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古山”外“鹧鸪啼”
2020-12-01陈浪波林汉如
陈浪波 林汉如
一、“英德”与“横石”
今广东省清远市辖英德市(下称:“英德”),其域含汉置“含洭”“浈阳”二县。“因县界洭水为名”的“含洭”[2]古县,在“英德”西部。其境古“水”,今称“连江”或“小北江”。
“英德”东部(下称“英东”),古属“浈阳”。清道光版《英德县志》(下称 “道光志”)引唐代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说,“浈阳县”因“在浈水之阳”,故名。清宣统版《英德县续志》(下称 “续志”)载,“浈水,一名翁江”。[3]“续志”所言“翁江”,即从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境流入“英德”的今翁江。自东而西的翁江干流,在“英德”桥头镇板甫村龙口与其最大支流相汇。当地人称翁江干流为“大河”,而称自北而南的翁江最大支流为“小河”,或“横石水”。[4]今“横石”镇名,因该“水”而名。
二、“江谷岭”与“鹧鸪啼”
离横石镇墟西北约七里,有村“江古山”。因“江古山”林姓大屋在明清两朝曾人才辈出,故本地人常常把“林屋”当成“江古山”的代名词。事实上,同属“江古山”的非仅林姓,还有其他姓。北邻林屋的“鹧鸪啼”,现住清代从翁源新江镇迁来的罗姓人家。据传,罗姓人当年在“鹧鸪啼”建祠时,因风水先生曾反复交待要等到鹧鸪啼叫的那一刻方可动土,故祠堂建成后的“罗屋”始称“鹧鸪啼”。
在“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下称“普查”)中,“罗屋”提供的资料显示:两百多年前的清乾嘉年间,“鹧鸪啼”的“罗屋”先祖,开始在与“林屋”毗邻的“江古山”南界建祠定居。“鹧鸪啼”北邻 “林屋”,其先祖入迁“江古山”的时间早于“鹧鸪啼”的建祠时间。据2008年新修的“江古山子坚公世系”《林氏族谱》(下称“林谱”)记载,该派林姓在“江古山”的“开山”始祖“受清公”,约于明弘治六年(1493)偕弟“百三郎”共携其父“子坚公”之骸,迁自今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几经辗转后方徙居“江谷岭”。[5]“林谱”未载 “江谷岭”何时改称“江古山”。
抛开“江谷岭”变“江古山”不论,单就“鹧鸪啼”至今仍被当地口语呼为“鹧鸪替”的问题,就可涉及到当地方言的变化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历史事件。
三、“鹧鸪”诗话
从“鹧鸪啼”被俗呼为“鹧鸪替”看,该地在“罗屋”建祠之前,应另有其名。该处地名在书面语与口语之间有着明显差异,“林屋”先民曾亲见“罗屋”人入住“江谷岭”(或“江古山”)南界,且将该地原有地名更替为“鹧鸪啼”的全过程。为此,“林屋”先人以口语的形式“记录”下了这段“真实”的历史。至今,居住在“江古山”的“受清公”后裔仍在口语中保持着“罗屋”地名的“替换”痕迹。“江古山”人将“鹧鸪啼”呼为“鹧鸪替”,其间隐藏了一个极易被忽略的重要信息:就是明清时期,“江古山”一带曾发生过至今仍让人疑惑不解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地客家话方言的演变,使“江古山”人至今仍将“鹧鸪啼”念作“鹧鸪替”。
口语中 “啼”“替”相代的事实,并不影响人们从“鹧鸪啼”这一富有诗意的古地名中产生历史的遐想。“鹧鸪啼”三字中蕴藏的鹧鸪翻飞、不时啼叫的意象,让人们从当下 “穿越”到唐宋明清。
“鹧鸪啼”三字连用,资料中最早见于唐昭宗李晔(889-904年在位)时进士出身的曹松(828-903)所作的《岭南道中》[6]一诗:“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蜺杂落晖。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曹松在唐天复元年(901)届七旬后才入仕,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而此前遭遇坎坷。据2013年版《唐宋咏粤诗选注》介绍,曹松“早年曾避乱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流落江湖”而“无所偶合”。[7]曹松在“避乱”途经今“江古山”或附近时写下的《岭南道中》诗,曾以“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蜺杂落晖”[8]的落寞,唱出“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9]的千古情怀。诗中由“半川阴雾”“高木”“晴蜺”“落晖”等独具“古道”特色的岭南风景渲染出来的气息,与曹松的所闻、所见及所感浑然天成。“江古山”与“鹧鸪啼”联系在一起,特别容易勾起隐藏在人们潜意识深处的阵阵“书香”和浓浓“乡愁”,从遥远的历史深处飘来,“割不断,理还乱”。
四、“啼”、“替”相代
据“林谱”记载,“江古山”林姓“子坚公”之第九代孙林天命(字吉先,号善祯),曾于清康熙初年投笔从戎,后因军功被敕封为“广威将军”。“吉先公”解甲归田后,“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建厂赈粥”。[10]其善举为时人所感激,还得到力倡“人伦莫亲於父子”[11]的英德知县田从典所赠予的“上义君子”牌匾和“英宰”[12]殊荣。
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才从英德离任的大学士田从典[13]“入相”清廷后,“子坚公”的第九代孙“吉先公”之赫赫声威,更是震于英德、翁源二县。“吉先公”先因征战在外,后又长年远在他乡为官,致仕归“江古山”时已“乡音”大变。但因其声望甚高,家乡父老对其“乡音”不纯非但不加嘲笑,反而对他日常口语中夹杂“官话”颇感兴趣且争相效仿。清康熙年间,“江古山”一带曾把会讲“官话”视作“时髦”。至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帝正式“发动推广‘官话’的运动”[14]时,“官话”早已在“江古山”先“行”了三十多年。
“成熟”的“江古山官话”在流行过程中,悄悄地将“鹧鸪啼”念成了“鹧鸪替”。约在清雍乾之间,“鹧鸪啼”在“江古山官话”的口语中被“稳定”为“鹧鸪替”,以“替”代“啼”。
五、“江谷”之美
由古及今,提及“鹧鸪”的佳句很多。但“鹧鸪”而能与“啼”紧密相连的,却少之又少。曹松以“鹧鸪啼歇又南飞”作为其“岭南道”诗的煞尾,更属“岭南”诗中的凤毛麟角。
把曹松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岭南道”诗的具体内容拿来作一对比,就不难发现此诗当作于其中进士之前。写作“岭南道”诗时,诗人尚处满怀激情且对人生充满美好憧憬的时期。面对“百花成实未成归”这一“初夏”时节的岭南佳景,曹松随口吟出了“未必归心与志违”,一下子就把这早已藏于胸臆间的避世之“志”与归隐之“心”袒呈出来。首联开门见“山”,既写“花”“实”等身边之物,又抒“心”“志”等复杂情怀。
颔联以“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的清新诗句,在进一步描绘此刻诗人“心”中所“藏”之隐逸生活图景时,自自然然就转入了颈联纯客观风景的描述。
“半川阴雾藏高木”中的“半川”,所写可能为当时“江古山”周边“江”雾弥漫的险恶环境。“阴雾”既点出了“江”畔“道”旁“瘴气迷离”的险恶,又暗示了此刻诗人胸中因感前途迷茫而蒙上的那层“暗纱”。“岭南道”创造出的诗歌意境,与“江谷岭”周围的客观环境高度吻合。“江谷岭”周围“江”“谷”相连,山水迷人,诗人遂生归隐“志”。身处“江谷岭”充沛的“江”水和参天的古木中,常被瘴气所围、山岚所羁,诗人油然心生“阴雾”在前之慨。“江谷岭”因“山水”独特而呈现出的这一南方特有湿热环境,也许正是古人称其为“江谷岭”或“江古山”的最初原因。
“一道晴蜺杂落晖”一语双关,以虚实结合手法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此时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道”既是名词,实指此时诗人脚下真实可感的岭南古道。同时,又是置于“晴蜺”之前的量词,暗写了那“道”亦真亦幻的彩虹。彩虹“杂”于“落晖”之中幻化出来的无穷妙景,堪与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半江瑟瑟半江红”相媲美。
正是在这种对客观场景的传神描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充分展现和烘托中,诗人在“马前芳草合”的“景语”中凸显出自己的“游子”的形象,既有“羁旅”之“愁”,又无“瘦马”之“苦”。后被马致远用“古道西风瘦马”句高度概括的“天涯断肠”之“苦”,在曹松的“岭南道”诗中只有“古雅”之“古”。全诗以“鹧鸪啼歇又南飞”煞尾,使人在流连于“岭南”古道并静听声声“鹧鸪”啼叫中,顿生无限的“江山”之慨。
六、“江山”石坪
“江谷岭”可能与东晋曾广泛流传的“长谷石时坪”[15]有关。据东晋常璩所撰《华阳国志》介绍,“华阳国”的“三缝县”境内“有长谷石时坪,中有石猪,子母数千头。”[16]
“续志”称,直至清咸丰年间,“在溪头鹧鸪啼地方”仍存“上下坪汛”。[17]“上下坪汛”设防目的是“因九郎峝贼匪时出扰境,故移青洞汛于此。”[18]其中的“此”,即指“鹧鸪啼”。包括“鹧鸪啼”在内的“江古山”一带,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两朝“英德”皆曾驻军于此,以扼“英翁”古道之要。清咸丰间,原来驻扎在英德“青洞汛”的清军,调防至“江古山”南界的“鹧鸪啼”安营扎寨。“鹧鸪啼”兵营移至“板舖乡”的“龙口汛”后,“上下坪汛”遂废。但直到“续志”成书前夕的清宣统年间,清军曾经驻营的“鹧鸪啼”地,“石坪、烟墩址犹存”。[19]
“续志”所载“上下坪汛”,疑即“上下石坪汛”省略“石”后的简称。“汛”作为明清时期对驻军单位的通称,其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兵营”。“下石坪汛”,指驻扎在“鹧鸪啼”的清军“兵营”;“上石坪汛”,移址至“鹧鸪啼”前址在“清洞”。但清兵移驻“清洞汛”之前,其“老营”极可能在“猪屎坪”。“猪屎坪”是“江古山”人尽皆知的地名。
清雍乾间,“官话”在“江古山”一带顺利推广。官方可能曾将康雍前一直驻扎于此的军队悉数从“猪屎坪”撤至“清洞汛”。慢慢地,久弃的清军“老营”渐有“吉先公”族人陆续前来居住。从清兵撤军至“吉先公”族人入居,荒废的“老营”常有家猪于此觅食。“林屋”乡民遂将该地称为“猪屎坪”。
“猪屎坪”定名后,“长谷石时坪”及“子母数千头”古“石猪”等“传闻”之“虚”,逐渐被人们眼前“亲见”之“实”所代替。久而久之,人们只传其“猪”而不言其“石”。
“石时坪”中的“时”,和当地口语中的“石”语音相谐。清代康雍间用语非常“时髦”的“江谷岭”(或“江古山”)人,其“官话”与“土话”(客家话)一旦结合,类似以“猪”代“石”或变“时”为“屎”的例子,实乃“习惯”成“自然”。
但与晋书所载“夷者牧猪於此,一朝猪化为石”[21]或“迄今夷不敢牧於此”[22]的“长谷石时坪”相比,“猪屎坪”虽显通俗,却“漏”了许多“神韵”。
注释:
[1]韶关市史志办公室著:《中国共产党北江地方史》(1919—194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第459页,2007。
[2][4]清道光版《英德县志》卷四《舆地略(下)·山川》。《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韶州府部(一 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据广东省立中山,第89、114页,2005。
[3]邓士芬编:《英德县续志》卷二《舆地略(上)·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志辑》(第12册)。上海:上海书店,第28页,2003。
[5] [10] [12]江古山子坚公族谱编委会:《(江古山子坚公世系)林氏族谱》。英德市横石水镇江古山村,第1739、1763页,2008。
[6][7][8][9]林兆祥编著:《唐宋咏粤诗选注》。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第106、105页,2013。
[11] [13]清雍正年间英德知县陈志仪主持纂修:《重修英德县志》卷四(上)《艺文志·碑记》。英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1年根据日本宫内省图书馆藏本影印,第311、192页。
[14]邓洪波:《清代的推广官话运动考析》。《教育评论》,1989年第3期。
[15][16][21][22][晋]常璩撰,严茜子点校:《华阳国志》。济南:齐鲁学社,第42页,2010。
[17][18][19]邓士芬编:《英德县续志》卷二《舆地略(中)·扼塞》,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