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跨学科X+公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0-11-30段亚林

法制博览 2020年22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跨学科公安

段亚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一、新时代公安人才的新需求

1998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发布《重塑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提出了改变本科教育的十大方法[1-2];2016年英国政府发布《高等教育白皮书》,强调高等教育应提升交叉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情调积极鼓励高校学生发挥创新创业精神服务社会;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4];2018年的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更是开启了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新征程。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更加注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也为我国公安院校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专门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有效治理犯罪新生态的要求

新时代是以第四次工业革命①[5]为重要标志的社会发展新环境,是网民规模空前庞大,网络普及率极限上升,数据为“新石油”,网络为“新空间”的二元空间(现实物理空间与虚拟数据空间)共存模式时代。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犯罪状态也发生了“变异”,呈现出了传统接触性犯罪向新型非接触型的转化,具有高度产业化和数据化的犯罪新生态。因此,公安部积极探索创新渠道,以大数据公安②工作为战略提升路径,构建新型软硬件响应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以人机交互、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依托的新型智能犯罪层出不穷,为公安部门有效打击犯罪提出巨大挑战[6],公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急需通过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出大数据公安人才等专门人才,从而实现对犯罪新生态有效治理的新时代的新要求。

(二)全系统全岗位创新人才的需求

新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自媒体的高速发展,“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是传播者”,公安干警的相关工作正在呈现从案件现场到无现场的“迁移”,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成为了重要的能力体现。当前,国内多地已经陆续以“单兵突进”模式培养优秀人才,以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实效。但是,从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的深入推进和持续发展看,“单兵突进”模式并不能满足当下社会爆发出犯罪新生态,在全系统全岗位内全面推进公安部门对新时代新生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已经成为了“民心所向”和“必备技能”,更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公安院校培养具有相应技能公安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公安工作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操作性的专门工作。目前公安机关呈现出的是细化分工、各自负责的运行模式,相互之间的协同合作存在一定的壁垒。但是,在数据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需要公安个体能力融合基础法学知识、行业技能、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其他新兴学科的技能;同时,各警种之间、各地区公安机关、各国家行政机关之间还需要进一步打破壁垒,构建融通合作的工作局面。这也对我国公安院校培养出全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局合作、完善跨学科教学课程设计、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

二、新时代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一)缺乏学科指导设计,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从学科体系上看,公安专业属于法学学科下的分支学科,依存于法学教育基础,但目前国内34所公安院校大多属于专科院校,旨在培养出具有专门公安学知识的专业人才,忽略了法学上层学科的教育教学,从而严重导致公安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掌控能力和技能素养③。法学学科是为公安学科的基础课程,本应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公安人才从知法、懂法到守法、执法的整个系统过程,但公安本专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依然依据传统公安行业的具体任务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内容的把控相对较为单一。

(二)跨学科教学匮乏,复合型人才培养艰难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和信息数据的快速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趋势,也是公安机关急需的高端人才。公安院校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与综合性大学和政法院校相比,存在学科单一,人才培养任务单一的现象,即使设定了相应的跨学科培养目标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但由于学校性质和学科数量的特性,往往难以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创新培养。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对而言,具有较为丰富的学科体系,能够较为系统化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是公安专业的技能培养也存在不够精准和专业度相对较低的现状。

(三)软硬件平台建设不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困难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入推进,类似于AR、VR的虚拟平台建设和各种大数据数据库的构建和完善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从培养公安人才的学校机构看,国内目前尚没有几所大学或者专科院校搭建完善的虚拟训练平台,在实际训练中并不能实现完整的相关项目的整体展现。相关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库构建的应用实训更是少之又少,想要通过大数据应用和使用来培养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现代智慧公安还存在较大的难度。从在职公安干警的培训上看,从公安部积极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到地方各部门积极实行各种数据平台建设,例如数字警务、智慧警务、警务云、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等,类型繁多,数据信息极为繁杂,而各地尚属于专人管理或部门运行状态,并没有较好的实现全员推广。

(四)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健全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各地要积极开展双师型教育教学实验和积极推广理论与实务相关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尽管当前公安院校积极开展从实务部门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关课程的协同授课,以期能够使学生走上岗位后能够及时适应和掌握相关技能,从而培养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但是,公安院校在实现多师授课时,往往并不缺乏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比较缺乏的是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的专业教育者,这些人员大多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担任教学任务,加上课程体系不完备不健全导致学生在学习系统专业技能时存在一定的衔接漏洞④。同时,即使教师配备到位,但由于设备和平台建设的落后,也无法保证所授课程收到相应的效果。

三、跨学科x+公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

本文试图通过构建跨学科X+公安专业的课程设计方案,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能够应对犯罪新生态的现代新型公安专业人才。

(一)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前文所述,当今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滋生犯罪新生态,公安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学历教育与专业培训的协同完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跨学科X+公安专业是通过进一步优化公安专业课程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将跨学科X加入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从而弥补当下人才培养中知识不足的现象。

(二)深化校局合作,优化整合公安人才培训资源

跨学科X+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体系优化,还需要实务部门和新型软硬件平台的实验实训项目的支撑。当前,公安机关的新科技平台和技术应用较为前沿,需求十分明显,高校作为培养这种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创新型人才输出“厂家”,需要进一步深化校局合作,加强软件开发公司、高等院校、公安机关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推进软硬件新技术平台的一体化建设,高等院校和公安机关负责平台构建的顶层设计和基层使用权限,软件开发公司负责具体设计和日常维护。理论是基础,实践出真知,采取上述行为能够确保高等院校在培养公安专门人才中的平台和应用技能获取路径保障,也能够为在职公安干警提供更多的培训项目设计和技能培训实验,使得公安人才培养培训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三)以学生为本,优化师资团队建设

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为确保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复合型新时代公安人才,需要打通公安本专科院校、政法院校和公安实务部门之间的壁垒。坚持一切付出皆为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原则,充分发挥跨学科交叉培养的优势互补特色,加强校内外跨专业之间的融合协作,深化跨院校合作和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组织不同专业教师及实务部门专家学者,组成针对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推广新技术的团队,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构建,为培养出新一代公安专业人才和在职公安民警新技能培训提供知识来源保障。

注释:

①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

②如数据警务、智慧公安、云警平台等.

③相比而言:政法院校具有天然的优势性,但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政法院校公安专业学生毕业时并不能依照公安专业招录进公安体制内,只能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进入公安系统.

④如一名视频侦查员的培养,需要学习的课程包含:法学基础、侦查学基础理论、视频技术、视频分析、信息采集、视频数据库的构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计算机基础原理、计算机基础应用等方面的诸多课程.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跨学科公安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公安报道要有度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