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基于西安市两所医学高校的调查
2020-12-01王睿智马肖容巩守平
吕 晔,王睿智,马肖容 ,刘 慧,巩守平
(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2.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1],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后,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先后于2015年和2017年正式发文指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应该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和改革支持[2-3]。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4],目前医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对发展较慢,因此深入了解目前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可以为医学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1 对象及方法
此次现状调查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医学院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大一至大五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6月1日~15日间,通过问卷星发放网络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了解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认知情况、参与现状、影响因素、教育需求等方面,从而对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教育教学提出对应建议。问卷收集时,在问卷前言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及调研单位,每个条目必须填完才能提交。相同IP地址只能作答一次,问卷提交后,由研究者对填写时间<3分钟或>30分钟,以及有明显错误的问卷进行删除确保数据可靠性。数据分析使用SPSS 25.0完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回收问卷1 786份,剔除不符合条件及不合格的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1 776份,有效率为99.44%。具体情况见表1。
2.2 创新创业的认知情况
调研显示,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方面,38.01%的临床医学本科生认为它是基于管理模式、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创业活动,31.59%认为它是对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11.6%认为必须要开办公司或者企业才能称之为创新创业,8.28%认为创新创业需要产生现实中的货币化经济效益,还有10.53%的学生有其他看法。58.05%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认为大学期间的创新创业有社会积极效益,应该大力提倡,32.49%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是否存在社会效益,仅有9.46%的人认为没有积极意义,不应该提倡。50.06%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自己的意义很大,自己会积极主动参与相关的课程和培训,39.75%认为意义不大,参与可否无所谓,10.19%认为毫无意义,不需要参加创新创业教育。
表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2.3 创新创业的参与现状
数据显示,虽然87.39%临床医学本科生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创新创业活动信息,35.14%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活动可能会对自己学业造成负面影响,存在一定顾虑。只有47.13%的学生实际参加过各种校内外创新创业活动,而且20.89%的人仅参加过一次。按照参与比例排序依次为:项目类比赛11.54%,演讲类比赛7.71%,科技文化节6.81%,技能类比赛6.02%,实验设计比赛2.20%。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在参与科研项目的379人中,72.56%的同学参与了1~2次,19.79%的学生参与了3~5次,7.65%的学生参与了5项以上,而且完成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课题达到346人次。在参加过科技竞赛的245人中,73.06%的了1~2次,14.69%参与了3~5次,12.24%参与了5次以上的竞赛,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竞赛获奖达到208人次。发表过科研论文的320名学生中,6.36%发表1~2篇,2.53%参与了3~5篇,1.58%参与发表5篇以上;590篇文章中核心期刊占到51.36%。而在622名完成社会实践项目的学生中,56.75%获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奖励。
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参与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只有9.68%的学生拥有自己的创新创业计划,2.36%的学生进入了实施阶段。在自主创业方面,64.30%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完全没有打算,27.25%学生只有个粗略的想法,没有详细计划,正在积极准备的学生为6.36%,仅有2.08%的学生将自主创业付诸实际。
2.4 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
在创新方面,临床医学本科生更多认为来自客观条件和环境的不足是制约自己进行创新的主要因素,前三位分别为周围科技创新氛围不足、资金和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专业指导力量不足,也有很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是一个重要原因,见表2。
表2 制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的主要因素
对于创业方面,81.48%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知识、技能水平无法满足创业的需要,前三位制约因素主要有缺乏资金和资源、缺乏创业意识、缺乏创业的素质能力,个人对于创业风险的惧怕占比也很高。
表3 制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2.5 创新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估
本次数据显示,临床医学本科生对于优秀大学生最主要的创新创业特征排序为创新意识20.48%,进取精神20.44%,开阔视野20.16%,踏实作风19.59%,完备知识19.33%。同时,他们认为创新创业最具备的重要能力前5位依次为:专业知识研发和创新能力71.90%,人际交往能力66.55%,组织策划能力62.27%,沟通协调能力61.37%和团队合作能力57.83%。在对个人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评估中,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的能力前5位则依次为:心理承受能力53.55%,团队合作能力42.85,组织策划能力34.18%,沟通协调能力32.49%和人际交往能力31.87%。
2.6 创新创业活动教育的需求
从数据看来,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主要是混合式课程36.32%,线下面授课19.93%,线上录播课15.77%,实践训练课15.60%,线上直播课12.39%。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后,学生个人认为得到收获最大的三个方面分别是:30.52%为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1.17%为实务操作能力,17.91%是创新意识。
在创新创业课程的个人需求方面,23.48%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课堂内容和实践操作的关联性,15.99%的学生提到了增加线下指导的操作训练,15.26%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应该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13.18%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调研、校企活动、成果转化类的创业实践活动。
3 讨论
在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医学生也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目标和医学院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根据本次现状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3.1 创新创业环境氛围不足,亟待树立以创新创业导向的全员育人观
创新创业能力建立的基础一定是浓厚的兴趣、扎实的理论及良好的素质,仅仅是掌握单一医学专业知识很难做到创新创业。本研究发现81.4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无法满足创业的需要,62.22%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必须要强化内涵、拓展外延、促进交叉、充分融合。从目前专业设置看,医学生的专业性与学术性都比较强,在基础通识和专业通识课程体系设置多元化和临床医学跨专业交叉交流方面都较为薄弱。从培养方案和计划看,本科阶段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专业化程度高,留给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时间、精力和关注度都不够。本次调查还发现,只有11.54%的学生参加过项目类比赛, 2.20%的学生有实验设计比赛的经历。所以,在校生参加的创新创业项目普遍还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医学专业性科研创新为主,很少有学生重视创业项目的参与和研究。
另外,从家庭方面看,52.20%的学生报告缺乏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支持。家长普遍希望学生继续升学或者进入到收入稳定可观的医疗机构中工作,极少有家庭会支持医学生自主创业。从医学高等院校来看,技术过硬以及创新精神较强的师资队伍是决定医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功的决定性力量[5],缺乏专业专职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必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不理想。虽然国家针对创新创业出台大量扶持鼓励政策,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也日渐浓厚,但仍有64.70%的学生认为缺乏科技创新的氛围,以上这些不足都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医学高等院校要树立创新创业导向的全员育人观,培养具备高眼界、新思维、精指导、强实践等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改革创新传统的医学课程设置,完善校园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大力向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宣传国家、地方及高校有关医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氛围;及时反馈毕业生就业后综合信息,促进校内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紧密对接,实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尤其是医学高等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既要借鉴其他综合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也要结合临床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实现医学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供给”[6]。
3.2 创新创业形式单调,提供多元化服务拓展在校生创新创业渠道
通过本次调查不难发现,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对于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够高。这其中还包括演讲类比赛(7.71%),科技文化节(6.81%)和技能类比赛(6.02.%)这类意义有限的项目。在参与科研项目的379人中,大多数学生(72.56%)仅仅参与了1~2次。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是现有活动方式过于单一,吸引力度不够,往往参与的学生反复参与,不参与的学生毫不关心,而且活动也多是学校主办,学生个人无法发挥主导,创造性得不到体现,尤其学校提供的和医学大学生、社会所需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7],学生也更期待获得创业导师、创业基地、实践选修课程等多方面的支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创造性,实现个人的创新创业目标,所以只有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服务平台,才能真正激活医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因此,学校必须从教育教学、课外活动、经费场地、校外资源等各方面提供给多元化专业服务,拓展在校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渠道。比如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选修课程,重点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采用创业实训、科研讲座等途径改善校园文化,创新学生的课外学术性科研技术作品的竞赛环境;借助创业成功人士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导师定时进行个体辅导,校企合作提供专门创业实践基地;专项资金孵化支持具备医学特色的创业项目,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科研成果研发以及创新创业项目和市场对接的研究中等等。
3.3 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注重意识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双轨并进
目前临床医学本科生大都认为个人能力的不足(71.90%),尤其是创业意识欠缺非常明显(63.51%)。有了创新创业的意识,行动就有了先导和动力,才能在实践中做到敢于创新,勇于创业,善于创造。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隐性的过程,不是一节课或者一次训练就能完成,它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创新创业产生出成功的渴望、投入的热情,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努力奋斗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勇于担当的责任感等品质,增强学生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创新创业实践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实现了由传统课堂教学向创业行动与实践的转变[8],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知识技能要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才能融会贯通演变为个人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学生在模拟实践训练中,通过模拟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思考问题,利用掌握的技能技巧解决问题,为将来的实战行动打牢基础。在创新创业实战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激发学生兴趣,全身心投入开展医学生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鼓励学生以项目为依托走出学校,借助附属医院、医药企业、产业科技园区、地方政府等力量,了解社会创新创业现状,提高优秀创业项目的成活和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使学生真正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收获创新创业硕果。
加强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既是提高升学率和就业率的需要,也是增强本科生个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医学院校综合育人实力的需要。因此,医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俱进,全方位协同培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和长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和我国健康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