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

2020-11-30耀

国防 2020年5期
关键词:强军荣誉官兵

王 耀 李 斌 程 翔

内容提要:军人荣誉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统筹考量、多元力量参与、系统组织实施。应紧跟时代发展,紧扣军队职能转变,紧盯强军兴军目标,从涉及军人荣誉建设的国家、军队、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建设主体切入,厘清职责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区分建设重点,协同推进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3~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军人荣誉体系,是指围绕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激发军人使命感、荣誉感,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采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手段,规范军人荣誉设置、荣誉实施和服务保障等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措施办法的总和,是国家荣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对于激发广大官兵荣誉感、自豪感,提高全社会崇军尚武、尊崇军人的国防意识,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挥国家“基础支撑”作用

军人荣誉体系建设,是国家和社会整体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涉及面广、要素多元,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当前,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十分明显,需要从国家层面全面统筹、加强协作、军地一体推进建设。

加大军人军属优先优待力度。由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牵头,通过出台军人军属优先优待规定、制作颁发军属优待证、建立军属帮扶机构、设置绿色通道等方式,规范统一军人军属优先优待基本范围内容。各级政府根据各地实际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紧跟形势变化及时更新调整,持续拓宽优先优待范围,并将军属优待等级、军属优待范围程度与军人服役表现挂钩联动,确保军人经济上有保障、政治上有地位,激发广大军人的工作热情和军人家庭成员的自豪感。

推进军人荣誉立法工作。可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军人荣誉法规和条例,明确军人军属荣誉地位和实施办法,丰富荣誉种类,界定荣誉属性,完善荣誉表现形式,规范荣誉实施过程以及仪式庆典规格程序,强化荣誉在军(兵)种间、军地间相互对接、相互承认,不断健全军人荣誉运行、反馈和监督约束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荣誉制度和文化体系。

抓好军人的退役安置。可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委联合牵头,以消除军人后顾之忧为目标,以提高再就业能力为重点,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为底线,按照分类分级保障、个别重点关照的原则,根据军人服役期间表现对退役军人实施差异化优待安置。同时,不断健全退役军人安置管理法规制度,使军人的牺牲奉献得到应有回报和补偿。

二、发挥军队“主体骨干”作用

能打仗、打胜仗,出色地完成作战、训练等使命任务,是军队核心价值之所在,是彰显军人地位的根本保证,是强化职业吸引力和荣誉感的关键,也是军人荣誉的根本来源。军队应站在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高度,以培育“四有”革命军人、服务强军胜战为工作的根本标准,抓好军人荣誉体系建设,以提升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广大官兵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为工作的核心。

围绕强军实践展开。围绕作战、训练等核心职能任务,在官兵进退走留、奖励惩处、福利待遇、供应保障等方面及时调整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做到一切工作按打仗的标准、打赢的目标抓推进和促落实,将战斗力建设真正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确保荣誉建设目标不偏离、建设内容有实效,让军人的牺牲和奉献更有价值和意义,在强军兴军伟大事业中不断激发军人的内生动力。

体现军人职业特色。按照展现军兵种文化特色、体现牺牲奉献精神、呈现使命任务特点、显现素质能力水平的理念思路设计和规划军人荣誉。荣誉的授予应更多向在实战任务中表现突出者,在训练演习、比武竞赛中成绩优异者,在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科研攻关、国际维和等重大任务中有卓越贡献者,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无私牺牲奉献者等单位和个人倾斜。

关注基层一线官兵现实需求。习主席多次强调指出,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现强军目标的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思想,努力夯实部队建设基础,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围绕制约基层官兵荣誉感提升的关键问题,在个人发展进步、生活保障、晋职晋级、福利待遇等方面,进一步向基层一线官兵倾斜,提升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吸引力,不断激发其活力和创造力,增强广大官兵扎根基层、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发挥社会“助力增效”作用

军人荣誉的内涵包含两方面:一是军人对自我价值的满足程度,表现为军人对自我职业和岗位的自豪和热爱;二是社会对军人的评价,表现为社会对军人职业的认同感和尊崇度。军人及其家庭,深度融入社会生活当中,深受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社会民众的理解支持与否,深刻影响着军人地位和荣誉感的提升与下降。网络时代信息来源广泛,价值观趋于多元,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应加强对广大民众爱军拥军宣传教育和熏陶,持续提升社会民众对军人职业的认同和尊崇。

大力加强舆论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移动终端、微信平台、微博等新型媒体平台,采取更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个性新颖的方式,宣传部队建设、武器装备发展和军人风采风貌,增强民众对军人职能作用、牺牲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的认知。注重对“军粉”“军迷”的培养,激发全民对军人职业的认可和崇敬。通过加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进行英雄先烈事迹感召教育、定期开展走进军营、走进官兵系列活动,增设军人节日、做好“光荣之家”暖心工程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尚武光荣、参军光荣、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形成人人热爱军队、崇尚军人的浓厚氛围。

依法有效解决涉军维权问题。解决好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涉法问题,维护军队和军人军属良好形象及权益,关乎军队建设、关乎国防安全。可通过成立法律维权机构、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寻求地方支持协作等方式,用好法律这个武器,依法处置涉军网络谣言,坚决查处抹黑损害军队形象案件,为维护军人荣誉提供法律支撑,有效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发挥家庭“后盾港湾”作用

家庭是军人在前方奉献战斗的坚强后盾。军人的牺牲和奉献,离不开家庭的理解和支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军人荣誉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条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社会生活成本提高,双职工家庭较为普遍的今天,军属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由于军属的基础性优待和福利制度还不完善,荣誉的获取和体验不足,荣誉联动性不强,在聚少离多的环境下,对军人的理解和支持有所下降,“后院”问题已成为影响军人安心服役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着眼营造和谐稳定、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以增强家庭成员对军人职业的理解和支持为着眼点,发挥好家庭在军人荣誉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了解催生理解,理解方能支持。军人家庭成员应积极走入军营、融入军人生活,通过参与军营交流活动、观礼仪式庆典、评选最美军人家庭等多种形式,形成良好互动,加深对军人职业岗位和生活的了解和支持,在家庭中培育爱军拥军、情系国防的家国情怀和浓厚氛围。基层部队官兵大多是青壮年,属于家里的“顶梁柱”,参军服役肯定会对家庭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军属既是一种荣耀,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无法及时得到军人关心和帮助的情况下,军属要积极融入“军—地—家”三方共育共建框架体系,争取获得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帮助。同时,军属更应从提高自身独立生活能力、办事协调能力等方面着手,勇于挑起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家庭重任,用实际行动支持军人的事业,确保军人“后院”安全稳定。

五、发挥个人“关键核心”作用

军人荣誉,不仅是社会对军人贡献的褒奖,也是军人自身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或肯定。其中,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首要和关键。广大官兵应主动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发展、军队建设紧密相连,站在军队改革建设的“大棋局”上理解和看待军人荣誉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参与荣誉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广大官兵应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认识理解军人荣誉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切实领会新时代军人荣誉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衷心地认可认同和拥护支持。同时,还要发扬主人翁精神,踊跃为完善荣誉体系的建设建言献策。广大官兵应以培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加强对我军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习,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知荣辱、明责任,牢固树立听党指挥、保家卫国的政治信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潮侵蚀,不断激发恪尽职守、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革命自觉性,以正确的荣誉认知提升个人荣誉感,用新时代军人荣誉的价值标准和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猜你喜欢

强军荣誉官兵
我的科技强军梦
强军战歌
盛大国庆阅兵见证改革强军新时代
涨知识!这些荣誉到底有啥区别?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赞强军
荣誉背后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她们与荣誉如此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