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耦合、传承与发展:习近平与毛泽东关于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之比较

2020-11-30

创造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党史中国共产党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以来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习近平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5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历史学习,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治国理政。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也曾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2]399学界对习近平和毛泽东的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分别做过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但关于两者党史学习研究重要论述的比较仍为不足,笔者从立场、观点和方法等维度对习近平与毛泽东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进行比较,分析习近平对毛泽东党史学习研究重要论述的耦合、传承与发展之处,对认识新时代党史学习研究的必要性、进一步发挥中共党史的资政育人作用或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一、耦合:习近平与毛泽东关于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之立场比较

立场是指看待和处理问题时的态度,是处在某一地点位置看一个事物事件和问题。习近平与毛泽东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的立场存在耦合性,二者都强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人民立场,立足中国国情,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强调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的可靠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唯物史观使整个世界观产生了科学的变革,唯物史观是需要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不能将唯物史观当成现成的公式教条进行说教和套用,更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经济决定论,深入理解唯物史观必须要认真研读原著。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也提出:“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2]406由此可见,毛泽东强调科学地学习研究党史,实际上还是坚持唯物主义,以唯物史观学习党史知识、研究党史中的人物及事件,才能分析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习近平指出,在党史学习研究上“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3]4习近平非常重视探史求真,运用翔实的史料文献进行分析来研究情况解决问题,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他还强调:“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导向,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重要党派、重要人物”[3]4。在关于学习研究党史的立场上,习近平与毛泽东都强调唯物史观,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都强调要以唯物史观为立场来学习研究党史,是习近平与毛泽东学习研究中共党史的立场的耦合之处。

(二)坚持人民立场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一方面,习近平与毛泽东都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的幸福而不断奋斗的历史。1933年,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强调,“现在我们的一切工作,……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4]119,就表现了毛泽东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5]4-6另一方面,习近平与毛泽东都认为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因素。毛泽东在评价五四运动时就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五四运动是有广大的群众性的”,所以“我们应该把五四运动中工人的态度研究一下。”[2]404就必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各个阶级的人民群众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了历史作用,共同推动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6]1-5人民群众的态度决定历史的方向,特别是那些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并拥护的领袖人物很可能在历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历史,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领导相辅相成,党在近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方面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既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历史推动。习近平与毛泽东都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坚持站在人民立场上学习研究党史。

(三)立足中国国情

中国国情是学习研究党史必要的现实因素。早在1942年,毛泽东就曾指出,“研究中共党史,应该以中国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2]407“以中国做中心”就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学习研究党史。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他国治国经验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为此,毛泽东还强调创造性发展,“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2]408“如果不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发展、党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我们的研究就不会有结果。”[2]407这与习近平关于学习研究党史的重要论述不谋而合,强调了认识党史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实际,而不能以西方的扭曲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党史,否则将会产生对党史的错误认知。中国共产党向来能够坚持评价党史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观点,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届领导人都提出要立足中国国情、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现实因素来学习研究党史。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历史为例,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党指挥枪,才能做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不是如同国民党那样放弃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去依赖外援,或投靠任何帝国主义的集团。”[7]4习近平也强调,“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军事外交,在不同历史时期,军事外交为推进国家总体外交、维护国家安全、推动我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共和国外交书写了光辉篇章。”[8]这就是习近平与毛泽东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的立场耦合之处的一个具象表现。

二、传承:习近平与毛泽东关于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之观点比较

观点是指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9]在对党史人物及党史事件的评价,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发展规律上,习近平与毛泽东二人的认知具有代际传承关系。

(一)对党史人物及党史事件的评价

毛泽东主张客观地看待党史人物及事件。他认为“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研究党史上的错误,不应该只恨几个人。如果只恨几个人,那就是把历史看成是少数人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主观主义,应该找出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它的客观原因。只看客观原因够不够呢?不够的,还必须看到领导者的作用,那是有很大作用的。”[2]406-407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陈独秀的评价就体现出这一点。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毛泽东在其论著中多次论及陈独秀,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幼年性,“因此在这次革命的后期所发生的陈独秀主义能够起作用,使这次革命遭受了失败。”[4]316同时,毛泽东也强调,“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2]403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大革命以及土地革命等事件的历史作用。他认为“五四运动准备了大革命,没有五四运动就没有大革命。”[2]403习近平传承了毛泽东关于科学评价党史人物及事件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10]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有些人物及事件在不同时期会得到不同的价值评判,我们应冷静思考,从客观的历史环境出发,才能给予客观的评判。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10]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了毛泽东客观评价党史人物及事件的观点,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专题体现。

(二)对革命及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

正确分析党史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前进。“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10],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了毛泽东关于党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并强调:“了解和把握我们党在复杂环境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重要经验,使有益经验得到运用和发展,从失误和挫折中汲取教训,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11]1953年,全国范围内的军事行动基本上已经结束,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毛泽东指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这是中国人民流血牺牲,为民主奋斗历数十年之久才得到的伟大胜利。”[12]20中国共产党通过考察社会发展实际才能做出具体的决策,这一观点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的认知。习近平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13]4-10,传承了毛泽东重视党史发展规律的观点,揭示了推动中国共产党走向正确的历史方向必须要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习近平传承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及建设规律的认识,并作出了新的凝练式概括。毛泽东在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站立起来的历史谈到,“此次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胜利,是由于全国人民不畏强御,团结奋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一直奋起,相与协力,从而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各方面的援助,使人民的敌人完全陷于孤立[14]317-318。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作用,习近平对人民群众推动革命胜利的作用做出高度凝练:“历史告诉我们,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15]这些失败或是成功的历史事件,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历史,认清现实,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发展:习近平与毛泽东关于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之方法比较

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方法在哲学中更有着不一样的释义,哲学中所谓的方法范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方法。在关于党史学习研究的方法上,毛泽东提出“古今中外法”,习近平不仅提出要坚持毛泽东的“古今中外法”,而且要求党史学习研究者要合理借鉴西方史学研究范式,并支持研究党史以现代传媒的独特作用为依托。

(一)毛泽东的“古今中外法”

毛泽东总结认为,研究党史要用“古今中外法”。所谓“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2]400这就是毛泽东的古今中外法,其中包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求是原则。“古今中外法”是毛泽东党史学习研究思想的一大重要表述,充分利用“古今中外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党史,理顺党史脉络,从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及建设事业的发展。如此,“我们怎样研究呢?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我们要用这样的研究来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2]399-400陕甘宁时期,毛泽东自觉“我到陕北已经五六年了,可是对于陕北的情况的了解,对于和陕北人民的联系,和一些陕北同志比较起来就差得多。”[16]822-823因此,就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党员都要杜绝主观主义,通过调查把握党的工作的各项细节,这就是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从1937年到1947年,党员规模从几万人发展到二百七十万人。毛泽东研究党组织扩大的历史时,就充分利用了“古今中外法”,既关注到了党员规模的增长是“一个极大的跃进”,“这使我们有可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并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领导一万万以上人口的解放区和二百万人民解放军”,但是,毛泽东也认识到“但是缺点也就跟着来了。这即是有许多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和流氓分子乘机混进了我们党”。[17]1252-1253体现了毛泽东对“古今中外法”的灵活运用,这也是毛泽东党史学习研究思想在方法层面上的集中体现。

(二)习近平既强调古今中外法,也提出要合理借鉴西方史学研究范式

习近平十分重视党史研究工作。他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5在学习和研究党史的方法上,一方面,毫无疑问要强调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强调民族性,但是“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8]因此,学习研究党史应该在坚持中国立场的基础上也要海纳百川,充分吸收借鉴西方的研究范式,对世界上一切有助于帮助学习和研究党史的方法包容并蓄。另一方面,学习研究中共党史既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手段、方法、范式”,但同时必须要注意的是,“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18]学习中共党史,不仅要立足国内,而且要放眼世界。习近平总结指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18]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将中国史学研究方法与西方史学研究范式相结合,创造性发展学习研究中共党史的方法论。

(三)习近平支持学习研究党史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依托

现代传媒方式是学习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人们的学习方式也愈发多种多样。在学习研究党史的新方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史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还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党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力度。”[1]5现代传媒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信息传递等领域,让人们接收消息更加便捷和透明,学习研究党史也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途径,现代传媒技术在学习党史中的运用更加凸显了新媒体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18]现代传媒是毛泽东时期所没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学习研究党史中的运用中不仅彰显了时代特色,而且利用到了科技发展前沿,这是习近平对毛泽东党史学习研究的一大重要发展。

四、结语

中共党史具有极高的资政育人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全党全社会更需要毫不动摇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19]20-26。“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5因此,“我们要用这样的研究来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2]399-400习近平与毛泽东关于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在立场上耦合、在观点上传承、在方法上发展,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科学旗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开拓进取,深入发掘探索中共党史的学习研究新方法、新成果、新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之所以能在党史学习研究的方法上完成对毛泽东的发展,是由于历史条件的进步和理论发展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0]2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有理由坚信,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总结前人的智慧结晶,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能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地进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党史所蕴含的资政育人的价值被愈发重视和不断发掘,中共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也成为了全党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党史中国共产党
张静如对中共党史研究生教育的贡献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