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钩起源问题再探

2020-11-30包桂红

草原文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鲜卑起源文化

包桂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据目前考古发现,带钩至迟在春秋早期即已出现,并对东周秦汉时期的服饰制度及礼俗文化皆产生了重要影响。《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载:“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这是目前出现“带钩”全称的最早文字资料。此事在《左传》、《国语》、《管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古籍中均有记载①,足见这一束腰器物在先秦两汉时期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带钩的发现及分布、分期和发展、名称及用途等问题,王仁湘先生等学者曾予以探讨,提出了极具代表性的观点②。然而,关于带钩的起源或最初使用人群的问题,目前学界仍在讨论中。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带钩与师比、鲜卑、胥纰、犀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关于起源问题的几种讨论、出现背景及兴盛传播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带钩与师比、鲜卑、胥纰、犀毗

作为带具,文献记载中的师比、鲜卑、胥纰、犀毗等形制及功能与带钩相似,部分研究亦将其与带钩相混淆,故需加以区分辨析。

关于“师比”,有学者认为是指今之带钩③,鲜卑、犀毗、师比等词除指带钩外,还可以用来表示带鐍、带扣和一些动植物纹牌饰④。然而,根据古籍所载及现有资料考证,上述器物与带钩并不等同。《汉书·匈奴传》引用颜师古注:“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⑤。《史记·匈奴列传》载“黄金胥纰一”,唐代司马贞在其《史记索隐》中对“胥纰”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此作‘胥’者,犀声相近,或误⑥。针对上述多种叫法,王国维先生认为,“黄金师比”者,具带之钩,亦本胡名;《楚辞·大招》作“鲜卑”;《史记·匈奴列传》作“胥纰”;《汉书》作“犀毗”;高诱《淮南》注作“私鈚头”,皆“鲜卑”一语之转,延笃所谓胡革带钩是也⑦,明确指出了师比即鲜卑,而胥纰、犀毗皆为鲜卑之音转。

然而,根据形制特征而言,带钩与鲜卑存在差异。关于“鲜卑”,《楚辞·大招》载“小腰秀颈,若鲜卑只”。东汉王逸注曰:“鲜卑,衮带头也”⑧。日本学者白鸟库吉从语言学内容对其进行解释,以为古音鲜、胥、犀、师、私等字当读如sa 或saj;而卑、纰、毗、比、鈚等字当读如pi。因而,他认为鲜卑、胥纰、犀毗、师比、私鈚等古音当读sapi 或saipi。此外,还结合张晏所注“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及满语gurugu、蒙古语guruksu,指出鲜卑作瑞解,郭落作兽解⑨。然而,包尔汉等人认为鲜卑的意思是一种兽,相当于蒙古语Sobar(貙=五爪虎)。因为鲜卑人崇拜它,把它用作本部落的名称,同时把它的形象用在金属带钩上,以自别于其他部落的人民,而郭落则是革带、腰带之意⑩。此外,干志耿、孙秀仁也赞同鲜卑郭落带为瑞兽带的解释,还进一步指出瑞兽可能就是驯鹿,“鲜卑郭落”是透雕牌饰而非带钩,而缀有此类饰牌的腰带即“鲜卑郭落带”⑪。对此,日本学者藤田丰八也执相同观点⑫。

对于“鲜卑”的解释,除上述“瑞”或“兽”之外,王仁湘先生认为具有带扣之意,即鲜卑郭落带是有带扣的革带⑬,还有学者结合北方地区出土的带饰实物资料,指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刻有“御府造白玉衮带鲜卑头”等汉字铭文的带扣,为了解鲜卑与带扣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直接依据⑭。综合上述观点,无论是“鲜卑”还是“师比”等,皆非今之带钩古名。

结合以上文献资料、考古实物及诸多学者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师比”、“鲜卑”、“胥纰”、“犀毗”、“私鈚头”等称呼与今之带钩关系不大,而可能与装饰有动物纹牌饰并以带鐍系结的北方草原民族所用带饰有关,带鐍与牌饰等共同构成了所谓“郭落带”,具有此类装饰特征的革带经过进一步发展,演变成了魏晋以后的蹀躞带。

二、带钩起源问题的几种讨论

关于带钩的起源问题,目前说法不一。本文主要从良渚文化与带钩起源、带钩起源的“中原说”、“游牧民族说”、“并行说”以及玉皇庙文化与带钩起源五方面进行展开。

(一)良渚文化与带钩起源

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带钩是否为东周秦汉时期带钩的起源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关于二者的联系,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发现的带钩很可能是良渚文化发展或者影响到中原的结果⑮;中国的带钩应该是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其出现地域为长江下游太湖流域⑯。此外,王仁湘先生认为从良渚文化玉带钩的质料、形制及工艺分析,不代表带钩最原始的形态,以钩系带的方式在史前时期应当还要出现得更早;如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的鹿角靴形器其造型及用法与后世的带钩类似,可以看作是比良渚玉带钩更早的带钩,且大汶口遗址的鸡骨钩之功能与靴形器基本相同⑰。然而,从功能来看,虽然鹿角靴形器、鸡骨钩与良渚文化玉带钩皆为史前时期以钩系带方式下的产物,彼此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但其形制特征、分布地域及流行时代等方面,仍与东周秦汉时期流行的带钩存在较大缺环。

良渚文化玉带钩最早于1972 年在浙江桐乡金星村遗址出土,但正式考古发掘中最早者则是1984 年出土于上海青浦县福泉山遗址60 号墓的玉带钩⑱。1986 年至1995 年间,在浙江余杭反山、瑶山、汇观山、横山及江苏武进寺墩等地又发现了几件玉带钩,据现有材料,目前共发现10 件。首先,从形制特征来看,这些玉带钩整体呈方块状,钩钮中部有孔,钩首向内弯卷与钩钮同位于钩体背部,这与东周秦汉时期带钩的整体形制差异非常明显;其次,在分布地域及流行时段上,玉带钩较局限于史前时期的南方地区,与东周秦汉时期的带钩分布范围亦存在较大的差距和空白,故本文认为此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源与流的关系,而应属不同时段下以钩系带方式所产生的佩戴物件,功能相似但产生契机及发展轨迹并不相同,应有各自体系。

(二)带钩起源“中原说”

关于“中原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认为,山东、河南、湖南、陕西、北京及辽宁等内陆的春秋至战国早期墓中都有铜带钩或金、玉带钩出土……北方游牧民族地区出土的带钩时代稍晚,证明带钩可能是中原华夏族发明⑲;也有学者认为带钩起源于西周末期的黄河流域,最早见于华夏族的服饰中,战国至秦汉时期广为流行⑳。

关于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带钩,不同学者也有争论。1976 年,山东省蓬莱县村里集墓葬出土2 件铜带钩,分别出自6 号墓与7 号墓,一件为怪兽形,兽身满饰鳞纹,背上有两翼。腹下有一小兽,伸出的长颈弯曲成钩形;另一件为方形素面。关于墓葬年代,简报认为当属西周中期至春秋㉑,但并未对出土带钩的6 号、7 号两座墓葬的年代予以判定。然而,有学者据此即认为山东蓬莱县村里集7 号墓中出土的铜带钩是中原地区年代最早的一件带钩㉒。孙机先生也赞同该带钩是在华夏族地区最早见到的带钩,并认为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华夏族地区已使用带钩,动摇了过去认为带钩是从北方草原民族地区传入中原之说㉓。对此,乌恩岳斯图先生提出质疑,认为村里集7 号墓出土的带钩其年代能否早到西周晚期尚不能定论㉔。确实,从年代来讲发掘简报仅仅是依据11 号、2 号墓出土的个别器物如铜鼎及铜盘、舟等的花纹及形制信息,得出这批墓葬的大概年代范围在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至于出土带钩的M6 和M7 属何年代报告并未指出。经对比,M6 出土怪兽形带钩与春秋早期玉皇庙兽形带钩YYM18:10 及春秋早中期反首螭龙形带钩YYM227:6 形制较为相似,故推测其墓葬年代可能不会早于春秋早期。此外,村里集发现2 件带钩的墓葬在该墓葬群中规格较高,出土有铜礼器、兵器、车马饰及玉石器等,显然为身份地位崇高者所有,从发现数量及流行程度来看似为孤例,因此带钩起源的问题则需另寻线索。

(三)带钩起源“游牧说”

关于“游牧说”,有学者认为带钩在春秋战国之际突然出现而发达,足示当时服装之突然改变与革新;其突受利用,可能系受外来文化影响㉕;也有学者从现代人体工程学角度分析,认为带钩主要是嵌于革带上的金属扣件,便于调整长时间骑马行进者腰间受力范围的宽窄和时效。束带可以对下腹部的内脏进行包裹,使其不被高频率、强力度的震动颠簸所伤害,是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的,类似于西医骨科的石膏夹板。其最早的使用者,是善于骑射的西北游牧文化为主的族群,而非地缘保守的农耕文化者㉖;还有人将带钩在中国的最早使用与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习俗及其所生息的地理生态环境相联系,认为当与活动在今黄河流域上游的骑马游牧民族基于游牧射猎骑射紧衣束带之需有关㉗。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带钩的出现是因中原农耕民族受到草原游牧民族马具启发而产生,指出中国古代带钩产生于春秋早期,且产生于秦国或者晋国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这两个诸侯国一个毗邻西戎,一个靠近北狄,都受草原文化的影响㉘。上述观点虽未利用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进行论证,但将带钩起源问题与游牧民族进行结合的角度具有重要意义。

除本土发现外,黑海北岸及西伯利亚地区也出土有类似带钩者。对此,孙机、王仁湘二位先生认为与古代中国带钩不同,前一种的钩首向下弯,而我国的钩首向上弯,二者有明显区别㉙。虽然中国发现的带钩并非源于斯基泰·西伯利亚式钩,但除钩钮外,兽形带钩的整体形制确与其有相近之处。斯基泰野兽纹流行时间较长,故也不排除后来中国工匠在制作带钩时对该类题材有所借鉴和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周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

(四)带钩起源“并行说”

“并行说”则主要根据军都山玉皇庙墓地出土的春秋早期青铜带钩,认为其制作工艺之成熟,时代之早,促使重新思考带钩的起源和制作地,并推测中原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带钩是并行发生的㉚。应指出的是,玉皇庙文化墓地出土的青铜带钩确实为带钩起源问题的讨论提供了重要资料。

(五)玉皇庙文化与带钩起源

目前,玉皇庙文化分布的军都山一带共发掘墓葬近六百座,其墓地年代上限约当春秋早期,下限可延续至战国中期。该墓群除出土有直刃匕首式青铜剑等器物外,数量较多的青铜带钩亦具代表性,较为引人注目。对此,有学者认为其时代上限有的可以早到春秋早期,下限可延续到战国中晚期,为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带钩的时空分布规及律特点增添了一批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并且应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带钩㉛。玉皇庙文化春秋早期墓葬中已发现较多带钩,且至春秋中晚期更为普遍,出土数量之多远远超出了中原地区㉜。军都山玉皇庙文化墓地出土的数量较多且时代较早的青铜带钩,确实为目前我国出土带钩中年代最早且分布地域集中者,为带钩起源或出现问题的探讨提供了考古材料的支撑。

三、带钩出现背景及兴盛传播的探讨

结合上述讨论,关于带钩出现背景及兴盛传播的问题可从东周时期的服饰传统与气候条件,以及玉皇庙文化进行展开。

(一)服饰传统与气候条件

夏商时期随着养蚕业的发展,农耕民族已大量穿着丝织品衣裳,如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衣之宽窄,随气候而异。南方气候暖,多宽。北方气候寒,多窄”㉝。根据文献资料及考古发现可知,西周的服饰也是宽大的褶裙式服装,且等级森严分明,宽衣博带、高冠浅履是其主要特征。

带,在商代已受到上层人士的普遍重视;西周时期,带已纳入礼服的范围,大带之制出于此时,应是不争的事实㉞。先秦时代,中原地区主要为上衣下裳式服装,其腰间束有大带和革带。大带又称为绅带,以丝织物制作而成,虽装饰华美,却不适于悬荷韠韨、玉佩等佩饰。革带又称鞶带,是一种皮带,最简单的皮带被称为“韦带”,以熟皮制成,带上没有任何装饰,系縛方式如同布带㉟。绅带与革带配合使用,一起构成了当时服饰礼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起初将革带束在大带底下,是因为革带简单,不像有纹饰装扮的绅带那般能够满足贵族追求奢华的服装要求,只束革带,不免有些寒俭。《汉书·贾山传》:“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唐颜师古注:“言贫贱之人也。韦带,以单韦为带,无饰也”。可见早期布衣所束革带不会有什么饰品。带钩、带扣出现以前,革带两端大约多用窄绦带系结㊱。孙机先生认为早期的革带上也可以用绦带和环系结其两端,带钩可以被看作是由早期革带上与环相系结的绦带演化而来㊲。由此观之,在农耕地区绦带与带钩相比,其出现时间可能更早。

先秦时期,带制已趋成熟,文献中有详细记载不同等级的带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规格、形制及色彩,显然已成为当时舆服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区别等级高低、身份贵贱的一个符号,已属礼之范畴。《礼记·玉藻》:“天子素带朱里,终辟。而诸侯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并纽约用组……”㊳,此处记载用带制度存在等级之分的同时,“并纽约用组”也说明当时带的系扎物件并非带钩,此时虽已发展出了较为完善的大带制度,但依然主要以丝绦系束革带。

再如《论语·乡党》载:“(孔子)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孔子生病受君王探望时,为不失礼仪,把朝服搭在身上,再拖上一条大带。此处“大带”即绅带,这至少说明当时朝服仍以丝绦系束为主,而非带钩。此外,根据考古出土的一些木俑的服饰也可反映当时腰带装饰的系结特征,如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男女木俑,并无表现有带钩的衣着特征。女俑身着单衣,无领,无袖,腰间用丝线束缝,外系长19.2、宽2.3 厘米的灰黑色皮带。皮带两端钻有小孔,以黄色锦带相连。男俑也只墨绘直领,右衽,上衣和下裳均彩绘黑白相间的斜线纹㊴。该墓葬的年代为战国中晚期,根据带钩的发展阶段,此时应正处于发展繁盛期,而这两个彩绘木俑仍然使用丝绦系扎,从侧面说明带钩并未成为主流。

从历史文献及考古出土文物资料可知,革带的使用历史并不短暂,几乎伴随着丝带一同成为古代腰带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是直到带钩出现之前都没有受到太多关注,故中原地区春秋初期开始出现的形制完善且造型精美的带钩与中原服饰文化中的大带与革带之间似乎存在缺环,也可以说当时革带的使用并未能直接促使带钩的出现。

有学者认为,带钩的出现与流行,应与古代衣冠服饰的演变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春秋以前的衣着形制是上体的“衣”与下体的“裳”分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衣冠服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深衣”,这种服饰制度的变革使革质腰带——鞶革的大量使用与流行成为可能,用于扣系鞶带的带钩亦随之大量出现并流行起来,春秋之前的带钩很难发现,这或与当时的服饰制度有关㊵。也有人认为革带存在着质地坚硬、不易系结的缺陷,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专用于革带连接的、可解可接的左钩右钮式标准意义上的带钩㊶。上述将带钩的出现与先秦服饰需要相结合的观点,为探讨带钩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研究视角。

除上述观点外,另有人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儒家提倡宣传的古礼制抬头,宽衣博带成为统治阶级不劳而获、过寄食生活的男女尊贵象征。上层社会就和小袖短衣逐渐隔离疏远,加上短靴和带钩,一并被认为是游牧族特有式样了。事实上所谓“胡服”,有可能还是商、周劳动人民及战士一般衣着㊷。这一说法从侧面表述了带钩可能与胡服有关,至少不是统治阶级或上层社会的主流服饰物件。因此,不排除带钩在当时社会是各阶层人士的佩带品,尤其在普通大众或武士阶层更为流行,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所出大批陶武士俑和芒砀山西汉梁王墓随葬骑士俑的装束中,即有大量使用带钩的情况,也许能够成为这一可能性的佐证。纵观历代贵族礼服,仍然是绅带与革带并用,但基本无带钩出现,也可以说它不是中原农耕民族固有服饰制度中的一部分,而“冠带之室”中的“带”一直以来都是以丝帛布带为主,非革带及带钩这一体系。

另外,从当时的气候条件来看,距今3500 多年前中国北方经历过一次变干且变冷的过程㊸。北方地区干冷的气候条件使得较为厚实的皮质类衣物成为当时人们的御寒必需品,而此类衣物的系结需求,间接地促使了牢固性较强的带钩的出现。从射猎与人体工程学及其他实用性角度出发,带钩对于游猎民族的影响似乎更为深远,与中原农耕民族重视礼制的需要并不相同。

关于带钩的出现与用途,有学者认为是“为了勾挂短剑、削刀之类的兵器或劳动工具,而那些生动、自然的动物形饰,显然与山戎牧猎生产有关”㊹。中原农耕民族使用带的历史较为久远,商周时期的文献中即有关于用带制度及礼仪的详细描述,其革带以丝绦系束为主,最初的革带可能因无装饰而藏在大带里面,但自从带钩出现后应该就是直接在革带外面系带钩,而不再以丝带复围之,由此推测,农耕地区的带钩似受北方民族地区影响而出现。

(二)玉皇庙文化与带钩的起源与传播

据考古资料,军都山玉皇庙文化墓地出土青铜带钩50 件,其中部分带钩的年代最早可至春秋早期㊺。结合上述农耕地区的服饰文化、用带传统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等因素,带钩的起源问题或许应从玉皇庙文化山戎墓葬㊻出土的青铜带钩进行切入。

《史记·匈奴列传》载,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㊼,可知山戎在夏代以前即已活动于北方地区。春秋时期其势力一度强盛,经常威胁周边诸国。《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桓公“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㊽。《春秋》《左传》《榖梁传》《管子·小匡篇》《中匡篇》《轻重篇》《封禅篇》及《燕召公世家》均载齐桓公北伐山戎史事㊾,足以说明当时山戎势力不容小视,且与齐之间早已存在交流,并由此推测山东海阳县嘴子前春秋晚期贵族墓出土兽形铜带钩(M4:43)㊿及蓬莱县村里集M6出土怪兽形带钩可能是受其影响而出现。

三晋两周地区带钩在春秋中晚期处于萌芽阶段,出土数量和类型都很贫乏,但在同时期的冀北地区却发现有大量的带钩,而这一地区内出现的随葬具有冀北文化特点带钩的墓葬,很可能是与北方地区人群的流入有关至于带钩在春秋中期以后发展兴盛,或与当时“无终西迁”有关。

无终与山戎,《国语·鲁语》云:“无终,山戎之国。”杜佑《通典》载:“古无终子国,一名山戎。”其所以如此,可能是无终曾参与山戎的“伐齐”、“病燕”活动,并为其中骨干的缘故。春秋早期,无终“遭受齐桓公打击后,不能在燕国都城肘腋之地的蓟县立足,于是向太行山区转移,成为太行山地区的无终”马长寿先生提出“无终初建牙于河北省的北部(玉田县),史称之为“山戎之国”。山戎被齐桓公所伐,无终遂西徙至山西北部的云中、代郡一带,与北戎合”此外,根据《左传》载:“鲁昭公元年(前514 年)晋荀吴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也有学者认为此处“大原”即“太原”,且地域上无终与山戎相邻,文化上当时的山戎最强大,因而在考古文化上无终与山戎两者之间不会有大的差别。结合地理置分析,齐伐山戎、令支和孤竹后,西征的即是无终,还指出无终西迁的路线,是西沿桑干河南下至晋阳地区因而,最初发现于玉皇庙文化的带钩,可能也随着无终的西迁传至当时的三晋或中原地区。

“在三晋地区发现的战国早期人俑上,其系带方式仍只见于腰带而不见带钩,说明在战国早期三晋地区使用带钩系带并不普遍。……处于三晋文化社会中较低阶层的人群,在接受北方文化因素的同时,延续了其实用的功能,如带钩、日用陶器等。尤其带钩给三晋地区腰带的系带方式带来了改变,使得带钩开始在中原地区甚至更为广泛的地域流行开来”进而可以得出,最初出现于冀北山地的带钩,经春秋前期无终西迁逐渐向中原或周边地区传播开来。

四、小 结

上文主要对带钩起源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粗略探讨和简要论述,认为带钩不是中原民族固有的腰带物件,其最初出现可能与活动于长城地带东部山地的北方民族有关。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农耕民族为适应当时需要,对带钩这一束带工具进行了借鉴、吸收。至赵武灵王时期,出于强兵兴国需要而推广“胡服骑射”,对原有服装进行了改革,短衣紧袖、长裤革靴这类便于征战的服饰较之前得到进一步吸收,尤其带钩在中原民族的再创造之下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如纹饰、造型、工艺、材质等方面皆有突破性的发展,同时也由原来的实用器逐渐延伸为带有祭祀性和礼制性色彩的重要器物。

带钩,作为影响东周秦汉时期服饰文化的重要腰带配件,是融装饰造型技术和金属冶炼技术为一体的古代艺术精品,虽没有像带扣及带鐍那般延续至今,但对于探讨服饰文化变革、冶炼铸造技术、礼仪审美观念、人群互动及文化交流等内容无疑具有重要价值,物件虽小,影响深远。

附记:本文根据笔者2018 年完成的学位论文部分内容修改而成。写作过程中得到导师刘尊志教授的指导,谨致谢忱。

注 释

①华梅著:《古代服饰》,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年。

②王仁湘著:《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⑤《汉书》卷94 上《匈奴传上》,中华书局,1964 年。

⑥《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3 年。

⑦王国维著:《观堂集林》(外二种)(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⑧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 年。

⑨ [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年。

⑩包尔汉、冯家昇:《“西伯利亚”名称的由来》,《历史研究》1956 年10 期。

猜你喜欢

鲜卑起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鲜卑民族初探
浅论几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婚姻习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