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内在关系与实践指向
2020-11-30王蕊寒
王蕊寒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33)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1],进一步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育德成为教育的重要命题,正如“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2]。如何对青年开展立德树人教育,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立德树人的重要内涵。空间是人们相互交往的领域,个人在与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及人的交往中表现其自我,此为德育空间。基于德育空间建构视阈,旨在明晰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进而把握其内在关系与实践指向。
一、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当代青年是现实的个人,是处于社会关系结构、社会秩序中的个人,受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影响,以及网络场域对人的争夺等,表现出现实性的特点。另外,青年是能动的主体,是有理性、会思维的人,其内在尺度首先表现为人的需要。厘清现实的个人的特点及需要,即在马克思实践理论视阈下,明晰青年的现实需要。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在于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人的培育需要关注教育对象的特点,树立起青年的“德”,需要从逻辑起点的“人”出发,分析青年接受德育的现状,包括生存场域。
1.发展中的青年:生存场域变更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的、历史的,人是特定社会关系网中的结点,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理念精神,因而需要在历史性的社会生活中考量其特点、需要。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经历了幼儿期学会以“我”来标志自己的第一次飞跃及青年期的第二次质的飞跃。青年期是由家庭走向社会的过程,是个体进入社会的重要环节。当前,大多青年面临着异地求学的现实,旧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在空间上的解体,加之思乡与漂泊情绪的困扰,因而生存场域的变更易造成个体的孤立无依之感。
2.成长中的青年:追寻理性精神
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这里“现实的人”,既不是淹没在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人类个体,也不是费尔巴哈关于人的那种抽象的“类”的概念,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概念。因而,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题,理性精神的培育,正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世界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多元价值,带来新的思想与碰撞,种种思潮撕裂社会共识,青年需要在多元的观念中寻求自身的价值观念。青年与父母间存在代际的沟通障碍,且同龄人也都处在成长的迷茫期,使青年的成长缺乏人际关系支持,也就较难在多元的关系中明辨价值。
3.现实中的青年:德育空间迷失
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作为一种感性、对象性活动,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在现代性的德育困境中,在网络场域如何使德育在场,如何在日益网络化的交互关系中建立起德育的空间,均是立德树人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首先,当代青年从属于一个互动实时、高效圈子,大量的信息投送带来话题本身的瞬时性、消亡性,青年的价值判断也就无所适从。而且,网络场域对人的争夺带来了社会关系的重构,人的圈子不只是家族关系、学业关系、工作关系,还有网络的圈层,纷繁复杂的现象遮蔽了现实,更带来种种误解与迷思。同时,现代性德育困境意味着德育空间的迷失,从人心秩序的角度看,现代性问题的本质是现代人的安身立命问题,是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面对着多样的消解德育的反作用力,呼吁德育空间的发现,是对于如何使教育“在场”的思考,也是对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如何“在场”的思考。
二、立德树人的内在关系
青年德育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关注人本身,围绕这一逻辑起点,存在三对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私德与核心价值体系间的关系及受教育者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德育空间的关系。厘清这些关系的要义是回答立德是什么及为什么要立德的问题。
1.个人到社会:私德与核心价值体系
从社会层面来看,青年立德的内容,是基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德。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时,个人主义思潮兴起,价值澄清理论一时间成为主流,不同团体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一切观点都可以讨论、确认或怀疑。价值澄清,旨在在事实层面厘清问题,而不做任何的价值评判,价值取向则交给学生个人在清晰澄明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学校道德教育奉行价值中立原则,其弊端是过于强调个人的满足,从而导致道德上的相对主义,青年因为缺乏有效的道德指引和规诫而产生道德迷失现象。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提倡建立核心的道德价值观,西方德育的转向,印证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共识的重要性。德育就像柏拉图“洞穴喻”中传播真理的过程,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转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作为一种原则性的遵循,是道德理性的力量源泉。
德育是关于由私到公的教育,道德具有社会性、意识形态性,是人进入社会的规则。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德行、德性成为畅行的规则。社会生活以个人与个人的私人关系为起点,扩展到个人与群体,从而建构了道德规范体系。而联结个人与社会的规则机制,在人的交往层面体现为道德。康德则认为在于个人的道德原则是不触犯他人关于道德的原则,这是一种遵从原则的道德,成为受教育者的道德理性的体现。由私德转化为核心价值体系,个人也就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走向了社会。
2.个性到理性:自我与德育空间
从个人层面来看,德育使人的自我意识苏醒,为人开辟精神、价值空间。一方面,德育使人的自我意识苏醒。费希特相信内在精神的价值、人性的合理性及自由的重要性。人有自我,则本能被贬为非我。他高扬主体性、能动性,从自我到非我到更高的自我,即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的否定。马克思将其发展,认为人对异化的摆脱是一种内部的自我超越,即对自我的否定之否定,这才是解放的思想、解放的人类。德育使人的自我意识得以苏醒与解放,追求内心的真善美,是对将人作为工具的异化力量的摆脱,是关于将人作为目的的美好追求。
另一方面,德育为人开辟精神、价值空间,立德在于培育精神力量,为人的最高价值。斯宾诺莎认为,“德性就是人的力量的自身”[3]。德育何以为五育之首?在于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赫尔巴特同样把教育的所有目的和最高目的指陈为道德。[4]并且,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依托于人的精神文明水平。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发展,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
三、立德树人的指向:美好生活与德性人生
斯宾塞指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5]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本质,即培育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要使人形成核心素养,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基于德育空间建构视域,德育是一种思想上的启蒙,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活动,学会求知、学会生存是一种理性启蒙,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远大志向。同时,德育涵养德性,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同样在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中占据重要位置。德育要最终指向立德树人,需要在微观上紧抓基本矛盾,把握动态转变;在中观层面重视关键课程,构建价值内涵;在宏观上关注社会背景,指向美好生活。
1.紧抓基本矛盾,把握动态转变
微观层面,要紧抓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曾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6]青年内在思想矛盾的运动转化,体现了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的矛盾运动,以及主体对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体现了青年思想的发展。因此,要分析研究这些矛盾,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法加以科学的分析,最后揭示青年的真实需要。考察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时,可以探寻受教育者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将它作为行为的边界时,是基于他律,还是自律,是基于角色规范的道德,还是一种遵从原则的道德从中考量受教育者的道德理性,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原则,成为青年道德理性的力量源泉。
2.重视关键课程,构建价值内涵
中观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应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现实中的理论供给问题,弱化了德育的价值,作为消解认同的反作用力影响着立德树人最终目标的实现。并且,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其原因在于立德树人的内涵不仅意味着知识性道德规则的传授,更在于德育空间的建构、理性精神的培养,此为价值性的体现。使道德教育成为具有价值性的逻辑体系,推进德育实践的创新,是立德树人的实践指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破解立德树人命题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蕴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德建设、育人导向、守正创新等内涵。首先,思政课教师要讲政治、有情怀、正人格,以自我的德行涵养学生的德性。其次,要重视育人价值。思政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价值的传授。最后,注重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7],能释疑解惑,理论就具有魅力,能贴近现实,思想就具有张力。思政课在释疑解惑与贴近现实中落地,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看到育人工作、教育事业的创造性,自觉更新教学内容与方式。
3.关注社会背景,指向美好生活
在宏观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立德树人,需要把握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个人主义思潮盛行,使青年因缺乏有效的道德指引和规诫而感到无所适从,因此社会要引导青年的价值选择,帮助其形成价值归属这也是青年的需求所在。在当代这个互联网时代,多元的思想文化、更新的网络场域下的德育交互方式,成为立德树人面向的话题。青少年个体成长需要社会,社会也要求个体“超越个人”。学校教育恰恰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即立德树人,因而需要把握教育的总体格局与长远利益。
中国现代的美好生活,表现为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先进文化代表着更高层次上的精神追求,为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拓宽了空间。美好生活的哲学内涵意味着善、德性能给人带来幸福,代表着德性的旨归,这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先进文化孕育下的美好生活,代表着德性的旨归。因而,美好生活与德性人生成了立德树人的落脚点。
树人在于理性精神、德性品格、信仰信念的培育,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教育。一方面要妥善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另一方面则要架构自我的精神空间。总之,建构青年的德育空间,就要从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人”开始,寻根究底,把握青年的思想特点,明晰立德树人的内在关系,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指向,唯此才能构筑美好生活与德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