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八阵
2020-11-30李兴斌
【原文】
孙子曰:“智①不足,将兵,自恃②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战不足③,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④,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⑤,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⑥。此王者之将也。”
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⑦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⑧,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⑨。敌弱以⑩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⑪以诱之。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⑫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⑬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⑭,居生击死。” 二百一十四 八阵
【注释】
①智:原为“知”,指智谋。
②恃:原为“侍”。
③数战不足:指没有打过几次仗,没有什么作战经验。
④万乘国:指可以出动上万辆兵车的国家。
⑤情:原为“请”。
⑥诤:疑同“静”,静止不动。一说,为“止”,亦通。亦有解作“谏”者,意谓:假如没有取胜的把握,就要谏止勿战。
⑦三:原为“参”。
⑧诲阵有锋,诲锋有后:不论布成那种阵势,都必须既有前锋部队,又有后续部队。诲,疑同“每”。锋,原分别为“蜂”和“逢”,指前锋。
⑨以二收:即以三分之二的兵力解决战斗。
⑩以:犹言“而”。
⑪下卒:与选卒相对,即战斗力弱的士卒。
⑫易:平地。
⑬厄(ài):同“隘”,指险要地形。
⑭生地:有利地形。死地:不利地形。
【释义】
孙膑说:“智谋不多的人,却要领兵打仗,这是因为他自负、逞能。勇气不够的人,却要领兵打仗,这是因为他盲目自大。既不懂得用兵之道,又没有足够实战经验的人,却要领兵打仗,这是因为他企图靠运气侥幸取胜。要想保证万乘之国安全、扩大万乘之国君主声威、保全万乘之国人民生命的人,必须懂得用兵之道。所谓懂得用兵之道,就是要上通天文,下懂地理,内得本国人民之心,外知敌人各方面情况,布阵时懂得各种阵法要领,有必胜把握就打,没有必胜把握就不打。这才可以称得上是‘王者之将’。”
孙膑说:“运用不同的阵法作战,要根据地形的有利条件,采用各种阵法中最适宜的那一种阵法。布阵时,兵力要一分为三,每阵一定要有前锋,每支前锋要配备后续部队;所有部队都要待命而动,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交战,以三分之二的兵力守住阵脚。要以三分之一的兵力突击敌阵,以三分之二的兵力解决战斗。敌人战斗力弱而且阵势混乱,就要先用精锐的选卒乘机去攻击它。敌人战斗力强而且阵势严整,就要先用战斗力弱的下卒去引诱它。有车兵、骑兵参加作战时,也要一分为三:一部分在左翼,一部分在右翼,一部分在后面。地势平坦要多用车兵,地势险峻要多用骑兵,地势狭窄隘塞要多用弩兵。无论地势平坦还是险要,都要清楚哪是‘生地’哪是‘死地’,要占据有利的‘生地’,打击处于‘死地’的敌人。”
【解析】
本篇共两个自然段,可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孙膑首先论述了“智不足”“勇不足”“不知道、数战不足”却非要“将兵”三种情况分别出于什么原因,然后指出:要想“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必须“知道”。所谓“知道”,是指上知天道,下知地理,内得民心,外知敌情,交战时则懂得阵法,能打胜就打,打不胜就不打。这样的将领,才称得上是“王者之将”。这其中,他着重强调了“知道”的重要意义。孙膑所论,可谓言简意赅,深邃精警,切中要害,深合乃祖孙武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的思想。
第二部分,孙膑论述了运用“八阵”作战的基本原则:兵力部署上,强调要三分兵力、斗一守二、“一侵”“二收”,每战要用精锐士卒为前锋。在地形利用上,主张要平易地形多用车兵、险要地形多用骑兵、隘塞地形多用弩兵;此外,还要控制有利地形,打击处于不利地形的敌人,即所谓“居生击死”。孙膑自己就是一位极其善于巧妙利用地形克敌制胜的高手。他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所以能先后两胜魏军并迫使庞涓自杀,就与其善用地形有着重要的关系。
本篇篇题,原写在第一简简背。八阵,古代对各种阵势的通称,并非仅仅指八种阵势。这里似指古代的一种方阵:整个阵形成方形,由八个小方阵组成,大将居中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