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教育路径探究
2020-11-30张敏
张 敏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十九大以来,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青年是社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群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在不断增大,青年的发展动向在一定意义上引领着时代的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他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加强对青年的国家认同教育,是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前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工作。
一、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所属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立、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在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问题面前,青年有必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履行法定的义务。青年在国家的发展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加强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教育尤为必要。
1.国际交往的前提
在国际交往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交流程度不断加深,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革。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当前,我国与国际接轨的代表性群体是新时代的青年,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中成长。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保持着包容性,即求同存异,这无疑是加强国际交往的前提。在现实社会中,部分青年表现出了一些不良的倾向,如:崇洋媚外,秉持着“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圆”的错误观念,盲目地认为外来文化、产品比国内的好;“两面人”的现象:一面是现实社会中的佼佼者,另一面在网络中公然表达对我们国家的不尊重。诸如此类问题,都在提醒教育工作者在国际交往中警惕不良的价值倾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2.社会稳定的要求
国家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有众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在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前提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需要公民认同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而社会的稳定则需要每一位公民自觉地采取行动去维护。21世纪以来,青年活跃在社会的前沿,加强对青年的国家认同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抓住青年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他们进行基本的教育,保证国家认同教育的成效。
3.个人成长的关键
青年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在新时代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首先,青年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心智仍不成熟。青年普遍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在日渐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不及时对青年加以引导,他们容易陷入一些错误的思想陷阱,进而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甚至扰乱社会秩序,对他人、对国家产生不利影响。其次,青年的使命担当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他们通过实践行动实现,实践需要基于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才能取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道:“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青年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认同教育,是从青年出生开始就一直在开展的一项国民教育,青年群体只有在实现国家认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进而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
加强青年对国家的认同、热爱,并引导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的发展,是国家认同教育要实现的目标。在新的背景下,优化国家认同教育路径,提升其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并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创新教育方式、营造教育氛围、充实教育内容,是切实有效地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在新时代,国家各级教育主体应当坚持以基本国情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撑,坚持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这三个方面切实提高青年对国家的了解、认同、热爱,激励青年以实践行动报效祖国。
1.基础:基于国情开展教育,提升青年对国家的了解
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引导青年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加深青年对国家的了解。国情,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各方面。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国情的清醒认知,我国的国情主要包括自然国情和人文国情,基于国情开展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利用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等自然国情,开阔青年的眼界。根据中国共青团的界定,青年是指14—28岁的人,在这一阶段,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努力做到结合我国的自然国情创新教育形式,采取展示图片、录像等辅助工具,或者带领学生实际参观等多种形式,在直观认知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实现对自身国民身份的认同,建立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从历史的视角进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历史是不能改写的,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汲取历史给人们的经验教训,做到“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在正确认识我国历史,将讲解书本知识与参观历史纪念馆相结合,引导青年正确地看待我国发展的历史,从而在实践中形成历史思维。在此前提下,青年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珍爱和平的观念,自觉地将促进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第三,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引导青年形成对我国发展现状的正确认知。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在开展国情教育时,一定要坚持从我国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贴近生活实际,帮助青年认知我国的国情。当前,青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青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对我国的发展阶段形成正确的判断。
第四,立足国际,在与其他国家制度、文化等的比较中认清我国的国情。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面对国际形势的不断演变,青年更应该从国际视角下保持对本国国情的认知。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呈现出更加鲜明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年将我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在比较教育中实现青年对国情的认知,从而激发青年的国家认同,提升青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2.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实现青年对国家的认可
实现国家认同,最重要的是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统一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做出了规定,为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价值目标与价值追求。在新时代下,国家认同教育要取得成效,需将其融入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在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及实践培养的过程中,实现青年对国家的认同。
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体现在:首先,通过理论教育,使青年明确党中央对国家、社会、公民的要求,激励他们以这些要求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并自觉地将这些要求付诸实践,使青年成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学校、家庭、社会要相互配合,在社会主旋律的引导下,共同为青年成长营造出理念一致的环境,通过环境的感染,对青年进行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使青年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此过程中自觉地实现对国家的认可;最后,在开展精神文明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庆祝民族节日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会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对国家的认可,培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因此,要实现青年对国家的认可,最重要的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在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实现青年对文化的认同,帮助青年在内心实现对文化、制度等的认可,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这三大教育主体要发挥教育合力,为青年的成长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3.支撑: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培养青年对国家的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穿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课程,在新时代下,国家认同教育要融入课程教育中,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中,实现青年对国家的认同。
为此,在编写教材时,要努力做到:结合时代的背景,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以新的时代内涵教育学生,突出“新”的特点;从国家、民族的实际出发,将国家的文化、理念等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实现对民族的认同,以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为基础,在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自信”;教育者要通过各种渠道扩充知识、提升教育能力,以高超的专业技能开展教育,提升教育的实效性,突出“专”的特点;教师队伍的选拔标准要突出对国家的认同,只有对国家认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认同国家的学生,突出“精”;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建必要的环境,帮助学生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努力把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付诸实践,在行为中体现国家认同,突出“行”。在任何时候都务必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把握时机对青年进行国家认同教育,使青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实现国家认同与对祖国的热爱。
三、结语
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与日益复杂的社会现状,亟待加强国家认同教育工作。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对青年一代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在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个人成长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对青年开展主旋律教育,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为青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将会有效促进青年对国家的认知,引导青年在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实现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