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式平历史功绩简论
——纪念邵式平诞辰120周年

2020-12-01余伯流

苏区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方志敏苏区江西

余伯流

提要:邵式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闽浙赣苏区创始人之一,方志敏的亲密战友,新中国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革命战争时期,他组建了赣东北地区中共第一个党支部;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扩编红十军和有关军事行动,反对“左”倾政策;率部与中央红军上清会师;筹建苏区闽赣省,创建红七军团;致力陕北公学建设,总结闽浙赣苏区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江西省首任省长,领导谋划省会南昌的市政建设,率先提出南昌“一江两岸”战略构想;制造新中国第一架飞机;三年困难时期调粮支困;创办垦殖场和“共大”;尊重厚待知识分子,重视发展社会科学等等,奠定了江西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苏区就流传一个说法:“上有朱毛,下有方邵。”“南有朱毛,北有方邵。”1933年,毛泽东、周恩来见到邵式平时,昵称他为“邵大哥”。战争年代,邵式平功绩显著,是方志敏的左膀右臂、主要助手。建设时期,邵式平是江西省首任省长,主政江西16年,卓有建树,深孚众望。邵式平是拥有高学历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一生波澜壮阔,文韬武略,跌宕多姿,给党和人民留下了许多值得缅怀、学习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

一、战争年代功绩显著

邵式平是江西弋阳人,1900年1月27日出生,同方志敏是老乡。邵家世代务农,方志敏也是农家子弟。方、邵同在弋阳高小(前身为叠山书院)读书时,情同手足,志同道合,共创“弋阳九区青年社”,后同入“江西改造社”。1923年秋,方志敏去上海寻党,邵式平赴北京求学,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

在北师大,邵式平出类拔萃,当选为北师大学生会主任,积极投入李大钊领导的革命运动,建立北师大“沪案雪耻会”,组织北师大学生军(任总指挥),领导学生罢课、游行示威。在与北京当局军警激斗时,邵式平头部负伤,陈毅等到东交民巷法国医院看望、慰问。1925年,邵式平由黄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北师大史地系党支部书记。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邵式平奉命回到江西,以北京沪案后援会湘鄂赣特派员的公开身份开展革命斗争,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1.弋阳建党,指挥横峰农民武装夺权

由北京回到南昌后,邵式平被任命为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监察委员兼秘书长。在蒋介石打压革命势力时,邵式平潜回家乡,组建了赣东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弋阳县党支部,任党支部书记。弋阳漆公镇暴动胜利后,为了扩大战果,横峰农民武装在横峰党支部领导和邵式平指挥下,于1927年4月5日爆发了夺权斗争。农民军一举攻克横峰县城,赶走反动县长,攻占县政府和公安局,抓捕了全县的大地主。邵式平以省政府特派员的身份,宣布撤销原横峰县长、公安局长职务,任命共产党员邹秀峰为横峰县县长,共产党员吴先民为公安局长。此为赣东北地区夺取县政权的首次成功尝试,是在邵式平直接领导下的一大壮举。

2.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

弋横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全国数十次农民起义链中的著名一环。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方志敏、邵式平、黄道。弋横起义的起点是弋阳五县党的“窖头会议”。“窖头会议”后,邵式平化名“余艳王”,深入弋阳农村开展“上名字”运动,组织农民革命团,点燃了楼底蓝家的烈火,揭开了弋横起义的序幕。随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赤化了弋、横两县,纵横百余里。五县农军实行武装暴动,开展土地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创建赣东北苏区。

1928年2月上旬,邵式平偕妻胡德兰冒险潜入上海寻找党中央,一是向党中央报告赣东北暴动情况,二是请中央帮助解决“枪少”的问题。化名“伍豪”的周恩来同邵式平进行了亲切交谈。周恩来将邵式平的书面报告批转给中央军委内刊《中央通讯》刊登,这就是《SP同志关于赣东暴动工作的报告》和《SP同志的一段讲话》。“SP”是“式平”拼音的缩写。“SP”报告刊登在1928年5月5日出版的《中央通讯》第25期。

邵式平从上海回来后,担任横峰区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参加了“方胜峰会议”。随后,邵式平率领农民军大战金鸡山,巧取横峰城,攻打上饶城,奇袭景德镇,一年多内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行动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方、邵威名大震,赣东北苏区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

赣东北苏区老同志黄元庆回忆说:“在军事上,运筹帷幄者多是方志敏,挂帅出征者多是邵式平。”此话颇为客观、公允。在赣东北苏区时期,邵式平历任信江特区军委会主席、赣东北特区军委主席、赣东北省委军委主席,一直是赣东北苏区的主要军事领导人。

3.领导扩编红十军,抵制“立三路线”

1930年是全国红军大发展之时,也是“立三路线”发生之时。1930年7月10日,在信江、东北特委联席会上,唐在刚传达了“中央指示”,指令赣东北红军“夺取九江,切断长江”,实施李立三“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战略构想,企望“西越鄱阳湖,饮马长江水”。7月22日,红十军在乐平成立,周建屏任军长,邵式平被调去中央受训。9月上旬,在万年的“富林会议”上,唐在刚再次传达“立三路线”,建立行动委员会,唐在刚任书记,方、邵被排斥在常委之外。随后,红十军在乐平众埠扩编,周建屏任军长,邵式平任前委书记兼政委,全军6000余人,枪1600余支。10月,邵式平根据方志敏“相机行事”的秘密指示,率军来到彭泽的鄱阳湖边,望着浩渺无际的鄱阳湖,断然指示:“我们既无飞机,又无军舰,怎么能过湖打九江呢?亏本的买卖干不得,你们给我撤!”(1)李国强、李希文:《邵式平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版,第118—119页。于是,红十军放弃打九江,向皖南出击,发展红军,扩展苏区。撤兵鄱阳湖,保存了赣东北苏区的红军有生力量。

邵式平在赣东北苏区没有完全执行“立三路线”,且有抵制之举,“其原因在于(“立三路线”)遭受到了方志敏同志为首的正确路线严重抵抗;没有钦差大臣直接监督,同时闽浙皖赣党有相当长期的斗争历史和经验,在实际行动中能机动转变,掌握方向”(2)邵式平、汪金祥、胡德兰等:《闽浙皖赣(赣东北)党史》(1945年3月),方志敏、邵式平等:《回忆闽浙皖赣苏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这是邵式平在延安时期回顾总结的结论性意见。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的延安整风政治结论对邵式平这段抵制“立三路线”的历史,是充分肯定的。

4.怒斥曾洪易,率部与中央红军上清会师

1931年1月后,王明“左”倾中央开始向全国各革命根据地派出“中央代表”。7月中旬,曾洪易到达赣东北党政中心葛源。曾洪易是江西万安人,资历颇深。他于大革命时加入中共,曾任江西团地委书记,后赴苏联留学,同王明等人结识。回国后,曾洪易受到“左”倾中央的青睐,被派赴赣东北苏区。此人下车伊始,即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在葛源主持召开了赣东北特委扩大会,极力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纲领,全盘否定赣东北党的工作。8月14日,曾洪易向王明中央呈报了一份“整个的详细报告”,指责赣东北“有许多还依然是立三路线、富农路线”,突出表现在没有执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存在党内的“地方观念、封建关系”,因此“必须厉行一次从下而上、从上而下的彻底的改造”等。(3)《曾洪易向中共中央的报告》(1931年8月14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曾洪易慑于方志敏的威望,不敢放肆,就把攻击的目标锁定在邵式平(军委会主席)、黄道(组织部长)等人身上,指责“军委会的领导还依然是很弱的”,“特委的组织部并不能在实际上起中心的组织作用”。(4)《曾洪易向中共中央的报告》(1931年8月14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50页。为此,曾洪易指令改组赣东北特委,在特委常委内建立了一个由万永诚、聂洪钧、唐在刚组成的“三人团”,重大问题向中央全权代表曾洪易请示定夺。如此,曾洪易俨然成了赣东北苏区的“太上皇”。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被排斥于核心领导圈之外。方志敏虽然保留了一个苏维政府主席的头衔,却被剥夺了对赣东北党和红军的指挥权。

对曾洪易的上述行径,邵式平极为愤怒,“进行了坚决的抵制”。他直面怒斥曾洪易:“如果赣东北党是这样的‘一团黑’,你们怎么来解释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建’和‘目前存在的现实’呢,你们怎么有可能坐在这里作报告,发号召,作决议呢?”邵式平的怒斥,留下不久即被撤任省军委主席的“祸根”。1932年12月,赣东北省改为闽浙赣省,省军委改称闽浙赣军区,唐在刚任总指挥,曾洪易任总政委,邵式平调任军区政治部主任。(5)曾洪易自恃是中央代表,排斥异己,大搞所谓“肃反”,杀害了吴先民、黄镇中、舒翼等一大批赣东北苏区的优秀干部和精英人士。后来,在苏区斗争危急时刻,曾洪易逃到南京,投靠国民党,沦为可耻的叛徒。

1933年1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电令赣东北苏区的红十军南下信江,到中央苏区与中央红军一起合力进行第四次反“围剿”战争。邵式平支持方志敏的意见,顾全大局,服从中央决策。1月25日,奉中央电令,邵式平率军出征,同周建屏、方志纯一起率红十军4000余人抵达贵溪上清宫,同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会师,史称“上清会师”。

5.筹建苏区闽赣省,创建红七军团

1933年2月,中央决定成立闽赣省。此时红十军已改编为红十一军,邵式平调离部队,到资溪做地方工作。4月初,受闽浙赣省委和方志敏的委托,邵式平、方志纯到瑞金向中央汇报赣东北的工作。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热情接见邵式平,称赞邵式平“放下笔杆子,拿起枪杆子,地质家成了军事家”(6)《回首当年——方志纯革命回忆录》,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页。。邵式平学历高、块头大、性格爽朗,毛泽东、周恩来都亲昵地称呼邵式平为“邵大哥”。

是年5月,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在江西黎川县湖坊村成立,以邵式平、顾作霖、万永诚、钟世斌、毛泽民等9人为主席团,邵式平为主席。同时成立闽赣省军区,肖劲光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在肖劲光未履职之前,由邵式平代理司令员兼政委。

闽赣省成立后,随即创建红七军团,发展地方武装,邵式平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发动群众扩红,参加革命战争,仅建黎泰苏区就有2000余人参加红军;二是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仅闽北分区就有40万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三是发展粮食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建立粮食调剂局、贸易分局,推销经济建设公债;四是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刀团匪,阻击国民党军进犯。

闽赣省前后历时二年,邵式平在此工作一年零四个月,直至1934年8月调离。“左”倾中央领导人对邵式平“用而不信”,一度怀疑他是“AB团”,后被毛泽东否定。是年10月,邵式平到达瑞金,怀着对“左”倾错误的怨愤,对闽浙赣、闽赣苏区的眷恋,踏上了漫漫长征之路。

6.致力陕北公学建设,总结闽浙赣苏区党史经验

毋庸讳言,长征中邵式平受张国焘的影响,犯了错误,走了一段弯路。长征初期,邵式平任中革军委二纵队参谋长、军委纵队政治部主任、干部团和五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反对中央北上路线,拥兵南下。他企图笼络红一方面军的干部支持他的分裂路线,便将目光瞄准了邵式平,借口江西老乡(张是萍乡人,邵是弋阳人)、老学友(张是北大的,邵是北师大的)的关系,拉拢邵式平。邵出于“左”倾中央领导人博古等人打压他的义愤,公开支持张国焘的南下主张。在阿坝、卓木碉两次会议上,邵式平发言声称“北上是错误的”,“南下是正确的”,“打到成都过年去”,而且还写了文章,鼓吹“赤化川西北及全四川”等,公开表态支持张国焘另立“中央”。张国焘任命邵式平为“联邦政府主席”“金川省委书记”。邵式平由此犯下终生大错。

长征结束后,邵式平进入保安红军大学、抗大高级干部队学习、反思。抗大毕业后,邵式平留任高级训练班班主任、陕北公学教务长。陕北公学是中共中央继抗大、中央党校之后,培养抗战干部的又一座革命大学,直属中央组织部领导,校长成仿吾,主要教员有艾思奇、何干之、宋侃夫、吴亮平等。毛泽东、张闻天、陈云、李富春、王若飞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曾到陕北公学讲话、作报告。邵式平作为教务长兼教员,全面负责陕北公学教学工作,殚精竭虑,尽心尽职。在陕北公学工作一年多后,邵式平调至晋察冀边区任专员,领导开展边区经济工作。

1945年1月至3月,受党中央的委托,邵式平召集在延安的闽浙赣苏区老同志汪金祥、胡德兰、徐莲娇、缪敏(李祥贞)、范式人、陈禅元、林辉山等10余人,座谈总结闽浙赣党史,前后历时70余天,写成了3万余字共8个部分的《闽浙皖赣(赣东北)党史》,并附有124位烈士传略。这是一份极其珍贵、可靠的党史、军史和革命史资料。史稿由邵式平主持研究编写,“前言”“结语”由邵式平执笔。在结语中,邵式平根据他丰富的阅历,深有体会地写道:“党史教训我们,实际经验是非常需要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教条,是害死人的。但只有实际经验,不能上升到理论,是盲目的。只有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力地与一切错误做斗争,并克服一切错误。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毛泽东思想。”(7)邵式平、汪金祥、胡德兰等:《闽浙皖赣(赣东北)党史》(1945年3月),《回忆闽浙皖赣苏区》,第43—44页。这一结论表明了邵式平政治和理论上的成熟。邵式平是年45岁。

1945年4月到6月,邵式平参加了党的七大。随后,根据中央指令,邵式平赴东北从事经济工作,任东北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积累了财政经济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建国后的经济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时期卓有建树

江西解放后,邵式平出任江西省首任省长,主政江西16年,呕心沥血,功劳卓著。

1949年2月,邵式平奉命从东北入京,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总团副团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络、筹备,1949年6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邵式平任主席,范式人、方志纯任副主席。作为一省之长,邵式平履职、敬业、创新,干了许多为江西人民交口称赞的大事、好事、实事。

1.建设八一大道、八一大桥,建构英雄城南昌市政交通的脊梁工程

1950年建国伊始,邵式平就提出编制《南昌城市建设方案》,并亲自兼任南昌市城市建设委员会首席主任委员。他以宏大的气魄和战略眼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尤其是新建八一大道、八一大桥等。

南昌八一大道原名安石路,建于1928年。1936年,国民政府曾计划将其拓宽至24.4米,后因抗战爆发停工。此路长年“坡陡曲折,路面坎坷,晴天灰满天,落雨泥路滑”。1951年,邵式平亲自兼任南昌市城市建设委员会首席主任委员,力排众议,提出将“安石路”更名为“八一大道”,拓宽改造为60米宽的混凝土新马路。当时有些领导人持有异议,认为南昌没有必要建那么宽的大道。邵式平力主、坚持原定意见,说:“现在你们觉得太宽,不错,但随着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交通车辆,人流必将大增,那时八一大道可能还嫌窄呢!”建成后的八一大道是英雄城南昌市政建设的脊梁工程、交通大动脉、主轴线,曾号称“全国三大道”(即北京的长安大道、汉口的中山大道、南昌的八一大道)之一。八一大道全长2964米,宽60米,1951年8月1日开工,1955年建成。整个工程从拍板立项、路基设计到施工完成,都是在邵式平的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人们行走在八一大道,无不称赞:“邵省长有气魄,有远见!”周恩来、朱德、陈毅、李富春等中央领导人在南昌考察时,都予以充分肯定。

八一桥原名中正桥,建于1936年。根据邵式平的建议,南昌市政府对其进行改建,从1955年11月7日动工,到1957年1月全部竣工,并将“中正桥”更名为“八一桥”。桥宽10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整座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1995年改建新八一大桥,1997年9月29日通车,全长3000余米,桥面有效宽度26米,双向四车道)。八一大桥是沟通南昌市境尤其是连接湘、鄂、皖、赣四省的重要通道,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制造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全面开发江西工矿资源

1951年,中央决定在南昌修建飞机厂,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大事。据厂史编委会编撰的《国营第320厂飞机、导弹专题史》记载:空军司令部和重工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会议,研究建设方案。5月12日,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致信华东空军第22厂厂长郦少安,明确指示:“尽速成立建厂委员会,请江西省主席兼主任。”次日,郦少安从南京赶到南昌会见邵式平,邵式平欣然受命。“中央决定在南昌修建飞机厂,是对江西老区人民的关怀和信任。我们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邵式平满怀豪情地说,“江西是革命老根据地,南昌是八一起义的地方,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是在南昌打响的,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要出在南昌!”邵式平亲自部署、亲自指挥、调人点将,请来了清华大学毕业生、原袁州地委书记吴继周担任320厂党委书记。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中国自己制造的“雅克-18型”飞机于1954年7月26日从南昌飞上了祖国的蓝天。毛泽东闻讯,欣喜地于8月1日写来嘉勉信表示祝贺。8月26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批示,同意成批生产飞机。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从南昌飞出后,江西又造出了全国第一台拖拉机——“八一”万能拖拉机。1958年3月,邵式平以省长兼省科委主任的身份召开会议,研究拖拉机生产。在一机部部长赵尔陆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水旱两用的中型拖拉机——“八一”万能拖拉机研制成功,并在“五一”期间参加天安门广场游行,参加全国农业展览。刘少奇向胡志明介绍说:“这是南昌制造的八一万能拖拉机。”江西生产的“八一”万能拖拉机受到农民的欢迎。

邵式平十分重视江西的工业发展。他在省政府工作会议上,曾作了专题发言《把江西建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工业基地》,强调开发江西的工矿资源。全国八大二次会议后,邵式平先后找冶金部、交通部、铁道部、一机部、煤炭部、化工部、石油部、水电部、建工部等有关领导同志洽谈项目、争取资金。邵式平是科班出身的地质学家,对江西的工业矿产资源尤其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了如指掌。赣南的大吉山钨矿、西华山钨矿等国家重点工程,乐安721矿、麦园720厂(铀矿研究所)、上饶713矿、修水714厂、608地质大队等工矿单位,以及江西棉纺厂、江西造纸厂、萍乡钢铁厂、南昌柴油机厂、江西糖厂、上犹水电站等20个大型骨干企业,都是邵式平主政时的重点项目,特别是乐安铀矿的开发,对国家的原子能建设贡献极大。

3.大力创办垦殖场,江西的农垦事业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赏

江西山多地少,岗陵起伏,山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革命老区大都位于山区,山区老百姓普遍很贫困。邵式平力主发扬“南泥湾精神”,向山区发展,开发山区,创办垦殖场,鼓励干部上山下乡,艰苦创业。

邵式平提出:全省的垦殖场要“以农为本”,“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运多种经营”,“要使山区老百姓尽快富起来”,“要像延安时期王震带359旅在南泥湾开荒一样”。干部上山下乡也是当时全国一大创举。省委发出干部“上山下乡”的号召,动员、抽调5万干部、复员军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向山区进军。他们先后奔向西山、云山、庐山、油山、井冈山、大茅山、武功山、东固山、幕阜山、怀玉山、磨盘山、蒙山、黄冈山、得胜关、新乐岭、华林、金资、南山林区等地,发展农林生产,建立国营农场。实践证明,创办垦殖场是全面开发江西山区的重大战略措施,是发展江西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到1965年,全省发展国营垦殖场204个,工农业总产值15.98亿元。

在邵式平的力主和指导下实施和发展起来的这两大举措,当时为全国所瞩目。周恩来总理曾赞扬说:江西的农垦产业,“创造性地执行了中央的政策”。朱德到云山、井冈山、大茅山、蚕桑场,王震到红星,谭震林到江西垦殖场参观视察,一致甚表支持,称赞不已。1961年5月,全国农垦教育现场会在江西召开。

4.最早提出南昌“一江两岸”战略构想,创建麦园科学城、昌北新城区

邵式平最早提出了南昌“一江两岸”的构想。在1959年10月关于江西城市建设的报告会上,他郑重提出:“搞城市建设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有50年不落后的眼光来规划城市建设。”为此,他对江西的发展作了战略性、前瞻性的规划,尤其是率先提出了南昌“一江两岸”的构想。他说:“南昌的发展要建一江两岸,学武汉三镇。南昌市要向江北发展,空间非常大,也少占良田,一定要搞昌北科学城。”他主张南昌城的发展要重点“北移”,向昌北发展,向梅岭山区靠拢,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集中到麦园一线,打造新的科学城。

邵式平注重“生态平衡”,全面发展。他说:“江西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搞生态平衡,青山湖的鱼虾还会原汁原味。江西解放前只有一所大学、两所中专,教育水平很低。现在,我们要全面发展,办好师范大学、工业大学、财经学院、医学院、文艺学院、各类专业学校。只有培养好人才,加上实干,江西才会日新月异。”“南昌老城区只有六条路,一条丁字路,三条东西路,两条断头路,一定要改造!我们还要建设好沿江路,把富大有堤连接起来,搞好东西向五条交通路。北京市老城区的路都是南北东西向的,这是老祖宗多少年来总结出来的科学,它是井字形的,四通八达,没有断头路的感觉。”邵式平还提出:“南昌有很多湖,原水面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南湖、北湖、东湖、贤士湖、青山湖等,要湖湖相通,湖边、路边多栽樟树。南昌湖水相连,绿树成荫了,四大火炉的帽子也就摘除了。”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南昌“一江两岸”的新格局已经形成。邵式平最早提出的南昌“一江两岸”的战略构想、美好愿景,已完全实现!

5.三年困难时期调粮支困,周恩来戏称江西为“富农”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粮食紧张,周总理亲自部署、研究调粮。邵式平为国分忧,慷慨调粮,作出了无私奉献。从1961年到1963年,江西调出的粮食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当时,江西调粮支困,主要是援助上海。1961年4月13日,在省委、省政府一次会议上,邵式平慨然表示:“粮食问题,今年的外调任务要坚决完成,扫仓就扫仓。全国有困难,我们要支援。从今年4月算起,到6月底止,最好能调出4亿斤粮食,最少也要保证3亿6千万斤粮食。”“我们的粮食主要是运给上海。全国只有一个上海,又是华东局所在地。上海过去对我们的支援很大,我们不论有多大困难,也要坚决完成调粮任务!”

1961年9月17日,周总理从庐山开完中央工作会议,带着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南昌,邵式平设宴招待。当分管农业的省委副书记刘俊秀给总理敬酒时,总理说:“老刘,你是管农业的,你调我1亿斤粮食,我就喝。”刘俊秀望着邵式平认可的眼神,说:“好!”俩人将茅台酒一饮而尽。彭梦庾副省长敬酒时,总理说:“你年轻,喝你一杯,调3亿斤!”(8)李国强、李希文:《邵式平传》,第285页。就这样,“杯酒调亿斤”成为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在邵式平调粮期间,周恩来多次戏称:“江西是富农啊!”

6.创办“共大”,得到毛泽东的首肯

共大,时称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由邵式平倡议创办的。1958年8月1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和井冈山、油山、大茅山、庐山等30所分校同时举行开学典礼,学生1万余人,后发展到5万余人,校长刘俊秀,党委书记汪东兴。共大独树一帜,震撼一时,受到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赞扬。1961年7月30日,毛泽东亲笔给江西共大写了一封指示信,说:“同志们: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9)《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1961年7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毛泽东的指示信产生了热烈反响。周恩来、朱德、谭震林、杨秀峰等中央及中央部门领导同志,以及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国际友人先后到共大考察。1963年,江西共大被列为开放单位。共大曾接待8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567批7496人次,国内各省市考察者2691批55424人次,声名遐迩,举世瞩目。

共大的创办,是一种新型教育体制的尝试,以突破性成果载入中国教育史册。后来,由于时局变化和教育体制改革,江西共大改为江西农业大学。

7.情系老区人民,选定、建造方志敏墓地

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原生地、主创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和人民创建了井冈山、中央、湘鄂赣、闽浙赣、湘赣等苏区,全省82个县市中有74个县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有25万人之多。

党中央对江西老区十分关心。1951年,中央组织了以谢觉哉为团长的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来到江西慰问。邵式平任闽浙赣苏区分团长,分团下设6个分队,由江天辉、黄知真、倪南山、陈钧、龙跃、余山为分队长,深入各老区县慰问。邵式平随一、二分队到了弋阳、上饶、葛源、漆公镇、湖塘、周坊等地,“每到一地,轰动一片”。谢老称赞“邵大哥”领导的“江西老区群众的生活安排,优抚对象的困难补助,为土地革命时期错杀的红军昭雪,兴建革命烈士纪念堂等项工作,都抓得早,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所以,决定到江西开会,学习江西的经验”。

方志敏烈士墓是邵式平亲自选地建造的。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代民族英雄。邵式平与方志敏“20年的手足之情,30年的眷恋之情”(方志纯语)。邵式平一直把方志敏视为最亲密的战友,尊为最敬重的师长。1937年1月方志敏被俘2周年时,邵式平满怀深情地撰文写道:“平与志敏,幼为生死莫逆之交,共同生活在革命火线斗争中,相知最深,敬重最重。他离开了我,是失了第一个臂助,我没有了他,便失去了第一个敬爱的领导者。”诚如邵式平所言,邵式平的确是方志敏的“第一个臂助”。1959年,邵式平专门为解放军战士出版社撰写了著名文章《两条半枪闹革命》。1965年方志敏就义30周年时,邵式平在病中亲自选择、确定方志敏的墓陵,了却了一桩心愿。陵墓座落在南昌梅岭山麓,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方志敏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墓陵落成后,邵式平已驾鹤西去,但周边的苍松翠柏,可以见证邵式平的一片真情。

8.尊重厚待知识分子,重视发展社会科学

邵式平对知识分子关爱有加。他任江西省长时,经常利用在北京开会之机,拜访北师大的黎锦熙老师等,以及吴有训(江西高安人)、黄家驷(江西玉山人)、程孝刚(江西宜黄人)等著名赣籍教授、大家。他真诚邀请著名戏剧家、作家、电影评论家石凌鹤(江西乐平人)回到江西工作。石凌鹤回赣后任江西省文联主席、文化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在江西创作了话剧《方志敏》、赣剧《西厢记》(号称“石西厢”)、《临川四梦》等著名作品,获得海内外广泛赞誉。他还力邀著名京剧表演家李松年、王苓秋夫妇,著名话剧演员吕玉堃等留赣工作。由周恩来题写团名的“江西省赣剧团”,也是在邵式平大力扶持下成立的。

邵式平提议首创的江西“谷雨诗会”一直为江西文艺界津津乐道。1962年,邵式平为繁荣江西文艺事业,提议创办“谷雨诗会”。这是江西文艺界和人民群众以吟诗方式歌颂春天、赞美生活的一项传统文学活动,也是新中国诗坛独特而持久的文学景观,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谷雨诗会”在“文革”期间中断,于1980年重启,至今走过了36年的历程,涌现了文莽彦等一大批诗人。

邵式平对理论工作也十分重视,广大理论工作者称他为“良师益友”。早在1949年6月,江西就创办了“八一革命大学”(简称“八一革大”),培养了江西最早的一批理论工作者。邵式平多次大声疾呼:“理论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1958年6月,江西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江西省社联,同时成立了哲学、经济、法学、历史、教育、文学、新闻等7个省级学会,邵式平亲自参加学术活动,发表真知灼见。他多次强调:“社联是学术组织”,“要提倡独立思考和自由争辩的风气”,要贯彻“双百”方针,反对学术垄断和粗暴压制不同意见,鼓励江西学者解放思想,敢于争鸣。邵式平多次在学术会议上说:“江西人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唐宋八大家,江西有三家。自古以来,我们江西人在学术上有很多自己的东西,要用科学的分析法整理出来。”在1961年11月江西历史学会研讨会上,邵式平应邀作了主题为“开展学术研究,繁荣科学文化”的讲演,提倡开展江西历史名人研究、江西革命烈士研究,强调“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不要以“行政命令”轻率作结论,受到江西理论界、学术界人士的普遍称赞。

三、今天我们向邵式平学习什么

今年是邵式平诞辰120周年。人们隆重集会纪念,目的是缅怀、学习。学习什么呢?邵式平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不胜枚举,笔者认为最重要、最闪光的精神内核,大略有五个方面:

1.坚守初心、浴血奋斗的革命精神

邵式平的初心是什么?在北师大读书时,邵式平参加“北京革命学生敢死队”,跟着李大钊闹革命入党前,他就立下初心:“我就是从这个新起点上开始学会走路,走革命的道”,“决心加入共产党”。随后,从京城喋血到投身大革命,从弋横起义到创建赣东北苏区,从闽赣到长征,从延安到东北,邵式平一路走来,横刀立马,浴血奋斗。无论遇到任何艰难曲折,无论是对敌斗争还是党内风波,他一直坚守信仰,初心不改,百折不回,勇往直前。这就是邵式平的革命精神,邵式平的人生底气!

为了初心和信仰,邵式平全家赴汤蹈火,满门忠烈。在邵式平的影响下,邵家全家投身革命,先后有15位亲人牺牲。二哥邵守松,二嫂汪鸾凤,大弟邵守忠,弟媳鲁春风,二弟邵伯平,弟媳李茶花,姐姐邵水鸾,儿子胡崽,外甥汪梅亮、汪多亮,侄子邵大会、邵大光、邵大连等等,都英勇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邵式平忍受着巨大的悲痛,从不低头,宁折不弯,恪守信念,“党性强似铁”,是个极为坚强的共产党人。

2.改天换地、大胆创新的豪迈气魄

邵式平是一个胆魄过人的革命家、军事家,也是一个非凡的改革家。他博学多才,文武兼备,战争年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建设时期足智多谋,革故鼎新,从不失将帅风度,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决策力。从创建“全国三大道”之一的八一大道到打造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雅克—18型”,从创建八一起义纪念馆到建造江西烈士纪念堂,从江西省博物馆的建设到方志敏墓地的选定,从创办全省的垦殖场到重建滕王阁的构想等等,无不凝聚了邵式平的智慧、心血,无不体现了他改革家的决策力、拍板的定力和魄力!

3.体恤民情、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

邵式平是弋阳人。弋阳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名有姓的有9000余人,其中邵家坂就有300多人。1956年冬,邵式平夫妇首次回到邵家坂。省长“省亲”,几十年不见,乡亲们杀了一头猪盛情接待,邵式平闻知甚感不安,叫秘书付了60元,说:“这头猪归我买了,请乡亲们吃,算我请乡亲们‘打平伙’吧!”当晚,邵式平在家乡住宿,盖的是两条新被子,原来这竟是邵式平夫妇送给邵家坂的一位烈士妇女珍藏留下的。

三年困难时期,有的地方放高产“卫星”,砸锅砍树,大炼钢铁。邵式平切中时弊,多次训斥地方同志说:“你们可不要图几秒钟的快活(指虚报产量受表扬),害得老百姓没有饭吃,坛坛罐罐都掏空了。”“农民不种田,哪有饭吃?砸锅,砍树,这么多劳动力去炼铁,划得来划不来?”“食堂不倒,粮食问题解决不了。”“没有公共食堂不等于没有社会主义。”(10)李国强、李希文:《邵式平传》,第280页。

邵式平心系老区和老区人民,在弋阳建造了弋阳县革命烈士纪念塔、邵家坂光荣敬老院、弋阳信江大桥等。当邵家坂的乡亲要他为家乡多花点钱搞建设时,邵式平说:“我是全省人民的首长,不是邵家一村的村长,江西的烈士多得很呀!光赣东北就死了方志敏、黄道、吴先民,等等,我还活着,不能光想着邵家坂,先要把这些烈士的家乡建设好,把整个江西都建设好!”

4.严于律己、廉洁自持的优秀品格

邵式平身居高位,却一尘不染。1952年3月,全国改供给制为补贴制。按规定,省长每月发100多元津贴。邵式平坚持每月给女儿10元,自留零用20元,其余70元交党费。他的一双破皮鞋穿了多年不让换,工作人员偷偷给他买了一双新鞋,还受到他的批评。凡接待外宾、贵客收到的礼物,他统统交公。1960年11月,全国人大副主任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送给他一对麝香、一块瑞士手表,他都交公了。邵式平晚年时发心绞痛,卧床三年不见好,很多同志、亲友劝他去北京、上海治疗,都被他婉言谢绝。他对妻子胡德兰说:“我是省长,我有病有条件可以到上海、北京去治,一般干部病了能去吗?还有几千万江西人民,他们都能去吗?我问心有愧呀!”说得爱妻潸然泪下,不再劝说。1965年3月24日“文革”前夕,邵式平病逝,享年65岁。公祭大会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都送来花圈。

邵式平夫妇生育过两男三女,长子、次子、次女、三女都不幸遇害、病亡,仅剩长女邵佳玲跟随奶娘受尽磨难,到处流浪、奔波,直到解放后才回到父母身边,结婚生子。邵式平的5个外孙辈都由二老带在身边抚养,有一次外孙女一燕、外孙宪康拿一个馒头换冰棒,被邵式平打了一顿屁股。邵式平在世时,没有给任何亲人谋过一官半职。

5.襟怀坦荡、勇于纠错的崇高风范

如前讲述,长征时期,邵式平一步失足,错跟张国焘,走了一段弯路。到延安后,邵式平上红大、抗大学习、反思,很快认识改正了自己的错误。1937年12月12日,邵式平向党中央、毛泽东写了一份检讨书,毛泽东批示:“态度好,比较深刻。”(11)李国强、李希文:《邵式平传》,第169页。1938年2月,邵式平对汪东兴说:“毛泽东同志说我是性格豪放的邵大哥,不要老想过去,要多想将来。毛泽东同志对我是关心爱护的。我邵式平要好好总结正反两面的经验。”(12)汪东兴:《怀念邵式平同志》,《党史文苑》1990年第1期。

建国伊始,毛泽东对邵式平很包容,由邵出任江西省首任省长。1955年4月,中央任命邵式平为中共江西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杨尚奎)。1956年9月,邵式平在“八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第二书记也好,候补委员也好,邵式平皆泰然处之,尊重中央,尊重省委,豁达大度,勤勉工作,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猜你喜欢

方志敏苏区江西
江西银行
苏区精神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方志敏向死而生
我爱江西奶奶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