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文化研究专题
2020-12-01主持人周大鸣
主持人:周大鸣
主持人语:
我国民俗学的兴起与顾颉刚先生相关,槟榔的研究兴起也源于顾颉刚先生主编的《民俗周刊》。顾先生在1924年来中大以后,不仅沿袭了他北京大学的歌谣研究,还发起了民俗研究,创建民俗研究学会,并创办了《民俗周刊》。1929年《民俗周刊》43期,就出版了《槟榔专号》,对槟榔系统性的研究由此发端。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自序》中提出把个人的经历、兴趣与研究相结合的经验,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槟榔研究可以说是我兴趣与学术相结合的产物。
研究槟榔、组织槟榔文化专栏,首先源自于个人的兴趣。笔者生长于湖南湘潭,自小吃槟榔,对于槟榔的制作、习俗也非常熟悉。来广州上大学以后开始关注槟榔的研究,收集与槟榔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诗词、歌谣、民间故事等等。到各地出差也关注与槟榔相关事情,如槟榔的销售、槟榔的广告、以及食槟榔的人群。日积月累,笔者从吃槟榔的食客成为研究槟榔的专家。不仅自己写点槟榔的文章,也让有兴趣的学生做槟榔方面的文章。
读者也许要问,研究槟榔有什么意义呢?我这里讲的不是植物学的研究,也不是药物学的研究,而是说槟榔研究的文化意义。首先,你可以看到一种外来的植物如何传播到一个地方,逐渐的嵌入到地方,成为地方文化一部分的。槟榔文化就成为湘潭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成为湘潭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其次,一种习俗可以从中心向周边扩展,食槟榔习俗以湘潭为中心成为周边,甚至湖南人的习俗。其三,从槟榔你可以追踪到人群活动的足迹,研究族群迁移的活动,可以追踪商品流动的路线与范围,甚至可以看出国家与地方的互动及其变化。其四,也可以与其他类似的植物或食品作比较研究,如可与烟草、食糖、辣椒等的传入、流传、嵌入做比较研究。
本专栏共三篇文章。第一篇是笔者《湘潭槟榔的流传与际遇》,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回答别人问我“湘潭人不产槟榔为什么吃槟榔?”的问题。主要是讲槟榔在历史上的记载、流传,以及是怎样流入湘潭,在湘潭遭遇了什么,物化的槟榔怎样内化为湘潭的地方文化,等等。这篇文章还留下了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如岭南如何通过南岭走廊与湖南湘潭市场联结起来的,沿途留下了什么?还有曾经在广东、福建等地流传极广的食槟榔习俗,为什么会消失的?随着湖南人进入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人群是否会重新恢复食槟榔习俗?等等。
第二篇是张恩迅的《成瘾性食品的社会生命史研究:以湘潭槟榔为中心的考察》,这篇文章为槟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从社会生命史来看槟榔的生产与再生产;文章把湘潭槟榔社会生命史分成四个阶段,从中心对边缘的认知建构到食物的转化,最后产业化市场化向外地传播的过程。作者最后指出其发现:槟榔的“成瘾”流行,本质是人们在对物进行不断塑造的实践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国家、市场、社会与作为客体的槟榔之间长期互动、共生的结果。这一结论很令人深思。
第三篇是申玲玲的《湘潭槟榔行业的文化建构与资本转换》,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槟榔流入到湘潭后,如何形成特定的工艺并发展成一个行业,然后又如何为这个行业赋予文化的意义;这种文化建构包括历史记忆、礼物流动规则、消费层次、以及城市符号的建构;最后在市场化背景下,如何利用文化建构转化为文化资本。
这三篇文章的写作虽没有一起商量过,但却互为支撑,天然成为一个系列,对欲了解槟榔、研究槟榔者会有一定的帮助,亦不妨构成“槟榔文化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