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物史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0-12-01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山东 淄博 255000)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因为该书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为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根源,进而找到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科学路径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因此,重新研读这本经典原著,对于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背景
《形态》的创作背景对于后人深刻、全面的理解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研究。
1.革命实践的迫切要求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内部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逐渐激化,欧洲工人运动空前高涨,各国的无产阶级开始觉醒,自觉组织各种工人团体、共产主义组织进行反抗。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人团体中占据了主流地位。这种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其实质是反对阶级斗争、反对革命,主张阶级调和的。显然,这种反动思潮直接危害工人运动的发展,必须进行批判;而批判的核心就是其世界观体系,也就是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将自己的思想进行梳理,与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划清界限,在革命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科学阐释唯物史观,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工人革命实践。
2.理论斗争的新需要
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水平远低于同时期的英国和法国,但是知识界接受了进步的启蒙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像当时大多数的青年一样,开始接受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在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里,历史和现实最终被主体所囊括,现实的历史被精神的历史所取代。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但是,马克思不拘泥于黑格尔法哲学的限制,开始认识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性,从经济学领域分析市民社会,认识到了私有权对于国家权力的决定作用,以及市民社会的经济原则的基础地位。进而打破思辨哲学的传统,创立了唯物史观。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思想创见
1.“现实的个人”的科学规定
在中西哲学传统中,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我们中国传统哲学,就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这两种不同观点。那么马克思是如何思考人的问题的呢?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的全新出发点——现实的个人。恩格斯把唯物史观定义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则是对这一观点的深化和扩展。
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都将人看作意识观念的产物,而马克思认为,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是这样阐述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现实的个人”不是独立于现实生活的纯粹的精神世界,也不是盲目受自然规律支配的物质实体,“现实的个人”具有以下几重属性:首先,具有实践属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由实践塑造的,因而只有从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关系出发,才能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将物质生产实践视作历史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环境赖以存在的基础,特别是人的思维和存在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其次,具有社会属性。无论是自己生产的活动或是他人生产的活动,都同时具有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双重关系。没有这种社会关系,生产便无法进行。因而马克思认为,只有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出发,才能理解精神的、宗教的、政治的社会关系,因为这些都是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的产物。因此,对现实的个人的把握,不仅使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更将这种对人的理解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马克思认为,人的历史正是由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的。基于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而这里的“生活”,指的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将哲学拉回了人与自然。但是,费尔巴哈没有真正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革命性意义,将主客体的关系分裂开来,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仅仅从抽象的个人及其感性的直观层面去理解,因而没有真正理解人的现实活动。简而言之,这一原理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其次,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控制着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同样也控制着意识形态领域。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马克思虽然强调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但不应该把唯物史观认作历史决定论。根据唯物史观,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而非经济因素。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经济因素视作唯一决定性因素,那么这个原理则是毫无根据的。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的矛盾作用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过“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这一概念,但是在《形态》中,将其表述为生产与交往形式,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作用。而关于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并不是马克思第一个提出来的。比如,亚当·斯密首先提出了劳动生产力的概念,只不过斯密对生产力的探讨主要建立在工厂手工业分工问题的基础上。舒尔茨认为,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等级和政治制度等。而且,只有在发达的生产力之上,才会有真正的精神生产。李斯特将生产力概念推广到国家生产力水平之上,强调国家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而马克思对于生产力的理解则超越了斯密和李斯特。马克思对生产力的理解,是将其置于物质生产的范畴内,视作思考一定历史和社会的最基本维度,强调其在人类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这就赋予了生产力以历史观的意义。
至于生产关系这一概念,在《形态》中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而是借用“交往形式”“交往方式”等来表达。交往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就其实质,就是分工基础之上的不同个体、民族和国家间的物质和精神交换活动。因此,交往概念正是生产关系概念的粗糙表达。借助交往概念,马克思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表达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交往形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关系之间的矛盾。”[2]由此,马克思清晰地表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者的最终使命是用实践来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历史运动,认为共产主义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相对立,共产主义则是要实现人的自由性和自主性活动。但是,对于共产主义的社会面貌,马克思并没有作过于具体的描述,而只是对其特征进行了阐述。第一个特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二个特征,共产主义要求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第三个特征,共产主义应以世界的普遍交往为前提,他要求克服民族的、地域的局限性。最后,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阶级基础。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形态》所构建的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生成理论揭示了历史创造的前提、历史创造的过程、历史前进的方向,其当代价值不容小觑。
1.“现实的个人”与以人为本
追求人的现实解放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马克思所讲的人,区别于单纯的动物属性,其实质是“在特定历史阶段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确立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到“人”的能动作用和历史作用,重视人的实际诉求,这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一脉相承。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新时期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应该解决的重大课题。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最为关键的就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合理化,而非单纯地将人的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或唯生产力论。如果片面重视经济效益,公平等问题将会被忽视,最终会导致拜金主义、贫富差距、生态恶化等问题。如果单纯地把生产力作为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则会使人沦为物的奴隶,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当前,中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更应该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中,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拓展实践维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而做到社会关系合理化,以此实现以人为本。
2.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追求客观生产力的发展,更关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寻求现实手段,即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带来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这时,“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而经过对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我们也意识到,如果片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使其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种做法相当于拔苗助长,只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反作用。生产关系既不能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论哪种情况都会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在当代中国,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虽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坚决反对唯经济主义发展观。因此,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基础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制度层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通过改革不断完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彻底解放生产力,释放创新活力。
3.世界历史与全球化趋势
马克思将他所处的时代概括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虽然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并不完全相同,但世界历史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全球化仍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资料的不断积累、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即世界历史的形成推动了“交往”的发展。而只有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往”,社会生产力才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人类历史也会不断传承发展。正如马克思所预测的,当代世界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并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在其影响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如何借全球化助力自身的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要解决的大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文化底蕴不深厚、政治不稳固的国家,如何在这股强大的浪潮中既掌握主动权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呢?应明确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市场关系及其作用不等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及其作用。其次,经济全球化不等同全球资本主义化。再次,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因此,我们不能回避这一问题,要自觉融入这一历史潮流,在与世界各国的相互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体现了我国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寻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实践探索。
四、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只有立足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把握历史走向,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