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讨

2020-11-30健,邵

软件 2020年5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互联网+教育

王 健,邵 雪

(辽宁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0 引言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担负着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师范院校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挑战,积极探寻未来区域性高水平师资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提高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课题。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是师范院校的改革目标,创新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理念是改革重点,积极稳妥地建设差异化的课程体系是必由之路,精准高效的质量管理系统是改革的关键。

1 “互联网+”时代师范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将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人们可以通过廉价、开放的网络,快速、高效的获取和传播信息,得到全天候、立体化的便捷服务,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互动交流,自由、平等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互联网将打破教师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学校教育向终身学习发展,形成终身教育平民化的趋势;教育资源将重新配置,极大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教育理念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观为导向发展。

师范院校面临内外交困的生存处境、盲目升格转型、生源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双重压力等日益严峻的挑战。知识更多地成了被人贩卖、消费的商品,教育不再以知识本身的追求与心灵智慧的培养为最高目的,“有效”成了教育的最高标准,教授的功能完全被互联网数据库取代;信息以指数式增长,可用的资源虽丰富却鱼龙混杂;学习的碎片化让学习者的专注度下降,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师生之间更多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1];与学习伙伴日渐疏远,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真正用多种感官去接触世界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2 “互联网+”时代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崇尚人文关怀,鼓励科学探索,培育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服务和科技支撑。师范院校要在中国教育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自身强大、主动出击,以教学决定生存、科研决定水平、质量决定兴衰、服务决定地位、制度决定成败的办学意识,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需求,针对教学过程和学科建设提出问题,通过科研支撑来解决质量提升问题,科研成果和科技发明走进一线课堂,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服务于国家重大的战略布局。

师范院校要坚守高素质教师培养的使命,以师范教育为特色,坚持教师教育的中心地位;以创新为动力,构建教师教育的培养机制;以育人为导向,营造教师教育的文化氛围[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年轻人培养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教书育人。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要有国际化视野,吸取世界高等教育的精华和全球先进管理经验,以服务于基础教育为主,在追求真理、传承文明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无论新技术如何发展,高校都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深化教育改革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机制和制度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的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是改革的关键,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增强活力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3 “互联网+”时代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学生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大学的建设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大学的特殊性体现在文化的自由性、组织内核的学术性、大学组织的公益性、组织中权力结构的多元性、思想的超前性和生命常青性。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3]。师范院校以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首要任务,注重政治、经济、道德、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师范自身的结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优秀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未来教育家。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整个生态将因为互联网而改变,传统教育的生态体系正在被重构,要想实现规模化发展与个性化培养的和谐统一,倡导平等的生态和谐理念、构建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精准高效的质量保障系统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3.1 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倡导平等的生态和谐理念

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资源分配、教育结构、学科水平和学术水准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师范院校应根据社会现实的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培养人才。坚持多元化质量观和分类指导的原则,从全局角度进行核心理念的顶层设计,表述简洁明确,具备实践可行性。因校制宜,自主实施。紧紧依靠一线教师的基层探索,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寻找答案、求得真知,鼓励多样化的自主探索与创新实践,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改革智慧,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教育改革根本的立足点在基层,最终落脚点是人,要防止顶层设计成为空中楼阁。顶层设计要按照人的成长规律来设计,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介入,为基层自主创新、探索、实践提供保障[4];基层探索要传承人类文明成果,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顶层设计提供经验和宏观制度变迁的路径参考。顶层设计是学校领导有所作为,不是权力操纵和把控;是科学的引导教学,不是资金分配;是给基层更多自主权,不是统得过多过死;是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培养教师的依赖性;是顺势而为、自主探索、自由灵活,不是一言堂、一刀切、齐步走。只有源于实践的顶层设计,才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蓝图。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大学校园的无形围墙已经打破,学生可以在互联网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师范院校是培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倡导平等的生态和谐理念作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思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宽松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教育的生态性表现为多元、多样、自然、进化、渐进、质变等[5],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指导者、引导者,是学生人生的关心者、启迪者。师范教育应该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顶层设计要体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代表高尚、和谐、博爱、担当,不是低俗、斗争、私利、狭隘。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未来的教师必须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且具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综合特质。基层探索要体现教育活动内部诸要素的亲和、融洽与和谐统一,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整体,使人才健康成长所需的各种因素产生和谐共振,达到生态和谐地育人。教学过程是学生付出时间和生命的过程,对教学的敬畏之心说到底是对学生的时间和生命的敬畏之心[6]。一个开放的教育生态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正是激活教育前行的动力。

3.2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

中国根本的问题不是一个制度问题,而是人的素质、文化观念问题。通识教育是一种精神和信念的洗礼,是用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从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目标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教育承载着育人和文化功能,其首要本质就是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培育。经过自己长期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好的教师应该能够触摸和关怀到人的心灵和情感,激发人的良心和智慧,即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要提供学生接触丰富多姿的文化资源的机会,理解不同文化面对共同课题时的价值取舍和路向,认真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取向,让他们能够自我反思、自己判断和取舍。

许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缺少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儒雅的人文气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师范教育旨在改善教师作为学者、导师、学术领导和院校决策贡献者等角色在职业生活中的一切表现。它是一个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组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它需要依托历史思维的人文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治学修身,兼济天下”为育人理念,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综合的分析能力,以及不带成见或偏见的探索能力。人文精神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担负好涵养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命。

3.3 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步提升,完善精准高效的质量保障系统

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关系到高校的生源、自身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7]。教学管理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是教育的延续和巩固。教学管理人员在为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同时,还要协调好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和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对师生产生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营造一个舒心、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个管理者都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保持一种平和、良好的心态,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本能和习惯,在为别人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在管理中提升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这样一个良性循环是教学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的过程。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是一个细致而系统规划的模式,其中所有行动都必须使人确信,学校的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期望。建立一个贯通四年的精准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保障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监控,主要监督一线教师是否是专家或学者、课程与课外活动是否及时更新内容、教工是否采用当前技术和技能服务好学生、财务资源是否有效地投入到教学一线、教学设备与实验技术是否领先、学校声誉是否重视学生的质量。高校要不断满足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注重绩效,示范引领,对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怎么学承担更多的责任。

4 “互联网+”时代师范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师范院校因为对政府资金的依赖,主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真正的自主发展空间也比较有限。因此只能在有效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源、师资的条件下,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调整教学重心、转变教师角色、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人文精神、改善教学环境和健全质量保障系统几方面,在监测性机制、实质性内容、预测性思考、挑战性机遇和可能性途径等方面做文章,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通过营造学术氛围与树立良好学风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4.1 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保证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本科是大学的根基。本科生决定着大学的面貌,本科水平决定了大学的整体水平,本科教育决定学生和学校的未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其排列顺序、权重系数是不能颠倒和撼动的,否则就会变成科研院所或社会企业。师范院校应该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机制,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一些教师擅长做研究,却不一定擅长教学。由于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和各种大学排名造成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全面盛行,教师业绩考核过于强调科研成果与晋升、报酬挂钩,教师把科研视为第一要务,教学精力投入严重不足,大学人才培养的本体功能发生了动摇。“互联网+”时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差异不再是知识量,而是知识结构。教学的重心必须由“知识传授”转向“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培养”。

师范院校要考虑学术特性,正视学科差异,尊重学术职业人的职业尊严。更要有长期稳定、符合大学愿景和使命、有利于不同学科发展、能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的核心理念与原则。教师考核不要急功近利,要建立长期、科学、高效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把教学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科研经费申请和奖励项目,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术生产力,保证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和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师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根据本校教师的不同类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设计不同的内部要求和考核标准,在权重和比例上向教学倾斜,通过职称导向、薪酬导向和奖惩机制,使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和产出不低于科研上的付出和回报,充分体现出教学和科研的同等重要性,使教学与科研协调统一落到实处。

4.2 考核学历与能力的水平,根据教学需求聘用合适的教师

学历只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程度高低的标志,不能无限度扩大教育的功能。闻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行之。真正的能力来自于社会,真正的水平靠实践来检验。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的真正本领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师范院校选择和聘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不能唯学历论,更应注重那些最具探索与创造活力的师资。课程教学中固然有框架性的范式、要求和相似内容,但每位教师基于自身个性、风格、学养对内容、媒体、工具、教学方式的自由组合使课程灵活、多样。每个个体教的体验和学的体验都是独特的。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互联网+”时代的师生关系将是共同学习、相互启发的伙伴关系。教师角色的转变将从传播者转变为对话者,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从表演者转变为导演。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影响孩子终身的大事。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付出的才是真爱。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教师摆脱成见,善待每一个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进行反思。教师对每个学生要做到“去发现、去欣赏、去雕琢”,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和就学满意度,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增值来评价和反馈教育质量。

4.3 调整教学与实践的比例,强化教学计划中从师素质能力

一个没有精神底蕴,缺乏价值追求的大学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也很难在高度竞争的时代走得长远。“互联网+”时代传统学科在迅速分化,科学发现向技术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应从以学科为依据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师范院校应该以生态和谐理念为指导,围绕区域文化特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专业课程保持学科高水平的前提下,突出师范性、通才教育和实践环节,构建师范性强的课程体系。重视师范教育的目的性,把通识教育规范到能确定学生一个知识的广度的最高标准。

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修订要确立师范教育的中心地位,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注意课程体系中必修和选修的比例,合理调整课程开设的学期和先后顺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8]。精简学生必修的课程门数,多开一些大学分的课程,增加学习挑战度;鼓励教师多开设高质量的课程,增加全校课程总数,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减少课程种类,保证师范类核心课程的课时和知识深度;核心课程改革不是普通教育课程的修补,而是重新阐释师范教育新内涵和新见解;增加教育类课程、通识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测量与评价、心理健康指导、学科教育学等教育类课程应占所有课程比例的三分之一;压缩政治教育类、外语和计算机课程的课时,去掉与中学政治课重复的内容,公共基础课应采用网络自学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4.4 传承中华文明和人文精神,鼓励追求真理和独立思考能力

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从小学做起,因此师范教育更应该使毕业生具备这种素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在身体力行的前提下培育和感染未来的教师。用人类富丽的文化遗产浸润学生的人文情怀,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使人的内心和谐发展。通识教育包括中华文化传承、科技与环境、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等四方面的内容,需要广泛阅读经典著作的精华部分,透过深度学习,领悟并吸收其理性精神及逻辑思维。通识教育不是娱乐版、低层次的知识普及教育,不能宽泛的介绍国内外文明和人文精神,变成世界历史的流水账,应该是深层次的文化传递,真正触及到学生的神经和灵魂。通识教育应采用经典阅读、小班教学和研讨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独立思考、发展心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也是滋养中华民族创造文化新辉煌的宝贵滋养。哲学是对于人生系统的反思。易经是中国帝王之学,核心是变易、变化,用六十四种状态反映社会和人生的不同阶段,并提示各个时期应该注意的事情;佛教奉行众生平等,讲否定自我、觉悟修心,主张出世,改造人生;老子志趣让人内敛,倡导水的七性是最接近于道德的,清静无为,抱朴守真;儒家的信条是要入世救民,最高人生理想就是治国平天下;墨家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要体仁兼爱;法家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律以刑名;庄子志趣让人舒展,执着地追求精神上的逍遥,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孙子讲战争不能用仁慈和常法,诡道、用计和反间。牢记自己的历史和社会使命,多读几本书,不要一见到来自西方的名词概念、思想观点,就奉为圭臬,视为真理。师范院校要培养有信仰、有理想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苦行僧,不能培养绝对的、精致的为上层阶层服务的利己主义者。

4.5 完善硬件和软件的条件,创建适于交流和善于合作的学习环境

独生子女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后果造成现在的大学生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合作的特点。当代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络“原著民”,借助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具有空前的优势。“互联网+”时代教学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大学的学习方式将从“固定单一”的模式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核心、以创新为目的的“丰富多彩”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9]。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来,探索线上与线下融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开放与特色并重的多样化、开放化和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基于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需求,借助当下丰富可用的技术、设备、新媒体及社交工具,将这些理论组合应用、渗透在诸多环节,最大化地实现教师期望的效果。

重视抓好条件保障,提高教育供给水平,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环境条件是必须保证的。大学必须重视重构学生的个性化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由“零散片段”走向“系统完整”。任何技术都代替不了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强调课堂内教学的质量和深度,鼓励学生课外获得知识的数量和广度。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眼球化的学习方式与系统性的学习方式结合;探索在信息知识冗余时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在知识传授中要更加注重思维的训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提高小班课程的比例,增加师生的接触频率和交流深度;增加社会实践和合作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建立切实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建立教学支持服务中心,有效的帮助教师成为好的研究者与好的教学者。

4.6 精算投资与回报的效益,建立量化评价的质量保障系统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质量标准可以作为质量监控和评价的主要依据,及时的监控和反馈各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动态的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减少因教学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应包括招生情况、学生事务、课程考评、教师事务、校友反馈、财务资源等方面因素;关键绩效指标应包含新生质量、学生满意度、专业考试或专业技能、教师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教育拨款等内容;对入学成绩、向他人推荐本院人数百分比、学生学习、可获得的政府拨款数等进行明确的定义,以便有效的考评政府、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投入的情况;对管理体系带来的高附加值(高质量÷成本)进行量化,对学生满意度(学生实际就业率÷学杂费)、学生对学校专业的推荐率(雇主满意度÷政府教育生均拨款)、学生投资回报率(平均起点工资÷4年学杂费)进行数据分析;质量保障体系应有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和有效策略[10]。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要对学生能力的提升真正有利,要注重各因素的实际内涵,要少而精。

5 结论

大学教学改革实质上是一个公共治理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活动过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设计是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11]。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要确立大学自治的理念,以服务性思维为核心,坚持持续的反思与改进的基本策略,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自主接受市场检验。衡量教育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师范院校一定要找准学校的定位,不能守株待兔、靠天吃饭、乞讨施舍。一定要借助国家综合改革的有利时机,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教育领域,结合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在可控的范围内主动搭建大学治理体系的完整框架和整体格局,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大学的办学质量与治理效率。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互联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