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道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

2020-11-30樊继福

现代交际 2020年20期
关键词:价值观政治思想

郭 丹 樊继福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根本及本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高校的基本职能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灌输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的稳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孝道文化,既可以使传统孝道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又能利用其精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保障,从而实现两者的共赢和人才培养的创新互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

1.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课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将孝道文化与法制建设结合,增强孝道文化的适用性;将孝道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使大学认识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而重视生命,懂得感恩。

2.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平台,把孝道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双重保障。

首先,孝道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将孝道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能帮助大学生抵制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

其次,孝文化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内涵,思想道德修养的根本是“立人”,孝文化的宗旨也是如此。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也包括将对父兄的敬爱真诚之心推广到其他人,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而今,大学生诚信品格面临挑战,孝道文化教育的开展和融入,使大学生明白了诚信品格的重要性,清楚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从而举止有度,成为讲礼仪、讲诚信的合格大学生。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价值观念和孝道文化内涵是相通的。以个人层面的“爱国”为例,大学生在对家行“小”孝之后,还要对国行“大”孝,也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孝文化的升华,也是孝文化的精华,而孝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核心,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孝道文化的核心也是仁爱,孝道文化要求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关心子女,以推动家庭和谐进步,家庭的和睦利于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才能国富民强。孝道教育是每个公民最基础的道德教育,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应传承孝道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传统孝道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困境

1.大学生孝道观念意识薄弱

首先,现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分溺爱,滋生了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态,形成了对父母及周围的人和事的冷漠心理,因而孝的观念意识淡薄,感恩的情感基础不牢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只知对父母一味索取,忽视对父母回报和付出。其次,大学生对孝道文化存在错误理解,认为物质的满足就是孝顺,缺少与父母情感上的交流。此外,传统教育中孝道文化内容少之又少,仅有的几篇文言文又艰涩难懂,让大学生产生了排斥心理,孝道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的时代挑战,学理性的知识掌握不够,导致大学生孝道观念意识较为薄弱。

2.大学生孝道文化的践行力不足

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现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影响,对孝道文化认识发生偏差,践行能力较低。很多与老人相关的社会现象,如“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座位冲突”“广场舞冲突”等被一些人贴上偏执、错误的标签,大学生由于自身辨别能力差,加上对孝道文化一知半解,缺乏理性的认识,甚至存在偏见,导致对孝道文化的践行力不足。

3.大学生孝道文化的环境有待优化

第一,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应在家庭生活中给孩子灌输孝道文化,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然而,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父母忙于挣钱养家,忽略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顺,这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孝道的认知。

第二,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会做人、做事,都与校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部分高校仍存在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主抓业务硬指标,轻视素质教育软指标,教育观念不端正,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与学校环境相比,社会环境相对复杂。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最广泛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传播,大学生很容易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出现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倾向,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和家国情怀发生认知偏差;而媒体不负责的言论也使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文化产生怀疑,内心的孝道文化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日益消融。

三、传统孝道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困境的原因

1.大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分析辨别能力差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很容易做出冲动和不成熟之举。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面临独立生活、人际关系、学业等方面压力,常常以简单、幼稚的方式处理。家中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他们认为别人的付出和关爱是理所当然的,感恩意识淡薄,对父母和他人回报爱的自觉性差,缺少孝心。此外,大学生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且往往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极有可能误入歧途。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孝道教育重视不够

孝道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性;然而,一些高校表面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私下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产生深刻印象,引起足够重视。反观我国高校,对孝道文化教育方面都有明显的缺失,课程设置倾斜,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效性。

3.大学生受西方价值观、大众传媒的影响

一是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西方一些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影视作品及书籍杂志等大力宣传其文化和价值理念,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不断冲击着大学生价值观念底线。部分大学生崇洋媚外,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不屑一顾,甚至质疑传统节日的意义。“民主”“自由”思想被片面理解成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与孝道文化中强调的社会和谐和爱国主义思想相背离。

二是受大众传播的影响。大众传播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既能随时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又引诱他们沉迷游戏、盲目追星、热衷直播、网聊,将父母的血汗钱花在娱乐享受上;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好奇心理,博取眼球,一些媒体宣传违背道德和孝道文化的消极观念,不仅造成大学生对孝道文化的误读,还对弘扬文化自信的主旋律产生错误导向。

四、传统孝道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1.树立正确观念,练好文化内功

大学生首先要对孝道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摆脱西方外来消极文化及个人成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用马克思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问题,通过史料研究,对孝道文化作客观的分析,而不是歪曲资料,主观臆断。《二十四孝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在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父慈子孝、忠君爱国意识形态贯穿历史发展中,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国传统“大”孝爱国和“小”孝爱家的思想,但有些人认为其中有一部分是愚孝、功利主义,这无疑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孝道文化带来影响。大学生需要思考的是,“愚孝”也体现了古人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行为遭受质疑,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是值得学习的。大学生除了要树立正确意识,还要认真阅读古籍文献,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增进自身的理论素养,练好文化内功。

2.推进孝道文化进校园,创新教育方式

学校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任。如果学校忽视孝道文化教育,必然形成“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畸形社会。学校要利用新媒体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在学校交流平台上设置这方面的专栏,大力宣传孝敬父母的典型人物,营造孝道教育的浓厚氛围;另外,将孝道文化融入社团活动中,开展“我心中的父亲母亲”“读经典、传孝道”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宣传孝道文化。在主题班会上,让大学生收看《感动中国》等节目,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3.优化孝道教育环境,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首先,优化家庭环境,从家庭环境的主导者——父母入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父母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榜样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孝敬老人,践行孝道,教育子女怀抱感恩之心待人接物。父母和子女要平等交流,尊重孩子人格,不采取强制、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不过分溺爱孩子,损伤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要宽严适度,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其次,优化学校环境。美化校园景观,在教室、走廊等展示与孝道文化有关的名人名言和书画,不仅起到美化校园的作用,还能宣传孝道文化,增加大学生孝道文化知识,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运用校报、广播、校园网、公开课等校园媒介,引导大学生学习孝道文化,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最后,优化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认识到弘扬孝道文化对大学生形成优秀品质的重要性,依托丰富的孝文化遗产和孝文化资源建立德育实践基地,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孝文化精髓。国家通过构建新型孝道模式,明确社会主义新孝道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关系,以“父慈子孝”为核心,在前述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丰富社会主义新孝道的内涵,这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组织、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五、结语

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孝道文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塑造人格的教育,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孝道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推动践行孝道文化,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价值观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