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中孔子的教育者形象
2020-11-30郑娜
郑娜
摘要:《论语》中孔子是一个以身作则、勤奋好学、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的老师。《论语》中孔子对他的学生的影响,除了言传,更多的、更为深刻的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的温和、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关键词:孔子;以身作则;敏而好学;启发引导
一、能够以身作则,敏而好学的好教师
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孔子是一个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染教育学生的人。对学生的教育,孔子在致力言传的同时,更加重视身教。孔子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效仿学习的榜样。
(一)严以责己,以身作则
1.孔子对国家、人民的关心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为政要勤政、爱民,取信于民。”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提出,想要治理好一个规模庞大的国家,首先态度上要严肃和审慎,为国家的行政鞠躬尽瘁,同时还要树立诚信行政的形象;其次要节省财政支出,同时兼顾对部下和人民的照顾;按照农闲农忙的时节合理地使用民力。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一定的方位上不动,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对国家治理、人民教育的思考和关心。他倡导用礼来约束人民,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他这一思想也影响了他的学生。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可见孔子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也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
2.孔子在言、行上的严格要求感染着他的学生。他提出在言行上要避免四中过失,“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意为不无端揣测,不固执己见,不食古不化,不刚愎自用。篇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即是说花言巧语,神情讨好的人,往往是缺乏仁德之心的。
孔子还认为,言行不符的人,肯定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对于君子的一般要求,应该是“言必信,行必果”。对于“言过其行”的人,孔子认为是可耻的。为了防止言出无行,孔子提出了“慎言”的处世哲学。提倡说话之前慎重思考,保证说了之后能做到。更进一步则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切实地把事情做好,之后再讲出来,正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总的来说,孔子本身就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他有高度的原则性,谦虚和善的待人之道,并且热爱教育事业,从内心深处重视对学生的教育。他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传授知识的效果。所以,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他的思想,发自内心地崇拜他的道德和学问,追随他并传承他的思想。
(二)勤于学习,不耻下问
除了勤于学习,孔子还能做到谦虚自省,不耻下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即使只有三个人在,其中也一定存在能够教会我东西的人,看到他身上好的地方,就要跟从学习,看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并加以改正。此外诸如“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子入太庙,每事问”等,都充分说明孔子是一个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人。同时这也是他“学习靠多闻多见,才能去芜存菁、去伪存真”的教育主张的体现。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意思是端正学习态度,对于不确定的事情要有保留地吸收学习,不盲目相信,只说必然的道理,只做没有过失的事情。孔子也曾为求得知识与农民探讨。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位乡下人问我一些问题,我脑子里是空空的,可是我从那些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去探求,就有了答案。”孔子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但是遇到不懂的知识,就会非常谦虚地向人家请教。即使是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眼里最没有文化的农民,他也会认真地向人家询问。孔子这种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是我们这些新时代教师应该学习的。
二、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因材施教的好老师
(一)启发引导,循循善诱
学习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孔子率先提出和应用了培养发散思维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孔子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思考,争取做到举一反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只有当学生思考了但没明白的时候,才能去开导他;只有当他确实有所收获但却难以准确理解时,才能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道理,他如果不能推知另外的类似的三个道理,就不要反复教他这个道理了。“启发”和“举一反三”都是从此而来。这即是说,只有学生积极地思考却没有想通的时候才给予启发;只有学生的思考略有所得但还不能阐明的时候才给予开导。孔子善于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如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通过问答启发可仲弓对“简”的深度思考,足以看出孔子对学生们的启发式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孔子在漫长的教育生涯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人情况出发,用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期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培养。
孔子在日常的授业中,十分注意了解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如孔子对自己最喜愛的弟子颜回的一段评价中说道:“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这段评价充分说明孔子不仅在讲学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课后还考查学生私下里的言行,经过全面了解后才做出评价。他能准确地发现学生的优点。
在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中,最著名的当属孔子与子路和冉求的问答。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当问冉求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说:“对,马上去实行。”对此孔子解释说:“冉求行事一向瞻前顾后,因此我劝他遇事果断;子路行事一向鲁莽,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不要急躁”。孔子就是如此因材施教的,对同一问题酌情根据不同情况给出合适的答案。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从实际出发的因材施教教育方法。
孔子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不朽的教育者。他靠他的学问、智慧和人格力量,感染着他的学生们,感染着人民。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也”,是与时代同行的圣人。“圣人,人伦之至也”,“圣人与我同类者也”,孔子也是凡人,只是做人做得好,可以成为社会的榜样,平凡中透露着伟大。他是通情达理、有血有肉的人,既忧国忧民,又对学生谆谆教诲。他比一般人看得远,想得深,让人不得不佩服,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时至今日,孔子仍然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厅世师表”,这是对他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掀开了中国教育史的宏伟篇章,并为后来者探索总结出了许多教育经验的最好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