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0-11-30陈铭洲
陈铭洲
上海电力大学,上海 200082
教育部修订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文件强调了辅导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可见提高辅导员科研能力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2018年,上海电力大学正式列入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序列,辅导员迫切需要运用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工作的研究和探索,迫切需要从单一经验型工作方式提升到复合研究型工作方式[1],以满足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现实要求。本文聚焦上海电力大学的辅导员队伍,通过问卷调查和焦点访谈的方式,提供这一群体科研能力现状及所处困境的实然数据,探索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与困境
(一)科研意识觉醒,但投入时间不足
辅导员均认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这不仅有利于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向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还有利于把握学生工作规律,增加工作的实效性,激发工作热情和兴趣。理论和实践研究所需的能力,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理论钻研理解、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写作及文字表达及文献检索。除此之外,辅导员对自身不足有较为清晰的认知。51%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常常陷入“选题难”的困境。49%的辅导员表示“自己有话可说,但一旦落笔,不知道从何写起”。31%的辅导员为研究方法而犯愁,不知道选择哪种合适的研究方法、具体又该如何操作。由此可见,辅导员意识到了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这还不足以成为辅导员付诸实际行动的足够动力。就科研投入时间而言,37%的辅导员表示基本上没有时间,43%的辅导员表示平均每天最多抽出1个小时,17%的辅导员表示介于1个小时到3个小时之间,只有3%的辅导员表示每天的科研投入在3个小时以上。面对科研投入时间“少的可怜”的情况,大部分辅导员将其归咎于事务性、重复性的工作消耗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在完成此类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科研,往往“力不从心”。
(二)形成科研成果,但实践效应不强
辅导员科研能力的高低最终体现在科研成果的转化上[2]。通过对全体专职辅导员近3年(2016-2018年)科研成果的梳理发现:就论文发表而言,70%左右的辅导员在期刊上发表了1-到3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论文,其中3%的论文发表在CSSCI等学科级核心期刊;就课题项目而言,70%左右的辅导员主持过1到3个校级课题项目,其中3%的辅导员还主持过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的辅导员还主持过1到2个省市级社科项目。且没有发表论文和主持课题的辅导员比例恰恰与新进辅导员(工作年限少于1年)比例一致。由此可见,除新进辅导员尚处于储备阶段,其他辅导员均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当问到发表论文和主持课题的主要目的时,28.6%的辅导员表示缘于个人爱好,研究从实践中来,形成研究成果,到实践中去,经受实践的检验。但更多的辅导员是迫于外在的压力。其中,57%的辅导员表示主要是出于职称评定的考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中级辅导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能力要求中明确规定辅导员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期刊发表3篇学术论文。6%的辅导员表示是出于学院年终考核的需要。发表论文和主持课题作为其中一项指标,虽分值占比低,但可能影响考核等级。在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科研成果与实际学生工作联系不紧密,实践效应往往大打折扣。
(三)聚焦科研基础,但外部条件欠缺
不少辅导员并非科班出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薄弱。为夯实科研基础,一方面,辅导员通过参加市级新进辅导员培训、校内外专题培训等,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另一方面,通过申报市级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等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通过焦点访谈发现:就培训而言,存在内容缺乏全面性、针对性,形式单一等问题。培训常聚焦辅导员学生工作技能的提升,如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等内容,而与科研相关的,如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内容基本处于空白。且在校内培训时,不同级别、不同工作年限的辅导员同上一堂培训课的情况司空见惯。如工作了10年且致力于研究心理调试与健康维护的辅导员常常需要被迫与新进辅导员一同参加日常事务教育管理的讲座。另,以讲座形式开展的培训,常常无法实现辅导员的“全脱产”,辅导员“边听讲座边工作”的情况已不足为奇。就课题申报而言,存在职级职称歧视等问题,级别低、职称低的辅导员常常面临申请课题后杳无音讯的情况,不得不通过邀请党政领导或副教授参加、调整参与者顺序等方法进行解决。除此之外,科研评价、激励等制度的缺失大大打击了辅导员的科研热情。
二、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一)形成满足自我职业需求的内部动力机制
辅导员在日常不注意自身的学术积累,在职称评定前集中突击形成科研成果的行为,必然制约其科研能力的提升。辅导员除了明晰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价值外,还须进一步提高职业认同感,激发内在的科研动力,就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从而促进自身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一来,端正终身学习的态度。工作之余,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精读国家政策文件和共青团相关工作报告了解政策精神,通过研读《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论文把握研究前沿,从而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二来,养成思考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在实际学生工作中,当遇到新情况或新问题时,应主动钻研与业务相关的理论,思考有效的对策和方法。在工作结束后及时梳理典型案例和相关素材,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工作规律,将问题及解决方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三来,多维度体现科研成果。科研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践,更好地解决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辅导员应把握科研的实质,突破科研等同于发表论文和承担课题的局限性,拓宽思路,通过定期撰写工作周记/日记,借助公众号、博客等自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实现研究效益的最大化。
(二)构建培训、团队、制度一体化的外部支撑体系
校本培训作为夯实辅导员科研基础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刻不容缓。如华东师范大学将培训纳入辅导员工作日程,通过贯彻执行半月一次的“辅导员半月谈”和一月一次的“青蓝茶叙”活动,保证了辅导员“不受干扰”的集中学习的时间。另,培训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内容,与科研相关的内容包括选题、研究设计、论文写作、课题申请、项目申报等等,解决了辅导员的实际困惑。还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包括理论知识讲座、经历心得分享、大咖论文点评等等,大大提高了辅导员的培训参与度。
打造科研团队,拓宽科研能力提升的平台。如上海电力大学基于辅导员现实困境的调研,进行了“十大团队”的有益探索。不同的团队聚焦党团和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不同的主题展开研究。团队负责人往往由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在某一领域有较为深入研究的高级辅导员担任,中级和初级辅导员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研究兴趣选择不同的团队。与此同时,专业教师作为学术顾问,参与团队的研讨交流,给予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研究建议。每位辅导员以完成共同的科研任务为目标,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工,在团队合作、交流学习中提升了科研能力。
除此之外,构建科研制度,提供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具体包括:制定科研评价办法,将科研效果作为重要维度进行考核,即着重考察科研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鼓励辅导员将科研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对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发挥辐射效应,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制定科研激励办法,如在专业职务晋升方面落实单列指标、单列标准、单列学科组的“三单”政策,在转岗定级等方面给以优先权,在年终分配等方面给予专项奖励等等。至此,一体化的外部支撑体系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