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追寻中的道德光芒
——亨利•詹姆斯作品中女性人物的自由追寻和道德回归

2020-11-30

现代交际 2020年20期
关键词:米莉伊莎贝尔詹姆斯

李 静

(吉首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因其在小说、戏剧创作上的精湛技巧及完善的小说创作理论,在英美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心理现实主义的奠基者,亨利•詹姆斯擅长刻画人物隐秘幽微的内心,描写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借此探索人物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心理,其作品大多反映欧美旧传统和新文化的冲突,宣扬人性的自我完善,表达崇高的道德主题。

詹姆斯认为,艺术家应该在认真观察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融入和体现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并力争在作品中将复杂的艺术形式和高尚的道德内涵完美结合。正如著名评论家利维斯所说:“詹姆斯的艺术有一种道德锋芒,远非他的评论家们所能觉察。”[1]38在其晦涩迂回的字里行间,蕴含着深远的道德睿智。作品中的人物在纷繁的人生体验中不断思考人性善恶,探索道德内涵,这些都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说教。人物在广袤的社会空间体验精彩人生,尽情饱览和品味无穷无尽的社会文化精品,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人物通过激荡人生的历练,其心性的真善美和崇高的道德光芒被不断地展现出来。

一、亨利•詹姆斯的人性完美观

詹姆斯身处美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其文学创作也跨越了这一动荡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们的传统观念因激荡的社会变革而受到巨大的冲击。内战后的美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财富,美国进入镀金时代;但工业化也带给人们巨大的生存压力,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社会矛盾因贫富不均和严重的两极分化而不断激化;在非人格化社会里,拜金主义盛行。在此社会背景下,詹姆斯把握社会现实,在作品中揭露了商业社会中腐败意识和人性的堕落,同时极力宣扬人性的美好和自我完善,表达了真善美的诉求。

詹姆斯家境优渥,家庭文化氛围浓厚,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其心智深受思想自由而开明的父亲老亨利的影响及神学、哲学的道德沁染。詹姆斯从幼年起就跟随父亲频繁往来于欧美大陆,接受广泛的世界性教育,体验欧洲灿烂悠久的文明。他在游历中开阔视野,自由徜徉于不同的文化之中;他见识了欧洲文明的瑰宝和典雅的礼仪风尚,也深刻认识到欧美文化的巨大差异。詹姆斯的作品多刻画复杂多面的人物性格,描写人们在纷繁社会关系中的心理和意识冲突,探讨人性、社会和道德问题。

在文化思想方面,詹姆斯信奉阿诺德的完美文化。阿诺德认为完美的文明是两希文化的融合。代表着理性、审美与判断力的希腊文化推崇“消除人的无知,看清事物的本质,同时欣赏事物的美”[1]78,这与崇尚“自律、自我牺牲、遵循服从这一原则,而不是个人意愿”[2]的希伯来文化相呼应,两者都强调道德和自制。詹姆斯以此为基础来阐释其文化融合观,认为历史悠久的欧洲文化和蓬勃新生的美国文化的融合,即为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完美结合。詹姆斯在崇尚自由精神与道德意识的美国文化中加入欧洲文化的高尚与审美情操,其作品中的人物一方面穿梭于典雅的欧洲文化中,在高雅艺术里提升自身的心智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又保有美国文化中的道德和责任感,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帮助其抵制人性的弱点,由此形成完美的人性道德观。詹姆斯借此塑造其作品中的人物,赋予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达成智慧、道德和审美三者的完美统一。詹姆斯作品中的伊莎贝尔和米莉都有着自由性格,同时具有理智、仁爱与宽容的美好心性,显示出高贵的道德力量。“他的人物永远被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所吸引着,不断超越世俗的羁绊,并最终以巨大的代价撼动甚至改变那些卑琐平凡的人,如伊莎贝尔和米莉的行为后果。”[3]

基于自身欧美文化的碰撞体验和人性思考,詹姆斯汲取美国清教徒优良的文化传统,在作品中探索欧美文化的融合途径及完美心性的抵达路线,形成其人性完美观。

二、智慧审美与道德奉献的结合

詹姆斯在作品中力求用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真实的生活内容,在优雅的艺术品位中蕴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此达到文学作品的教化和娱乐目的。他赋予其笔下的中心人物鲜活的生命,文字也闪现完美人性的光泽。“只有当作品具有怡人的美学价值时,伦理观念才能得到成功的表现。”[4]274受哲学家父亲和哥哥的影响,詹姆斯认为真正伟大的小说家应该具有哲学家的人文关怀。詹姆斯对人生的探索和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在他早期和后期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

詹姆斯擅长多重视角的心理叙事方式,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性格丰富。早期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和晚期作品《鸽翼》中的“白鸽”米莉,都憧憬向往欧洲的灿烂文化,都有欧洲的朝圣之旅。在感受和赞叹古老欧洲文明的同时,她们仍持有清教徒传统精神,秉持着严格的道德标准,待人处事中多宽容体让;同时,二者个性都自由奔放,勇敢追求心中的幸福生活,体现出独特不凡的人生追求和道德风范,展现出智慧博爱的崇高道德力量。这也是詹姆斯完美人性观的体现。

詹姆斯注重刻画女性人物的内心,描写手法灵活自如;他对人物详细透彻的分析得益于岁月的洗礼和人生的历练。詹姆斯早年深爱的表妹明妮•坦普尔不幸离世,詹姆斯以其为原型塑造出一系列特立独行、个性鲜明的理想主义女性,如《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阿切尔和《鸽翼》中的米莉•西奥尔。这两个典型人物均天真高雅,且自主独立,是詹姆斯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在各自不同的人生旅程中,她们尽情地追求自由,勇敢地感受社会和人生。二者都在历经坎坷后做出勇敢的抉择,其道德回归所表现出来的高尚人格和鲜明个性,成为詹姆斯人性完美观的艺术再现和最佳注解。

伊莎贝尔•阿切尔涉世未深且充满幻想。孩童时期,父亲曾带她三次横渡大西洋,欧洲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使理想化的欧洲文明在她的心灵中萌芽。她向往充满光明的世界,“在那儿人可以自由发展,行动可以不受限制”[5]56。后来在欧洲大陆的游历中,厚重的欧洲文化历史,灿烂的文明古迹满足了伊莎贝尔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也提升了她审美和感知力。伊莎贝尔也是一个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现代女性,这体现在她对婚姻的自主选择上。她说:“我试图自己判断事物,我觉得,哪怕我的判断错了,也比没有自己的判断光荣一些,我不希望仅仅做羊群中的一只羊,我要自己选择命运,了解一切,不限于别人认为我可以知道的那些。”[5]189姨夫杜歇先生赠予的七万英镑的遗产,给了她自由选择婚姻的可能。她的自由意志也体现在对三位不同类型的求婚者的选择上。她拒绝了美国巨商戈德伍德的财富,也抵抗住了英国沃伯顿勋爵的贵族头衔,最后选择了侨居意大利的艺术家奥斯蒙德。伊莎贝尔“不愿从婚姻开始自己的生活”[5]234,她要去发现和探索自己全新的人生。然而婚后,伊莎贝尔发现这个看似有着高雅品位的美国艺术家只是徒有其表,她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婚姻圈套,成为追逐金钱者猎取的对象。小说结尾出人预料,伊莎贝尔离开禁锢自身的婚姻城堡后,毅然返回罗马。这基于詹姆斯对高尚道德的推崇,让伊莎贝尔遵守对继女帕茜的承诺,去勇敢承担生活的责任。伊莎贝尔的选择体现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最终自由美好的心性在道德上战胜了贪婪自私的人性。

《鸽翼》中的女主人公米莉•西奥尔聪明漂亮,自由独立。正如詹姆斯在序言中所说“《鸽翼》用以隐喻米莉如同展翅高飞的鸽子一样拥有无与伦比的自由,她可以自由地行动、选择做出判断。”[6]38拥有百万遗产的她同样享有支配财富的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欧洲体验人生,尽情享受快乐。她和英国少女凯蒂•克洛伊结伴,在纽约结识伦敦记者默顿•丹什,并心生爱慕之情。不幸米莉得了不治之症,又落入凯蒂谋划的陷阱。默顿在凯特的指使下假意倾慕于米莉,只为婚后可以分得她的财产。临终前,在得知被利用的真相后,米莉依然把财产留给了默顿。默顿在善良而宽容的米莉的感化下,良心受到谴责,最终决定放弃继承米莉财产的权利。而看似精明的凯蒂,也在米莉的道德光辉下陷入无尽的心理阴影和爱情疑虑中,最终痛失爱情。柔弱的米莉无法在人生舞台上扮演刚强者的角色,然而其道德上的纯洁使她成为一个感化他人的天使。这正吻合詹姆斯的创作主题——“展现弱者身上覆盖的邪恶力量之网,并展现其在抗争中体现的强大生命意志和自由精神。”[6]47米莉是道德的捍卫者,她的光辉使默顿获得了力量和信心,放弃财富去掌握自身命运,也唤醒了凯特的良知,给读者心灵以震撼和涤荡。

伊莎贝尔和米莉所遭受的人生困境,体现出人性面对金钱时的艰难抉择。正如艾略特所言:“财富既是危险的根源,又是潜在的予人以自由的解放力量。”[7]她们都给予他人金钱上的馈赠,虽受蒙骗和利用,但这种对他人成全的义举也是在更高意义上自我理想的实现。帮助别人实现自我的过程,也是获取全新而崇高自我的过程。

三、结语

亨利•詹姆斯认为,“一部小说最深刻的品质,将永远是它的作者的头脑的品质”[4]274。基于此,其作品不但反映外部世界,还深挖作品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意识。詹姆斯通过其作品勾画出一幅自由追寻和道德恪守的全景图。作品中心人物独特的人生体验透射出深邃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内涵。

猜你喜欢

米莉伊莎贝尔詹姆斯
月亮不止一个(节选)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22个“生命之吻”
我不想和你玩
谁是最好的詹姆斯终结者?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将无双
古怪的米莉
总爱四脚朝天的“米莉”
依莎贝尔·普瑞斯勒:这一世,只需负责貌美如花
文/玉 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