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价值及途径探讨

2020-11-30成湘

商情 2020年28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改革策略文化传承

成湘

【摘要】武术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教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因此,武术教育进入校园是必要的加强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传承,改革武术教学大纲,加强校园文化的武术教育和传承,提高武术教师综合素质,促进高校武术教学全面发展武术文化存在的原则和高校武术教育中文化传承策略的探索,希望为高校武术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借鉴,从而为武术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关键词】文化传承 高校 武术教育 改革策略

一、文化传承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价值

弘扬武术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我国武术被称之为“国魂”“国术”,主要源于其可以映射我国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崇德尚武、精忠报国等。在辛亥革命后“中华新武术”在武技锻炼法中被提出,“中国武术”于1926年正式确定,武术作为“国术”与“国药”“国乐”“国画”在当时有冲击西方文化的作用,吸引民众关注我国文化,渗透爱国精神。纵观武术历史、电影、纪录片不难发现,武术起初的作用可能是抵抗暴力,崇尚和平、向往和谐才是武术的终极目标,这与我国文化理念相契合。基于此,在高校进行武术教学具有弘扬武术精神,传承我国文化积极意义。锻造强健体魄,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武术套路较多,虽然不同的武术技艺所锻炼的身体位置各异,但均具有强身健体积极意义,将武术与高校体育教学关联在一起,一方面可丰富体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热爱运动,树立终身运动意识,在武术运动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体现高校武术教学现实意义。磨练学生意志,引领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武术文化对高校学生人格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主要源于武术自古有之,是儒家文化“自强不息”精神的凝练,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体现习武之人坚持不懈、奋发图强、不甘屈服、不严退缩精神品格,同时尚武崇德是练武之人基本典范,武德是考量练武之人综合素质重要指标,用以约束练武之人行为,确保其学有所用,权衡“武”“仁”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习武之人尊师重道、胸怀正义、乐于助人、讲礼守信。基于此,在高校开展武术教学活动赋予学生另一重身份,即“习武之人”,使学生可以在武术训练过程中磨砺坚毅性格,塑造健全人格。

二、文化传承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原则

文化传承、创新实践兼具原则。一方面高校需客观讲述武术文化历史变迁过程,使学生明晰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分支,值得被学生学习与传承,另一方面高校需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指引学生创新实践,将武术与学生个人风采融合在一切,成为学生个性一部分,使武术教学更为灵活多变,契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育需求。专业指导、学生探索兼具原则。武术专业性较强,高校需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武术技能及基础知识,使学生可以通过武术锻炼强身健体,降低身体运动损伤现象发生几率,在安全规范环境下讲解武术知识,宣传武术文化,使学生运动能效得以提高。为避免打击学生武术学习及锻炼积极性,高校鼓励学生组建武术社团、武术表演队伍,将个人兴趣作为学习武术,探究武术文化奥秘动力来源,使学生掌握武术学习主动性,削减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及实践阻力。专业发展、综合素养兼具原则。高校需将武术教学与学生专业发展整合在一起,通过武术教学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提高武术教学渗透性,同时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依托展开育人活动,使高校武术教学文化传承思路得以拓展。

三、建设高校武术文化的途径

(一)争取认同并合理利用高校体育课

高校应该对体育课进行合理的利用,为传承武术文化提供方便。首先,应该合理的对课程目标和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使武术文化的价值得到完美的体现。武术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它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还能够使文化得到显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能延续武术的生命,对民族文化意识进行渗透,能够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弘扬。所以,高校应该完成对武术文化意识的树立,并且将其作为评价高校生的参考,这样做能够使传统的武术课堂教学得到优化,能够为武术文化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高校武术文化的发展需要相关管理者的支持。武术能够对高校文化建设进行补足,能够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得到加强,能够在完善和提升高校人文内涵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文化建设。

(二)充分发挥高校武术协会的作用

我国的武术文化存在着十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使武术文化得到了不断发展,但是也使其受到了一些精神糟粕的影响,使部分人对武术存在一定的误解。所以,现阶段传承和更新武术文化的重点是如何聚集武术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使其得到充分发挥。进行高校武术文化建设应该坚持武术教化价值。近年来,“奥运”是武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使武术运动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但是也导致武术文化丧失原有的自觉性,使武术文化偏离其原本价值。所以,教师应该指导高校生正确的认识武术,充分发挥高校武术协会的作用进行武术文化传承。高校武术协会会聚集很多热爱武术的高校生,高校武术协会也应该成为守护武术本真价值的阵地,促进高校武術文化建设。

(三)对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考核

高校生虽然是高校武术教学的主体,但是武术教师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武术教学的效果。所以,应该对武术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保证武术教师能够更好的满足教学要求。另外,高校应该对武术教学足够重视,增加对于武术教学方面的投入,这样既能使教师的发挥空间得到扩展,还能够使高校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调动。

(四)为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

近年来,随着高校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导致高校生就业的难度大幅度增加。所以,高校应该在各方面进行努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提高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强化武术文化建设。同时,应该利用多种传播手段,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武术文化,进一步推动高校武术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加记.基于文化传承的高校武术文化建设[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8):173-174.

[2]陈思君,袁丽.高校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5):206+208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网,2017.

[4]戚海亮.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4):111.

[5]李剑,侯学华.我国高校武术文化内涵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改革策略文化传承
论武术教育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1978年-2015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