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视阈下对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0-11-30刘斯敖吕宏芬王君
刘斯敖 吕宏芬 王君
[摘 要] 数字贸易已成为后疫情时代我国传统外贸转型升级、发展外贸新业态的创新模式。以多科性、复合型为核心的人才需求特征导致众多高校培养输送的商务人才难以满足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数字贸易视阈下人才供求的特点及问题着手,界定了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剖析了我国目前在培养数字贸易高技能人才方面尚存的不足,最后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产教结合、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数字贸易视阈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数字贸易;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11-0102-03
Abstract: Digital trade has become an innovative model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traditional foreign tra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orms of foreign trade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The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demand makes it difficult for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and deliver business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de. From the current digital trad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the study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kills, analyzes our country deficiency currently in promoting the digital trade skill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staff,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Key words: digital trad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highly skilled talent
近年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已步入网络信息时代,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持续创新。而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使互联网、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推进,数字贸易成为应对全球疫情影响的利器。同时,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数字贸易领域人才缺口巨大,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近五年来,我国数字贸易对人才的需求以年均39%的速度在增加,仅2019年就需要新增相关从业人员450万。但是,数字贸易涉及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众多学科,具有全方位、综合性、复合性的特点,因此,对从业人员的核心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数字贸易视阈下人才供求现状及需求特点
通过问卷星和企业调研等方式,就数字贸易企业对国际商务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线上线下调查,结果如下。
(一)数字贸易人才供求不匹配
作为一个近年来崛起并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目前全国从事与数字贸易相关的商家总数已将近100万家,包括平台企业、物流及综合服务企业、支付企业和仓储企业等,涵盖了产业的全链条。数字贸易的发展速度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传统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新兴的数字贸易经营企业快速发展都急需大量的相关人才,特别是对兼具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技能的综合性人才需求更大。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对数字贸易的岗位需求都在200万以上。但是,由于数字贸易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对传统的商务人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单一的专业人才跟不上企业转型的步伐,无法满足企业对“通才”的需求。同时,在数字贸易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当前,各大高校对该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相对滞后,高校向社会培养输送的主流毕业生还是各类专业型人才,这就导致数字贸易人才需求存在巨大的缺口,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很难招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企业对数字贸易人才的专业选择倾向于商务类
基于岗位和行业的需求,数字贸易从业人员应是复合型的“通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网络技术能力,还应具备电子商务、国际物流、跨境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多学科专业知识,此外,在跨国贸易中,针对不同消费者所在国家的语言、文化、宗教、消费习惯等,从业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行业知识储备和语言沟通能力。从目前的大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还没有哪一个专业能完全达到数字贸易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2018年阿里研究院的一项调查,多数企业在数字贸易人才的专业选择上还是倾向于包括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运输物流等在内的商务类专业。
(三)企业对数字贸易人才的学位要求倾向于本科
数字贸易是伴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学科,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以及商务环境的任何变化和调整都会很快对其交易产生影响,需要做出快捷的反应。这一行业所涉及的网络支撑硬件、电子商务平台和跨境贸易商务营运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技能考核标准,需要从业者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此次对数字贸易企业人才需求岗位的调查中,对业务岗位的需求占61%,对技术岗位的需求占23%,对管理岗位的需求最低,只占16%。而目前的高校普遍偏重理论教育,在实践教育方面很少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调查还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本科层次的毕业生最适合从事数字贸易的相关工作。
二、数字贸易视阈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模型
本文将数字贸易视阈下的国际商务人才界定为“高技能人才”,为了体现其知识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典型特征,本文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能训练为本位、以职业素质为目标,从商务、技术、管理、产品四个维度尝试构建其能力素质模型,这一模型具有鲜明的跨界特征。
(一)商务层面
数字贸易归根结底是一种商务活动,企业在对人才的专业选择中也以国际商务、国际贸易专业为主,这也从实务操作层得到了印证。目前,数字贸易企业招聘的主要岗位包括客服、运营专员和电商推广及销售人员。一般要求这类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国际公约,掌握国际上通行的贸易规则和商务活动流程,了解各国不同消费者的文化习俗差异等,并且要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国际市场营业推广能力等。
(二)技术层面
数字贸易活动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网上交易活动为核心的新型交易方式,已快速发展成为完整的从营销到支付、从物流到金融服务的全新产业链。这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交换器、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的功能,还要熟悉局域网知识以及网络设计安装、网页制作与维護等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应掌握包括网络推广、金融支付、信用监管等在内的依靠网络技术来实现的支撑服务。
(三)管理层面
根据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调查,数字贸易的经营活动至少需要28个岗位进行覆盖,是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管理者对整个团队具有宏观把控的能力。不仅要有针对营销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的整体框架建设、数据库规划和客户关系管理等,还应具备高度的市场敏感度、平台规划建设、运营风险管理,等等。像数字贸易运营总监、数字贸易业务经理等都属于这一类的管理人才,他们也属于高层次的数字贸易商务类高技能人才。
(四)产品层面
数字贸易的核心是商品跨关境的交换和消费,因此,数字贸易商务类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有关产品本身的知识储备,对产品资料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编辑和优化,还能根据目标消费者的消费环境和消费心理进行网络推广,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图像优化等处理,掌握从产品方案制定、采购、生产、运输、库存、出口以及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环节的具体操作。
三、数字贸易视阈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举措
尽管目前的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还没有成功的推荐范例,但是,继续探讨摸索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促进数字贸易持续发展、加大对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调整专业目标,改革课程体系
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下发的系列文件精神,国家鼓励综合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数字贸易视阈下的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是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商务平台、从事跨境数字贸易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改革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专业目标,凝炼以数字贸易为特色的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特色。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该打破陈规,大力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应坚持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的原则,由学校、行业和企业三方共同合作,探索开发新的课程体系。校设课程旨在系统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企业课程体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而行业课程体系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行业的整体认识。通过将数字贸易生态链各方的资源整合重组,构建高效健康的运行体系,努力打造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数字贸易平台课程体系。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包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内的“软能力”是数字贸易视阈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显著特征。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意义上“以教学为主导”、仅依靠老师教条式的讲解、填鸭式的灌输、学生被迫接受等形式,转而通过“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特别注重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数字贸易的专业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背景作为创新教育的基础,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还要善于学习和借鉴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并努力尝试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进而探索出自己独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增加最新案例教学的比例,并通过Seminar研讨教学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数字贸易类课程的特点。在实践环节中,多运用情景模拟法,鼓励角色扮演,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增加实战训练的频次,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培养创新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根本出路。高校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人才供给重要来源的地方本科院校和各类高职院校,这一点尤为关键。
高校和数字贸易相关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以及企业导师制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可以成立由高校和企业双方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学人员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小组,在学科建设与开发、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等方面,能够更加紧密结合数字贸易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实际需要,创新思维,建立新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让培养的数字贸易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跨境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合力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跨境电商创业创新大赛”等多种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便利条件,更好地了解和接触跨境电商的实际业务,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促使产教学研之间的结合更加密切。不断完善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通过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学生能够更早、更好、更主动地服务数字贸易企业,切实提高数字贸易视阈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激发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培训
数字贸易视阈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关乎高校、企业、行业等整个生态链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真正解决数字贸易人才的供给难题,不能只凭借高校单方的力量,而应借助包括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以及数字贸易企业等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激发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整个数字贸易生态链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各级各类数字贸易行业协会和培训研究机构是参与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也是连接高校和企业的桥梁,同时也是吸收国内外优质资源、培养实用型数字贸易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这些机构在与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实践与探索中,可以凭借其自身的有利条件和资源,通过建立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更好地实现全行业的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推动数字贸易视阈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组建为整个数字贸易生态链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便于国内外院校优秀骨干教师与海外优秀人才的学术研讨与交流,借此可以创建起一批具有强大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学科智力基地。
[参考文献]
[1]梁劲,张义.产教融合视域下企业教师的培养探析[J].商业经济,2020(7):113-115.
[2]李丽.数字贸易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7-10.
[3]朱扬琼.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数字贸易英语人才的培养机制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5-8.
[4]鮑高峰.经济全球化视角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5(15):113-114.
[5]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全文[R/OL].http://b2b.toocle.com/detail--6254680.html.
[6]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商贸人才,2015(1).
[7]刘颖.北京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价值工程,2017(2):66-69.
[8]李学斌,许金波.基于跨境电商岗位群分析的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9):182-183.
[9]詹玉兰.跨境电商人才核心岗位及技能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角度[J].中国市场,2018(1):148-150.
[10]施锦芳,刘昂.国际化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7(2):114-120.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