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对于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0-11-30李超罗守娟胡宇萍

中外医疗 2020年26期
关键词:宫腔粘连诊断价值宫腔镜

李超 罗守娟 胡宇萍

[摘要] 目的 探究MRI对于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情况。方法 方便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来该院接受疾病治疗,经宫腔镜超声检查最终确定为子宫腔粘连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MRI检查以及子宫腔镜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增强T1WI:发生粘连的子宫腔线为高信号带,其和子宫肌层信号强度类似。在子宫颈未发生受损影像学来看:部分增强影像为低信号。从平扫T2WI影像学方面来看:发生粘连的宫腔线表现为高信号带,强度下降。为非规则样结合带的信号强度下降,模糊非规则。宫腔镜和MRI对比诊断输卵管开口情况相一致,MRI诊断宫颈线未见、模糊符合率为96.67%。月经恢复:结合带清晰者总有效率为84.21%,结合带不清者总有效率为81.81%(χ2=5.558,P<0.05)。結论 磁共振针对于重度子宫粘连疾病诊断有效率高。其能够和宫腔镜所得出的检查结果相媲美。利用核磁共振检查针对于评价子宫粘连患者疾病严重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MRI;宫腔粘连;诊断价值;宫腔镜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9(b)-0192-04

Study 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for Intrauterine Adhesions

LI Chao1, LUO Shou-juan2, HU Yu-ping3

1.Department of Magnetic Resonance,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36 China; 2.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36 China; 3.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for intrauterine adhesions.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30 patients who came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diseases were convenient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Perform MRI and hysteroscopy to analyze the results. Results Enhanced T1WI: The uterine cavity line where adhesion occurred was a high signal zone. It is similar to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he myometrium. From the imaging point of view that the cervix is not damaged, some of the enhanced images are low sign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in T2WI imaging, the uterine cavity line with adhesions appears as a high signal zone with a decrease in intensity. The signal strength of the irregular-like binding band decreases, and the irregularity is blurred. The comparison of hysteroscopy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fallopian tube openings was consistent,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MRI diagnosis of cervical line was not seen and fuzzy was 96.67%. Menstrual recover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for those with clear combined zone was 84.21%,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for those with unclear combined zone was 81.81%.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χ2=5.558,P<0.05). Conclusion MRI is highly effective in the diagnosis of severe uterine adhesions. It is comparable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hysteroscopy. The use of MRI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valuating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adhesions.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MRI; Intrauterine adhesions; Diagnostic value; Hysteroscopy

最近几年,子宫腔粘连的发生概率呈现出了逐年上涨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却由于医源性宫腔操作所引发的患者子宫内膜受损增多以外,同时也和宫腔镜等诸多先进诊断设备普及应用有关。当前,临床中所应用的诊断宫腔粘连金标准为宫腔镜。虽说该法诊断精准度较高,但也存在诸多不足[1]。例如在利用宫腔镜对患者开展检查过程中,其仅仅能够查看到其子宫腔面病理改变情况。这种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现出子宫肌层以及基底层病变。

现如今,磁共振成像(MRI)已然成为了临床中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其在诊断诸多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能够体现出良好价值[2-3]。磁共振成像能够明确地展现出子宫具体形态位置与子宫颈、子宫体阴道接口结构情况,且值得说明的是,其在非妊娠子宫T2加权图像中能够明确展现出共计3条相当清晰的信号带。

结合实际情况,该文方便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来该院接受疾病治疗,经宫腔镜超声检查最终确定为子宫腔粘连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全面探究MRI针对于宫腔粘连诊断价值研究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来该院接受疾病治疗,经宫腔镜超声检查最终确定为子宫腔粘连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轻度病例共计2例、中度病例2例、重度病例26例。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前,均为其开展了MRI检查工作,并将宫腔镜检查结果视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情况。

患者年龄均值为(33.52±1.68)岁。在此其中7例患者为人工终止妊娠,23例患者为多次胚胎停育清宫。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月经量减少史。

患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实验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执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使用过性激素者、乳腺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存在口服避孕药物禁忌证者。所有患者子宫粘连组织均通过手术病理予以证实。

1.2  方法

患者接受术前MRI以及宫腔镜诊断。

MRI诊断方式为该实验利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l HD3.0T超导核磁共振设备,对患者开展检查,择取盆腔线圈完成扫描。使用美国Medrad公司生产的高压注射器开展相关工作。

核磁共振扫描序列参数以及方式为对患者开展检查之前,要求其空腹6~8 h,在此之后接受扫描工作。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检查,足部先进入到线圈之中。

MRI常规扫描具体为轴位T1WI及T2WI,矢状位T2WI。轴位利用横断位呼吸触发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完成扫描。

應用盆腔线圈,扫描参数为冠状面T2WI:层厚5.0 mm,TE设定为93 ms,TR设定为2 740 ms,矩阵为288×357;矢状面T2WI:层厚6~7 mm,TE设定为93 ms,TR设定为460 ms。横断面T2WI:矩阵为320×269,层厚设定为6.0 mm,TE设定为111 ms,TR定为1 780 ms;横断面T1WI:矩阵设定为384×269,层厚为6.0 mm;TE设定为17 ms,TR设定为540 ms。所有患者均由具备多年经验的技师完成扫描工作。指派2名医生对图像加以判读。判定其是否存在宫腔粘连,做好记录,同时也要有效观察粘连组织结构,开展诊断。

1.3  宫腔粘连诊断具体标准

该实验将宫腔镜检查结果视为宫腔粘连的诊断金标准。利用March分类法,对最终结果进行分类。具体情况为轻度粘连:患者宫腔粘连累及到宫腔在1/4以下,可见输卵管开口粘连,组织纤细、稀松;中度粘连:患者宫腔粘连累及到其宫腔的1/4~3/4之间,不存在子宫壁粘连,粘连带形成输卵管开口位置以及子宫腔上端表现为部分封闭;重度粘连:患者的子宫粘连累及到子宫腔3/4以上,子宫壁发生粘连。或者粘连带较为坚韧肥厚,输卵管开口和宫腔上端均表现为封闭状态。

1.4  术后随访

在患者完成子宫粘连分离手术之后,医务人员告知其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夫妻生活,尽快妊娠。如果存在二次粘连,需要再次进行分离手术。有效评价患者手术后月经量改变情况。

1.5  统计方法

该实验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的技术资料开展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腔粘连MRI影像学具体表现情况

从增强T1WI影像图分析可以发现:发生粘连的子宫腔线为高信号带。其和子宫肌层信号强度类似,具体范围:从子宫颈内口延伸到子宫底部。在子宫颈未发生受损影像学来看:部分增强影像为低信号,具体从子宫颈组织学外口延伸至子宫颈解剖学内口。

从平扫T2WI影像学方面来看:发生粘连的宫腔线表现为高信号带,强度下降。且呈现为非规则样结合带的信号强度下降,模糊非规则。有的患者发生缺如,菲薄。其中又以子宫腔中段改变较为显著。

共计11例患者MRI平扫T2WI检查子宫前壁或者后壁和前后壁结合带模糊,属重度患者。该实验中,共计19例患者子宫结合带清晰。其中轻度共计2例、中度共计2例、重度共计15例。

从MRI增强T1WI方面来看:手术者宫腔线展现为发生粘连组织信号逐渐增加,具体表现为高信号。共计3例患者宫腔线低信号,未见低信号宫腔线者共计27例。从宫颈内口直至子宫底被增强组织充填者共计25例、从子宫颈内口直至子宫腔中段被增强组织充填者共计2例、共计15例患者一侧或者两侧子宫角被增强组织所充填,子宫角未被累及者共计15例。

2.2  MRI和宫腔镜诊断结果

对患者开展MRI增强T1WI检查,表明共计15例患者输卵管开口未累及。于宫腔镜检查能够发现两侧输卵管开口其纤维组织没有累及到子宫底部。经该项检查输卵管开口被增强组织累及患者共计15例。对其开展宫腔镜检查,未发现两侧输卵管开口。在这些患者中,子宫底均发现柱样粘连带。宫腔镜和MRI对比而言,输卵管开口观察效果一致。

在患者月经干净之后7 d对其实施宫腔镜检查以及子宫粘连松解手术。在此其中共计19例患者表现为假内膜层血运丰富,经过MRI检查提示结合带清晰。共计11例患者的假内膜层无血运,MIR检查结合带不清。结合带不清患者松解范围较为广泛。在此其中包含了子宫底、子宫侧壁、子宫后壁以及子宫前壁,结合带清晰的患者松解范围一般集中于及自身子宫腔双侧壁,MRI和宫腔镜对比诊断,子宫粘连情况见表1。

2.3  患者手术之后月经量恢复详情

该组内,结合带清晰者共计19例,结合带模糊者共计11例,重度患者均为结合带不清。在结合带清晰者之中,包含了2例轻度患者以及17例重度患者。重度患者接受松解手术后月经量恢复。完成手术后3个月,结合带清晰者总有效率为84.21%,结合带不清者总有效率为81.8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结合带不清的宫腔粘连患者相比,结合带清晰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明显更好。见表2。

3  讨论

磁共振自从应用到临床诊断之后,其凭借扫描层次多、精准率高等优势,进而受到广大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认可。现如今,该项手段在检查诸多妇科疾病中的价值已逐步凸显。利用MRI对宫腔粘连疾病加以诊断,有助于精准判定患者子宫肌底受损具体范畴[4-6]。

从磁共振和宫腔镜比较诊断宫腔粘连的符合率方面来看,在该实验内两类检查方式在显示疾病程度宫角开口方面一致。结果证实:MRI增强提示没有发现宫腔线的宫腔粘连患者于宫腔镜检查均显示为中度-重度粘连。在该组内,15例患者累及至宫角,26例患者假内膜层范围从子宫内口值至子宫底。结合MRI观察所得出的结果相一致。2例病患通过磁共振增强扫描表现为正常低信号线带。上述2例患者在接受宫腔镜检查后却显示为轻度病变,子宫内膜不存在纤维组织,子宫后壁和子宫前壁之间存在多个薄型粘连带,没有累及到宫角之中。磁共振增强检查证实:子宫腔壁纤维化水平和高信号存在关联性。纤维化越显著,累及范围越广,信号随之增加。子宫腔镜以及磁共振检查方法对比,结果符合率较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磁共振针对于中度-重度子宫粘连疾病诊断精准性强,其所得出的结果能够和宫腔镜相媲美。但这种方法在诊断轻度病变概率较低。

除却做好上述工作之外,身为临床工作人员的我们也应当对于患者子宫表层以下的粘连组织以及基底加以了解[7-9]。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良好的治疗方式。针对于这种情况,该文将磁共振所显示的结合带功能引入到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之中,用以间接性评价患者子宫基底层是否受损,积极预测子宫粘连手术的效果。在该实验内所有重度病患实施磁共振平扫之后均表示结合带模糊的位置介于低信号和高信号之间分界模糊的部分。具体位置主要包含子宫前壁中段结合带不清或者后壁前壁结合带不清。通过磁共振检查结合带模糊的案例和与之相对应的高信号内膜情况,于宫腔镜检查均展现为假内膜层。这也代表了磁共振提示结合带清晰的患者与之对应的同样为高信号样假粘膜层。MRI诊断宫腔粘连方面的准确性比超声检查以及子宫输卵管造影所得出的结果准确度更高。刘超斌等[10]研究显示:在134例IUA中轻度77例、中度35例、重度22例。对轻、中重度IUA的检出率分别为二维超声0.00%、65.2%,三维超声83.3%、80.5%,HSG 80.9%、93.3%,均低于宫腔镜的100.0%,该实验中,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性为96.67%,比上述两种方式诊断有效性明显更高。可见MRI诊断宫腔粘连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磁共振针对于重度子宫粘连疾病诊断有效率高。其能够和宫腔镜所得出的检查结果相媲美。利用核磁共振检查针对于评价子宫粘连患者疾病严重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核磁共振针对于子宫结合带加以观察,有助于指导粘连手术进行范围以及深度水平,降低不良损伤发生概率。另外,核磁共振针对于子宫结合带加以观察,可以有效评价松解手术后患者月经恢复情况。

[参考文献]

[1]  寗代慧,刘倩,陈秀英, 等.不同方法对不孕症患者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7):802-804.

[2]  蔡旭.宫腔镜检在创伤性子宫粘连诊断及处理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2):235-236.

[3]  林启玉.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连性不孕症的疗效和预后的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18,49(4):85-87.

[4]  张霞,苏海庆,陈昭蓓.宫腔粘连经阴道超声检查误漏诊及声像图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5):5-8.

[5]  莫坚,黄建邕,黄英梅.球囊联合人工周期及重复宫腔镜检查在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中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7,28(9):1511-1513.

[6]  戴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150-152.

[7]  欧阳光. CT和MR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13,45(18):66-67.

[8]  王玉欣. TCRA术+辅助治疗对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19.

[9]  Liu H, Xu Y, Yi N,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yaluronic Acid Gel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 Gynecologic & Obstetric Investigation, 2018, 83(3):227.

[10]  劉超斌, 谢熙, 苏彦钊, 等. 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和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应用与评价(附142例报告)[C]//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北京:中华医学会,2012.

(收稿日期:2020-06-11)

[作者简介] 李超(1978-),女,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磁共振技术对于妇产科疾病的检查方法和诊断价值。

[通信作者] 胡宇萍(1979-),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E-mail:huyuping.ok@163.com。

猜你喜欢

宫腔粘连诊断价值宫腔镜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放置foley尿管球囊的治疗分析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护理
宫腔镜术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