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策略研究

2020-11-30

软件 2020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院校时代

方 芳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悄然而至,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逐步提高。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已经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如此形势,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必须加以改革和升级,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1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成果,它的出现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标志,也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这就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动力。“互联网+”通常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而此处的+并不是简单的合并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让互联网和各大行业完美融合,促成新的生长点。互联网+有六大主要特征:跨界性、创新性、重塑性、人性化、开放性、包容性。这六大主要特征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此处笔者不再多加赘述。总之,“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网络时代,各行各业要想在此时代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就要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抓住改革创新机遇,勇于面对时代挑战,在稳步前进中谋发展。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要想更好的发展,并顺应时代需求培养高精尖人才,就必须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契机,对“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有一个准确的把控,找寻最佳策略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1]。

2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现状

2.1 限制高职院校课程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就是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动手能力,这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重点有所不同。目前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实践性强的高精尖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此外,就高职计算机课程设置而言,也是实践课程远大于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为学生提供更能更多的动手机会和实际操作机会。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为了顺应时代需求,寻求变革,努力扩充网络课程,这种方式逐步淡化了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初衷,也大大降低了许多高职计算机院校学生实习和实训机会,其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在此过程中直线下降。

2.2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据当前数据表明,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在网络授课过程中,大多以文本信息内容为主,授课过程也主要是对于文字内容的解读,整个课堂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这也就在无形中降低了授课成效,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大打折扣。此外,教师尽管有网络媒体这一新的教学媒介为支撑,但在授课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整个课堂的交互性也很低。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满意,学生参与度低等现象出现。

2.3 缺少有效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手段

尽管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将网络教学课程进行普及,但是其收到的成效却令人不甚满意。具体原因归结如下:1. 尽管网络化教学已经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得以普及,但是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仍沿用了传统教学管理手段,例如:期中期末考试、考勤机制、论文提交等形式,这种形式一方面导致学生抱有完成作业式的目的敷衍了事,另一方面教师也很难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给予准确评价,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教学效果。2.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律性差,自我管制能力低下的特点,这也是导致大多数在线课程最终流于形式,无人问津的现象时有发生的原因,影响了网络教学的质量难以提升,成果低下[2]。

2.4 课程内容展现方式单一

据调查分析显示,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网络课程的普及度大有提升,内容也随着网络课程的普及有所丰富。但是纵观整个网络课程不难发现,许多网络教学形式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大部分教学资源都来源于知名网络教学课程网站,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也基本以文字、图片、视频、表格或PPT的形式呈现,这种方式不经会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差,同时也会影响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内容也呈现着换汤不换药的特点,这种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的结合,并不符合当前对于高职教育以技能和实践为主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激发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进社会的各个行业。该技术与各行业并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在思维上影响各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教育工作这也在不断探索适应时代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变革,高职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再不断变化。许多农村的学生因条件设置可能并未涉及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但是许多城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却大有不同。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已经潜移默化渗透到各行各业,不同的岗位和行业对于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电脑、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运用水平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间水平差异,在不断提高学生信息化运用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其构建计算机思维模式,从而满足不同行业的用人需求,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培养顺应时代的综合性全面人才[3]。

4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探究

4.1 重视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养

为了更好落实“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不容忽视。因此,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建设,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对于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意识。对此,高职院校可在学校定期组织学术论坛,加强各大院校优秀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在此过程中让教师不断吸收和借鉴优秀教师和专家的教学方法,取长不断,逐步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改善自己的授课方式。增强计算机授课效果。此外,作为一名高职计算机教师而言,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互联网多媒体新型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除此之外,还应在“互联网+时代”下不断增强自己网络资源搜集能力,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自己的洞见力,同时,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过程中还应不断加强自己的多媒体运用能力,逐步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4]。

4.2 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教学首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实用性人才,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要想更好的实现计算机课程改革,更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社会对于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企业也逐渐提高了对于互联网信息的重视,高职院校作为传输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源头,应把握社会需求,为社会培育一批对口人才,充分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逐步转变传统授课思维,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授课过程中树立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另外,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版本都过于陈旧,部分教学知识甚至与时代脱节。教师应当结合时代潮流,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修改,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相关知识,例如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热衷于计算机证书的考取,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考证相关知识,不让学生为了考证而学习,而是为了提升实践能力去自发学习。

4.3 为学生构建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下,许多学生获取资源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为了为学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例如可以以微课视频作为课前导入,增强课堂趣味性,同时也可利用微课对已有内容做一个扩展和补充。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实用性强、与计算机课程学习相关的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许多学习网站不仅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也会提供相关内容的具体操作步骤,这种手把手式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其实践过程中的熟练度。最后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授课之前可以将相关内容以文档形式发到学生群里。文档内容可以涉及到具体的操作步骤,这样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跟着操作步骤自己学习,这样也就在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增强授课效果的目的[5]。

4.4 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高职计算机授课多以教师为主体,在“互联网+时代”下,要逐步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在授课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基础和水平,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要想对学生水平有准确的认识,首先应在学生入学前做简单的基础测试,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划班,这样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能充分考虑到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保障课程进度,最终在整体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此外,高职教师要想打造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还应在课前通过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发布授课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控,引导学生学习,及时让学生反馈自己的问题,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利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学生授课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5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硬件设施质量

据调查,尽管我国经济和教育水平在近年来大幅提升,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落后,这也就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许多高职院校因为经费不足,因此在计算机教学硬件设备购置上投入经费很少,许多设备老旧,计算机卡顿现象时有发生,系统版本低下等问题也时有耳闻,这就直接阻碍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变革,影响了学生的上课体验。另外,许多坏旧设备也没人及时维修,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大经费投入,提高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质量,为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6]。

4.6 优化课外实验活动环境,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不仅关乎学习效果的好坏,同时也会大大影响高职教师的教学成果高低。课内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动态性,许多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因此在高职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设置更多的课外实验活动。例如在进行power point这一课时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去操场进行素材搜集,让学生自行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图片素材,最后在自己原有素材搜集基础上,利用课堂理论知识对PPT进行设计、美化。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学生在作业制作和汇报的过程中也会更用心,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自己的power point相关知识运用能力,这种课外授课模式不仅有趣,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收获良好的实践成效[7]。

5 结论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已经积极响应时代需求,积极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并在实践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固有问题亟待解决[8]。高职计算机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应正确利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顺应时代需求和潮流,改变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一批全面型计算机运用类人才。勇于探索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有效方法进行解决,最终在推动计算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计算机院校时代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