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竖笛让中学歌唱教学更高效

2020-11-30李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7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歌唱教学竖笛

李蜜

摘  要 教师可以在中学歌唱教学中将竖笛作为学生的歌唱“伙伴”,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提高学生的乐感,让中学歌唱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 中学;音乐课程;竖笛;歌唱教学;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7-0096-03

1 前言

在我国中学阶段,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歌唱教学与乐器演奏教学都是音乐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对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歌唱教学兴趣寥寥,而乐器则能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改的春风也吹进了中学音乐课堂。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落实新课改精神,也为了满足新时代中学生多样化的音乐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巧用简单易学的竖笛,弥补中学歌唱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歌唱教学效率。

2 巧用竖笛,让中学歌唱教学更高效

分析学生歌唱意愿变淡原因,确立竖笛辅助教学思路  中学生在步入中学之前,对音乐的兴趣表现多数是以歌唱为主的,但是到了中学阶段,歌唱意愿就变淡了。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深入分析研讨,总结出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有些中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过于陈旧,缺乏流行元素,无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歌唱动机;

二是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手段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三是中学生心理上处于青春期,生理上处于变声期,由于身体发育和肺活量增加等改变,音色和气息都变得不稳定,说话和唱歌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很多中学生就不愿意唱歌了(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竖笛应用在歌唱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多媒体的普及,中学生的音乐兴趣也不再限于唱歌,而是趋于乐器演奏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竖笛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音乐和歌唱的热情。

其次,竖笛是一种成本不高的乐器,简单易学、携带方便,比较容易在歌唱教学中普及。

最后,竖笛可以照顾到变声期声音变化严重的学生,起到激趣、引导、扬长避短等作用,使中学生的音乐能力不会因为变声期而发展迟缓。

因此,教师应该确立利用竖笛辅助歌唱教学的思路,解决中学歌唱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带领学生认识竖笛、掌握指法,做好歌唱教学准备工作  教师利用竖笛进行中学歌唱教学所要开启的第一个教学程序,就是带领学生认识竖笛、掌握指法。学生想要吹奏竖笛,就必须学会正确拿竖笛。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拿起竖笛,然后用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封堵于竖笛的背孔、一孔、二孔、三孔上,四孔、五孔、六孔、七孔则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封堵(图1)。教师在示范时还需要强调封堵严密性对音准的影响。此外,正确的竖笛吹奏姿势也非常重要,竖笛要和上身呈约45°角,臂膀不要紧绷,要自然松弛(图2)。

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切入,利用竖笛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兴趣不仅是中学生积极参与歌唱训练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发自内心热爱歌唱、享受歌唱的基础条件。很多中学生青春勃发、心理活跃,不喜欢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歌唱兴趣难以被激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和学生沟通,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切入,利用竖笛吹奏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以竖笛婉转动听的声音唤醒学生的歌唱动机,让兴趣做学生最好的老师,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歌唱[1]。

歌唱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唱、学生学唱那么简单。刻板的教学方式只会让歌唱课堂逐渐僵化,导致学生丧失对歌唱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时需要考虑中学生的综合情况,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代中学生通常喜欢具有流行元素的歌曲,课本之外也有很多内容积极向上、旋律朗朗上口的通俗歌曲,都是教师“以笛引趣”的优质歌曲素材。

如《青花瓷》就是这样一首歌,既富含流行元素,歌词又有着古典诗词的文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学内涵都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同时,《青花瓷》的曲谱也不是很复杂,非常适合中学生用竖笛吹奏和演唱。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青花瓷》的曲谱,然后用竖笛进行乐曲演奏,美妙的笛音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首歌的传唱度非常广,学生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地跟着竖笛旋律歌唱起来,而且伴随着笛音的指引,解决了很多走调和破音的问题。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更有感情、更专注地歌唱,无形之中歌唱兴趣被有效激发,达到了教师“以笛引趣”的教学目的。

结合竖笛吹奏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  教师要想让中学歌唱教学更具有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音方法。众所周知,歌能否唱好,取决于歌者对自身气息的把握和运用。通常采用胸腹式呼吸法进行歌唱,也就是说歌唱气息的把控需要利用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的活动来实现,歌唱时气沉丹田才能让歌声更加饱满,进而提升歌唱的感染力。在气息这一点上,歌唱和竖笛吹奏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呼吸和气息的控制要求都很高[2]。吹奏竖笛时,气息的把控关系到音色的质量、音调的转换以及歌曲情感的变化,气息把控得好,吹奏出来的笛音就圆润连贯、更加悦耳。由此可见,歌唱和竖笛吹奏在气息运用方面是极为相似的。因此,教师在中学歌唱教学中可以将歌唱和竖笛吹奏进行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发声和气息训练,提升歌唱教学效率。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竖笛吹奏时,应该着重加强呼吸和吐气的训练,这也是一种歌唱呼吸能力训练。在练习长音和连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深吸一口气直下丹田,让气息在横膈膜处停留2~3秒,然后用“U”音发出声音,因为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所以学生吐出的“U”音悠长而连贯。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这种气息控制方式运用到竖笛吹奏中,同样深吸一口气,不同的是把发音转换为将气吹进竖笛口,控制气息保持吹出笛音的音色和音调稳定、绵长,使学生的气息把控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断音训练时,还是需要先深吸一口气沉入丹田,两手放在腰部两侧快速挤压,横膈膜收缩辅以身体弹跳,发出短促且有弹跳性的“ci”的间断音。接下来,把断音的发音方式运用到竖笛吹奏中,让吹出的笛音也短促、富有弹力。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竖笛吹奏和歌唱的气息把控方法之后,就可以趁热打铁,选择符合气息训练要求的歌曲,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竖笛演奏和歌唱教学。

歌曲《送别》和《欢乐颂》就是不错的选择。《送别》的曲调悠扬绵长,适合长音和连音训练;《欢乐颂》旋律相对明快,可以锻炼学生的断音能力。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这两首歌的曲谱(如图3、图4所示),根据之前的气息和发声训练,分别对这两首歌进行竖笛吹奏和歌唱练习,促使学生的器乐演奏能力和歌唱能力同步发展,大幅提升中学歌唱教学的有效性。

考虑男女生嗓音差异,选择适宜的歌曲发挥声音优势  教师在中学歌唱教学中想要收获满意的教学成果,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歌唱热情,消除学生对歌唱的抵触、自卑等情绪,增强学生的歌唱信心,让学生徜徉于音乐的海洋,享受歌唱带来的愉悦体验。处于变声期的中学生,男生的声音通常会变得低沉粗重,突如其来的改变让大多数男生很不适应,降低了原本的歌唱兴趣;女生的音色改变虽然没有男生那么明显,但是青春期的女生通常比较羞涩,对歌唱等自我展现的活动兴致不高。此外,男生和女生由于生理差异的缘故,在歌唱时音色和音域也有诸多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中学歌唱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男女生嗓音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为主要目的,选择适宜的歌曲搭配竖笛吹奏,发挥不同学生的声音优势,进而激活全体学生的歌唱信心,使学生乐于歌唱、享受歌唱。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深受学生喜爱同时适合女生演唱的曲目,如《明天会更好》《隐形的翅膀》等,这类歌曲内容健康、思想励志,女生在演唱这些歌曲时也比较容易克服心理障碍。男生因为变声期的缘故,大多数不愿意参与演唱,但是对竖笛吹奏兴趣颇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女生演唱这些歌曲时倡导男生用竖笛伴奏,既让男生扬长避短,也显著增强了女生的歌唱信心,还通过笛、歌和鸣,让中学歌唱课堂更加生趣盎然,可谓一举多得。

男生虽然受变声期影响不爱唱歌,但只要教师根据男生的声音特点合理选择曲目,他们同样能得到充分的歌唱训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符合男生音色的歌曲,曲调以低沉为主,风格以抒情为佳。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一首经典的男低音名曲,歌曲原本的风格就和男生的低音不谋而合,非常适合处于变声期的男生来演唱,教师可以鼓励男生运用浑厚的气息和低沉舒缓的声音演唱这首歌。女生虽然不适宜参与歌唱,但是可以由女生吹奏豎笛为男生伴奏。这样一来,男生富有感染力的嗓音与女生恬静动听的笛音完美交融,将这首歌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男生在适合自己的曲目演唱中发挥出声音的优势,也克服了变声期造成的心理障碍,找回了歌唱信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歌唱练习,从而顺利消除变声期对提高歌唱能力的阻碍。

教师在中学歌唱教学中考虑男女生的声音差异,巧用竖笛辅助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不仅可以让全体学生得到良好的歌唱练习,也能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器乐吹奏能力,彰显竖笛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应积极采用、大力推广。

3 结语

综上所述,竖笛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吹奏乐器,在中学歌唱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可以将竖笛引入中学歌唱教学中,增添学生歌唱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歌唱信心;以笛音开启学生的歌唱智慧,为学生打造一片生机勃勃的歌唱天地;使学生汲取充沛的艺术营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展现嘹亮的歌喉,让中学歌唱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江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器乐学习的快乐: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中音竖笛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9(2):48-51.

[2]徐莉娜.竖笛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18):210.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歌唱教学竖笛
农村小学竖笛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