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毕业设计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2020-11-30寥海梅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

寥海梅

摘要:毕业设计是很多工科类本科毕业生通过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知识以完成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也是学校评价学生是否達到毕业要求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毕业设计教学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列举了毕业设计教学中师生在教与学内容、专业实践、学习动力等方面的不足,然后基于教师的角度从职业责任、科学研究、教学研究、自身学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措施,为提高毕业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建议和措施

本科教育和本科基础对学生以后的学术深造和工作拓展能力非常重要,而毕业设计是很多工科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几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一个专业项目的设计。除了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毕业设计是与实际工程项目最为接近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储备程度具有较大影响。良好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设计经验,二者是合理设置设计目的、设计内容、教学方案等的基本前提。在指导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主要通过单一的讲授方式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有的教师在讲授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行业规范等传统工具确定计算方法和设计标准。显然,后一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论水平和项目服务意识更为有效。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网络信息获取便捷的当下环境,如何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利用网络媒介来提高毕业设计教学效果呢?

一、毕业设计教学现存的问题

当下社会的各行各业竞争激烈,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教师在理论知识储备、学习新知识和课程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共情力等职业素质的竞争力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和学校综合发展至关重要。时下人才与求职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压力。然而,旨在提高毕业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毕业设计教学,目前在部分学校仍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与学内容深度不够

教师和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部分教师通常只关注其负责的少数课程的教学,且局限于教材内容的一知半解,满足于陈述教材中的部分教学章节内容,对其余内容较少研习,教材以外内容的学习就更少了。面对这样的授课模式,大多数学生也只学习课堂涉及的教材内容,且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这样狭隘的教与学方式,一方面严重影响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新提升,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因此,在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科目知识的毕业设计阶段,部分教师和学生的理论储备有些捉襟见肘。

(二)专业实践经验缺乏

如前所述,部分教师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这导致出现教学内容与设计、施工、管理等专业实践环节脱离的情况。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相应的专业知识,部分老师只以课本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应对学生。虽然这种方式也能为学生在进入专业岗位前打下一定的基础,但传授专业知识的深度不够,指导毕业设计采用的计算、制图方法等可能会与实际项目存在较大出入,妨碍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和发挥专业技能。

(三)学习驱动力不足

在以课本为主的讲授型教学下,教师获得了舒适感,学生也通过考试拿到了学分,这种各取所需、“双赢”的教学局面纵容教师及学生满于现状,不思改变。然而我们清楚,在当下复杂多变、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这种工作与学习态度严重阻碍我国人才、技术竞争力的提升。其次,缺乏学习动力对个人职业发展、自我满足感获取形成负面影响。另外,平时懈怠的教与学态度通常会蔓延至后期的毕业设计。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毕业设计是集基础理论、项目实践于一体的教学环节,教师职业素养、职业满足感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等对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有效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成长也需要时间。在实践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选择最适合教师个性的一种,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改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

(一)提高教师职业责任感

职业责任感是教师认真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一方面,学校需要提高行政部门对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水平,应该尽可能在教学外围事务上为教师提供便利,如教师举办学术活动的后勤支持、出差和实验研究费用的报账等。同时,社会和学校环境要给予年轻教师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具有出色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教师绝非上岗即是,外界环境要给予每一位年轻教师必要的宽容和帮助,年轻教师则要保持自信和恒心。“完全准备好”再开展工作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一辈子也做不到完全准备好,就像不可能让每个演员在屏幕下训练、具备精湛演技后再参加电视剧、电影演出。教学能力和演技都需要在实践中体会、磨炼、学习来得以提升。另外,教师自身也要进行调整、改变以获得工作驱动力,提升职业责任感。教育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需要与不同成长环境背景的年轻大学生互动交流,而这些求学青年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因此,教师在把教育当作职业以外可能也需要投入丰富的情感。从事教学工作,除了技巧、技术,也要学会发现其中之美,享受其中之乐,让其成为热爱之事,人生在这痴痴追求中也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教师通过增加经验而变得效率更高或更低,教学技巧、教师知识厚度、教案设计等用心才是基础,用心才会有动力想办法提高教学能力,哪怕是缓慢的螺旋式上升。

(二)开展科学学术研究

科研项目与学术会议除了是同行间交流新知识、保持对问题敏感性的渠道,也是教师学习驱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发现新知识能够为教师创造自我价值,促进教师研究成果“课堂化”,逐步实现科研成果转换为新课程,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与信心。教师在课堂与学生分享前沿的科学知识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师对于基于科研研究获取的知识具有深刻的理解,因而往往能以更生动、富有逻辑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逐步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课堂。可见,科研与教学可形成良性循环的相互影响关系。

(三)重视教学研究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设计。毕业设计内容应尽可能接近一般实际项目情况,同时毕业设计任务不宜过大、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教师应明确各阶段任务,并具体安排每几天内的任务,在这个过程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搜索、查询资料的习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和学习到的知识比其他任何方式都将更深刻。毕业设计实际进度允许与计划进度存在偏差,但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滞后,部分设计内容可采用逆推方法,解决过程则与思考过程相反。例如,需要求解隧洞的设计过流能力时,首先明确计算公式,然后求解公式中的每个物理量,直至对应已知参数。

2.促进师生有效沟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多表扬与肯定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和认同感,因为满足感与认同感反过来能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和热情。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和美丽之处,教师要发掘和赞叹这些美丽,让学生信任教师,形成活泼的师生互动。教师要了解当下学生的一般生活和心理状态,如学生的旅游和消费观念、理想生活方式、职业目标等等。通过与学生交流这些日常、琐碎的信息很可能会给教师带来意外的收获,能增加对学生当下学习与生活状态的了解,从而调整授课和沟通方式。

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提出的方案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自我满足感。对于存在明显漏洞的方案,教师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鼓励、引导式的沟通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和学习欲望。

3.开展教学学术交流。欧内斯特·L.博耶认为“学术不仅意味着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而且意味着传播知识,我们把传播知识的学术称之为‘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教师可以通过撰写与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总结、反思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阅读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的优秀文章学习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在这基础上,教师再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经验和效果等撰写论文。另外,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方面的学术会议,通过与同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新思想、新方法、新媒介,保持对教学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敏感性。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实现相互学习、交流以共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重视教师自身学习

“教学方法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发展的概念,倘若没有多层面、多角度研究的支撑,是难以得到诠释和理解的。教学方法的发现与超越归根结底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教师除了需要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也要关心育人与传道。教师之间的上课水平和科研能力肯定存在差距,但每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关爱学生的仁爱之心,如此,教师才可能积极主动花费时间与感情去培养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去查资料,学习新知识以传道解惑。如但丁所说,“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可见教师传道解惑的育人之心、育人能力是多么重要!教师应多尝试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甚至家长的角度想一想,从而对自身定位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例如,教师设想自己或身边亲友的孩子正在上大学,是不是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尽心尽责的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呢?是不是也希望老师们能帮助孩子成为品学兼优、独立思考、努力上进的快乐青年呢?推此及彼,做理想中的教师。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