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0-11-30陈丽坤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资源利用小学美术

陈丽坤

【摘要】在注重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注重了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均衡发展,因此小学美术这看似不起眼的课程,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人们更注重美术教学与社会文化的有效结合,且强调美术知识的教学不应当只限制于课堂那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内,而是应当拓展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中,对此博物馆那丰富的资源也引起了广大人群的关注,其对于美术教育来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外界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认同感,提高其美术辨识能力与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博物馆资源;家长认识;教师交流;资源利用

博物馆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的作用与影响,虽然早已引起了众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倡导,但是受传统观念与外国文化的影响,美术活动的开展仍然只停留在对博物馆文化内容的介绍上,学生只能够浅显地接触博物馆中的文化内容,缺乏对其中文化藏品的有效了解,与亲身观摩的实践,学生不能够直接地接触这些中国的本土文化,自然也无法从中提取关于美术学习的资源了。且在人们的心目中,博物馆的地位还是十分高大且神圣的,对博物馆的实际教育功能也认知不足,因此无法从中吸取到有效的教育资源,对于博物馆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的活动也少之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大原因就是,博物馆中大多重视文物藏品的收藏与展放,对实物的具体沟通方式,以及对于文物中的教育功能也未得以有效开发,这对社会上的教育工作显然是太过遥远且陌生的。况且小学学生受自身的心智,未能有效地欣赏展品中的美术知识。加之受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不能够对藏品进行深入细致的鉴赏当然也就无法其背后蕴含的文化理念与艺术价值,更不用说是从中提取关于美术的艺术知识了,另外,博物馆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体系还未得到完善,广大美术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来供他们完成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实践活动也完全跟不上教育进度,这会导致博物馆与美术教育的结合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

一、增强家长对博物馆美术教育的认识

在往常的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因为受教育空间与时间等因素的约束,教师知识的讲解只能够在课堂上或者校园内这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若是只靠教师简单地知识讲解,美术教育显然是跟不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的。而博物馆这座蕴藏了人们智慧与结晶的艺术殿堂,可以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有基础知识之上的课外延伸,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更加真实的场景中进行美术的深入体验但是由于博物馆往往都是离学校有一定的距离的,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出学校,才能够沉浸在博物馆中的美术教育资源中,对此教师就需要注重家长这一方的引导工作,要增强家长对博物馆美术教育的认识,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能够配合教师的美术教育工作。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会走的玩具”这一章节内容时,馆藏物品中就有这样的玩具藏品,对此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博物馆中,来观赏这些玩具,如提线木偶、竹马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与课堂有所不同的氛围中,來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欣赏对于手工绘作的兴趣,这样让学生学会亲近作品,体会这些馆藏物品的时代背景与价值,还可以让学生在回家后,多多地与家长分享自己在博物馆中都学到了什么,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轻家长的担忧。

二、加强与博物馆交流

现如今,尽管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中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加地强大,但是因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较少,对此学生可能无法从学校中,来提取相应的美术教育资源,更无法通过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展开美术教育,二者虽然有着同样的育人目标,但是因为尚未合作而未能够有效地增强教育质量。对此教师应当及时与博物馆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对方知晓自己的美术教学方案,这样相关人员也会为教师提供帮助与指导,这样学生与教师也都将会在各方的有效协助与调和下,更加轻松地展开美术知识的传授。

例如,教师在教授“平凡的美”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其活动情况,与博物馆的人员进行友好的沟通,让学生以更加放松地心态,来欣赏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物品中,所蕴藏的美感,博物馆人员也可以在知晓教师的目的之后,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帮助,让博物馆的美术教育活动能够变得更加地富有活力。

三、强化教师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能力

在大多数的博物馆中,都是以免费的方式开放展览,而美术教师也应当抓住这良好的机会,让博物馆中非系统的教育资源,成为学生美术教育的第二教师,也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法宝。而该如何利用好博物馆中的教育资源,也是美术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博物馆的教育特点,强化自身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能力,要很清楚地了解博物馆的各项设施,与展览物品的资源利用方式,分析并调控博物馆美术教育中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促使这些活动能够的组织能够以更好的效果呈现。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这一章节内容时,秦兵马俑是我国非常重要且有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若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简单的讲解或者视频的播放,学生是无法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含义的,对此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博物馆中,近距离地观看这珍贵的国宝,同时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预防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因不当行为而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利用问题学习单或者任务单来提升学生对这些国宝的美术鉴赏能力,带领学生去分析秦兵马俑的独特之处,让学生能够有动力来探索这些国宝中的美术知识,使得学生的美术学习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此外,还可以与博物馆沟通,让学生参与到某件藏品的讲解中,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一次很好的检验。鉴赏是美术学习的一部分,艺术实践则更直观地作用于学生美术学习的全过程。再深刻的理论都要付诸于实践,因此,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设计,带领学生在博物馆,对照真实存在的艺术品进行临摹学习,学生的认知便有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总之,最好的美术教育就是将学生带入到实际情景中去,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博物馆在学生的美术教育上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与观察,来完成美术知识的内化,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各个物品中的美感,增强其美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任群.小学美术博物馆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7(18):138+140.

[2]王宏伟.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75-78.

猜你喜欢

资源利用小学美术
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探析
强化公益林管理工作的探讨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幼儿教师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