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选择

2020-11-30

法制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熔炉导向时代

中共永宁县委党校教研室,宁夏 银川 7501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①这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现实的需要,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成功实践,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成熟的基本经验

坚持问题导向,贯穿于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一以贯之的要求,已然熔铸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里。

(一)作风建设要求上一以贯之

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始终都把问题意识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把解决思想问题与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自我提高。无论是延安整风运动,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数次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抑或是改革开放后组织开展的“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四自”能力的历史。

(二)制度完善要求上一以贯之

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在党的制度建设中体现得最突出。从党的一大将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到新中国成立初步形成党内民主集中制的传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定制和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的一系列具体制度,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制度治党和党的制度建设,都是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进行制度变革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深入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更是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三)惩治腐败要求上一以贯之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建国初年的运动反腐、改革开放初期的权力反腐和现阶段的制度反腐的发展历程。从革命战争年代对黄克功案件的处理,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三反"斗争,再到改革开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确立,我们党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腐败问题,积极探索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规律和方法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接续反腐惩恶,打出了“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系列组合拳,科学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了反腐倡廉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不断自我净化;修复肌体、健全机制、丰富功能,不断自我完善;与时俱进、自我超越,不断自我革新;掌握新本领、开拓新境界,不断自我提高,形成了依靠党自身力量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动创新、实现执政能力整体性提升的良性循环。

二、聚焦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问题

“时代是出卷人”。②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总体向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温度不够

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共产党员的党性需要放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里,通过长期的教育、改造、管理和监督过程,进而质量互变、螺旋上升,逐渐锻造形成。可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教育管理党员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或者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党员干部思想不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理论修养不足,政治不够过硬。

(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锐度不够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用以解决党内矛盾、纠正党内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党员干部,剖析问题不真“动刀子”,找问题不细,挖根源不深。对上级批评放“礼炮”,对同级批评放“哑炮”,对自己批评放“空炮”,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锐利度”不够。主要原因是认识不够深入,能力不足,“怕”字当头,缺乏责任担当。

(三)凝聚力战斗力的“泉源”活力不足

凝聚力的增强,需要有实现团结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战斗力的提高,需要有强化党性观念、纪律观念的政治生活。一个党组织,如果失去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基础,就会一盘散沙。诸如,一些党员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不强,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力,不同程度存在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修养不够。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③新时代为每一个党员出了一份新试卷。我们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

三、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面对新时代的考卷,只有以问题为导向对自身进行革命性锻造,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才能成为新时代合格答卷人。

(一)加强理论修养,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对自身进行革命性锻造,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党员挖根源、触灵魂,坚定理想信念、政治修养过硬的主要途径。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一个政党亦是如此。”④要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作用,让炉灶升温。一方面,把理论武装作为自觉。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习党史,从历史的教科书里汲取营养,审视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固守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把党性锻炼作为自觉。在学习和实践中祛除杂念、净化灵魂,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同时,面对自己政治修养的不足,既要加强政治自律,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压舱石”,从灵魂深处增强对党的纪律的敬畏,对中央战略布局的认知认同;又要提高政治能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

(二)加强思想修养,以高度的认识自觉对自身进行革命性锻造,做到责任过硬,能力过硬

问题是个繁殖能力极强的“有机物”,尤其是由“四风”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工作实效。因此,要求党员,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把它作为政治空气的清洁剂、思想的净化器,不仅用足、用好、用活,还要用得经常、用得反复、用得持续。要有“‘以补过为新,以求过为急,以能改其过为善,以得闻其过为明’的胸怀,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⑤一方面,注重学习,加强实践,促进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另一方面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强化责任担当,提振精神状态。

(三)加强作风修养,以高度的行动自觉对自身进行革命性锻造,做到作风过硬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自觉地正视自身思想作风不纯的问题,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力量,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一方面,以德立人,加强自身人格修养。既融道德良知于基本生活方式之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又纳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一言一行于时代的道德范畴之中,切实做到以德立身。另一方面,引领风尚,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既培养群众至上的人生境界,对人民群众心存敬畏;又培养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以务实的作风赢得群众的拥戴;还培养党性至上的政治境界,以良好的品行赢得群众的支持。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问题导向,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持“五个必须”,实现“四个自我”,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

注释:

①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

②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5.

③董山峰.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好理论支撑[N].学习时报,2019-01-07.

④盛若蔚.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12-01-31.

⑤胡敏.以不断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的社会革命[N].学习时报,2019-01-16.

猜你喜欢

熔炉导向时代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饮食文化的“大熔炉”
“偏向”不是好导向
熔炉起落快慢对熔炉吊装梁强度分析研究
火山熔炉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