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改进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020-11-30韩飞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改进影响因素

摘 要: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建筑项目工程建设不断增多,而且混凝土以高强度及良好工作性能的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及其使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建筑工程常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对改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影响因素;改进;策略

一、 建筑工程常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现代混凝土工程建设一般对基础施工要求高,尤其是对施工整体性的要求,并且经常需要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因此需要大量、连续的混凝土供应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克服混凝土间断施工易形成施工缝等问题,但是由于施工基础体积较大,浇筑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量,易产生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的温度应力,易破坏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在实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试验中,应强化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变形应力的幅度,避免裂缝产生,并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和抗侵蚀性能,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混凝土泵,通过专用管道将商品混凝土输送至指定的浇筑位置,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的空间输运和浇筑。泵送混凝土技术具有输送量大、效率高、劳动强度较低、施工文明等特点。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具有可泵性、流动性和粘聚性,通过输运设备不断地搅动,确保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确保混凝土施工性能,摩擦力小;常选用性能稳定的硅酸盐水泥。科学试验混凝土不同配比的性能和强度,并结合施工实际,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确保施工的强度和性能。

二、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一)温度因素影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的气温升高时,都会减少混凝土内、外部位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的应力越大,产生的裂痕也就越大。

(二)混凝土自缩因素影响混凝土是靠两成的水分来硬化的,其余的都被外界蒸发掉了。当蒸发掉的水分超过本质上应该蒸发的水分,就会引起混凝土收缩。除此之外,混凝土材料中夹杂了很多的添加剂和矿渣等,也是对其影响的重要因素。此外,水灰比、骨料的含量及其种类也对混凝土的自缩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将混凝土裂缝以及自缩原因考虑到其中。

(三)较强约束力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都是厚重的整体浇筑物体,从而导致了地基对其的约束力。这种来自外部的约束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痕,有时还会出现内部的约束力。

三、 改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策略

(一)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设计是保障混凝土工程建设顺利施工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其包含了水泥用量、掺合料、外加剂和砂骨料等材料的选配。首先从水泥用量的确定来看,水泥用量的适当减少将有效降低水热化,在设计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混凝土应根据为期两个月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配,一般需要经过几十组的试配之后才可以最终对水泥用量进行确定。其次,对于其他材料的确定,一是可以掺加复合型膨胀剂,补偿收缩;二是本着节约水泥用量的原则,掺加较多的1级粉煤灰掺合料,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

(二)混凝土拌合施工技术的改进混凝土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材料确定后,需要避免采用经验配比的方法,杜绝少配、错配、漏配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事件发生。然后应该对适配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性能的检测,然后才能进行大量的混凝土的拌合。在施工中应该经常对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和调整。在向搅拌机具中投料时应控制在机具的额定容量之下,拌合中应该随时对拌料坍落度和离析现象进行监测。

(三)浇筑振捣施工技术的改进

1.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改进。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要检查钢筋和模板,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条件,同时还需确定浇筑方法的合理性。应保证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3m,如果采用的是分层分块浇筑方法的话,应该结合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的特点来决定每一层的高度。在分层高度的控制上,一般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如果振捣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器,则应该控制分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浇筑的过程应该尽量连续,如果必须出现间隔,则要尽量地缩短间隔的时间,以保证在前层的混凝土初凝前可以恢复施工。较注重应该经常观察和整改钢筋、模版等设备的变位现象。较大的梁体可以进行单独的浇筑,对连续浇筑无法实现的部位,应该在剪力较小的地方预留好施工缝。

2. 振捣施工技术改进。振捣是使混凝土能充满模版的每个角落,使其获得最大的均匀和密实度。振捣分为机械和人工振捣两种,一般只有工程量小,或者采用的是塑性混凝土的时候才会使用人工振捣的方法。振捣过程应该快插慢拔,均匀的选择插点的位置,以防出现漏振的情况。在插入振捣棒的时候应该使其进入下层混凝土中,以免在两层混凝土中间出现缝隙。在一个插点应该持续振捣20~20s,以表面无下沉、无气泡,泛浆或者水平为宜。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需要合理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所以对如何改进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心舒.探析现代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

[2]李俊生.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

作者简介:韩飞,甘肃兰州,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技术改进影响因素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试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