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商平台的返乡大学生农业创业路径研究
——以广西生鲜农产品产地供应链电商创业为例
2020-12-01杨日星马晓霞
杨日星 马晓霞
( 1.广西师范大学 创新创业学院;2.广西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0 引言
中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发展阶段,跨入“消费升级”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商不断挖掘新的消费需求。新型电商的发展助推农产品供应链的变革,产地直发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更高效的农产品供应方式。产地供应链电商创业致力于为各种生鲜电商提供标准化、商品化的农产品产地发货服务。乡村振兴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契机,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人才保障,大学生以饱满的创业热情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投入到创业热潮中,将成为促进乡村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1]。
1 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
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但成功的案例并不多。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困境:①政府给予的贷款和补贴数额较少且较难申请;②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③农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1.1 缺乏创业资金,政府贷款和补贴少
资金问题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一大难题。一方面,部分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只能申请8万至10万的创业贷款,而且政府补贴的申请程序较复杂,难以申请补贴;另一方面,银行及信贷机构往往优先考虑将钱借贷给成本小、收益高的大企业,而无经验的大学生面临融资难的困惑。
1.2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销售渠道狭窄
农村较城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通信网络不稳定、污水垃圾处理设备不足,政策推广传播速度慢。大多数返乡大学生选择的创业方式是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在网上推销农产品。而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设施差成为创业道路上的制约因素之一。
1.3 传统观念落后,缺乏创业实践
创业者在大学期间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较少,也缺乏创业工作的实地体验和相关创业培训和指导。加上传统思想影响大学生往往不愿返乡创业[2]。
2 政策支持
2.1 农业电商创业政策
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等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商互联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指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3]。在电商扶贫方面,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指出,引导和鼓励第三方电商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4]。
2.2 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
《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返乡入乡创业的政策体系,返乡入乡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返乡入乡创业营商环境;优化创业服务,加大财税政策支持,降低返乡入乡创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返乡入乡创业融资难题,加大贷款支持;健全用地支持政策,保障返乡入乡创业生产经营空间;优化人力资源,增强返乡入乡创业发展动力,大力培养本地人才,加快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共建共享,加强人才引进;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基本公共服务[5]。
3 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提升对策
3.1 大学生:提高自身创业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创业条件艰苦,大学生应抓住时代机遇,积极主动寻找返乡创业机会,找准返乡创业项目,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6]。同时大学生要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在大学期间通过理论学习、参加培训、社会实践等,有意识地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从而能够在创业过程中迅速获得农民的认同。拓宽大学生农村创业知识结构,了解农村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交往礼仪知识、环境知识和创业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提升返乡创业能力[7]。
3.2 高校:培育大学生返乡创业素质
各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指导与培训,重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开设与农村特色创业有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展相关的农业创业教学实践活动,邀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界人才以及校友作为创业指导教师,提高农村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3.3 政府:营造大学生返乡创业良好环境
政府应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制度体系,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指导平台,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实际能力,推动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顺利开展。
4 基于电商平台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对解决农民脱贫的问题效果显著,因此国家及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视电商扶贫,鼓励农业电商的创新。“互联网+”现代农业为传统的农业经济注入强大的新活力,优化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但是从事农业行业的多是普通农民,其对互联网的概念、对电商平台的认识缺乏,所以大学毕业生应与当地熟知农业种植的农民合作才能共赢。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一种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
4.1 广西区域特色生鲜农产品市场
广西是重要的水果等生鲜农产品核心产地,具有多种优势生鲜农产品资源,但是传统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周期长、环节多、损耗大,最主要的是产销脱钩后,产地的生鲜农产品在销地很难实现优质优价。随着人民收入增长,人民不仅追求农产品新鲜,而且要求农产品达到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对农产品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农产品供应链提供的农产品种类多样化;另一方面要求农产品供应链对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配送时间及时[8]。
4.2 农业创业路径模式
大学生返乡农业创业,全新的商品和服务需求应运而生,完善产地供应链,产地供应链模式创业通过筛选和挖掘具有强烈市场需求的农副产品,进行商品化运作,联合各快递公司,为国内的生鲜电商提供一整套农副产品发货供应服务。应用产地供应链模式能致力于为各种生鲜电商提供标准化、商品化的农产品产地发货服务。主要包括:商品基本信息梳理,商品规格设置,商品卖点提炼,商品成本构成测算,专属包装设计,客户推广文案及图片、视频等素材的制作等(见图1)。
图1 产地供应链内容
4.3 商业模式
4.3.1 运营方式
对产地生鲜农产品加工,把生鲜农产品用标准化、进行小包装、可以实现快递包裹寄送到家的新鲜农产品宅配服务打造成为标准化的商品,同时借助迅猛发展的各类型生鲜电商,打造广西生鲜农产品产地供应链商品的分销体系,形成一种基于F2S2B2C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见图2)。
图2 F2S2B2C模式生鲜农产品流通
4.3.2 盈利模式
每一种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过程,通过收取一定的代理价和制定建议零售价格。创业模式采取商品分级的策略,通过不同定位和价格设置的商品,实现导流、促活、盈利等目的。例如根据商品的质量、营利性可分为:流量品、活动品、利润品、爆款等。
广西区域特色的生鲜农产品商业化的包装大体分成两种:一是普通物流包装,核心诉求点是在保障货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商品成本;二是专属设计包装,这种包装适合爆款,通过高颜值和高品质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包装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方便冷链运输,助力打造专属生鲜品牌[9]。
4.4 广西生鲜农产品产地供应链电商创业应用
广西生鲜农产品产地供应链电商创业的应用主要分为现代化的仓储园区、全自动分拣打包生产流水线、高效便捷的物流3个方面的建设进行实际运行,完成整个模式的产地供应链服务。
4.4.1 现代化的仓储园区
广西生鲜农产品产地供应链电商创业将农副产品产地供应项目从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六个方面一条龙服务。配套全自动分拣打包生产流水线的使用,把流水线装到仓储基地,提高商品的保鲜技术,延长商品运营周期,极大提升品控和商品质量。现代化的仓储园区能在水果丰收期,把市场饱和或者过量的农副产品存储起来,到空档期再销售,即错开旺季销售,在最大限度保鲜商品的基础上,抢占市场,提高利润。
4.4.2 全自动分拣打包生产流水线
全自动分拣打包生产流水线:对接电商平台与社区团购等,采摘当天新鲜的生鲜水果、蔬菜;运输至本公司现有仓库,利用全自动分拣打包生产流水线对生鲜水果、蔬菜进行清洗、分拣、包装等,最后,提供快递包裹寄送到家的新鲜农产品宅配送服务。全自动分拣打包生产流水线提供高效的整柜发货能力,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及保证商品质量,做好品控的同时节省人工成本。
4.4.3 高效便捷的物流——前置仓
电商平台+前置仓库+即时配送已成为生鲜电商主流模式,生鲜电商依托产地现代化的仓储基地,在需求量大的地区终端建设前置仓,利用冷链物流(冷藏车)提前将产品配送至前置仓存储待售,待客户下单后,由前置仓经营者组织完成包裹生产和“最后一公里”上门配送,与仓储基地相互呼应,效率最大化的提升产地农副产品的供应能力[10]。如在水果销售旺季提前布局,提前从产地仓储运输水果生鲜产品进入仓库,一旦上市销售,就可以发挥电商行业的高效率优势,消费者下单后直接出库,通过本地区的快速物流系统以预约的时间送至消费者面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消费需求(见图3)。
图3 生鲜冷链前置仓物流流程图
5 结语
生鲜农产品电商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的潮流。返乡大学生依托政府政策,结合农村当地特色农产品,通过艰苦奋斗创业,能为人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助力解决生鲜农产品容易滞销、增量不增收的问题,促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