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区文艺研究七十年:历史与路向

2020-12-01刘文辉

苏区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苏区歌谣

刘文辉

提要:对苏区文艺经验的回溯与总结始于延安时期,但其真正被纳入学术研究视域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国初期的苏区文艺研究采用单一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服务于新的文学秩序的建构。由于史料贫乏,在文学史的线性历史叙述中,苏区文艺并没有展示出具体的历史坐标。文革结束后,苏区文艺研究开始得到系统性推进,文艺史料的开掘更加深入,苏区文艺的专题史陆续出版。但随着文学研究话语的转型,“重写文学史”热潮兴起,苏区文艺被排挤出历史叙事主线之外,成为很多文学史编写者遗忘的历史风景。新世纪以来,苏区文艺开始有了新的突破。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介入到苏区文艺研究中来,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方法更加多元,观点更加新颖。由此,苏区文艺研究展示出独立的学术品格,并向客观化、问题化、学术化方向发展推进。无可否认,七十年来,苏区文艺研究在深度上和广度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相对左翼文艺研究、延安文艺研究来说,依然是一个需要和值得深入开掘的学术领域。

苏区文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苏维埃区域内发展起来的文艺运动。尽管在革命战争背景下,各苏区的发展并不平衡,时有起伏,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上有盈缩,但文艺作为一种革命动员方式,直接参与了苏维埃革命运动整体进程,形态多样的文艺活动遍布于苏区的各个角落,成为苏区军民独特的革命生活形式。在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革命领导者自上而下组建了群众性文艺组织(如工农剧社)、群众性演出团体(如蓝衫团、苏维埃剧团及各类红军剧团)、群众性娱乐机构(俱乐部、列宁室),创办了专门的文艺学校(蓝衫团学校,后为高尔基戏剧学校);制定了《俱乐部的组织和工作纲要》《工农剧社简章》《苏维埃剧团组织法》《红军中俱乐部列宁室的组织与工作》等文艺政策及法规,初步构建出独特的战时大众文艺制度。苏区文艺不仅种类杂多,涉及戏剧、曲艺、故事、歌谣、舞蹈、诗歌、漫画、散文、报告文学乃至小说等,而且规模大,总量多。在革命动荡的历史空间里,文艺运动与革命运动始终相伴相生,展现出不俗的历史实绩。苏区文艺经验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艺)独特的历史经验。七十年来,苏区文艺研究贯穿了中国现代文学(艺)研究的整体进程,折射了革命文艺研究在当代中国的的历史境遇与复杂轨迹。

一、新中国初期的苏区文艺研究:革命史定位与学术性探索

对于苏区文艺历史经验的有意回溯和总结始于中共在延安执政时期。1936年下半年,为宣传红军长征的意义,红军总政治部向长征亲历者发起征稿,组织编写了《红军长征记》(又名《两万五千里长征》),其中的回忆文章和附属材料就包含有红军歌曲及有关长征(或苏区)文化(艺)工作内容。1936—1937年间,吴亮平、徐梦秋、李伯钊、赵品三、危拱之等原中央苏区时期文艺运动领导者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斯诺(笔名尼姆·韦尔斯)的采访时,在宣介延安文化(艺)运动时都有意回溯了瑞金时期苏区文艺运动概况,以此展示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意义。(1)[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美]尼姆·威尔斯著,陶宜、徐复译:《续西行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1937年,左翼文化人朱正明从陕北回到上海,化名李殷森(L.Insun)在上海《今日中国》(英文版)发表《陕北文艺运动的建立》《陕北戏剧运动》等文,在详细介绍陕北文艺运动的同时,简要地描述了瑞金时期苏区文艺运动的盛况,阐述了苏区文艺的价值。(2)后转译为中文版,收入《西北特区特写》,每日译报社1938年版。后又被收入舒湮:《边区实录》,国际书店1941年版。1938年延安作家元留(温田丰)在《战地》杂志发表《边区的国防文艺》一文,在详细介绍陕北边区文艺状况的同时,也概述了江西苏区及长征时期的文艺发展概况,以此强调战时文艺“笔杆也等于枪杆”的战斗传统。(3)元留:《边区的国防文艺》,《战地》1938年第1期。“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为推进工农兵文艺的发展,延安文教部门有意识地组织人员搜集和整理包括苏区时期革命歌谣在内的民间歌谣,编选《陕北民歌选》等民间文艺选集。何其芳、柯仲平等还从民间文艺视角对苏区时期革命歌谣作了简要的阐述和总结,从历史维度论证了文艺“工农兵”方向的合法性。(4)参见何其芳:《论民歌——〈陕北民歌选〉序》,何其芳选辑:《陕北民歌选》,海燕书店1951年版;柯仲平:《中国民歌》,《中国文化》第1卷,第4期。1949年7月,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傅钟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作了题为“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的报告,首次以政府报告的形式总结了从井冈山时期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部队文艺工作经验,并肯定了苏区文艺的历史价值,自觉把苏区文艺纳入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艺历史谱系之中。(5)傅钟:《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录),转引自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85—286页。当然,延安时代的苏区文艺运动回溯与总结只是停留于简单的经验描述层面,并没有上升到学术研究的高度。

苏区文艺真正被纳入到学术研究视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为进一步获取革命话语的文化领导权,积极组织革命文艺资源的整理和研究,扩大革命文艺书籍出版,推进文学(艺)史的历史重写,苏区文艺作为重要的革命文艺传统参与到新的文学秩序的重建之中。

首先,整理苏区文艺史料成为一种政治任务和文化自觉。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响应国家领导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号召,总结革命文化经验,原苏区所在地的省、市、县(区)相关政府文化部门自上而下组织收集整理老苏区文艺作品及活动史料,编印各种苏区文艺史料汇编与作品集。很多文艺团体也为推进新的人民文艺的创作,组织创作人员赴原苏区调研采风,收集整理苏区时期文艺运动史料。现代文学研究者也开始有意识地整理苏区文艺史料及口述资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音乐》《江西文艺》《湖北文艺》等报刊杂志开始陆续刊发苏区文艺作品、回忆录、调研报告。《星火》等文学期刊开辟有“红色歌谣”专栏,刊登红色歌谣作品,发动读者与作者参与苏区红色歌谣的的收集。赵品三、李伯钊、石联星、黄亚光、彭加伦等原苏区文艺骨干撰文追忆了中央苏区时期的文艺活动,为初期的苏区文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史料。(6)相关代表性回忆录包括,赵品三《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话剧工作的回忆》、李伯钊《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会议演出的剧目》、石联星《难忘的日子》等文。参见《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编委会:《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1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其余相关回忆录还包括,李伯钊:《回忆瞿秋白同志》,《人民日报》1950年6月18日;李伯钊:《悼念沙可夫同志》,《文艺报》1961年9月号);黄亚光:《革命的工作,革命的画》,《美术》1961年第6期;彭加伦:《中国工农红军中的诗歌》,《解放军文艺》1959年第2期;莫文骅:《红军很重视美术工作》,《美术》1958年第11期。《老红色区革命故事集》(1951)、《红旗飘飘(16集)》(1957—1966)、《星火燎原(10集)》(1956—1963)、《革命斗争回忆录》(1959)、《把红旗插上井冈山》(1957)等革命回忆录收录了革命者关于苏区及长征生活回忆,提供了不少苏区文艺的历史信息。而《江西苏区教育资料选编》(1960)首次集中整理了苏区文化教育政策法规文件,展示出苏区文化教育体制的初步探索。1958年后,苏区文艺作品的收集和整理获得新的进展,特别是在“新民歌运动”的推动下,赣南、闽西、洪湖、陕南等苏区歌谣都得到发掘整理。据粗略统计,1958—1966年,全国范围内采录并出版的苏区歌谣集就有数十种。(7)相关数据来自于读秀、超星等数据库的粗略统计。其中,代表性的歌谣选集有,解放军歌曲选集编辑部:《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曾静华采辑:《革命歌谣选》,安徽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湖北省采风委员会编:《太阳出来红满天——老根据地革命歌谣》,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解放据文艺社:《革命战士歌谣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本社编:《革命歌谣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崔峰编辑:《红色歌谣》,长安书店1960年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江西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了《红色风暴》《红色歌谣》《红色画册》《红色歌曲》《红色戏剧》等五种红色文献,更加全面地展示苏区文艺在歌谣、音乐、美术、戏剧等领域的创作实绩。如《红色戏剧》系由江西师范学院(现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师生查阅苏区原始报刊和深入原苏区采录编辑而成,包括话剧、小歌舞剧、活报剧等各种形式戏剧作品25部,是新中国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苏区戏剧作品集。(8)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红色戏剧》,江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以上文献的整理和出版为早期苏区文艺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史料支撑。

其次,苏区文艺研究也被纳入到现代文学学科知识研究体系之中,步入正规的学术轨道。1951年,受中央教育部“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改革小组”委托,老舍、蔡仪、王瑶、李何林合作编写《<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致力于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叙述逻辑重构现代文学史的叙述范式,强调现代文学的革命属性与人民本位,因而在展开革命文学历史叙述时特意补叙了“苏区文艺的优良传统”一章,并把其具体分解为“古田会议在文艺工作方面的决定”“农村和部队里面的文艺活动”“苏区作品的特点”三部分内容,苏区文艺由此正式纳入到新文学历史叙述之中。(9)《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参见《王瑶全集》第7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随后,李何林等编的《中国新文学史研究》(1951)、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1953)、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955)、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7)以及任访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稿》(1957)等几部新中国最初的文学史著作都设专节介绍了苏区文艺运动,借助非常有限的史料概述了苏区文艺运动发展概况、作品的社会内涵、艺术特色及历史价值。尽管这些著作在有关苏区文艺的章节布局和内容呈现上有一定区别,但其对苏区文艺的历史叙述普遍遵循新民主主义文艺话语逻辑,强调毛泽东对苏区文艺的直接领导作用,突出苏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总结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的“协同作用”及其对延安文艺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而“大跃进运动”后涌现的各种“集体创作”的红色文学史则更加强化了对苏区文艺群众性与战斗性特征的历史表达。当然,这一时期有关苏区文艺最重要研究成果则属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师生集体编写的《江西苏区文学史稿》。它是新中国第一部苏区文艺的专门史。尽管其叙史逻辑和话语资源并没有超越同时代文学史著,但其编写者依托赴原赣南苏区与赣东北苏区实地调研的成果和苏区报刊整理而得的史料,对苏区文艺发展过程、苏区文艺创作特征、苏区戏剧、诗歌、歌谣、散文等文艺形式的社会历史内涵及其审美特征、苏区文艺历史地位等做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对苏区文艺的历史价值作出更为具体的总结。(10)《史稿》强调苏区文学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学,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学”。它为“文艺与工农兵结合”提供了一个光辉的范例。参见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西苏区文学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11页。与此同时,伴随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文学研究的兴起及话语转向,苏区文艺以其独特的“民间性”被纳入到民间文学研究视野,参与了新的民间文学话语的生产。特别是新民歌运动兴起后,苏区歌谣等作为“新民歌”的重要话语资源得到广泛整理,很多苏区歌谣选集得以“民歌”的名义出版发行。贾芝、乌丙安、刘锡诚、段宝林、管林等民间文学研究者从“民歌”视角论证了苏区歌谣审美特征及革命属性,进而把苏区歌谣纳入到“新民歌”生成的历史谱系之中,拓展了苏区歌谣的研究空间。(11)参见贾芝:《老苏区的山歌》,《民间文学集刊》第1本,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版;乌丙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根据地歌谣简论》,《教学研究集刊》1956年第1期;刘锡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谣》,《文史哲》1962年第5期;管林:《广东革命歌谣的特点》,《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2期;段宝林:《红色歌谣〈老子本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教科学编辑部编:《阅读和欣赏》第2集,北京出版社1963年版。吕匹描述了早期苏维埃革命政权对民间戏班与艺人的改造与利用。(12)吕匹:《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前后的戏曲艺人》,《中国戏剧》1958年第1期。向隅还初步考证了苏联歌曲对苏区歌曲的影响。(13)向隅:《苏联革命歌曲对我国革命歌曲的影响》,《人民音乐》1957年第11期。而处于文学史叙述之外的苏区美术活动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获得初步的整理和阐述。(14)代表性论文包括薄松年:《工农革命运动初期的美术宣传活动》,《美术研究》1959年第4期;王静:《苏区美术活动简述》,《美术研究》1959年第4期。苏区文艺作为一种合法的革命“经验”和“传统”得到官方和学界的正式认可。

不过,由于史料零散、单薄,研究者并未能对苏区文艺发展历史、组织形式、艺术形态做出清晰的描述,更谈不上深刻的剖析。而且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他们大都拘囿于固有的意识形态话语规范和单一的社会学批评方法,专注于发掘苏区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内涵,难以深入阐释苏区文艺独特的审美形态和文化内涵。在研究视角上,则习惯于以“延安文艺”视角观照“苏区文艺”,以“苏区经验”补证“延安经验”,忽视苏维埃革命历史情境下苏区文艺的具体规定性。在历史叙述上,研究者普遍遵循“五四文学—左翼文学—延安文艺”的革命文学史线性逻辑,而苏区文艺只被视为这一历史链条中的附加“环链”,并没有展示出具体的历史坐标。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的苏区文艺研究在20世纪中叶也开始萌芽。国民党政权在败走台湾后也强化了对中共的研究,组织整理出版了中共革命文献史料集《赤匪反动文件汇编》,其中存有不少苏区文化宣传方面的政策文件及流行的歌谣、戏剧作品,并从“他者”视角对苏区文艺做了负面评价,强调苏区文艺创作的目的在于“以描写工农群众生活的痛苦,引起阶级斗争的情绪,用火一般的热力破毁旧的社会制度,而憧憬着创造新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秩序”(15)转引自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二:江西时期》(增订本),香港中文图书供应社1975年版,第422页。。原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苏区时期曾参与筹建工农剧社的蔡乾(蔡孝乾)被捕叛变后整理和发表自己的个人回忆录,其中有不少苏区时期的文艺活动记录(16)后公开结集出版。参见蔡孝乾:《台湾人的长征记录:江西苏区·红军西窜回忆》,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年版。。1970年后,伴随着中日正式建交,日本学界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进一步升温。依托流播海外的“陈诚档案”(《石叟资料》),秋吉久纪夫编辑出版了《江西苏区文学运动资料集》,并整理了一份较为详尽的苏区戏剧运动年表。(17)[日]秋吉久纪夫编:《江西苏区文学运动资料集》,汲古书院1979年版。热衷于中国话剧史研究的中野淳子则把遗存在“陈诚档案”中的25个苏区剧本全部复制出来,编辑出版了《江西苏区红色戏剧资料集》,并邀请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文学研究专家汪木兰教授校阅剧本并对其中的方言俗语做注解。(18)[日]中野淳子编,汪木兰注:《江西苏区红色戏剧资料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センター刊行委员会1985年版。两者均都被收入“东洋学文献丛刊”,成为日本学界中国革命文学研究重要资料。樋口进、秋吉久纪夫、中野淳子等还对苏区诗歌(歌谣)、戏剧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做了具体论述。(19)[日]中野淳子:《瑞金时代的演剧——活报剧及戏曲介绍》,载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学会刊《演剧学》1981年第31号;[日]樋口进:《江西苏区诞生的演剧——活报剧》,中国文艺座谈会纪要,1967年2月;[日]秋吉久纪夫:《有关江西苏区的诗歌运动资料》,《中国文学评论社刊》1968年10月;[日]秋吉久纪夫:《海丰陆丰地区的文学运动》,《中国文学论集》第1号(1970年5月)。加拿大人类学者艾琳·乍得(Ellen Judd,中文名为朱爱岚)则从乡村苏维埃革命的历史情境中去发掘苏区文艺与苏联文艺及民间文艺的深刻联系。(20)Ellen udd.“Revolutionary Drama and Song in theJiangxi Soviet”,Modern China,Vol.9,No.1(1983).英国学者大卫·霍尔姆(David Holm)立足于革命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研究,在追溯延安新秧歌运动发生的历史源流时具体考察了中共在苏区时期的文艺政策与文艺实践,揭示了苏区时期文艺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的深层互动。(21)DavidHolm.Art and Ideology in Revolutionary China,Oxford:Clarendon Press,1991.美国学者殷春昌(Chun-Chiang yen)在考察革命中国的民俗学发展时也论及中共在苏维埃革命军事动员及民众教育中对民间歌谣的广泛利用。(22)Chun-Chiang Yen,“Fork Research in Communist China”,Asian Forklore Studies,Vol.26,No.2(1967).美国学者毕克伟(Paul G.Picowicz,又译匹克威兹)在研究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入中国的贡献与影响时,考察了瞿秋白在苏区的大众文艺实践,认为这“标志着左翼文艺运动开始了一项新的,不熟悉的事业”(23)Paul G.Picowicz. Marxist Literary Thought in China:The Influence of Chu Chiu-Pai, Univers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中文译本为[美]保罗·匹克威兹,谭一青、季国平译:《书生政治家——瞿秋白曲折的一生》,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第226页。。不过从总体上看,国外的苏区文艺研究虽然视角较新,但依托的史料有限,研究并未深入,也未成系统。

二、文革后的苏区文艺研究:系统性推进与多元化评价

国内苏区文艺研究的系统性推进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文革结束后,党和政府为修复文革对革命话语权威所造成的深度破坏,重建革命合法性论述,积极推动革命传统资源的深入开掘,组织革命文化史料的收集与整理,苏区文艺史料建设由此迎来了全新的历史契机,很多与苏区文艺运动相关原始档案与报刊资料公开面世。上世纪80年代初期,原中央苏区主要报刊《红色中华》《斗争》《青年实话》《红星报》得以影印出版或内部整理成册,其中登载的大量苏区文艺史料得以公开。文革前因故中断出版的《红旗飘飘》《革命回忆录》等革命回忆录丛书得到全面整理和出版,关于苏区文艺的历史记忆得以更多地呈现出来。80年代中期以后,各地成立党史办,苏区史料的收集整理步入新的历史台阶。《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等一批苏区综合性史料集以及有关苏区妇女运动、青年运动、教育运动等专题史料集的公开出版,为苏区文艺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而丰富的历史信息。中央档案馆及福建、江西、安徽、湖北等省级档案馆内部整理的大型革命历史文件汇编(如《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编》《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编》《湖北革命历史文件汇编》等)中也辑录有不少原始的苏区文化(艺)的政策、法规文件,呈现了更多苏区文艺组织方式、文艺活动开展的历史细节。聂荣臻、何长工、杨尚昆、伍修权、肖劲光、耿飚、康克清、李坚贞、李一氓、潘振武、李兆炳等原苏区革命领导者和文化宣传骨干,纷纷出版个人回忆录,其中记录了很多当事者关于苏区文艺的鲜活回忆。而在童小鹏、陈伯钧、彭绍辉、赵熔等老红军留存下来的红军日记中,更是保存了不少苏区文艺活动的现场记录。80年代中期,《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一书的公开出版标志着苏区文艺史料的整理有了重要突破。此书是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应“中国现代文学运动·论争·社团资料丛书”编委会的约请组织教师编写而成,编者通过走访原中央苏区档案馆、革命展览馆、纪念馆,查阅苏区报刊、档案文献及各种革命回忆录,对苏区文艺制度、文艺社团、文艺活动、文艺批评等方面的史料进行了集中整理,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史料的空白。(24)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随后,解放军艺术学院又组织教师集体编写了解放军文艺史料丛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八册),其中专门收录了两册红军文艺史料,依托军队档案资源和老红军的口述记忆,从更大范围开掘了苏区文艺专题史料。(25)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编辑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红军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1988年夏,文化部为进一步推动中国革命文化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召开了全国文化系统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座谈会,组建多个协调小组,各省自上而下成立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委员会,苏区文艺史料的整理工作因此获得新的突破。诸如,《湘鄂赣苏区文化史资料》(1990)、《湘鄂西湖南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92)、《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94)、《井冈山·湘赣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95)、《湘鄂川黔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95)、《川滇黔边红色武装文化史料选编》(1995)、《湘鄂赣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96)、《闽浙赣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97)、《闽浙赣湘鄂苏区革命文化纪事·人物录》(1997)、《川陕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选编》(1997)、《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98)、《长征中的文化工作》(1998)等一系列苏区革命文化史料专辑得到集中的整理与出版。这些苏区文化史料本身可看作是广义上的苏区文艺史料,涉及的苏维埃区域更广,涵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展现出苏区文艺发展的历史风貌与区域特征。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组织编写的“解放军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湖南苏区文艺运动·湘籍作家在解放区》(王驰、胡光凡,1992)和《福建革命根据地文学史料》(万平近,1993)更是专门的苏区文学史料集,集中辑录了湘赣、湘鄂赣、闽西苏区遗存的文学史料。原苏区县市新修的地方志、各地苏区志、苏区文化志、各省的戏曲、曲艺志、舞蹈志等志书之中也辑录有不少的苏区文艺史料。《江西文艺史料》《新文化史料》及地方政协主编的《文史资料》等刊物一直重视苏区文艺史料的辑录,成为刊发苏区文艺史料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苏区文艺作品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全面恢复,各种苏区文艺作品专辑陆续出版。尽管与文革前相比,所出专辑总量并不见增加,但作品所覆盖的区域范围更加广泛,既包括中央苏区,也包括闽浙赣、湘赣、湘鄂赣、鄂豫皖等各大苏区;文类也更加丰富,不仅包括歌谣、戏剧,还有诗歌、曲艺、漫画、楹联、故事等各种文类。学者和相关文化工作者对苏区文艺作品采辑方式更加多元,除田野采风与口述记录以外,更注重整理作品原件的采集与整理。以歌谣采辑为例,诸如《川陕苏区红色歌谣选》(1981)、《川陕苏区革命历史歌谣》(1985)、《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歌谣三百首》(1985)、《赣南苏区革命歌谣》(1986)、《湘鄂西苏区歌谣》(1988)、《江西革命歌谣选》(1991)、《中央苏区革命歌谣选集》(1991)、《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歌谣》(1992)等苏区歌谣专集除辑录口述歌谣资料以外,也重视整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遗存下来的歌单、歌本及苏区报刊公开刊载的歌谣作品。如《中央苏区红色歌谣选集》编者强调其所辑歌谣(含诗歌)都是一手文献,都有“文字依据”,“均按原件抄录,未作删改”。(26)谢济堂:《中央苏区革命歌谣选集·编后记》,《中央苏区革命歌谣选集》,鹭江出版社1991年版。与此同时,苏区戏剧作品的整理也获得突破。汪木兰、邓家琪在文革前出版的《红色戏剧》基础上,通过深入原苏区调研采录,查阅苏区报刊、杂志,收集遗存剧本数十种,后又与日本学者中野淳子合作,从“陈诚档案”(《石叟资料》)中采集到苏区遗存剧本原件20余种,合计整理出剧本74种,辑录成《中央苏区戏剧集》公开出版,较为全面地展示中央苏区戏剧创作的历史实绩。而江西省宁都县博物馆组织人员据实辑录了遗留在原苏区墙头的革命标语、漫画,出版《历史的足迹——江西省宁都县苏区墙头革命标语、画选编与研究》,为苏区标语、漫画文献的整理提供了良好的示范。(27)江西省宁都县博物馆编:《历史的足迹——江西省宁都县苏区墙头革命标语、画选编与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其余如楹联、曲艺等文艺作品也散见于各种苏区文化史料汇集及新编的地方志书之中,为苏区文艺研究提供更丰厚的文本支持。

文革结束后,苏区文艺专题研究也重新步入正轨。1980年前后出版的现代文学史著延续文革前的叙史范式,大都把苏区文艺纳入到革命文学发展的历史环链中加以考察,简述其历史概貌、审美特征,强调苏区文艺在革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源头”地位。1985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解放区文学讨论会就征集了苏区文艺研究的论文,在学理上把苏区文学(艺)纳入到解放区文学范畴,承认苏区文艺独立的研究价值。(28)张学新、王玉树主编:《创造新世界的文学:首届中国解放区文学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解放军文学史》(刘增杰,1988)、《中国革命军事文学史略》(陈辽、方全林,1987)、《中国解放区文学史》(许怀中,1994)、《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靳希光,1997)等解放区(军)专题文学(艺)史试图更具体地勾勒苏区文艺与延安文艺之间的直接关联,发掘苏区文艺独特的历史价值。毕克官著的《中国漫画史话》(1982)、张紫晨著的《歌谣小史》(1981)、石磊著的《中国近代军歌初探》(1986)、陈白尘、董健合编的《中国现代话剧史稿》(1989)、葛一虹主编的《中国话剧通史》(1997)、柏彬主编的《中国话剧史稿》(1991)等文艺专题史也分别将苏区美术、歌谣、戏剧等纳入“叙史”视野,阐述它们的历史内涵、艺术特征及艺术史价值。随着史料开掘与整理的推进,苏区革命文化研究兴起,苏区文艺研究也开始走向深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出版史》(严帆,1991)、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史(汤家庆,1996)、《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王予霞、汤加庆、蔡佳伍,1999)等从革命文化视角对苏区文艺的发展进程、传播方式与历史风貌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呈现了更为丰富的苏区文艺运动图景,揭示了苏区文艺的文化属性和革命特征。许多苏区文化专题研究论文从“大文化”层面更进一步揭示了苏区文艺的文化源流、组织形式与历史形态,从侧面展现了苏区文艺“泛化”的存在方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区文艺研究所取得的最大进展表现为苏区文学(艺)专题史的陆续出版和专题研究论文的涌现。1984年,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文学研究室汪木兰等编著的专题史《江西苏区文学史》在1960年版《江西苏区文学史》的基础上,借助新发掘的史料,对苏区文艺运动发展过程进行了更为具体的描述,对苏区诗歌、歌谣、戏剧等文类历史内容、艺术特色及苏区文艺批评的历史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附上了“江西苏区文艺运动大事记”,展示了更丰富的苏区文艺发展历史事实。(29)此书删减了1960版《江西苏区文学史》的“散文”一章内容,增补了“苏区文艺批评”一章,参见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文学研究室编著:《江西苏区文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刘国清著的《中央苏区文学史》则立足于从1930年代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历史视野下审视苏区文学,发掘苏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独特的大众化风貌,依托更丰富的史料展示了苏区文艺运动更丰富的历史图景,确定苏区文学的历史定位,指出苏区文学是“在文学大众化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的新文学”(30)刘国清:《中央苏区文学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左莱、梁化群合著的《苏区“红色戏剧”史话》是首部聚焦于苏区红色戏剧的专题史,作者致力于谱写“红色戏剧”的壮阔史诗,在整理既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发掘新材料,对苏区“红色戏剧”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对苏区戏剧社团、戏剧演出及代表剧作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填补了红色戏剧专题史论的空白。(31)左莱、梁化群:《苏区“红色戏剧”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而刘云主编的《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则是苏区文艺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全书在广泛征集新史料基础上,对苏区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组织方式、思想内容、艺术形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和阐述,其史料之丰富、内容之完整、论述之详实,前所未有,呈现出苏区文艺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32)刘云主编:《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全书分戏剧史、音乐史、美术史、舞蹈史、群众文化史五个版块组成。其中戏剧史由万叶、吴邦初执笔;音乐史部分由胡建军、林若宇执笔;舞蹈史由欧阳雅、万叶执笔;群众文化史由吴邦初执笔。部分章节内容经增补后又各以专题史形式公开出版。如林道福所著的《中央苏区美术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胡建军等所著的《江西苏区音乐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这些苏区文学(艺)专题史其实是“断代史”,它们的出版强化了苏区文艺研究独立的学术价值,推动苏区文艺研究走向学科化与专业化。其余如曾芸、徐南铁、任先大对苏区文艺政治功利性的阐释,石磊、凌绍生对于苏区音乐形态及其艺术源流的考证与剖析,王予霞从区域文化视野对苏区诗歌的审美观照,何光表、何宇对苏区红色戏剧审美特色的阐释,郭建英对苏区歌谣艺术精神的审美透视等进一步拓展了苏区文艺研究的空间、路径与方法,展示出苏区文艺研究新的学理高度。(33)参见曾芸:《作为革命武器的苏区文艺》,《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第1期;任先大:《湘鄂赣苏区文艺的革命功利意识》,《云梦学刊》1992年第2期;徐南铁:《苏区儿童文学的政治色彩》,《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1期;凌绍生:《中央苏区革命音乐文化上的历史回顾》,《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凌绍生:《中央苏区音乐文化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音乐研究》1998年第3期;凌绍生:《苏区时期的兴国山歌——苏区音乐史研究之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王予霞:《区域文化视野下的闽西苏区诗歌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5期;何宇:《苏区红色戏剧》,《上海戏剧》1998年第6期;郭建英:《穿透历史的声音》,《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何光表:《川陕苏区红军戏曲活动》,彭俊礼主编:《通江文史资料》第5辑,内部印行,1999年版。

19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想进一步开放,研究者对包括苏区文艺在内的革命文艺的评价也开始走向多元。一方面,传统的“革命史”范式在经过历史的反思之后,与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合谋”,依然是现代文学(艺)史书写的重要话语范式。另一方面,知识界启蒙主义话语兴起,主流的革命意识形态话语权威受到质疑。研究者开始重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批判文艺政治化,强调文艺的独立审美价值,包括苏区文艺在内的革命文艺面临价值“重估”。如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超越传统“革命史”话语范式,以启蒙主义视角重新审视苏区戏剧,从整体上将其视为中国戏剧现代性进程的“历史变轨”,指出苏区戏剧、延安戏剧等是“从三十年代开始,在现代戏剧沿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开辟的道路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戏剧潮流”(即工农兵戏剧),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历史上的“特别的一页”,具有明显的“反现代”的历史特征。(34)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650页。而《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虽然指出苏区戏剧“在演出形式上常与歌舞结合,强调现场的即兴发挥,并重视观众的参与,演出地点、布置都以简便、灵活为原则,具有鲜明的‘广场戏剧’的特色”(35)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6页。,但其立足于从审美现代性重写文学史,对突出政治功用的苏区文艺只是一笔带过。从总体上看,由于“重写”后的“文学史”遵循新的审美话语权威,所以,包括苏区文艺在内的革命文学(艺)逐渐被排挤出“叙史”中心,成为历史的边缘景观。在很多经过“重写”的文学史著作中,已经难觅苏区文艺的踪影。

三、新世纪以来的苏区文艺研究:客观化追求与学理化自觉

新世纪以来,苏区文艺史料的整理获得系统性的推进。党和政府为应对新世纪发展机遇与挑战,强化中共革命的合法性与话语权,自上而下推进革命文献的系统整理,大量中国苏维埃革命史料丛书、文库由此得以陆续出版,许多苏区文艺政策、文艺规划、文艺组织的档案文献得以刊印。依托《红藏:进步期刊总汇(1919—1949)》等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的实施,《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斗争》《革命与战争》《党的建设》苏区重要报刊重新影印出版,促使更多的苏区文艺报道、评论得以公开出来。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2册,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湖湘文库·湖南老区革命文化》(全2册,岳麓书社2010年版)、《中央苏区教育史料汇编》(共2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中央苏区宣传工作史料选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年版)、《红色福建丛书》(全6册,内容涵盖红色遗址、历史、文化、诗文、文物、人物,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井冈山红色资源揽翠丛书》(全8册,内容涵盖文献、遗址、文物、标语、歌曲、传说等,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2019年版)等史料专辑聚焦于苏区文化、宣传、教育史料的系统整理以及文艺历史遗址和遗存实物的发掘,补充了许多苏区文艺政策、突击计划、会议记录、作品文本,口述记录等新史料。瑞金市文联组织编辑的《中央苏区文艺丛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是近年来正式出版的一套最为系统完整的中央苏区文艺史料丛书。丛书编者依托既有的史料汇编、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的馆藏文献和“陈诚档案”(《石叟资料》)中的苏区文献,分类整理出《中央苏区文艺史料集》《中央苏区歌谣集》《中央苏区歌曲集》《中央苏区戏剧集》《中央苏区标语集》《中央苏区美术漫画集》《中央苏区散文诗歌集》等史料专辑,全面展示苏区文艺创作的实绩。(36)该丛书共8册,还包括一册《中央苏区文艺研究论集》。丛书曾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江西省文艺创作与繁荣工程项目。近年来在国家意识形态机构的强力推动下,社会各层面涌现“红色文化”热,各种苏区红色文化资料的选本、读本、汇本陆续出版,苏区文艺史料的涵盖范围更加广泛,辐射到苏区漫画、标语、歌谣、楹联、曲艺、戏剧等领域。苏区文艺史料的整理也更加注重原件的呈现。诸如《湖湘文库·湖南老区革命文化》(全2册,岳麓书社2010年版)、《湘鄂赣苏区红色歌曲戏剧选编》(武汉出版社2018年版)等文艺史料专辑都是由档案局(馆)组织人员编写,利用电子扫描与影印技术,原貌展现苏区歌本、戏本、曲本的版本形态,还原苏区文艺生产与传播方式。苏区专题文艺史料整理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苏区文艺专题研究在新世纪也有了新的突破。来自中共党史、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传播学、文学、艺术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纷纷介入苏区文艺研究,既有整体研究,又有个案研究,既有宏观阐述,又有微观分析,苏区文艺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长(37)有研究者曾就苏区歌谣研究做过统计,单“赣南苏区音乐史研究”相关学位论文就在2007、2011、2013年达到三次高潮。参见蒋立平:《赣南苏区音乐史研究述评》,《苏区研究》2018年第4期。,涌现出一批聚焦苏区文艺的史论性专著及硕博士论文。研究所涉区域范围几乎覆盖中国所有苏区;相关研究内容在横向上涵盖了戏剧、歌谣、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标语、楹联、故事、诗歌、美术、漫画等不同苏区文艺形式,在纵深上推进到苏区文艺形态、体制、生产、传播等各个层面,推动苏区文艺运动历史图景获得更全面立体的展示。各类苏区史、苏区文化史、苏区教育史、苏区社会史、苏区政权史等通史和专题史著及专题史论文章更广泛地论及苏区文艺运动,不仅立体呈现了苏区文艺运动的历史背景,也展现了苏区文艺在不同历史层面的功能和面相,发掘了苏区文艺的革命史、文化史、社会史、政治史乃至教育史意义。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戏剧史、美术史、漫画史、歌谣史、音乐史、戏曲史等专题史扩展了对苏区文艺的叙述篇幅,更具体地描述了苏区文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风貌,更深刻地阐释了苏区文艺的历史价值与历史影响。苏区文艺研究视角更加多元,研究方法更加灵活,在深度与广度上有了突破性进展,逐步走向客观化、问题化、学术化。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回归苏维埃革命历史语境,从外向内,深入剖析苏区文艺运动的内部机制。首先,在苏区文艺体制的研究上,张剑锋认为中央苏区文艺的本质是以宣传为目的“工具论”,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宣传性和组织机能性。(38)张剑锋:《探析中央苏区文艺的本质》,《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4期。李振认为,组织化是苏区文艺的主要特征之一。“从‘娱乐科’到‘宣传队’”、“从‘戏管会’到‘工农剧社’”,革命者依托审查、培训与斗争等多种组织策略,建立起独特的苏区文艺组织机制。(39)李振:《苏区文艺的组织化过程》,《文史哲》2014年第4期。傅修海以瞿秋白在苏区的戏剧大众化实践为落脚点,梳理了现代集体写作制度在中国苏区的本土化建构与生成过程。(40)傅修海:《瞿秋白与中国现代集体写作制度——以苏区戏剧大众化运动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6期。周平远从革命意识形态独特的话语修辞与传播策略出发,揭示了苏区文艺政策所遵循的宣传本位原则、任务中心原则、戏剧优先原则与社会舆论原则等四大原则。(41)周平远:《苏区文艺政策四大原则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周建华认为中央苏区文艺制度是特定历史时空的产物,是高度政治化与宣传化的意识形态规范,既受报酬递增以及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制约,也承续了传统文学制度的一体化、极权性等特质。(42)周建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中央苏区文艺制度的生成》,《红色文化学刊》2019年第2期。黄文华则聚焦于苏区蓝衫团的研究,阐述了蓝衫团的文艺组织功能及其对苏区文艺运动的推动作用。(43)黄文华:《论蓝衫团与苏区文艺的繁荣》,《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孙新发掘了《红色中华》副刊《赤焰》在引领苏区文艺创作方向、开拓苏区文艺空间,反映苏区文艺风貌方面的历史功能。(44)孙新:《我党党报文艺副刊的“第一朵红花”——略论〈红色中华〉副刊〈赤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其次,在苏区文艺形态研究方面,钟俊昆立足于文本分析,发掘苏区戏剧与歌谣独特的艺术形态与审美特征。(45)钟俊昆:《中央苏区文艺研究:以歌谣与戏剧为重点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刘文辉、胡敦伦等就苏维埃革命时期涌现出来的“活报剧”演出形式及艺术形态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次揭示了“活报剧”这种前卫戏剧形态在中国乡村的发展与演变。(46)刘文辉:《活报剧在苏区:历史与形态》,《戏剧》2015年第1期;胡敦伦:《试论苏区活报剧的灵活性、新闻性与综艺性》,石雅娟、钱贵成、肖毅主编:《苏区文化新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373页。赵忠芹剖析了革命情境下苏区话剧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其“化大众”功能。(47)赵忠芹:《苏区话剧的美学风格及其“化大众”效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4期。胡建军等从音乐文化层面深入剖析了苏区音乐的文本形态、调式特征和演唱形式;(48)胡建军、邓伟民、傅利民:《江西苏区音乐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肖小华详细阐释了井冈山斗争时期与中央苏区时期红色歌谣内在的政治性、实践性、大众性、创新性等历史特征。(49)肖小华:《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红色歌谣的历史特征》,《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刘凤梧深入剖析了红色大别山的群体呼号“打哦嗬”及其对红色歌谣、戏曲中的渗透,揭示了“打哦嗬”独特的审美特征及革命功能;(50)刘凤梧:《打哦嗬:历史记录中的红色大别山之声》,《苏区研究》2016年第6期。余玉对中央苏区新闻漫画的传播历程、图景及功能作了系统分析,揭示了革命情境下新闻漫画的历史特征与存在方式。(51)余玉:《中央苏区新闻漫画的传播历程、图景与功能探析》,《出版发行研究》2019年第12期。张启锋具体论述了苏区美术的艺术手段与表现形态,并延伸到钞票、邮票等苏区特殊的工艺设计的剖析。(52)张启锋:《中央苏区美术及其历史价值》,《美术》2017年第7期。刘美奇借用帕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剖析苏区美术的艺术类型与风格,指出苏区美术创作糅合了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现实主义等不同艺术风格而展示出复杂的历史面相。(53)刘美奇:《苏区美术的研究》,国立台北艺术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任荣、阙艳华、付严、郭轶青等对苏区戏曲的创作方式、艺术形态、表演形式作了深入的阐释,揭示了革命者利用戏曲的基本原则和复杂态度。(54)参见任荣:《苏区戏曲艺术探析》,《戏曲艺术》2013年第2期;阙艳华:《苏维埃时期党的戏曲实践》,《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付严:《川陕苏区戏曲(1932—1935)》,《四川戏剧》2012年第5期;郭轶青:《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对戏曲音乐的利用》,《人民音乐》2019年第11期。再者,在苏区文艺传播上,顾楠华从传播主体和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三个层面清晰地揭示出苏区歌谣传播过程、各个环节的构成和互动关系以及传播效果最优化的内在机制。(55)顾楠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传播与影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白玮、董江华利用史料重新考证了《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首经典红歌的传播与演变过程。(56)白玮、董江华:《对两首社会歌谣历史流变的社会学新证》,《乐府新声》2011年第1期。近年来涌现的十多篇苏区文艺研究专题硕、博士学位论文对苏区文艺体制、文艺形态、文艺理论、文艺传播、文艺教育等作了专门的分析与阐述,推进了苏区文艺运动全景的客观呈现。

第二,拓宽视野,由内向外,从历史的“长时段”视野审视苏区文艺的文化源流与历史意义,发掘苏区文艺的历史坐标。相关研究试图更清晰地揭示,苏区文艺的发生不是单一力量造就的历史“突变”,而是多元历史、文化动因合力作用的产物。王予霞考察了苏区文艺运动发生的文化源流,指出世界无产阶级文化思潮思潮的驱动、当地区域文化的丰富与滋润、国统区左翼文化运动的援助三者构成的多元文化合力推动了苏区文化(艺)运动的发生。她把歌谣纳入中国文学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认为土地革命时期,赣南、闽西等地的客家歌谣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成功地解决了苏维埃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的外来文化、民间文化三者之间的贯通。客家歌谣在保持着自己的内在叙述模式的同时,使文化的交融合流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动态格局。(57)王予霞:《赣南、闽西客家歌谣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姚俐萍聚焦于湘鄂西歌谣发生学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湘鄂西的传播是湘鄂西红色歌谣生成的理论基础、贺龙、周逸群、任弼时等人在湘鄂西开展的革命实践是红色歌谣产生的现实土壤、湘鄂西苏区的歌谣运动是红色歌谣生成的催化剂;(58)姚俐萍:《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生成原因探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陈始发从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角度,清晰地证明了苏区文艺与传统文艺的渊源关系。他指出,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一方面激烈反对传统文化(大传统),另一方面对民间文艺(小传统)进行了大力传承与应用;而苏区文化也是对五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文学发展上则表现为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59)陈始发:《多维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左志坚认为,江西苏区红色歌曲调式特征本质上是苏维埃意识形态、外来文化、苏区民间文化三者融会贯通的产物。而革命动员“利益最大化”又是促使苏维埃意识形态、外来文化与苏区民间文化融会贯通的根本原因。(60)左志坚:《江西苏区红色歌曲调式特征分析——基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歌海》2014年第4期。王东则集中探讨了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的深刻关联(61)王东:《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研究》,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刘德、刘小兰、彭玉兰等深入分析了苏区歌谣对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利用。(62)参见刘德、曾岚玲、刘茜莹:《客家山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浅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刘小兰:《赣南客家民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传承关系研究》,《人民音乐》2007年第5期;彭玉兰:《从民间伦理到革命理念:以赣南客家山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关系为例》,《红色文化学刊》2018年第1期。在探索五四文学与苏区文学之间的关系上,曹成竹的研究更加深入。他认为,从“五四歌谣”到“红色歌谣”是一段歌谣的现代文学史旅程,展现了从经典化到大众化的提升与复归。而这与文化精英与政治权力的建构有密切关系。(63)曹成竹:《从歌谣运动与红色歌谣:歌谣的现代文学之旅》,《文艺争鸣》2014年第6期。廖美琳则从歌谣与革命的关系出发,长时段梳理了革命歌谣的文化源流,阐述了苏区歌谣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歌谣、国民革命歌谣之间的密切联系。(64)廖美琳:《歌谣与革命——从安源到中央苏区的歌谣研究(1921—1934)》,上海大学2019年博士学位论文。刘青弋、廖莉莉、廖华英等学者则立足微观分析,聚焦进入苏区的“留苏群体”,从他们的革命文化“体验”与艺术“经验”出发揭示苏区文艺运动与苏联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之间直接与间接的历史关联,揭示了苏区文化的国际主义特征。(65)参见廖莉莉、陈勇、胡步芬:《“留苏”体验与中央苏区红色戏剧》,《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廖华英、沈兴涛:《“异域”体验与苏区文艺建设》,《东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刘青弋:《李伯钊与“短裤赤脚黑脸粗皮”的舞蹈美学——影响20世纪中国舞蹈的早期留学生研究系列之二》,《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张全之则深入考察了苏区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历史关联,强调“苏区”与“上海”是左翼文学的双重面影,苏区文艺是左翼大众文艺的实践形态。(66)张全之:《“苏区”与“上海”:中国左翼文学的双重面影》,石雅娟、钱贵成、肖毅主编:《苏区文化新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448—460页。

对于研究者来说,审视苏区文艺的历史,既要注重“向前看”,也不应回避“向后看”,从当代文学、延安文艺反观苏区文艺是重审苏区文艺的历史坐标的重要路径。周平远的研究有效沟通了苏区文艺与延安文艺之间的历史关联与精神互动,强调苏区文艺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早期样本。在他看来,从“古田《决议》”到“延安《讲话》”,从“苏维埃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从“唱山歌”到“扭秧歌”,从“化大众”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展示出独特的中国化历史进程。(67)周平远:《从苏区文艺到延安文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徐亚东更具体地梳理了苏区文学在理论资源、实践经验及文学形式等方面对解放区文学的深刻影响,深入揭示苏区文学与解放区文学复杂的源流关系。(68)徐亚东:《苏区文学与解放区文学源流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颜敏、李伟等则反思很多现代文学史约定俗成的结论,强调延安文艺的发生离不开苏区文艺的经验与蓝本,苏区文艺才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滥觞,苏区文艺具有独立的文学史价值。(69)颜敏、李伟:《苏区文艺:当代文学的滥觞》,《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王亚菲从时代精神、艺术方针、创作方法、表现形式等维度论述了苏区戏剧运动对当代戏剧发展的影响与启示。(70)王亚菲:《论苏区戏剧运动对当代戏剧形态多向度发展的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郭国昌梳理了“文工团”的历史演变,认为红军剧社与宣传队是“文工团”的历史雏形。(71)郭国昌:《战争意识规范下的“文艺战斗队”——文工团的历史考察及其功能阐释》,(香港)《人文中国学报》第19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385—391页。谭宁佑则通过历史考证认为工农剧社是中国文联的雏形。(72)谭宁佑:《“工农剧社”是“中国文联”的雏形》,石雅娟、钱贵成、肖毅主编:《苏区文化新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385页。李军把《红色中华》副刊《赤焰》视为《解放日报·文艺》的历史源头。(73)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版。周维东从延安文艺反观苏区文艺,认为苏区文艺与延安文艺不同,苏区文艺并不是与军事战线并立的文化战线,而是军事战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延安文艺是对苏区文艺的继承与“否定”,苏区文艺有其独立的文学史价值。(74)周维东:《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与延安时期的文学生产》,花城出版社2014年版,第15—20页。

第三,转变方法,内外结合,多维度透视苏区文艺的社会、历史及文化内涵。研究者们发现,在革命的乡村,文艺不是审美自足的艺术作品,而是现实的革命实践,承载着复杂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文”“史”互证成为苏区文艺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吴晓荣把歌谣看作苏区社会历史运动的具象表达,分析苏区社会变动的方向、性质与意义。(75)吴晓荣:《从红色歌谣看苏区的社会变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向德彩把歌谣视为一种话语的表达与传播实践,借助社会学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开掘苏区歌谣的社会史意义,阐释苏区歌谣的社会表达与话语机制,揭示歌谣与革命动员的互动策略,指出红色歌谣是交织着大众话语与权力话语的“话语场”,反映了社会运动参与者的社会理想、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革命精英和大众以歌谣承载的情感为纽带投入社会运动,进行社会变革活动。(76)向德彩:《社会运动中的歌谣——以红色歌谣与红旗歌谣为例》,上海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陈杰把革命歌谣视为一种独特的政治媒介,依托历史文献与原始档案资料,对鄂豫皖苏区歌谣创作主体、创作方式,文本传播与演变作了历史实证研究,以“歌”证“史”,揭示歌谣生产与民众动员、历史记忆之间的深层互动,透视革命的政治运作与微观治理。(77)刘魁、江明明:《革命性与娱乐性:中共与民众互动视野下的苏区戏剧》,《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年第2期;王永华:《苏区戏剧与中共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互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年第3期。刘魁、江明明、王永华等也致力于利用社会学、政治学方法研究苏区文艺,集中于剖析苏区戏剧与政治宣传、民众动员的深刻互动,揭示革命与娱乐、政治与审美在苏区戏剧实践中的复杂交织状态。(78)陈杰:《歌谣与政治:鄂豫皖革命歌谣研究》,郑州大学2019年博士学位论文。除注重“文”“史”互证以外,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也是新世纪苏区文艺研究的重要面向。刘文辉利用人类学、政治学、文化学等跨学科方法,重新审视了苏区戏剧的存在方式、艺术形态、表演形式及文化内涵。他指出,革命推动了戏剧存在方式、艺术形态、演出形式的深刻变革。在乡村革命历史空间里,戏剧不再是单纯的文艺“作品”,而是革命的实践方式。革命发掘了戏剧的本质机能,激活了戏剧的仪式化、游戏化及群体化精神,推动戏剧与革命生活融合为一体,演戏与看戏成为有组织的革命生活形式。苏区红色戏剧运动不只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革命戏剧”运动,而且是艺术精神层面上的“戏剧革命”运动,展现出复杂的现代性面相。(79)刘文辉:《中央苏区红色戏剧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版。桑俊超越一般的社会学与审美批评理论,借用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红安革命歌谣的历史内容、艺术形态、生产与传播、传承与利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他并不满足于把革命歌谣视作红色艺术,而且还把其看作一种文化遗产与民俗事象,试图借此进一步探索歌谣与个体、歌谣与群体、歌谣与社会的复杂关系。(80)桑俊:《红安革命歌谣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郑紫苑立足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借鉴戏剧学、文化学新理论和新方法,重新考察苏区戏剧组织形式及艺术形态,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苏区戏剧运动中的实践方式,揭示戏剧与革命意识形态的复杂关联。(81)郑紫苑:《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央苏区戏剧中的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王贵禄以葛兰西“民族—人民的文学”为理论视点,重新发掘了陇东红色歌谣的文化意义,指出陇东红色歌谣成功将“政治”与“美学”合为一体,显现出“政治美学”的力量。在红色歌谣中,“革命”被具象化为一系列事件与具体的行动,以革命记忆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历史”则借助民间视角被叙述为“精神—道德”的革新过程。曹成竹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视域下审视红色歌谣,揭示了歌谣在红色美学及其制度建构过程中的独特价值。(82)曹成竹:《关于歌谣的政治美学——文化领导权视域下的“红色歌谣”》,《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2期。黄景春别开生面,借用文化记忆的理论阐释了红色歌谣的独特历史功能,揭示出红色歌谣的传播是新政权塑造民众记忆的重要方式。(83)黄景春:《当代红色歌谣及其社会记忆——以湘鄂西红色歌谣为主线》,《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3期。借助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者发现,苏区的美术也不是纯粹的“美术”,而是图像,革命者利用独特的图像塑造着革命的景观,吸引民众自觉参与革命。(84)陶运宗:《革命与景观:苏区图像文化研究》,南昌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王研霞强调苏区政治漫画是具有政治属性的视觉图像系统。她利用视觉文化理论细致剖析了苏区图像叙事修辞方式与现实革命效应。并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对红色设计艺术的民间社会化表征作了深入地阐述。(85)王研霞:《图文互动——中央苏区报刊漫画图像的叙事研究》,《编辑之友》2020年第2期;王研霞、谭富强:《赣南苏区红色设计艺术的民间社会化表征》,《红色文化学刊》2017年第9期。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苏区文艺研究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相对于左翼文艺研究与延安文艺研究来说,依然是一个需要和值得深入开掘的学术领域。一是进一步强化史料的开掘、整理与利用。加强对遗存苏区文艺作品原件、手抄件、油印件的整理与比照,还原苏区文艺的历史形态;注重口述史料的勘察与利用,发掘更多的苏区文艺生活细节。扩大史料运用范围,追求文史互证,进一步整合史料碎片,尽力拼贴苏区文艺运动的历史实景;二是转变研究视角,回归苏维埃革命情境,超越孤立的“文本”视域,借助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社会、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视角重审苏区文艺的存在方式、组织形式与艺术形态;三是创新研究方法,利用文学、人类学、政治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利用新的理论工具,激活史料的潜在价值,发现新问题,拓展新空间,剖析苏区文艺运动复杂的历史肌理与文化脉络,重构苏区文艺研究的话语范式,进一步提升苏区文艺研究的学术品质。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苏区歌谣
赣州市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图文展
苏区精神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春天的歌谣》
阳坝:一首慢了又慢的歌谣
乡闾粤韵 井邑歌谣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倾尽全力抓好振兴发展广东原中央苏区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