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见民国时期学人杂剧七种考论*

2020-12-01姚大怀

文化遗产 2020年1期
关键词:杂剧民国

姚大怀

引 言

近年来,笔者受前辈与时贤的启发,在各大图书馆开展了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的访求工作,有幸新见200余种剧作,其中包括《吊红》《野祭》《歼倭记》《不如归》《下南唐》《北邙山》《访贤轺》等七种杂剧。上述七种杂剧均诞生于民国时期,且出于学人之手。学界此前曾就其中四种剧作提供部分线索,但受材料或著述体例所限,均未作详述。鉴于上述剧作稀见,兹就作者和作品等相关问题进行必要交代和力所能及的考证,一则为学界继续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与线索,二则在总结民国时期学人杂剧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上述剧作的价值与意义。

一、《吊红》《野祭》

《吊红》载于《厦大周刊》第二百〇八期,民国十八年六月八日(1929年6月8日)刊,南曲单折杂剧,总题《梦碧簃乐府》,署“道援”。此前未见著录。

此剧情节较为简单,抒情色彩较为浓厚。叙才华横溢的卓浣芳在父母弃世后,与乳母郑意如因避兵祸而移居沪上,以鬻文卖画为生。一日,在检阅父亲遗留的书籍时,卓浣芳读到刺史周公《补修青萝阁记》一文,深受才女红玉故事感发,决定与乳母一道赴栖霞山为其浇奠。面对周公与父亲共同修葺的青萝阁在历经战火后业已破败不堪的情形,再想到自己孤苦的身世,卓浣芳倍觉伤感。剧末,卓浣芳还一并浇奠了附近的梁十一妹墓。

《余墨偶谈节录》曾载:“红玉,浙人,失其姓,桂抚陈文简公诗婢。工诗善画,喜栖霞山。年十七卒,葬于山麓。文简为建青萝阁,种桃万株。”(1)孙橒:《香艳丛书·五集》卷四《余墨偶谈节录》,《丛书集成续编》第21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年,第616页。剧中,卓浣芳也提及红玉系桂抚陈文龙家的侍儿。可见,本剧所祭之红玉与《余墨偶谈节录》所记之红玉系同一人。

《厦大周刊》民国十三年十月(1924年10月)创刊于厦门大学,主要刊登该校师生的学术论文、小说、诗歌、时事评论、学术演讲以及校闻、校友信息、训令、规章制度等。上海图书馆藏有该刊部分刊期,惜不全。

周岸登(1872-1942),字道援,号二窗,一号癸叔,别号北梦、癸辛词人。四川威远人。清末曾任阳朔、苍梧等地知县以及全州知州,辛亥后又在会理、蓬溪、宁都、清江、吉安、庐陵等地任县知事、道尹。后辞官,专门从事词曲研究,曾在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大学任教。结合其执教于厦门大学的经历以及本剧的载体,可以断定本剧作者系周岸登。

林荫修、郝作朝、周怀笛《周岸登教授事略》载,周岸登曾“用曲写《韩民血泪史》一本”(2)林荫修、郝作朝、周怀笛:《周岸登教授事略》,《威远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37页。,但记述有误,且未作进一步申述;彭静中《杰出的爱国词曲家周岸登》(下)也提及该剧,并记为“韩民血史”(3)彭静中:《杰出的爱国词曲家周岸登》(下),《蓬溪文史资料》第29辑,第113-114页。,但在体例与内容方面均未作展开;肖伊绯《孤云独去闲:民国闲人那些事》则记之为“杂剧《韩民血泪史》”,并以一句“描写朝鲜日占期间情境”(4)肖伊绯:《孤云独去闲:民国闲人那些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6页。概述其内容,但所言不确,且同样将“韩民血史”误为“韩民血泪史”。

《野祭》,剧目下注“一名‘韩民血史’”,载于《塔铃》第七期至第十期(第七期与第八期合刊,第九期与第十期合刊,刊期分别为1931年10月25日和1932年5月25日)。署“周癸叔”,北曲单折杂剧。剧前标有正目,云:“观日台义士哭冬青,高句丽遗臣歌麦秀。”

剧前有作者所撰《例言》,对于了解本剧本事来源、主题思想与创作时间均不无裨益,故录于下:

兴起野祭,即用目篇,遵元以来曲例也。

又名《韩民血史》者,欲人见名知义也。揭櫫曰史,史裁寓焉,悉本韩人朴殷植所著《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无一字虚构,皆可覆案者也。

名从主人,与吾国官民之称彼有异。读者勿讶也。

韩亡矣,演其血史奚益?曰,彼亡矣,犹犯万难为之,吾愧彼矣。吾不自图,将求为韩人不得也。知我罪我,以俟读者。

十七年清明后七日稿成自识。

据此可知,本剧取材于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按:以下简称“朴著”);作者之意在于为国人敲响警钟,并呼唤国人像韩人一样奋起,不能甘作亡国奴;本剧成于民国十七年四月十二日。

剧末有作者所撰《附记》,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曲学造诣与曲学思想,云:

琴调《明妃三叠》,山阴胡稚威征君所撰。辞见集中。其指法谱,昔年在北京见有传写本。征君试鸿博,以鼻衄污卷被放。乃托明妃以寄慨而为此辞。故其言深痛,为王介甫、欧阳永叔及自来咏明妃者所未道。指法不知何人所谱。余仿其调,作《闵妃三叠》。友人昆明赵君子珩酷爱之,为作指法谱,又谱入昆曲正工调。

北曲【九转货郎儿】,始见于元人《货郎旦杂剧·女弹》折。【货郎儿】本属正宫。因首二调【一枝花】【梁州第七】属南吕宫,故逐入南宫。李玄玉曰:“词在南吕,题编中吕,缘所犯皆中吕与中吕借正宫也。”《长生殿·弹词》折,全仿《女弹》,然偶有衬上加衬处。今折衷两本,而为此曲。《女弹》正旦唱,故为凡调,《弹词》生末阔口唱,故为尺调。所犯十三调:【卖花声】【斗鹌鹑】【山坡羊】【迎仙客】【红绣鞋】【四边静】【普天乐】【尧民歌】皆中吕,亦入正宫;【小梁州】【倘秀才】【脱布衫】【醉太平】皆正宫,亦入中吕;惟【叨叨令】属正宫。南曲多犯曲,亦曰集曲。北曲无之。惟此调自【二转】至【九转】,共犯十三调。北曲一折率用一韵。此调【一枝花】【梁州第七】【隔尾】同用一韵,【九转货郎儿】每支一韵,在北曲为变例。盖【一枝花】【梁州第七】【隔尾】为一套,【九转货郎儿】夹其中,是为夹套也。【九转】末句,《女弹》云:“名唤春郎身姓李。”李本宣《玉剑缘》云:“名唤珠娘身姓李。”《弹词》云:“名唤龟年身姓李。”雕菰老人诋为生吞活剥。然事有巧合,不妨袭用也。今若付之歌喉,其工尺亦参酌于《弹词》《女弹》。按定例酌改其阴阳四声之异者,即可矣。作者。

李商传(末扮)、赵容复(外扮)、金从革(净扮)、玄又玄(小生扮)四人登场后交代,韩亡后,他们作为遗臣一同漂流中土,以贩卖高丽参为掩护,结识贤豪,以图光复,并将亡国以来韩民运动自立的血史编成曲本,随时弹唱。正当他们从福州赶往厦门时,李箕焕、李刚、李润炳、李明斋等同志被日寇越界逮捕,风头遂日渐紧迫。清明节当天,四人暂着中国服饰,同游厦门最高的洪济山。乌有先生(老生扮)眼见厦门学子纷纷休课,方知日人侵入内地、逮捕韩人之事,故而为中国未来而担忧,同时为韩人之独立精神而洒下热泪。回想起当年在太学读书期间,曾与韩臣赵容植诗酒往返,并在赵氏题赠的闵妃遗像中谱入《闵妃三叠》。恰值当日无课,遂登观日台,临风奏弹《闵妃三叠》,为韩人搔首问天,并寄托哀思。李商传等人闻声而来,见到画像与题词,无不潸然泪下。当四人代表两千万韩人向乌有先生表达谢意时,乌有先生表示:“复仇大义,彼此同之。我国四万万民众未克实行,真该愧死。公等下拜,使我悚惶无地。”于是,五人遂一同祭奠,同享馂余。礼毕,四人演奏时常弹唱的曲本,详述韩民血史。乌有先生唏嘘不已,并对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与历史事件进行评价,进而结合中国实际,一针见血地指出:“此不独贵国人民所当服膺,吾国人民尤当借鉴。”得知了四人姓名后,乌有先生将《闵妃三叠》相赠。李商传请求乌有先生将指法谱一并赐予,乌有先生则恳请李商传以四人所唱曲本的工尺谱回赠。双方约定,三日后再见,并彼此交换《闵妃三叠》指法谱与曲本工尺谱。

作者虽云“遵元以来曲例”,但此剧与元杂剧体例相去甚远:其一,并未遵从一本四折的模式,而是写成了单折剧作;其二,并未遵循元人杂剧一人主唱的模式,而是让每位角色都担负起演唱职责;其三,并未遵照元剧重在叙事的传统,而是以杂剧寄托哀思;其四,并未传承元剧自然本色的语言风格,而是呈现出绮丽典雅的色彩。此外,作者颇为自信地表示,此剧“悉本韩人朴殷植所著《韩国独立运动血史》”,且“无一字虚构”,但剧中并不乏虚构成分:如李商传、赵容复、金从革、玄又玄等人物在“朴著”中并未出现,应系作者虚构,而且民国十七年(1928)三月发生的李箕焕等人被捕事件也不可能出现在出版于民国九年(1920)的“朴著”中;乌有先生实系作者周癸叔的化身,而“朴著”并未涉及此人物,更未涉及弹唱《闵妃三叠》以及山头祭奠等情节。

民国十七年三月,日本驻厦领事馆便衣警察越界围捕韩籍黄埔军校学生李箕焕等四人。对此,厦门各界表示强烈愤慨。时在厦门大学任教的周岸登有感于学生的罢课行为以及局势的动荡,遂撰此剧,以表达对国事的担忧,并告诫国人早日醒悟,学习韩人的反抗精神,否则欲求作韩人而不得。

民国二十年五月十日,《塔铃》创刊于安徽安庆,安徽大学塔铃社编辑出版,半月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诗歌、散文、戏剧等。终刊时间不详。安徽省图书馆藏有该刊第一期至第十期,上海图书馆藏有该刊第二期至第八期。

二、《歼倭记》

汪普庆编《中华曲综》曾提及此剧(5)汪普庆:《中华曲综》,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第473页。,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以下简称“左著”)将其列为待访剧作(6)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535页。。

此剧载于《民族诗坛》第四卷第一辑(1940年6月刊),署“王玉章”,仅一折。剧末标题目与正名,云:“众义民定远申誓言,陈老爹淮南歼倭记。”

剧叙廖将军奉命驻守定远,严防日寇,但打了几个胜仗后突然于四月份接到主帅放弃定远的命令,只能无奈撤兵。日寇占领定远后,百姓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再加上汉奸狐假虎威,整个定远城生灵涂炭,成了人间地狱。以任侠自居的红枪会的众义士在陈老爹的号召与组织下,拿起武器,痛击日寇,夺回定远城。剧末,众百姓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和廖将军相比,陈老爹势单力孤,但正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完成了手握重兵的廖将军无法完成的使命,使定远城重回和平安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老爹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作者能从群众身上看到巨大的力量以及胜利的希望,确实难能可贵。而且此剧格调昂扬,曲白本色当行,在民国时期的杂剧作品中颇具特色。王玉章从时事与民族精神出发,为即将退场的杂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戏曲史意义应当受到肯定。

王玉章(1898-1967,一说1895-1969),别名云轩主人。江苏江阴人。吴梅弟子。历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南开大学教授(7)凌景埏、谢伯阳:《全清散曲》(下),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2178页。。著有《元词斠律》《美术文》等,编有《杂剧选》等,另有《玉抱肚杂剧》。

民国二十七年(1938)五月,《民族诗坛》在汉口创刊,卢前任主编,于右任题写刊名。该刊旨在发扬民族精神,激励抗日斗志。后迁往重庆,并由月刊改为不定期发行,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底终刊,共出二十六辑。主要刊载古典诗、词、曲以及新体诗等。上海图书馆藏有该刊绝大部分刊期。

三、《不如归》

《不如归》,南曲单折杂剧,首刊于《朔风》第一期,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1938年11月)刊,署“钱稻荪”,无折目;又载于《同声月刊》第三卷第三期,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十五日(1943年5月15日)刊,署“钱稻孙”,折目为《蜜月》。后一版本剧前注有“用日本德富芦花原作小说意”。杨文瑜的博士论文《日本近代小说〈不如归〉在中国的译介》曾提及该剧,并指出该剧系钱稻孙民国二十七年(1938)所译,刊发于《同声月刊》(8)杨文瑜:《日本近代小说〈不如归〉在中国的译介》,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届博士论文,第9页。,但所述甚简。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仅列出该剧(9)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0页。,未作详述。

本剧改编于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名健次郎)的同名小说第一章。叙片冈中将之女波子自小丧母,为后母所忌,幸得父亲疼爱,长大后嫁与海军少尉川岛威男。某日,川岛与友人同去观山,但由于流连景物,迟迟未归。波子苦等期间,收到父亲寄来的家信。川岛回来时携一把山榴花送与波子。川岛沐浴更衣后,波子与之一同拜阅书信,得知父亲身体康健。用完晚膳,川岛与波子详聊此番出游心得,让波子心生羡慕。当波子说起自己曾练过体操时,受到川岛的调侃。由于川岛提及波子当年的同学,波子探问川岛如何认得她。川岛对此刚作出解释,端茶而来的奶娘将二人打趣一番,并叮嘱二人早点安歇。

此前,钱氏曾撰《但丁梦杂剧》,仅成一折,被左鹏军先生界定为“介于翻译和创作之间的一种文学形式”(10)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第101页。。此剧是钱稻孙再次以中国古典戏曲形式改译外国名著的尝试,同样 “无一字一句无来历”(11)《但丁梦杂剧·编者按》,《学衡》1925年第39期。,体现出作者严谨朴实、古雅有致的翻译风格。就艺术成就而言,此剧与《但丁梦杂剧》都难称佳作,但作为德富芦花《不如归》接受史上唯一一部古典戏曲文本和体现中国戏曲史新变的少数改译型剧作之一,此剧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史与戏曲史意义。

两个版本的剧末均有段编者附言,对于了解此剧创作过程不无裨益,故录之如下。

《朔风》版按语云:

纪生案,《不如归》为日本明治时代名家德富健次郎所著之小说,写川岛武男与片冈波子恋爱事,哀艳绝伦,为友邦近代悲剧小说之一名著。承钱先生以其首章《度蜜月》部分演为剧曲一折,文情并茂,不愧原作,殊属难得之至。谨志数语,用告读者,并谢先生之盛意。(12)方纪生:《按语》,《朔风》1938年第1期。

《同声月刊》版附注云:

本剧作者钱稻孙先生,精研日本文学,久负盛名。偶以杂剧体裁,传述东邦名著,幽芬奇采,挹之无尽。原有工尺谱,可以按歌。制版维艰,暂从阙略。适闻东友今关天彭先生言,往岁我邦文士之留学彼土者,曾取《不如归》小说,述为《杜鹃行》,艳丽如玉谿生。森槐南一读惊叹,不知视此剧本何如。世有犹能省忆者,还望录以见寄也。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十三日,编者附记。(13)编者:《附注》,《同声月刊》1943年第3期。鉴于龙榆生系该刊编辑,该段附注应系龙榆生所撰。

据此不难得知,钱稻孙仅完成一折,此后应未继续。值得注意的是,寄往《同声月刊》的稿件原附有工尺谱,“可以按歌”,但由于“制版维艰”,被编者省却,殊为可惜。另外,《同声月刊》的编者还交代钱稻孙“偶以杂剧体裁,传述东邦名著”,但不知钱氏有无其他以中国古典戏曲形式改译日本小说的经历。

钱稻孙(1887-1966),字介眉,号泉寿。浙江吴兴人。幼年随父留学日本,后随父远赴意大利,毕业于意大利国家大学。著名翻译家、学者。生平详见文洁若《我所知道的钱稻孙》(14)文洁若:《我所知道的钱稻孙》,《读书》1991年第1期。与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

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朔风》创刊于北京,由东方书店发行,月刊。方纪生、陆离主编。从第十一期起改为半月刊。民国二十九年四月(1940年4月)终刊,共出二十五期(15)陈建功:《百年中文文学期刊图典》(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292页。。主要刊载散文、小品,另有小说、诗歌、短剧、评论等。上海图书馆藏有前四期。至于其他各期藏于何处,笔者未及详寻。民国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1940年12月20日),《同声月刊》创刊于南京,龙榆生编辑,系日伪控制下的刊物。民国三十四年七月十五日(1945年7月15日),发行至第四卷第三期,刊出龙榆生所撰《休刊启事》。设书画、歌谱、今诗苑、今词林等栏目。上海图书馆藏有全部刊期。

四、《下南唐》《北邙山》

《下南唐》,初用尺调家麻韵,后用凡调萧豪韵,再用机微韵、灰回韵,北曲单折杂剧,附谱,署“常熟宗志黄学填并谱”。载于《安徽大学月刊》第二卷第七期,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十五日(1935年5月15日)刊。此前未见著录。

此剧取材于《南唐书·后主书》以及相关野史札记,并穿插了后主的多篇诗词作品,对后主的亡国之痛进行了极力渲染。叙义成军节度使曹彬与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奉旨南征,直逼南唐国都金陵。后主李煜束手无策,草表迎降,并奉宋皇之旨,举族北迁。临行之际,乐工奏乐,后主咏【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场景极度悲凉。在宋军的催促下,李煜脱下龙袍,与小周后一同穿上象征投降的白衫纱帽,拜辞宗庙,在风雨交加中登上北行的大船。

在传统曲学寖微之际,深谙北曲的宗志黄继续坚守阵地,展现出高超的创作才华和曲学造诣,颇能代表民国时期北曲创作的高度。虽然此剧没有直接以抗战题材入剧,但剧中极力渲染的亡国之痛,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民族危难以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呼声颇为契合。

民国二十二年(1933)二月五日,《安徽大学月刊》创刊于安庆,安徽大学编译委员会编,月刊,每卷八期。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十五日,第二卷第八期刊出后休刊。主要刊登本校师生撰写的论著、译述、文艺、札记、调查、批评等。“为整齐内容、提高学术水准”,次年一月一日,更名为《安大季刊》,“以登载教授著述为原则”(16)编者:《编后记言》,《安大季刊》1936年第1期。。仅出四期而终。上海图书馆藏有《安徽大学月刊》与《安大季刊》所有刊期。

《北邙山杂剧》,北曲单折杂剧,载于《中央日报》民国三十七年(1948)八月五日第七版、八月九日第六版,署“宗志黄”。剧末标正名云:“李后主远葬河南路,张子澄痛哭北邙山。”(17)原文为“张后主远葬河南路,李子痛哭北澄邙山”,语义明显不通,应系排版问题,故作调整。余光《“中央”日报近三十年文史哲论文索引(1936-1971)》曾收录此剧,但将其置于论文索引下(18)余光:《“中央”日报近三十年文史哲论文索引(1936-1971)》,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第24页。,似不妥,亦未引起戏曲研究界的充分关注。宁宗一、陆林、田桂民《元杂剧研究概述》第四部分《索引编》曾列出该剧,但将其置于《杂论和杂考》一栏(19)宁宗一、陆林、田桂民:《元杂剧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16页。,与研究性文章并列,显然有误,又将发表时间记为1948年5月9日,亦误。

此剧取材于《十国春秋》等史著,展现了张泌在易代之际选择为新朝效力的痛苦内心,以及在祭扫后主时独有的感伤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与人生的反思。叙镇守河南的南唐旧臣张泌在易代之际仕于宋朝,但并非为了保存性命,而是为了能时常到故主李煜坟前祭扫,略尽忠心。寒食时节,张泌带着张千来到埋葬故主的北邙山。途中,张泌抚今追昔,对时事变幻感慨万千,看透了世间的政权更替,进而洞悉了生命与人生的真谛。张泌的矛头直指当今帝王,认为他也是奸雄贼盗,有朝一日也会命丧黄泉。来到墓前,想到故主的身世遭际,张泌放声痛哭,希望对方转世报仇。面对碑文,张泌读出了撰者徐铉的良苦用心与文辞的高妙。最后,张泌在痛哭声中拜辞故主坟茔。

张泌(930-?),一作佖,字子澄,江苏常州人,南唐李煜朝被征为监察御史,累迁为内史舍人知贡举。南唐亡后,张泌随后主李煜入宋,后官河南。后主死后,“每寒食,必亲拜后主墓,哭之甚哀”(20)吴任臣:《十国春秋》“南唐十六·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5页。。徐铉(916-991),字鼎臣,江苏扬州人,李煜朝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降宋,官至右散骑常侍。后主亡故后,曾撰《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

《中央日报》系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影响深远。民国十六年三月(1927年3月)创刊于武汉,后迁至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叶楚伧主持。抗战期间,迁至重庆复刊。抗战胜利后,返回南京出版。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又迁至中国台湾地区继续发行。1994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其在大陆所发行的所有报纸。全国多家图书馆均藏。

笔者此前曾对宗志黄的生平、著述进行了初步考证(21)姚大怀:《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十一种考论》,《中华戏曲》第46辑,第323-324页。,现结合从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调取的相关卷宗略作补正。宗志黄(1901-1969),名之潢,以字行。江苏常熟人。民国十五年(1926)毕业于北京大学,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一年(1928-1932)先后在北京铁路大学、郁文大学、平民大学任教。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1932-1937)先后在安徽大学、湖南大学任中文系教授。民国三十五年(1946)起,任教于安徽学院,曾兼任总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安徽大学(曾更名为“安徽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曾兼任系主任。1958年调任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曾兼任副教务长与图书馆馆长。著有《莲红藕白曲》(有谱)、《莲红藕白曲稿》(二卷)以及《莲红藕白词稿》(十六卷),均系手稿,不知存佚与否。

五、《访贤轺》

《访贤轺杂剧》,顾佛影撰,南曲单折杂剧。顾佛影《大漠呼声》收录。剧目下注“一九四七”,而全剧后标“一九四五年六月十日作于渝郊青木关”。其中矛盾未能得解。另外,肖伊绯曾误记为《记贤轺杂剧》(22)肖伊绯:《孤云独去闲:民国闲人那些事》,第178页。,且未对本剧作任何论述。

剧叙曾任文化部主任的张劲秋见国事日艰,遂要求召开紧急会议,组织联合政府,从而触怒当局。如今无官一身轻的他要去拜访正在撰写《中国通史》的钱赞伯,途中遇见同去拜访钱赞伯的某国驻华大使,遂同往。来到钱家,大使得知钱先生不顾物资匮乏,仍要坚持完成十卷本五百万字的《中国通史》,遂啧啧称赞。通过张劲秋之口,大使明白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的悲惨处境。剧末,当钱氏夫妇以粗茶淡饭招待两位客人时,大使承诺,等全世界战事结束、中国革命成功以及钱先生的大著脱稿后,一定会邀请本国文化界同人为大著举行庆祝会,并邀请钱氏夫妇与张劲秋一同赴本国游历。

作为主角,剧中的钱赞伯不满于中国原有历史著作的写作模式以及后人的“尽量涂饰”,决定用七年时间,以唯物史观“扫清传统糊涂账”,撰述一部《中国通史》,显示出极为可贵的学术追求。但在此期间,他面临物质上的极度匮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只能勉力为之。张劲秋与外国驻华大使只是剧中的旁观者与感慨者,他们的言论清晰地体现了当时中外文化政策的巨大差异,并对当局迫害文化工作者的罪恶行径进行声讨!

钱赞伯的原型系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中国通史》应指代翦伯赞在四十年代陆续出版的《中国史纲》。通过钱、张二人的遭遇以及张与大使之间的谈话,清晰地展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悲惨处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国民党当局的极度失望。此外,作者还通过张劲秋这一角色表达了对组建联合政府的诉求,通过大使之口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战争界定为革命,并表现出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渴望,体现了解放战争期间顾佛影在思想上的巨大飞跃。

民国三十八年五月(1949年5月),上海刚刚解放,兴奋不已的顾佛影将近几年的作品整理出版,名曰《大漠呼声》。除《访贤轺杂剧》外,其中还收有古典诗词、散曲等作品。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有该书。

顾佛影(1898-1955),原名廷璧(23)郑逸梅:《郑逸梅选集》第三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9页。,又名宪融,号大漠诗人、红梵精舍主人。江苏南汇(今属上海)人。曾师从陈栩,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及中央书店编辑,又曾担任《金刚钻报》《浦东旬报》编辑。抗战时期避居四川,后返回上海。曾任上海大同大学讲师、金陵女子大学教授。著有《四声雷》(含《还朝别》《鸩忠记》《新牛女》《二十鞭》)《谢庭雪》等杂剧。

余 论

曾经作为“一代之文学”的杂剧,受传奇、小说以及其他文体的不断冲击,逐渐走向历史的终点。虽然其间不乏各种探索变革,并诞生一批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但终究无力对抗文化环境的改变与历史规律的裁决。清末以降,受益于小说界革命的推动、民族革命的勃兴与文学市场的刺激,与之密切相关且经常相提并论的另一种戏曲文体——传奇——一改此前与杂剧相似的发展颓势,一度呈现出勃兴景象,直至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才渐渐淹没于时代巨浪中。在此期间,杂剧也曾一定程度上担负起开启民智、宣传革命的重任,然而终究没有像传奇一样迎来勃兴。其关键原因在于,杂剧自明中叶以来逐渐沦为文人士大夫抒情写心的工具,文人化色彩较为浓厚,而这一点与清末民初的时代需求以及小说界革命的理论主张相去甚远。综观清末民初的数十种杂剧,凸显创作主体抒情诉求者有之,充当开启民智、宣传革命工具者亦有之,但无论是规模,还是艺术水准,抑或是影响力,与本时期勇立时代潮头且长于叙事的传奇相比,都难免相形见绌。

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从根本上改变了传奇的生存环境,也彻底打断了清末以来传奇的发展节奏,但对原本处于低潮期的杂剧来说,似乎并未产生明显影响。反而随着吴梅进入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事件”(24)苗怀明:《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戏曲研究十四家》,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8页。的发生,戏曲被大学讲堂广泛接受,进而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专门学科。于教学而言,篇幅短小、长于抒情的杂剧显然更容易受到青睐。在吴梅的领衔与指导下,其门生卢前、王玉章、常任侠、王季思、赵祥瑗等人涌入杂剧创作领域,使得杂剧创作一时间在南京一隅蔚然成风。再加上宗志黄、周岸登、钱稻孙、顾佛影、顾随、孙为霆、章鸿钊等一批学人的参与,杂剧创作于此时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高峰,也是最后一个发展高峰。

学人作家的首要身份为学人。作为学人,他们以学术传承为己任,普遍具有扎实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清晰谨严的学术意识。无论是精研曲学的吴梅、卢前、王玉章、王季思、宗志黄、周岸登,还是致力于翻译的钱稻孙以及对古典哲学颇有研究的章鸿钊,均自觉地将其扎实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清晰谨严的学术意识融入戏曲创作之中。精研曲学者,深得传统曲学精髓,精通于关目排场,熟稔于填词造句,因而其剧作多数达到场上与案头兼擅的标准。虽然其剧作不乏创新与突破,但在总体上还是延续着元明清三代杂剧的发展脉络,尊重杂剧的戏曲本质,与清末以降的“贸贸然操觚应世”之作(25)吴梅:《复金一书》,《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第2期。有着根本区别。志在翻译者,虽于曲学不全然精通,但其忠于原著的翻译思想、实现中外文学交融的学术理念以及扎实的旧学根基,亦在其剧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深谙古典哲学者,虽然曲学造诣远不及吴梅等人,但其旧学根基亦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其剧作中对古典哲学的独特理解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知,在同时期的其他剧作中可谓绝无仅有。

此外,学人作家身处大学校园之中,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对社会现实的关切程度相对较低,对个体生存境遇关注相对较多,再加上杂剧自明中叶以来逐步沦为传统文士抒情写心的工具,因而本时期的学人杂剧旨在抒发个体情绪尤其是惆怅之情者绝不在少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吴梅《惆怅爨》诸剧。但个体情绪往往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时代脉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吴梅《惆怅爨》诸剧、卢前《女惆怅爨》诸剧、孙为霆《太平爨》诸剧以及本文述及的周岸登《吊红》、宗志黄《下南唐》《北邙山》等剧,都绝非无病呻吟之作,而是学人作家的个体情绪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流露,深深地嵌上了时代的烙印。然而,在民族危难日益严峻以及社会问题日渐突出之际,学人作家也会表现出可贵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与批判意识。尤其在抗战浪潮的激荡下,相当一部分学人作家呼唤全民族团结抗战,为原本日益衰微的杂剧注入了可贵的民族品格,使得濒临绝迹的杂剧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事实上,不仅杂剧如此,抗战时期的传奇亦如此。正如左鹏军先生所言:“(传奇杂剧与救亡主题的)遇合既是一批戏曲家的有意为之,是中国戏曲家爱国传统与入世情怀的一次集中展现,又是一种时代变迁中的历史必然,是传奇杂剧乃至中国传统戏曲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必然选择,从而使传奇杂剧获得了一次彰显自己现代价值和时代意义的机会。”(26)左鹏军:《最后的呐喊和坚守——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传奇杂剧》,《文化遗产》2009年第2期。

总而言之,学人杂剧是民国时期杂剧的典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戏曲史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容忽视的戏曲史意义。作为民国时期学人杂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七种剧作还是颇具代表性的,再加上较为稀见,其价值与意义无疑更值得珍视。

猜你喜欢

杂剧民国
以《度柳翠》杂剧为例看《红楼梦》与元人度脱剧的关系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清代杂剧的研究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对同名小说创作的独特贡献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权意识觉醒
明杂剧风格论
民国风烟,尺素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