强化内部控制对单位工作的重要性,实现自己在制度中的作用,才能真正让内部控制制度在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和全方位中开展。

(三)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工作机制

建立全人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督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业务分配,让人人各司其职,提高工作配合度,建立制衡机制,尤其关键岗位要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控制要在结构治理、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同时兼顾运营效率的局面。

(四)完善内控风险的应对机制

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意识,构建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预防计划和解决方案。实现绩效管理与单位风险评估机制的有机结合,只有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及时得到有效地信息反馈,才能达到风险预防的效果。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把控,提高风险因素的发现和整理收集能力,按照其严重程度进行优先级的排序,制定与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符的内控风险应对机制。

(五)加强对内控管理制度的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控监督力度,需加强全员的内控岗位职责意识,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约束自己,约束他人,从而形成全过程的制约和监督。单位还应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内控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并进行汇总和反馈给单位管理人员,这样才能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系统性强,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贯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深入宣传教育、全员积极参与,才能逐步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和合理性,从而保障单位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

岗位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