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探究

2020-11-30任朝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信息技术

任朝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对学生来将已经成为必要标准,学生想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都只是被动型应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有教师在一旁指导,这就在一定情况下降低了学生独立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學生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学生信息技术课堂中创新思维培养方式进行探究,以此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

引言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新时代下,学生创新思维能够不断增加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特别是信息技术科目中,知识更新速度过快,当学生创新能力增加之后,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也会更进一步。目前,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运用时,不能根据自身想法去进行灵活使用,这除了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之外,也是因为学生缺少对知识的创新应用方式,教师在教学到学生学习时,应当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增加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一、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铺垫。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去进行教学,会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一些实践操作来作为吸引学生的方式,教师将课堂所学的内容融入实践操作当中,这样学生在操作实践操作后,也能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进行掌握,从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画图软件使用技巧》这一内容时,教师知识单纯的介绍工具的使用只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在教导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对画图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所有的工具讲解完毕之后,可以让学生使用画图软件进行绘图创作,在画图软件上展示出自己喜欢的团,扎样将能提高学生对画图软件的兴趣,教师也能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在画图软件上进行尝试,最终交给教师小组共同创作的作品,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作思维。

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导

学生之间是存在些许差别的,因为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是有些偏差的,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进行教导,要避免为学生短时间内灌输大量知识,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吸收”,并且也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排斥。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个性化的桌面设置》这一内容是,理解快的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述能够快速上手并进行桌面变动,而理解慢的学生可能还不是特别清楚桌面个性化操作,这就让学生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出来,教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对其它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讲解,会让接触慢的学生感到非常焦急,在学习是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将讲课速度慢下来,这样才能让学生一点一点的指导桌面个性化原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乐趣。当学生对桌面个性化知识掌握之后,学生会自觉地跟随理解能力快的学生一起去进行探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空间

教师在教学的工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环节设计,教师在讲述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后,因为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灵活,所以学生需要花一点时间去对知识进行梳理,这个时间非常重要,会关系到学生后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所以教师一定要对这段时间进行重视,要保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这一内容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建立文件夹的知识对学生来讲有着重要影响,这在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正将会是使用计算机的基础,因此,教师对于这些基础类知识更是要加大重视,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除了《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这一内容之外,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文件复制》、《文件查找》、《文件删除与回收》等内容时,教师都要花上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当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后,才能帮助学生在之后的信息技术操作中进行创新,因此,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这样操作后,能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实践能力,在学生能力掌握足够坚实后,学生会自觉地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四、完善课堂激励评价体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有些学生在学习时,因为是刚接触,所以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往往会有学生不够自信的情况发生,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鼓励,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建立自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活跃度,进而提高学生动力。

教师在教导学生信息技术时,想要培养出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自信,当学生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时,学生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情绪也会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想法,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能力。教师在鼓励学生时也要注重自己的情绪表达,鼓励学生时一定要有激情,并且鼓励的时候可以采取较为简短的词汇,这样的词汇中包含了教师强烈的情绪,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态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提交的作业中写上鼓励的评语,这样学生能从视觉上效果上体会到教师的情绪,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信。当学生自信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不自觉地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时,首先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将信息技术知识讲完后,还要给予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空间,最后,教师还应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之后,才能带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促进学生在课堂的活跃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汤淇.高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J].教育艺术,2021(09):47.

[2]丁贞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4)[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1.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初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