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素养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现状分析

2020-11-30孟凡双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现状分析思政教育

孟凡双

摘 要:数字化新媒体时代是屏媒体发展的时代,是各大高校大學生进行网络信息获取、发布和传播的主要途径。媒介自身带有强烈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多元文化极易导致价值判断标准的模糊和道德观念淡化。因此各高校大学生要坚定正确理想信念,避免被不良媒介信息干扰和错误思想误导,这是对新时代大学生提出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媒介素养;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2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数量占比26.9%是最多的。网民遭遇虚拟中奖信息诈骗占52.6%;冒充好友诈骗占41.2%;网络兼职诈骗占33.5%;网络购物诈骗占33.0%;钓鱼网站诈骗占28.2%;利用虚假招工信息诈骗占23.7%。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没了网络就像鱼儿没了水一样无法生存。学校在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互联网发展对高校学生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既丰富方便了学生学习和生活,但也夹杂着负面、消极和有害的东西。文章就对粤北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线上线下的数据调研,挖掘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

一、调查情况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基于本课题研究方向,本次调查对象为粤北地区各大高校学生。在调查方法上,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学校实例收集、访谈等直接调查方式,力求最大范围接触调查对象,拓宽调查范围。

(二)调查内容

1.学生性别、年龄、学校等基本信息;2.学生日常网络行为调查;3.学生使用媒介的产生的影响调查;4.学生自身媒介素养现状调查;5.学生按媒介素养培养与思政教育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评价。从五个部分内容调研中,达到多方位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

(三)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此次共发放问卷1 437份,最后获得有效样本1 332份,约占问卷总量的92%,符合统计学要求。性别上,男生670人,占比50.6%;女生652人,占比49.3%。年级上,大一年级学生324人,占比24.5%;大二年级学生332人,占比25.1%;大三年级学生340人,占比25.7%;大四年级学生326人,占比24.7%。理工类723人,占比54.27%,文史类609人,占比45.72%。对样本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调查数据具有良好性别、年级、学科分布,调查对象样本分布情况与粤北高校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四)调研结果分析

1.沉溺依赖互联网屏媒介获取信息

学生日常获取信息主要渠道是手机和电脑,分别占比98.03%、75.49%。利用电视获取日常信息占比33.43%;使用报刊和广播获取日常信息占比分别是13.92%、13.77%;利用其他渠道获取信息占比19.21%。

日常上网时间主要用来聊天占比79.88%;听音乐占比72.01%;看电影占比68.23%;玩游戏占比63.39%;购物占比45.08%;学习占比69.59%。

上网时间控制调查,发现有63.09%学生对上网时间不做控制,比较自由。只有36.91%学生会有计划控制上网时间,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占比8.62%,1—3小时以内的占比41.75%,3—5小时以上的占比49.62%。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进行信息获取、传播、交流等方方面面,更多的是选择快捷及时的屏媒体。屏媒体是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日常生活娱乐也倾向于选择网络听歌、网络看电影等网络方式得到放松。而在网上社交平台与朋友们聊天也是很多人的首选。

数据调研中同样发现,大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并没有对自己上网时间做加以好管控。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对大学生来说更加容易自甘堕落,在远离学习道路上也越走越远,造成毕业迷茫、就业困难。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时代更是“三观”培养主战场。尚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易受网络信息干扰,易导致价值观扭曲、理想追求淡薄,影响三观树立。随着网络普及,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三观”培育至关重要。

2.“科技成瘾”侵蚀大学生健康发展

有8.32%的学生因上网严重影响睡眠,从而导致逃课。44.48%的学生反映会影响睡眠,导致上课质量不佳。47.2%的学生不会受到网络影响。上网时间过长,66.57%的大学生认为会使自己生活质量下降;28.74%的同学认为会产生心理问题;25.26%的学生认为对周围人或事易产生不信任感;31.16%的学生认为影响三观树立与培养;72.31%的学生认为会造成身体素质下降。

现如今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遍布城市间每一个角落,而在高速顺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开始享受并过度依赖于网络带来的各种“福利”。对屏媒介的“好感”使大学生乐在其中,但也正在侵蚀着这一群体。部分学生表示沉迷于网络已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对身心健康影响不容忽视。大学时代学习和生活都较自由,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上网时间不做计划控制,且绝大部分学生已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已使自己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下降、社交技能迅速滑坡,外在表现总是面无表情、心不在焉,不爱与人交流,对周围的人易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更强。只有31.16%的学生意识到了上网时间过长会影响三观树立与培养,网络信息充斥着拜金思想、淡薄理想、人生观沉沦、爱国主义缺失等不良言论,对信息不敏感的大学生来说极容易渗透到个人思想里面。

大学生习惯了依靠手机、电脑查信息,做作业,动脑机会越来越少,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可能受影响。长时间久坐不动,不仅易导致生长发育缓慢,身体平衡力和协调能力也会变差,易造成感觉统合功能失调,进一步影响大脑发育,产生心理问题。此外,电子屏幕强烈刺激,会直接引起视神经疲劳,导致视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网络畅游过程中,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赌博、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负面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不仅是网络安全存在的极大隐患,更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人格冲突、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的重要推手,虚拟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

3.负面信息免疫能力不强,媒介信息的批判和思辨能力亟待提高

当面对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时,有10.89%学生面对网络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时,会好奇选择点击查看;50.23%学生选择视而不见;只有38.88%学生会选择举报。面对繁杂网络信息,6.81%的学生不会对信息进行鉴别,全盘接收;13.77%学生选择信息时很少考虑是假的;79.43%的学生会进行信息真伪鉴别。44.78%的学生表示身边同学有网络诈骗的经历;55.22%的同学表示身边同学没有受网络诈骗的经历。

对网络信息判断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重要指标。数据调查反映出绝大部分大学生在信息处理中,对信息真伪鉴别能力还是较强的,但依然有部分学生在获取信息时会照单全收,不考虑真假问题,总体表现出的质疑能力较弱。网络暴力、色情,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大学生群体作为网民主力军在自身媒介素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极易随波逐流、上当受骗甚至赌博成瘾。

自主化、私人化、平民化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话语权分散到了每一个人手中。媒介信息个人化加剧了信息传播内容泛滥,网络把关不断降低,使网络信息难辨真假,渲染炒作、泛娛乐化倾向严重。大学生思想单纯、防范意识差、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弱,网络安全意识不强,非常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身处信息时代,面对媒介海量信息,需将媒介素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提高大学生对各种信息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与制作,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

4.媒介素养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刻不容缓

对媒介素养教育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占30.26%,对媒介素养教育了解一些的学生占64.6%,完全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学生仅占5.41%。81.39%的大学生认为媒介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6.05%的大学生认为媒介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12.56%的大学生认为媒介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不大。

学校在培养数字公民方面的基本作用已不言而喻,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对提高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确实格外重视,但只用很少时间和经历放在对数字化发展审视上。据上述调研,对媒介素养教育有清晰认知的只占5.41%。大学生在对各种媒介的使用更多侧重的是应用,即传播和获取信息。

88.96%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思政课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11.0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在思政课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面对“现在的思政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的是否深入。”问题,50.08%的学生表示结合情况较少,需提升。17.55%的学生表示没发现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32.38%的大学生表示思政教育课程与媒介素养结合的较为深入。

新时代传媒教育应在“大思政”格局指导下开展。调研中发现,88.96%的大学生已意识到传媒教育必要性。在高校中除传媒学院,其他学院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确实不多,这会导致对学生媒介素养培育不到位,学生信息思辨能力不强。传媒教育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关键领域,因此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没有开设相关传媒课程情况下,需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中也可潜移默化获得媒介素养教育启示。在学校层面,需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程学习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并制定专门实施配套方案和评价体系,保证落实效果。在社会层面,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日常学生活动中,如社团活动、交流活动、文化活动等,利用大学知识讲座、科普宣传等喜闻乐道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啸杰.基于大数据的校园网络媒体监控研究[J].科技传播,2019(7).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现状分析思政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