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020-11-30李伟萍邢燕飞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新课改高效课堂

李伟萍 邢燕飞

摘要:新课改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并不是单一地指学生学习效率的“高”,而是包含教师、学生在内的整个课堂效率程的“高”。小学数学这一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数学教师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进而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同步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生;综合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恨不得将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只是暂时的,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应用新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弊端

在传统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通常会在一节课中将数学概念、数字、公式等一股脑儿地“倾倒”给学生,方式“粗暴”,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深入了解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后,笔者发现了以下弊端: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第二,数学课堂单纯教授數学知识,很少与其他学科或者生活产生关联,学生不会融会贯通,不会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第三,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被动接受教师的“投喂”式教学;第四,学生“唯教师论”,不认可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更不愿意主动地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根据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些弊端,并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新观念和新思想,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能够逐渐改变课堂教学现状。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数感

小学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生活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引导。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和数学知识结合到一起,促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化角度分析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学习乐趣,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数感,为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打下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内容时,数学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一上课,数学教师便问道:“同学们在吃晚饭时会准备几副碗筷呢?”有的学生直接将数字说出来,有的学生则是将家庭成员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回答,引出数字教学,并将课本中的校园场景图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和事物的数量,并将数字1~5展示出来并逐一讲解。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的效率较高,很快便认识了数字,并且学会正确书写数字,数感也得到了提升,为以后认识更多的数字奠定了基础。

(二)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问题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常用的一种高效教学手段,它能够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问题,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帮助极大。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课堂打造成问题式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讨论中去,并且通过一步步地解答问题,推理出正确答案。小学生在问题式教学中,主动性较强,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很活跃,能够快速提出自己的观点,推理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内容时,数学教师通过实施问题化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课上,数学教师一上课便组织学生开展报数游戏,将学生快速带入课堂教学中来。随后,数学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学校要举办一场运动会,我们班推荐了6名男生和8名女生参加,学校让上报总人数,大家能够帮助老师计算出两者之和吗?”学生立即开始计算,有的学生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但是当超过十以后便不知如何进行下去。数学教师随之又问道:“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齐声道:“6加8!”教师继续问道:“那怎样计算6与8的和呢?”学生不语,教师随之将11~20十个数字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将这些数字和10的关系表达出来,并自主推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如何计算,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小学数学知识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如果利用多媒体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或者场景展示出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数学学科中含有很多数据和公式,学生很难一下子理解它们的意义,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这些数据和公式以一种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我换牙了——统计”这节课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一上课,数学教师便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们讨论换牙问题的视频展示出来,并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视频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有学生回答道:“有的人换牙的数量一样,有的则不同!”有的学生继续道:“换了2颗牙的人数最多!”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教师随之鼓励学生将换牙人的姓名、数量等总结出来,带领他们认真分析这些数字,引导他们说出从这些数字中得出的结论。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很高,能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数据分析能力也随之升高。

(四)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育在不断创新中迎来了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希望。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此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能够将学生团结到一起,促进学生不断发散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高效方法。

例如,学生在学习“休闲假日——解决问题”内容时,数学教师通过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促使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步提升。课上,数学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学生旅游的图片,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其中的数学知识,并且应用数学算式和符号把这些数学知识表述出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车的数量、旅行团的人数、费用总数等内容都提了出来,并且给出了正确的解答方法,数学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到了指导作用。随后,教师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同桌创设一个场景,引导他们应用此方法解答问题,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言蔽之,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认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的基础上应用一些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使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产生兴趣,进而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学生在科学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综合能力和素养也会得到逐步提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充分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新课改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