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直肠腔内双平面超声对复杂型肛瘘的诊断价值

2020-11-30王艺星王金萍李保启王佳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口支管肛管

王艺星,王金萍,李保启,王佳佳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00)

肛瘘在肛肠周围疾病中虽仅占0.10%[1],但其带给患者的不便及痛苦远远超过其他肛周疾病。超声在鉴别肛瘘及其他肛周疾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若术前对肛瘘的诊断仅停留在寻找“瘘管”,已不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经直肠腔内双平面超声,不仅可诊断肛瘘,还可更加清晰地观察瘘管的走行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本文通过观察75 例经手术证实的复杂型肛瘘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分析经直肠腔内双平面超声在复杂型肛瘘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 年3 月至2019 年10 月经手术证实的复杂性肛瘘75 例,其中男48 例,女27 例;年龄16~67 岁,平均(40.0±5.4)岁。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Hitachi HI Vision Avius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经体表高频线阵探头(4~12 MHz)和经直肠腔内双平面探头(线阵探头频率4~13 MHz、环形凸阵探头频率3~9 MHz)。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先用经体表高频探头探查肛门周围组织,了解瘘管外口、数量及走行;再将涂有适量耦合剂的探头插入肛门内,采用双平面探头线阵模式探查肛管瘘管的纵断面,后切换成环形凸阵模式,行横断面探查。记录主瘘管及其分支位置、数量、走行,以及内口位置、数量,判断瘘管与肛管周围括约肌关系并分型(Parks 分型)。超声报告按照肛肠外科常用胸膝位钟面描述位置,肛管前正中位视为6 点,后正中位视为12 点。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对2 种超声检查方式所观察到的主瘘管、支管、内口的位置,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位置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经体表超声观察结果 75 例经体表超声66 例(88.0%)可见主瘘管,表现为长条走行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探头加压后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域可受压变细;56 例(74.7%)可见支管;58 例(77.3%)可明确内口位置,表现为肛管或直肠黏膜连续性中断或黏膜层局部隆起或凹陷;75 例均无法显示瘘管与括约肌之间关系。

2.2 经直肠腔内双平面超声观察结果 75 例经腔内双平面超声69 例(92.0%)可见主瘘管,74 例(98.7%)可见支管,68 例(90.7%)可明确内口位置;65例(86.7%)可明确主瘘管与括约肌之间关系,其中25例为括约肌间型,31 例为经括约肌型,9 例为黏膜下型(图1,2)。经直肠腔内双平面超声发现2 例女性患者,6 点方向主瘘管与阴道相通,形成阴道-肛管瘘;1 例男性患者,6 点方向有一细小支管向前列腺方向延伸,尚未与前列腺相连(图3),均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

3 讨论

约90%的肛瘘是由肛腺感染引起,最初表现为肛周脓肿,最终在肛管直肠与肛门皮肤之间形成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3]。临床常根据肛瘘位置的高低及波及周围组织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特别是复杂型肛瘘,其内口位置、支管数量及瘘管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对评估手术方式、保证手术效果、减少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4]。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将探头置入肛管直肠内,使其紧贴直肠肛管内壁,可更细致地观察肛瘘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关系。前期研究[5]多单纯观察经直肠双平面探头与手术探查的符合率,很少对比分析2 种不同检查模式下的诊断符合率。

本研究中体表探头对主瘘管、支管、内口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66/75)、74.7%(56/75)、77.3%(58/75),经直肠双平面探头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0%(69/75)、98.7%(74/75)、90.7%(68/75)。经体表超声检查无法显示瘘道与肛门周围括约肌之间的关系[6]。腔内超声在肛瘘患者中的应用扩展了超声在术前诊断肛瘘的临床应用范围,可有效指导外科医师选择手术方式,降低术中对括约肌的损伤。本研究经直肠腔内超声对瘘管与括约肌之间关系的诊断准确率达86.7%(65/75)。文献[7]报道,MRI 在判断瘘管与括约肌关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对肛瘘分型的诊断符合率达86.7%;可提供冠状面的影像学信息,图像更直观,观察范围更广,可更全面地显示瘘管周围软组织,能发现超声因检查视野受限而难以发现的病变[8];但其检查费用较高,时间较长,在临床应用中不及腔内超声普及。

本研究中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发现2 例女性患者肛瘘内口(胸膝位6 点方向)与阴道相通,形成阴道-肛管瘘;1 例男性患者肛瘘内口向深部前列腺位置延伸,并未与前列腺相通,此3 例均在术中得到证实。因此,若瘘管走行经过胸膝位6 点方向,超声检查时需进一步观察瘘管、支管的走行及内口开口与阴道或前列腺之间的关系,避免术中探查时损伤阴道、前列腺结构。

综上所述,经直肠腔内双平面超声在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诊断中,其报告内容应包括瘘管及内口位置关系,以达到术前准确诊断并正确分型的目的。腔内线阵探头在观察瘘管全程走行及瘘管与括约肌间关系时具有重要价值,而环阵探头在探寻内口位置,以及出现2 个及以上内口时,观察各内口是否相通较线阵探头更具优越。本研究不足:未能与腔内三维超声及MRI 进行对比研究。鉴于超声图像不易被临床医师所理解,超声医师在报告中可手绘瘘管的走行及其与肛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增加临床医师术前对瘘管走行的认识。

图1 女,50 岁,复杂性肛瘘,经括约肌型,腔内双平面-线阵探头(为主瘘管,为支管,★为外括约肌) 图2 女,58 岁,复杂性肛瘘,腔内双平面-环阵探头,2 个内口,不相通(为瘘管内口) 图3 男,45 岁,复杂性肛瘘,腔内双平面-线阵探头,瘘管邻近前列腺,尚未相连(★为前列腺,为瘘管)

猜你喜欢

内口支管肛管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新型根系状脱水管的构造参数研究及脱水模型构建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昆钢6#高炉热风炉支管波纹补偿器技术改造
国际化工项目中压力管道支管补强计算的探讨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核电厂小支管振动评定方法与减振技术研究
分段贯穿结扎治疗硕大内庤5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