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之教愈有发明:北方王门对阳明学的义理辨进
2020-12-01阮春晖
阮春晖
一、引言
黄宗羲《明儒学案》列北方王门学者七人,分别为穆孔晖、张后觉、孟秋、尤时熙、孟云浦、杨东明、南大吉,所在范围指向山东、河南、陕西三省,与“大江以南”相较,三地在地理上形成“淮以北”的区域划分。在学术传承上,黄宗羲指北方王门学者“为王氏学者独少”“即有贤者,亦不过迹象闻见之学,而自得者鲜矣”[1](P635),可谓评价不高。不过,浙中王门学者张元忭(号阳和,1538—1588)对北方王门学者则另有一番评价:“有明正嘉之际,王文成公倡道于姚江,维时及门之士,自大江以南无虑千百人,而淮以北顾寥寥焉,诚阻于地也。既一再传,诸门人高第各以其学流布于四方,然后一二杰者,始兴起于齐鲁燕赵之间,而其毅然自树,超然独得,顾有出于及门诸贤之上,何哉?今夫世胄之家,其子弟有父兄之教,或不能率,有父兄之书,或不能读,其得之也易,故其守之也不坚。如是而有成者,十无一二焉。瓮牗绳枢之子,崛起于布素,非有所承藉也,得一师则敬信而从之,得一书不成诵不置,得之弥艰,守之弥固,盖鲜有不成者。”[2](P335)阳和家绍兴,状元及第兼翰林侍读,其学“从龙溪得其绪论”[1](P323),学宗阳明。以阳和的身份和地位,这话当有其事理依据。就其表意而言,有两个“对比”特别突出:一是早期阳明学在江南一带蔚然并兴,但由于地理阻隔,此时阳明学在淮以北则寥寥无几;二是在再传士杰推动下,北方阳明学兴起,虽得之弥艰,却因守之弥固,反倒成就了阳明学在北方的崛起,这与南方阳明学“守之不坚”亦形成对比,由此可见阳和对北方阳明学在北方传播的高度认可。阳和这种说法,与黄宗羲评价北方王学有较大差异,两说于事实孰远孰近,值得探讨。本文择取尤时熙、张后觉、杨东明在良知观上的不同究证,探讨各人“自得”所形成的特色学理主张,论述其思想要义,以此说明北方王门学者对良知之教愈有发明。
二、以“格”训“通”
尤时熙(号西川,1503—1580,河南洛阳人)在弱冠时,就已见阳明《传习录》,深为信服,此后便“一以致良知为教,两邑士亦知新建学”[3](P4130)。时常以不获师事阳明为恨,后听闻江右学者刘魁(号晴川,1487—1553)得阳明之传,于是在其40 岁时师事晴川,跟随晴川求学问道。西川重视格物之训,视格物为“学问头脑处,于此未协,则一切处皆为错认矣”[4](P270),因而格物之训就成为他思想中需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求解格物的过程中,西川得益于晴川之教颇多,西川弟子孟化鲤(号云浦,1545—1597)就此指出:“盖为己之学,格物之旨也,而海内多宗之,乃真切为己,有功文成,则河南吾师西川尤先生与山东我疆孟公焉……尤先生得之泰和刘晴川魁,晴川、波石得之文成。溯厥源流,亦自有本,而所得于体验者为多。”[4](P483-484)可知西川识得格物之旨且有功于阳明,与晴川有很大关联,当然也和他自己的自得体验有关。另据西川自述,西川也曾亲炙于南中王门学者朱得之(号近斋,1480—?)[4](P157),两人曾多次论及格物问题,西川对格物的解释,更多来自近斋的启发与指点。西川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曾作有《格物臆说》,但此说为“非定论”,曾交给近斋审阅。近斋在肯定时熙深造之功的同时,亦指其说“未免为闻见所梏”,并提醒西川可能仍局限于其师晴川的影响,希望西川“尽涤旧闻,空洞其中,听其有触而觉,如此得者尤为真实”[4](P155),话语中透露出近斋与晴川之学的差异。这点也可在近斋、晴川两人对“诚”的理解上略窥其斑。西川尝问“为学之要”,晴川答曰“在立诚”,而近斋则曰“诚无可立,但勿自欺,则诚者固有者也。”[4](P228)可见在对心之有无的问题上,近斋更倾向于无,故黄宗羲指近斋之学颇近于老氏,主张在“自得”上求学问[1](585)。经近斋提拔,西川“舍师说、臆见而从近斋”[4](P149),第二年(1567)拟成《格训通解》。虽然关于格物之训说法不一,但于西川而言,“此最后说也,不落意见”[4](P148),表明这是他对于格物的自得之见。“最后说”虽已定,西川犹将《格物臆说》附于《格训通解》后,以表明其学思历程,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应有的学术求真精神。同时,西川将回答师友的书信专列成总,凡四十九通,称之为《质疑》,内容涉及讲学、良知、格物等话题,目的在通志质疑。又将与师友讨论的话题记录下来,名为《纪闻》,并特别指出“人师难逢,高山仰止,尊闻所以怀刑也”[4](P225)。在其弟子陈怀龙远游之际,西川就平时积疑,写成33 条,名为《长语质疑》,既为其赠行,更是委托怀龙带着他的这些疑问向贤者请益[4](P199)。正是多年的“仍将格物讨论”[4](P179),所至惟发明格物之说,才形成了西川对于此问题的新解。
阳明论格物,依西川之见,主要有二:格为正,物者意之用,故物是意指向的对象,而意为“一念”,格物就是格念头,使之归于正的状态;格物也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物”是致的活动对象,且是“并举事物”,格物便是在众多的具体事物中致吾心之良知[4](P148)。据此,西川提出“格训通解”,意在生发阳明之意:
愚尝妄意之,为《臆说》,“格”训“则”,“物”指好恶,盖本老师前说,谓吾心自有天则,学问由心,心只有好恶耳。至近斋朱先生乃始训“格”为“通”,而专以通物情为指,谓“物我异形,其可以相通而无间者,情也”,盖亦本老师后说,而文义条理加详焉。然得其理必通其情,而通其情乃得其理,二说只一说也。但曰“正”、曰“则”,取裁于我;曰“通”,则物各付物。取裁于我,意见易生;物各付物,天则乃见。且理若虚悬而情为实地,能通物情,斯尽物理,而曰“正”、曰“则”、曰“至”,皆举之矣[4](P149)。
以“格”训“则”、“物”为好恶,就是西川在《格物臆说》中阐明的观点,其意乃在使之与阳明格念头之说相应。在近斋以“格”训“通”的影响下,西川修改此前看法,遵从师说,认为“好恶必有所因,无所因斯无好恶矣。是所因,物也,好恶非物也,情也”[4](P320-321),好恶为情而非物,好恶又因物而有,好恶之所因才是物,如此人的好恶之情便与外物相通连,因而格物即是通物情,以此与阳明“事事物物皆得良知之理”的格物论相应。可以看出,西川此论,坚持了阳明之于格物说的两重含义,但又有递进:一是好恶之情因物而起,格物的重点不是格念头,而在“有所因”之物。因为“‘则’字虽曰天则,然易流于意见”[4](P150),且“ 天则须通乃可验”[4](P150),因此西川主张“故于好恶所在用工,而其要则在体悉物我好恶之情”[4](P150),如此意见才无所容,从而呈现良知天则,实现“通”的目的。二是在物我之间以好恶之情相联结,既认为物是吾心好恶之“有所因”,也以为“天下之物不出吾心好恶”[4](P178),以“有所因”取代阳明“心-意-知-物”架构中的“有所意”,使物我相通的接点既来自于外物,又指向外物,人之情与物之理得以有实地相接,从而避免将心之好恶与物之存在直接等同。当然,西川也特别提到,以“格”训“通”不会导致任情肆意之弊。西川谓:“顺遂为通。任情则乐极生悲,能终遂乎?肆意则利己损人,人情顺乎?通人者必约己,虑终者必慎初,故制节谨度所以通之也。”[4](P150)“通”的本质在顺遂,“制节谨度”是其实现“通”的道德方式,且物之所指非为“物欲”,“物”字必通身家天下[4](P151),这与任情肆意不能相提并论。
西川以多年学历思索格物之解,除了对格物本身展开义理思考,还试图解决“吾之良知始快足而无所壅遏”[4](P150)的问题,这其实也是阳明致力解决的难题。阳明学的基本道德主张,认为人己之间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犹如精金之在足色而不在分两,但这种道德设定并不能消除生活中存在的私意障碍、作好作恶等现象。阳明也以“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5](P36)作为教语加以点化,然究竟“如何移”以做到“无一毫人欲之私”则又显得较为阔疏。西川乃阳明三传,且在北方之地,阳明之教法更需自得以求用。因此,西川格物之训,是从“通物情”的特有视角来解释格物的途径,这其实也是致良知固有之义:“良知不虑而知,本无亏欠,若曰推极而离家国天下,非敝精于闻见,即游心于杳冥,非《大学》格致之旨也。”[4](P151)不离家国天下之事事物物,正是良知无所亏欠的内在表现,将此推致开去,物情相通,良知方能自然流行。这可视为西川解决良知快足而无所壅遏的自得之法。且通物之情,是就人情浅近处说,于百姓实际生活多有关联:“夫婚未遂,其情睽以旷;丧未葬,其情哀以郁;流离者为还定而安集,其情怆旅寓而悲故居。如是则情塞,情塞则机滞,机滞则物与我不相通矣。斯则吾之知有未致,而物有未格。今为之置学立约,婚者、丧者、流离废业者,各济其事,通其情,而吾心不忍之知致之无不尽,此之谓通物之情,所以自通也,斯不亦物格知致矣乎!”[4](P208-209)“通物情”实能通到生活之尽处,如此物格而知致,良知本体自然呈现,阳明主张的“良知人人所同”[5](P1411)的道德情境便可简易地洋溢于生活之中,阳明良知之义得以更有发明。
三、良即是知,知即是良
西川视格物为学问头脑处,张后觉(号弘山,1503—1580,山东茌平人)则视“良”为圣学之要:“阳明先生教人如猫伺鼠,如鸡伏卵,我则以为不然,只体一良字,何等省力!此是捷径工夫,圣学之要。”[4](P648)后觉所提“良”字,是其多年体悟后真见良知本体之贞明的结果。弘山早年曾讲“天聪明”之说:“吾人是非斜正,一触而知,是聪明也,何虑何学,乃天然聪明也。如今顺我天聪明应去,便是圣学。”[4](P623)“天聪明”之说,与弘山之师、泰州学者徐樾(号波石,?—1551)有关:“耳聪目明,天然良知,不待思虑以养之,是明其明德。一入思拟,一落意必,则即非本然矣。”[1](P728)把人之日常所见的视听言动等同于天然良知,是泰州学派的一个基本观点,弘山受波石此种思想影响,自在情理之中。不过,弘山后来多次提到“近来只体得一个良字”,可见其学有变。弘山弟子孟秋(号我疆,1525—1589,山东茌平人)录有《教言》一卷,记弘山平日教人之语,此卷录于万历二年(1574),此时孟秋因宦游在外,与弘山不见面已三四载,弘山谓“近来”当在1570 年前后[4](P621),此时弘山已近七十。孟秋万历四年(1576)知昌黎县时,迎弘山至昌黎讲学,后收集弘山教言整理成《昌黎学道堂讲语》[4](P676)。在《讲语》中,弘山亦多次说到“近时只体察出个良字”,此时弘山已逾七十。因此,从时间看,弘山体得良知之“良”,在其古稀之年前后已有定见,这种认知当是细密而成熟的。弘山以自己多年所悟作为心得和教言授之于众,显示其学有强烈“自得”成分,弘山对此信心满满,由此亦可看出弘山已由此前主张的“天聪明”之学转进为“良与知合一”之学。
弘山如此论“良与知合一”:“良知二字不可分,良就是知,知就是良,良外无知,知外无良,须要识得只是一个。”[4](P637)弘山另有《良知歌》一首,其中两句为“ 良知两字甚莫分,致良便是致知人”[4](P659),强调的也是“良”与“知”不可分。而在阳明那里,言“良知”都是二字连用,不单独说“良”或“知”,因为在阳明看来,良知本具有整体意义,无需分开来谈。弘山指良与知不可分,似重复无新意,但实际是针对当时的新问题而言:“今人开口就有自家作主张意思,此自家乃是躯壳上起的,便属妄了。”[4](P636)弘山反对当时学界存在的将良知之知当作知见之知的现象。自家自作主张或知见之知,依明末清初学者李颙(号二曲,1627—1705)说法,乃“或从意见生出,或从才识得来,或以客气用事,或因尘情染著”[6](P99),四者皆非良知本来所固有,而时人却将之与良知之知相等同,弘山当然不赞同。弘山指良与知只是一个,意在表明良知自身就排除了种种知见的介入,良知之知从本体而言,知见之知从现象而言,两者有本质不同。弘山进而更提出“只说一良字,再不消说知字”[4](P640),其意更是突出良知本体地位,破除“认知见为本体”的种种现象。为此,弘山从多方面展开对良知之“良”的论述:
此“良”字是我原来本体,浑浑沦沦,忘物忘我,再无知见。[4](P652)
某近觉得“良”字甚为有力,透得此处,真是作圣之机……此本然之善,生而有者也。[4](P632)
此良本无蔽塞,本无昏暗,故又谓之明。[4](P653)
在弘山看来,“良”就是“原来本体”,添许多知见,便失其原有自然,因此将良知与知见等同显然不符良知本来规定。良知之浑沦,并不意味着良知流于枯槁虚寂,事实上正是良知的无知见,才保证了良知具有知恻隐、知羞恶、知恭敬、知是非的先验道德品性,具有最高善的伦理价值。良知的浑沦与先验,决定了良知具有自发自觉的道德能动判断力,对善恶妍丑自有分别,也即阳明所说的“去其物欲之蔽,以全其本体之明”[5](P279)。显然,这和知见之知截然不同。由此而言,弘山论良知之“良”,首要目的在确立良知作为道德本体地位的崇高性,给人以道德的支撑和学理的方向。其实,这也是阳明在良知观上的立场,晚明学者顾宪成于此曾指出:“《大学》言致知,文成恐人认识为知,便走入支离去,故就中间点出一良字。《孟子》言良知,文成恐人将这个知作光景玩弄,便走入玄虚去,故就上面点出一致字,其意最为精密。”[7](P271)可见阳明为学之良苦用心。弘山再三申明良知之良,亦何尝不是如此?尤应看到,山东茌平为阳明学北传之地,在程朱之学仍占主流地位的情形下,弘山如此大力张扬良知之学,这对于王学在北方的传播与发展无疑更具别样意义。还需指出,当时江以南学者著书以明良知之说者甚多,不过大都“高者或过于玄远而无当,其次或凑泊牵附而未融”,而弘山直揭良知本体,非高远亦非凑泊,这于良知学意域的充盈丰实,也具有重要作用。故阳和赞弘山“即令文成复起,且首肯之矣”[2](P336),亦是由衷之言。
弘山以良为知,突出良知之体的本来与自然,同时良知亦有其发用流行,弘山视其为“当下”:
为学之道,只了当下,了此当下,又有当下,终其身只有一当下而已。[4](P648)
天下之道只在当下,圣人之学只求当下。当下学到终身,终身只是当下。学者终身无成,只因当下放过。[4](P655)
顾宪成写有《当下绎》一文,指“当下”即当时,是各人日用间坦坦平平的生活行为,当下行为未必一一合于圆满本体,只有识得本体明白,当下行为必接吾性之本体,才具备本体的圆满[7](P427)。弘山所言“当下”,在时间上即指当时,与现在、未来相对;求当下,是因为当下乃良知原来本体的呈现,由当下可回溯良知源头,以此求得学问正解,因而当下之学对于成就圣贤之道有其终身意义。尤其在识得“良就是知”之本体地位的前提下,知见与习心无法踏足良知之域,“当下”与“本体”便无区隔,“当下之善”得以突显。泰州学者杨复所对弘山此论很是赞同:“阳明先生致良知之教,乃所以直接孟氏之传,学者习闻之,不知性善,亦知知能本良,然语之以‘现在皆善’‘现在皆良’,辄疑而不肯信。其或信矣,犹不能不参之以人为,卒未免于执柯伐柯、以人助天之病。求其直取当下,不生二见者,惟先生耳。”[8](P204-205)由此肯定弘山视“当下”为良善,能发明阳明良知之蕴,有传孟子、阳明之学的意味。
弘山所言“当下之道”,与中晚明流行的现成良知思潮有关。早在阳明时,他就说过“日用间何莫非天理流行”[5](P163),但这话有个前提,即“真见得良知本体”[5](P1298),如此视听言动之日用常行方不失其则。如只见流行,无见主宰,以知觉运动为性,便与佛氏“作用见性”相似,这是儒林所反对的。故而无论是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四无”论以及致良知学说,都特叮咛工夫实践之于见得良知本体的重要性。至阳明后学,在良知是否现成的问题上有诸多辨议,其中以浙中学者王畿与江右学者罗洪先最为典型。王畿以为良知是现成的,常人与尧舜同此现成良知,强调在良知心体立根[9](P42);罗洪先则指良知不是现成可得,有待功夫之修整,主张工夫之于本体的重要性[10](P697)。两人由此带动了王门内外关于此问题的重重争议。泰州学派信从良知现成者甚众,弘山师事徐樾,又与罗近溪最契,两人俱为泰州后学,甚赞弘山当下之学的杨复所亦属泰州学派,可知弘山“当下”之说与前述“天聪明”之说,都与泰州学派主张的良知现成有关。需着意的是,“当下之善”固然张扬了对良知的虔诚信仰,又将吾人现在平铺于日用间的生活实践等同至良知本体的道德高度,这于立德以成其行当然具有道德与生活的意义,但正如顾宪成所言,在平居无事时,众人与圣人无异,一旦遭遇人生种种“关头”,“当下即是”未必合于良知本体之“合下俱足”,此时将本体与当下等同,类似念庵之所忧则是现实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弘山之学“源出姚江,推闻弥深,而弥堕禅趣”[11](P703)也是指此而言。因此,我们在分析弘山之学时,需将“良与知合一”的本体观与“当下之善”的现成观合而论之,如此方可避免类似“良知与知见无别”或“堕禅趣”的单向判断。
四、无善无恶言心不言性
自阳明提出“无善无恶”之说,诸弟子纷纷互讲,王门内外亦喜言无善无恶,许敬庵“九谛”与周海门“九解”之辩难、顾宪成与管东溟之争在晚明学术界都有很大影响力。北方王门学者杨东明(号晋庵,1548—1624,河南虞城人)对此问题也有思考,与同门内外亦有讨论。东林学者史孟鳞(号玉池,1559—1623,常州宜兴人)针对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曾作《性善说》辟之。其时晋庵对无善无恶颇得其解,遂遗玉池一书相发明,指玉池错会阳明之意[1](P1474)。笔者陋见,未见到东明移书玉池之文,不过在东明《山居功课》之“学会讲语”与《明儒学案》之“晋庵论性臆言”中有相关思想载录。也尚未发现玉池《性善说》,然泰州学者方学渐(号本庵,1540—1615,安徽桐城人)写有《心学宗》,玉池曾为之作序,结合该序文和《明儒学案》之玉池“论学”,亦可大体看出玉池在“无善无恶”上的观点。通过对三者的文理探引,可察东明在无善无恶上的思想主张。
在本庵看来,无善无恶之说乃王畿私记,使天下承学之士不察人心之本善,与阳明一贯倡导的心体之善不符,故辑《心学宗》以防吾心之失[12](P134)。顾宪成也指本庵忧于世之谈心者以无善无恶为宗,特选取唐虞及明代诸儒,摘其言之有关于心者而成《心学宗》,以此阐明阳明良知至善之旨[12](P129)。不难发现,《心学宗》的立言主旨在驳无善无恶心之体,以此确立起心体之善。与《心学宗》主旨相应,玉池指本庵“嗜心学而严无善之防”,认为《心学宗》的本意是宗心之善[12](P131),并为之作序云:“夫善,心之性也,在意为独,在知为良,在物为则,皆善之呈露也,不可以体用有无二之也。欲以无其善已,不觉其入于恶;欲以防其有已,不觉其著于无。著无之心,即有也,无善之心,即恶也,天下有无心之人则可,苟有心焉,安能灭善而逃之于无哉?”[12](P130)玉池于此特别提到“善之呈露”,意谓善本为心所固有,尽管有“独”“良”“则”称谓的不同,但都是良知之善。除此,玉池也认为无善无恶与王畿有关,而和阳明无涉。本庵另有《性善绎》一文,其开篇云:“圣贤之言性,则善而已,冠无善于善之上者,兔角也;系无善于善之下者,蛇足也。”[13](P41)此亦主张善为心之本体,并特别提到“圣人所以教人为善者,以其性之本善”[13](P41)。与《性善绎》立场相似,玉池也作有《性善说》,以辟无善无恶说之说[1](P651)。从以上看,在心之至善这点上,玉池与本庵的观点高度一致。与之不同,东明则从另一视角看待阳明“无善无恶”论。东明与玉池书中提到:
某往亦有是疑,近乃会得无善无恶之说,盖指心体而言,非谓性中一无所有也。夫人心寂然不动之时,一念未起,固无所谓恶,亦何所谓善哉!夫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夫知且无矣,何处觅善恶?譬如鉴本至明,而未临于照,有何妍媸?故其原文曰“无善无恶者心之体”,非言性之体也。[1](P651)
与玉池、本庵不同,晋庵认为“无善无恶”出自阳明,并指无善无恶非言性体,乃指心体在寂然不动、与物未接时所呈现出来的特殊状态。因其一念未起,自然善恶双泯,犹如孔子之谓“无知”,知且无,善恶自然无处觅。晋庵于此以孔子“无知”之语论证心体无善无恶,颇具权威且有新意。对孔子“无知”一词,在阳明后学中有不同见解。江右学者聂豹指孔子多学而识,知足以待问,但孔子又不欲以知识多而以教者自居,故曰自己无知[1](P266-267)。这是从学识方面谈“知”,从教人的态度来说“无知”。一些泰州学者则从道体的角度加以生发,如周汝登“空空原是道体”[1](P267)、赵贞吉“理穷而性尽,不见有知,谓之无知”[1](P751)等就持此种看法。其中罗近溪的说法最能接近弘山之说:“事之既至,则显诸仁而昭然,若常自知矣。事之未来,而茫然浑然,知若全无矣。非知之果无也,心境暂寂,而觉照无自而起也。”[1](P792)当事之未来、心境暂寂之时,心处于“无知”状态,善恶无由而起,故可谓“无善无恶心之体”。可以看出,弘山以孔子之语作为论证心体无善无恶的关键证词,在泰州学者中已有思想表达,然以“无知”直接论证心体之无善无恶,则属弘山而已。
当然,东明指心体无善无恶,无碍于他对性体纯粹至善的肯定。晋庵谓:“阳明所谓‘无善无恶’者,非言性体本无也,谓寂然不动之中只是个湛空本体,固容不得恶,亦岂容得善?所谓‘眼里岂容金玉屑’是也。《中庸》谓‘未发之中’,夫子自谓‘无知也,空空如也’,皆是无善无不善的景象。故阳明子曰‘无善无不善’,乃所以为至善也,此岂与告子之论可同日语哉?”[4](P898)“无善无恶”并不否定性体的存在,性体仍表现为“有”,即为至善。晋庵进而将善分为“本体之善”和“所着之善”:“本体之善,至善也,无善可指也;所着之善,则善念、善事之谓也”[4](P899)。本体之善不能用具体的善念、善事加以衡定,也即“固容不得恶,亦岂容得善”,否则便非至善。也就是说,晋庵所指至善,因其不着一善,故可谓之无善;又因其为至善,故无不善,因此东明说阳明之“无善无不善”,乃所以为至善,这与告子言“性无善无不善”有根本不同。阳明曾说“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但告子是“见一个性在内,见一个物在外”,从而有内外之分[5](P122)。东明指“无善无不善乃为至善”,正为发明性善之旨,此说既与玉池、本庵坚持的性善论一致,也近似阳明语意。
不过也当看出,晋庵所言心体与性体有层次的区别。至善指向性体,无具体善可指但又是具体善之所从出;无善无恶指向心体,是心在湛然虚寂之时的状态呈现。由于“心则性之所出”[4](P900),心又主动,因此心之无善无恶亦可发而为意之感动,表现为发善念、行善事,此善有感则生,无感则无。故晋庵说:“文成所云‘无善无恶’者,正指感动之善而言,然不言性之体,而言心之体者,性主其静,心主其感,故心可言有无,而性不可言有无也。”[1](P652)正因为性静心动,因此不能用“有无”规定性体,而只能以此描述心体。这与上文所说“性无善无不善”并不矛盾。性“无善无不善”,是指不能用具体的善来规定性,故其本质即是“无不善”,也即性善;“心无善无恶”,是心在无感应时的虚空状态,在心有感时,便表现为有善有恶。也就是说,性之无善无不善始终是“静”的状态,其本质永远是善,而心则会由无善无恶的虚寂状态经感应后表现为“动”的状态,以此显出心的善恶道德判断能力。或者说,性之纯粹至善是通过心的活动体现出来,在心未与外物相接时,心则表现为无善无恶的虚灵精微状态。这表明,晋庵解“无善无恶”,是从“一体两面”来进行:“一体”指心体,“两面”指人心寂然不动时的虚灵性和心发而为感动之善时的应感性。其“静虚”与“应感”都与阳明对心体的界定相联,如阳明谓“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5](P65-66)“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5](P1429)之语,便与晋庵对心体的论述相契合。同时也可看出,晋庵此解,较之玉池、本庵论心要复杂许多,玉池与本庵直接将心与性等同,心之善即为性之善,性之善即为心之善,如以心之无善无恶等同于性之无善无恶,这在他们看来有违阳明良知至善本义。其实这也是晋庵需面对的理论难题:既然心体与性体有别,当如何与良知学体系中的心性合一之旨相对应?这与朱子之“心性为二”又有多少区别?这是晋庵在讨论心性问题时所应注意的问题。不过也很显然,晋庵对“无善无恶”的解释一方面坚持了阳明学中对“心”之地位的维护,另方面也将“无善无恶”置于心体的范围内,使之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性善之旨贴近,因而能“真得阳明之肯綮”[1](P649),这于阳明学的意蕴推勘及其在北地的传播而言,其学术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五、结语
晋庵曾言:“凡学问之道,人之所是者,勿便以为是,须实见得是;人之所非者,勿便以为非,须实见得非,乃为自得。”[4](P1020)可见晋庵十分重视“自得之学”,“无善无恶言心不言性”的提出与证成,都与这种“自得”之法紧密相关。事实上,西川“格训通解”、弘山“良与知合一”之说,也都是以其心所独得者创言之,与两人的自家体察密切相关,因此亦可称之为“自得之学”。还需看到,北方王门学者的“自得之学”是在一个特殊的学术背景下形成的:“孔、孟之学,至宋儒而大显。明初得宋儒之传者,南有方正学先生首倡浙东,北有薛敬轩先生奋起山右,一则接踵金华,一则嗣响月川,其学皆原本程、朱者也。”[1](P5)表明自明初开始,由曹月川和薛敬轩带动所形成的程朱学统,在北方一带一直有强大影响力,北方王门诸子在众多学子疑似之际创意立说,发明良知之义,确有“自得”的勇气和自信。从这点看,黄宗羲指北方王门学者“自得者鲜矣”,恐与事理不符。当然,如果置于浙中、江右诸王门的比较视野中,北方王门学者在自得程度、传承谱系、会讲活动、自近而远的学术影响等方面,恐也有其不及之处;北方王门在宣扬良知之旨的同时,也带有某种程度的程朱之学色彩,如穆孔晖“论‘亲’当作‘新’”[4](P8)、晋庵“气质外无性”[4](P651)等,皆有朱学痕迹。因此,从黄宗羲纯粹阳明学立场来看北方诸子之学,“自得者鲜矣”之论亦有所立之处。
再者,诚如阳和所言,北方诸子因地理阻隔,得阳明学不易,在既得之后即“珍重自师门”。晴川以直言锢诏狱时,西川“则书所疑,时时从狱中质问”[3](P4130);在家中也设守仁位,每天焚香肃拜。弘山为得师友之教,北走燕,南走金陵,入水西,“不知其身之不遇与老之将至也”[2](P336)。其他诸子亦有类似情况。这种无私且坚韧的师友关系,常让后人油然生出无限敬意。北方王门学者获取刊刻书册,往往经由“托寄”和“抄录”的途径,较之江以南学子世胄之家或家学渊源,自然要艰难许多。西川所见《传习续录》,就是从友人抄录而成,西川恐此书有纰漏,特质疑于近斋,以求无误[4](P160)。西川、弘山、东明之语录教言,由其弟子友人相与刻梓为卷,联手相传,使得北方诸子思想并阳明学得以流传开来。据此而言,阳和指北方诸子“得一师则敬信而从之,得一书不成诵不置,得之弥艰,守之弥固,盖鲜有不成者”乃情理之言,亦符合王学北传的实际情况。
概而言之,自阳明推阐良知之教,门下学者各有发挥开辟,北方王门虽处淮以北之地,于阳明学也实有发明辨进,表明良知之学本无定论,各家所论之理,如有其头绪来历,并能验诸自身而实有自得,则亦无往而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