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牙雕工艺的传承与演进
2020-11-30李婧
李 婧
海派牙雕以其独有的细花工艺,成为中国牙雕史上的重要流派。上海开埠后,大量周边地区牙雕艺人携徒来沪谋生。这些艺人在沪扎根后,在雕刻技艺上推陈出新,为细花工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们仿照竹雕所用的浮雕技巧雕刻象牙,在此基础上又将镂雕运用于牙雕,逐渐形成了细花工艺,其以造型优美、空灵透剔、工艺精巧、物中有情、景中有景的特点驰名中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一批国外烧焦破裂的象牙高尔夫球运至上海。当时上海的牙雕艺人将球体表面烧焦与裂缝之处清除,利用细花工艺将其改造为开壳的河蚌,同时在河蚌内部雕琢奇峰山石、亭台楼阁、古木花草等,成为早期象牙细花的代表作品,也成为海派牙雕诞生的重要标志。就现有研究成果而言,讨论上海牙雕业整体发展、个别牙雕传承人等方面居多。前者以胡昌民《上海象牙雕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曹迪和金煜《海派牙雕的传承发展》(《上海工艺美术》2011 年第1 期)为代表,后者以《痴心不变数十载 海派牙雕一脉传: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周百均》(《创意设计源》2010 年第2期)为代表。《上海象牙雕刻》《海派牙雕的传承发展》侧重上海牙雕业发展大体脉络,虽然涉及细花工艺,但并未仔细梳理细花工艺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痴心不变数十载 海派牙雕一脉传: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周百均》记录海派牙雕技艺传承人周百均雕刻生涯及其成就。本文拟从工艺演变角度探讨海派牙雕细花工艺发展史,以此记录这一濒临灭绝的特种工艺的辉煌。
一、浅刻之影:牙雕工艺的启蒙
早在新石器时代,上海的先民们就已掌握了较为基础的牙雕技艺。2010 年,上海青浦区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207 号墓,出土一根象牙权杖。这一发现,将上海牙雕的历史追溯至四千年前。这件象牙权杖长约97 厘米,带镦,镦部高约9.8 厘米,宽9 厘米左右。权杖主体呈片状,由整根象牙剖磨而成。主体上大下小,顶端平直。下端是榫状结构,可以插入镦部。镦部为椭圆形,主题纹饰有鸟纹与兽面纹。象牙权杖表面以浅浮雕工艺雕刻出10 组神人兽面纹样,底部萦绕着细刻的云雷纹。
从刀功来看,这件权杖无论是主体还是镦部,所见纹样线条纤细流畅,反映先民们所用工具之细巧。从布局来看,先民们巧妙利用象牙结构,以其自然弯曲的弧度作为中轴线,将神人面部对称地布置在象牙两面,从而避免单侧布局过于紧凑。从工艺来看,这件权杖运用了细刻与浅浮雕两种雕刻工艺。细刻主要体现为神人周身“回”字形纹样;浅浮雕主要体现为主体的神人、镦部的鸟纹与兽面纹。
该权杖属于良渚文化礼器之一,是上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孤品,同期或前后期可与此对比工艺的器物尚未发现。所幸的是,从其属性为礼器,以及良渚遗址出土的其他礼器来看,这种牙雕工艺或有迹可循。良渚遗址以其出土玉器闻名于中国考古界,神人兽面纹玉琮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上海地区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保存较好的神人兽面纹玉琮大体有四件,其中三件出土于青浦区福泉山遗址福泉山墓地,一件出土于吴家场墓地。这些玉琮表面均以浅浮雕方法刻出神人兽面纹,以细刻方法刻出细密云纹、重圈纹、弦纹等。从刀工、布局、工艺等方面看,均与前述象牙权杖较为一致。尤其是出自吴家场墓地204 号墓的神人纹玉琮,就在象牙权杖出土地附近。由此推测,这件象牙权杖工艺或来源于较为成熟的玉雕。这种工艺开辟了上海早期牙雕的路径。
二、镂雕初现:牙雕工艺的发展
1843 年上海开埠后,国外进口象牙日益增多,且由英国“怡和”、德国“世法”、法国“利和”以及美国“慎昌”等洋行垄断。这一时期江浙与福建等地的牙雕艺人,如顾咸池、王松年、王金诚等相继来到上海从事牙雕业;一些上海的竹刻、石雕艺人也加入牙雕队伍,并在城隍庙一带开设了一批牙雕作坊。上海牙雕工艺的第一次演进,就从在此开设作坊的艺人匡成良开始。
匡成良,祖籍江苏南京,师从上海“象牙王”王守安。王守安本业为红木家具雕刻,20世纪初来到上海转行牙雕并招收弟子。转行之初,王氏凭借已有的家具雕刻手艺,尝试制作竹雕、鸟笼以及烟枪等杂件,带徒也多传授木雕、竹雕技法。匡成良的象牙镂雕技法基础便是源于木雕与竹雕。匡氏从事牙雕之初,擅长在小板子上雕刻山水花鸟。其后,他带领弟子运用竹雕技法制作牙皮浅浮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挖,做多层次深浮雕。浅浮雕与深浮雕工艺的结合,成就了象牙镂雕技法。这种技法的精髓在于:镂雕层次随牙料内壁厚度递进,以此错位展现山水人物与草木花卉等景物,给人以立体视觉效果。
这时期采用镂雕技法制作牙雕者还有钟阿利。钟阿利的镂雕技法取法于果核雕。制作果核雕时,艺人需根据不同材料与形状设计不同布景。钟阿利受此启发,以雕镂小楼船的方法制作象牙松子船。这种松子船将牙身作为船身,上面雕刻松树枝干;船头由树干前端松针与树杈共同构成;船尾由树根构成;船中央雕刻出姿态各异的仙佛。不同于匡成良的是,钟阿利的镂雕技法并非多层次的镂空雕,在构图层次感方面不及前者。然而,这种借鉴果核雕镂雕技法创作的牙雕新样式,同样是牙雕工艺演进的表现。[1]
匡成良师徒的镂空雕、钟阿利的镂雕,是海派牙雕工艺开始演变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匡成良师徒创造的镂空雕,是海派牙雕细花工艺的一场预热。他的弟子冯立锦便是细花工艺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艺人。然而好景不长。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牙雕出口渠道因此受阻,沪上牙雕作坊难以生存,大部分艺人转行。海派牙雕一度衰落,直至1949 年之后方有起色。海派牙雕的典型技法细花,便是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
三、细花渐成:牙雕工艺的成熟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百业待兴。由于新的产销渠道尚未完善,上海牙雕业处于休整状态。当时留在上海的牙雕艺人仅有20人。至1958 年,上海玉石雕刻厂成立生产小组,组织仅存的18 位牙雕艺人恢复牙雕制作,海派牙雕的第一批作品就诞生于此时期,这些作品主要表现工农兵的生活和群众运动。例如,1959 年上海玉石雕刻厂的艺人们创作了大型牙雕作品《人民公社好》,这件作品的设计者,就是推动海派牙雕走向成熟的关键性艺人冯立锦。
冯立锦(1903—1967 年),江苏南京人,20世纪初来沪学艺,师从牙雕艺人匡成良。1949年以前,冯氏在学艺同时还为牙雕商加工牙料,与汪根发开设牙雕作坊。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上海牙雕业未有起色,他便离沪返乡从事农耕。1951 年他返沪重操牙雕旧业。上海玉石雕刻厂成立象牙雕刻生产车间后,冯立锦担任工艺师,并将细花工艺发扬光大。匡成良一代,细花工艺尚处于萌芽期,作品虽然可达到层次分明,但内景与外景尚不能融为一体,且题材较为单一,多为传统的吉祥题材。冯立锦对细花工艺的贡献在于:以圆雕、浅浮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将内景与外景融合在一起,使作品给人以幽深回旋的观感。同时,他在题材方面也颇有想法,将山水人物、瓜果之景运用于细花雕刻之中,丰富了细花作品题材。他的作品《光辉四十年》是象牙细花的代表作。该作品创作于1962 年,以一根重达75千克的象牙制成。他利用象牙天然的弧度将其设计为一根春笋,并雕琢了1200 多位神态各异的人物,以此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欣欣向荣。
上海玉石雕刻厂还有三位重要的牙雕细花传承人,分别为徐万荣、徐万城和徐万福。这三兄弟均为上海玉石雕刻厂的工艺师。其中徐万荣为长兄,9 岁便师从冯立锦学习细花工艺,擅长扦光与细花。他的刀工苍劲有力,刀迹清晰可辨,是同行中的扦光高手。徐万城16 岁跟随长兄学艺,同样擅长细花。他喜欢研究黄杨木雕、红木雕刻,并将此运用于牙雕创作。他的作品不仅传神,而且运用拉花、拼接、镶嵌等工艺,丰富了象牙细花内涵,代表作有《好医生》《南湖》《屯垦戍边》等。徐万福以钻头功夫之绝闻名。他用大钻定形,用中钻和中刀出层次,小钻出细活,以此造出的坯子给观者磅礴的气势感。他的拿手绝活“横山子”“镂空雕”和“蚌景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象牙细花发展,代表作品有《金刚山》《捕象记》《大花篮》等。
这一时期培养细花艺人的重地还有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以及上海工艺美术学校象牙雕刻班。20 世纪60 年代,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相继创办。前者培养的细花艺人有梁端玉,后者有火正本、徐根双和陈国良。梁端玉擅于将细花与人物结合在一起,作品常以圆雕等手法雕琢人物,同时以细花雕刻陪景,造就了一种空灵之感,代表作品有《梁祝化蝶》《琵琶行》《梦妇人》等。火正本擅长以细花雕刻组合材料,如作品《石头记》便是代表。该作品以象牙和丹塔木组合而成,层次分明、造型立体,挑战了传统海派牙雕的材料运用。徐根双为徐万城之子。由于父亲、伯父、叔父均擅长细花工艺,这为他从事细花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继承了父辈擅长的“横山子”“镂空雕”“蚌景雕”,在此基础上,他还精于扦光与出坯,可谓集父辈之长于一身,代表作有《红楼梦大观园》《张羽煮海》《赤壁之战》等。陈国良擅长细花圆雕、镂空雕和深透雕。他在细花工艺方面的造诣表现为:作品景外有景、层层递进,并将层次由两层发展至三层、四层,甚至是五层。代表作品有《芦苇中的野鸭》。海派牙雕正是因这些人的出现才得以传承。上海牙雕业也因此欣欣向荣,不仅确立了三大生产体系,而且牙雕产品还出口创汇。三大体系即细花、人物、仿古。细花以冯立锦为代表,刀工干净利落,内外景融合,是海派牙雕典型代表。人物题材以蔡健生为代表,主要表现人物造型、故事情节,以刻画细腻见长,是外地牙雕技艺在上海的延续。仿古题材多涉及仿青铜器、古灯、炉瓶等,雕琢后需要着色,以表现古着之感,是上海牙雕本土技艺的保留。此外,上海长江刻字厂的工艺师还复原了失传已久的细丝编织工艺。这种工艺盛行于清代乾隆时期,是一种将象牙劈成细丝,再编织成一定造型的技术,以广东牙雕艺人最为擅长。20世纪70 年代末,上海牙雕年产值达90 万元。至1989 年,上海牙雕销售额已达204.8 万元,主要销往美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2]然而,也正是这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会议,阻断了海派牙雕的生存之路。
1989 年6 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员国在瑞士洛桑会议上,提出禁止象牙与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的议案,西欧地区和美国、日本等牙雕产品主要消费国先后禁止象牙进口。中国作为成员国之一,也停止向牙雕制作企业供应原料。一时间,全国牙雕产量急剧下降。上海牙雕生产相关企业为保护牙雕技艺不失传,从行业内的140 名牙雕艺人中选取20 名技术骨干,继续从事牙雕保护与研究,其余人员全部改行,牙雕销路暂时停滞不前。
到21 世纪,由于牙雕从业人员老龄化较为严重,产量较20 世纪急剧下降,且产品市场需求量少;加上国家严格管理牙料供应,一时牙雕生产几乎禁绝。所幸的是,部分牙雕艺人尚未放弃,他们以民间艺人的身份继续传承细花工艺,代表者即周百均。1976 年,周百均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同年入职上海玉石雕刻厂象牙车间。2006 年,他创建上海工艺美术公司象牙雕刻工作室。他虽然擅长人物雕刻,但细花工艺同样是拿手绝活。他对细花发展的重要贡献在于:将细花特种技法“蚌景雕”“镂空雕”与象牙人物雕刻完美结合在一起,代表作为1980 年创作的《蚌珠戏凤》。在全国牙雕业低迷的状态下,周百均秉持一颗初心,坚持牙雕细花创作。2007 年至2009 年,由他领衔创作的作品《西厢和月》《鱼景》《桃花源记》,先后获得中国第八届、第九届百花杯银奖和第十届百花杯金奖。他还注重培养细花工艺传承人,不仅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一对一”辅导学生,而且重点培养了三位大学生,以继续传承海派牙雕工艺。此外,他从理论方面梳理了牙雕发展进程,参与编撰2005 年出版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全集·象牙雕刻篇》;他还与陆君玖共同编著了《天工巧艺——牙雕》。与此同时,新时期上海牙雕发展过程中,梁端玉、陆君玖等牙雕艺人也为上海牙雕作出了贡献。例如,梁端玉在新时期主要创作人物,且注重技法创新。他将彩绘与镶嵌运用于牙雕,结合漆器雕刻中的螺钿镶嵌工艺,以及金银细工中的抬压与錾刻工艺,创作出一批精美绝伦的人物作品。代表作有《释迦牟尼诞生佛》《释迦牟尼》等。
结语
海派牙雕以其特种技艺细花冠绝中国牙雕业。从20 世纪初至21 世纪初,细花工艺在传承人手中不断演进,并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为20 世纪初,代表人物是匡成良及其徒弟。该阶段细花发展的特点在于,艺人尝试结合浅浮雕与深浮雕,使之用于牙料雕刻,以此开创细花工艺。第二阶段为20 世纪50 年代,代表人物是冯立锦。该阶段细花发展的特点在于,艺人融合圆雕、浅浮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同时将山水、人物、瓜果运用于牙雕创作,在提高细花工艺水平同时,也为丰富细花作品题材带来灵感。第三阶段为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代表人物为徐万荣、徐万城、徐万福、梁端玉、火正本、徐根双、陈国良等。该阶段细花发展的特点有两点:其一,技法突破,如徐万福开创横山子、镂空雕、蚌景雕;其二,用材多样,如火正本将象牙与丹塔木相结合。相较于前面两个阶段,该阶段细花工艺对以往技法与用材的突破,标志着细花工艺逐渐从侧重单一镂雕向注重多种工艺、题材、用材相结合的方向转变。第四阶段为20 世纪70 年代至21 世纪初,代表人物是周百均。该阶段细花发展的特点在于,将细花特种工艺蚌景雕、镂空雕和象牙人物雕刻结合,在第三阶段转变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花工艺与其他牙雕工艺的结合。
海派牙雕工艺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上海开埠后,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是海派文化的一环。它的传承与发展也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一批又一批牙雕艺人结合各种雕刻艺术自觉继承与发扬的结果。
海派牙雕虽然在21 世纪有所传承,但是随着骨干艺人的老去,象牙细花工艺正面临人才断层的风险,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