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80 kV 冠状动脉CTA 前瞻性单时相扫描在体检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0-11-30汤化民银文杰张波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时相伪影冠脉

汤化民,苟 杰,银文杰,林 伟,贺 倩,张波莉,杨 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亡原因,准确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事件风险、制订预防策略至关重要[1-2]。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已成为冠心病的主流检查方式。随着科技进步,多种降低辐射剂量技术的发展,尤以前瞻性单时相扫描最为显著[3-4],但其对心率及心律要求高,结果特异度不如回顾性多时相扫描[5-6],临床应用受限。对于体检者,主要目的为通过筛查发现问题,更侧重于结果敏感度,对特异度要求相对较低。本研究使用80 kV 管电压,探讨前瞻性单时相CCTA检查在体检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招募健康志愿者,于2019 年9 月在我院行CCTA 检查。纳入标准:年龄≥35 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排除标准:①心律不齐,心率在静止休息15 min 后仍>80 次/min。②心脏或胸部手术史。③肾、甲状腺功能异常。④服用二甲双胍者。⑤血管情况差,无法耐受高压注射。⑥过敏体质。共45 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传统回顾性多时相扫描组(传统组)23 例和前瞻性单时相扫描组(前瞻组)22 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Siemens 第2 代双源CT,探测器2×128×0.6 mm,球管旋转时间280 ms,时间分辨率75 ms,重建层厚0.75 mm,层距0.5 mm,参考管电流130 mAs(依据CARE Dose4D 自动调整),管电压均为80 kV。在吸气屏气时沿上-下方向进行扫描,ROI 置于升主动脉根部,触发扫描阈值为120 HU。2组均使用Strength 迭代重建,迭代系数4。

传统组:螺距由设备依据心率自动调节。在30%~80%时相采集数据,重建时相以设备自动判定最佳舒张、收缩期时相为基础,由图像后处理医师择优决定。前瞻组按心率采用固定时相扫描方案:①心率<65 次/min,采集70%时相;②心率>80 次/min,采集45%时相;③心率65~80 次/min,由高年资技师根据经验判断,采集75%或40%时相。2 组均使用碘帕醇(碘浓度370 mg/mL)固定对比剂注射方案,以流率4 mL/s 注入对比剂40 mL,后以相同流率注射30 mL生理盐水,总碘量为1.48 g。

1.3 图像质量评价 使用Siemens Syngo.vio 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图像重建、测值及主观评分均由一名高年资医师完成。

1.3.1 客观评价 参照原媛等[7]提出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客观评价:①冠脉需测量升主动脉、左主干、前降支远段、左旋支远段、右冠脉近段、后降支远段管腔及邻近脂肪CT 值。②解剖结构需测量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中部及右心膈角区脂肪CT 值。当右心室CT 值>140 HU 时,认为能够显示解剖结构,具有诊断意义。

将上述各区域CT 值测量结果的SD 值定义为图像噪声,换算成CNR。血管CNR[8]=(血管CT 值-邻近脂肪CT 值)/血管噪声。解剖结构CNR=(心室腔CT 值-右心膈角区CT 值)/心室腔噪声。右心膈角区受心脏搏动干扰较小,测值相对稳定。

1.3.2 主观评价 以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脉15节分段法为基础,传统组评分采用Likert 分级法[9-10]:4 分,图像质量最佳,血管光滑、清晰,边缘锐利;3分,血管周围伪影较少;2 分,血管周围有伪影,但可作诊断;1 分,最差,有严重伪影或血管不显影(图1~3)。前瞻组图像质量以Likert 分级法为基础,如存在错层伪影,则在Likert 的4 级评分中减去0.5 分,分为4、3.5、3、2.5、2、1.5、1 分7 个等级,评分≤1.5 分为扫描失败(图4~6)。

1.4 辐射剂量 通过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0.014,估算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单位mSv)。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 组一般资料及上述CCTA 相关资料。年龄、体质量、BMI、心率各项指标、ED、客观图像质量评分等以表示,行配对t 检验。性别、主观评价结果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表1) 传统组扫描心动周期次数多于前瞻组,其余基本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 组一般资料均衡性好。因本研究针对体检者,不适用药物控制心率,故扫描前对心率进行了限制,但实际扫描中,部分自愿者心率仍>80次/min,具有不可控特点。

2.2 2 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比较 除前降支远段2组CT 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外,前瞻组冠脉各段及左心室CT 值均大于传统组,前瞻组强化程度更高(均P<0.05)。2 组右心室平均CT 值均未达到140 HU(表2)。前瞻组右冠脉近段及左心室的CNR优于传统组(均P<0.05),其余各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3)。

表2 2 组冠脉不同节段管腔及心室CT 值比较(HU,)

表2 2 组冠脉不同节段管腔及心室CT 值比较(HU,)

表3 2 组冠脉不同节段及心室与邻近脂肪的CNR 值比较()

表3 2 组冠脉不同节段及心室与邻近脂肪的CNR 值比较()

2.3 2 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比较(表4) 前瞻组冠脉各段及整体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前瞻组1 例扫描失败(图6)。

表4 2 组冠脉各段及整体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分,)

表4 2 组冠脉各段及整体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分,)

注:整体得分为对应各段血管评分均数。

2.4 2 组检查结果比较(表5) 2 组冠脉发育变异、管壁软斑及钙化灶、壁冠状动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图1~5)。2 组结果敏感性相似。

表5 2 组各种冠脉异常情况统计 例

2.5 2 组ED 比较 传统组与前瞻组ED 分别为(2.04±1.19)、(0.39±0.1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7,P <0.001)。前瞻组ED仅为传统组的19.1%,即单时相扫描可将辐射剂量减少约80.0%。

3 讨论

目前在多数医院CCTA 已是冠心病患者首选的检查方式,但其辐射剂量与设备等级有明确相关性:CT 越高端,技术越先进,辐射剂量越低[11]。前瞻性单

时相扫描为冠脉常规体检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为进一步降低扫描辐射剂量,本研究采用80 kV 扫描,为保证图像质量,限制健康志愿者BMI<28 kg/m2。

图1 男,47 岁,传统组,冠状动脉(冠脉)评分4 分 图1a,1b 分别为VR 及MPR 图。各段血管显示清楚,边界锐利。左前降支近段见钙化灶及软斑形成(蓝箭) 图2 男,61岁,传统组,整体评分3.7 分 图2a~2d 分别为VR、球状图、MIP 及MPR。球状图因曲度拉伸过大,血管失真较严重,仅用于展示解剖结构。左主干、前降支、右冠脉为4 分(蓝箭);左旋支为3 分。冠脉主要分支管壁见多处钙化及软斑(黄箭)。左旋支开口于右冠状窦,经升主动脉根部后方绕行(绿箭),左冠脉主干开口于主动脉根部(橘箭) 图3 女,63 岁,传统组,整体评分2.8 分 图3a,3b 分别为VR 及MPR 图像。左主干、前降支、右冠脉近段为4 分(蓝箭);左旋支远段及右冠脉远段为1 分(黄箭) 图4 女,64 岁,前瞻组。整体评分3.5 分 图4a,4b 分别为MIP 及MPR 图像。图像出现明显错层伪影干扰(蓝箭),但各节段血管清楚、边界锐利 图5 男,40 岁,前瞻组,整体评分3 分图5a,5b 分别为VR 及MPR。右冠脉开口于左冠脉状窦(蓝箭、红色示踪线) 图6 男,40 岁,前瞻组。整体评分1 分,扫描失败。图像受严重错层伪影及搏动伪影干扰(黄箭)。但左前降支及窦房结支依然显示清楚(蓝箭)

3.1 前瞻性单时相扫描利弊及时相确定 基本原理:根据心电图结果,预先判定“最佳时相”,行定点单时相扫描。优点:辐射剂量极低。本研究前瞻组较传统组辐射剂量下降约80%,与文献[6]报道相似。缺点:心率存在不可控性,变异越大,前瞻性预测的时相越难与最佳时相保持一致,存在图像质量下降、甚至扫描失败风险[6,8]。

李敏等[12]使用320 排容积CT,提出前瞻性单时相CCTA 检查最佳重建时相为:心率<70 次/min 为65%~80%时相;70~80 次/min 为70%~85%时相;81~90 次/min 为70%~90%时 相;>90 次/min 为35%~50%时相。Siemens 公司提供了时相选择参考方案[13]:心率<65 次/min 时,最佳时相通常位于舒张期;心率>80 次/min 时,最佳时相可能位于收缩期;心率介于65~80 次/min 时,最佳时相在舒张期及收缩期均有可能。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最终采用人工预判,据心率情况行固定时相扫描。

3.2 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本研究中与心率相关的各项指标中,前瞻组扫描心动周期次数明显低于传统组,这与单时相扫描的方式有关:单时相为轴位扫描,其辐射剂量极低。同时,受限于我院设备探测器配置,单次扫描无法完全覆盖心脏,需多次扫描,故图像易出现错层干扰。

3.2.1 客观评价结果 冠脉除前降支远段外,其余冠脉各段前瞻组强化程度更高。引入脂肪CT 值行CNR 对比,除右冠脉近段和左心室,其他节段结果几乎一致。单时相扫描血管强化程度与传统组相似或更好。CT 值与CNR 结果间差异原因有:①前瞻组扫描心动次数少、时间短,对比剂循环时间短、心脏内对比剂浓度高。②单时相扫描易受心脏搏动、错层伪影干扰,周围脂肪组织测值更易受容积效应干扰。

2 组右心室平均CT 值均未达到140 HU,心脏解剖结构显示不佳。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进行冠脉疾病筛查,其余结构未优先考虑,因此采用较低剂量的对比剂注射方案。文献[7]报道,采用个体化3 期扫描对比剂注射方案能提升心脏解剖结构显示能力,值得进一步探讨。

3.2.2 主观评价结果 2 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瞻组1 例扫描失败。在80 kV 情况下,前瞻组ED 较传统组低约80%。如扫描失败,行第2 次传统扫描的总辐射剂量,理论上可控制在5 mSv 左右,仍较既往100~120 kV 辐射剂量低[5]。但对比剂用量可能达70 mL,需优化设计对比剂使用方案。

综上所述,虽然单时相扫描存在不足,但单时相配合80 kV 扫描方案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对以筛查为目的、对结果特异性要求相对较低的体检人群,在保证设备可靠性前提下,应用单时相扫描,能够提高冠心病早期检出率,为临床预防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时相伪影冠脉
绝对时相收缩期采集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MR硬件相关伪影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翎电鳗卵巢发育组织学研究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形成及预防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形成及预防
滑冰式滑雪动作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