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优补差

2020-11-30姜承斗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补差差生习题

姜承斗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有着独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农村初级中学来说,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物理的兴趣和爱好,对物理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基础也是参差不齐的,导致在物理教学中出现了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培优补差”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就应该正确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培优补差”工作必须从头抓起,根据八、九年级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培优任务和补差任务,做到全面统筹,全面推进。

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把它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怎样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同等的进行发展呢?下面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优补差”的。

一、初学物理首先应防差

(1)教师应当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应当尽量在发现并培养优秀生的同时防止差生的出现,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他们喜欢的事件说起,让他们从第一节课就喜欢物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越来越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初中物理具有知识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更能增強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2)课堂中创设相关情景,有效的提出问题。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且物理问题多与生活联系紧密,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情景,可以有效吸进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由于物理的知识点庞杂,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懈怠的情况,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采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问、回答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

二、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

“人们常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无论是对优等生还是差生都需要教师用爱的火花去点燃,课堂上鼓励的语言比批评的语言更有效果。要学好物理首先要有用物理的头脑去思维 的能力,要锻炼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首要任务应该是提高他们的观察、动手能力。具体做法是:

(1)在课堂上精选难度适当的题目,让差生优先板演,优生讲解的策略。让差生认识到出错的原因,做好查漏补缺,知识当堂消化。同时也提高了优等生的逻辑思维和讲解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

(2)个别辅导。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 “一帮一”的活动方 法,让班级中每一名物理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与一名较差的互相结 合,形成一对一帮扶。这样一来,在帮扶过程中成绩好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会更加优秀,程度不好的学生也得到了帮助,也会有不同进步,同时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三、作业设置及辅导中的“培优补差”

虽然教师对待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但是不同的学生都存在素质、兴趣、学习习惯和心理方面会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看到每个人的长处,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促进成绩的有效提高。首先,教师应当在作业方面创新设置方式,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处理物理习题时,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与习题相关的物理现象,加深对知识的掌控能力。其次,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一批优等生来说,基础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其个人的需求,教师应当单独为这些同学设置适量的拔高习题,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升。再次,由于差等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也较差,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课余时间为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辅导。

作业设置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 :“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 “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 :“思考题”—拓展题。不同等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使每位同学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培优补差”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遵循教育规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通过“培优补差促中间”的策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与学习水平,切实提高优等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差等生的物理思维,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培优补差”目的,促进物理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补差差生习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高中生物教学中补差的分析与探讨
让英语学习转“补差”为“不留差”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在书上睡觉
实施体育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初探
找你算账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