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行业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

2020-11-29贾怡雯

科技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选题稿件流程

贾怡雯

编辑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理论性和方法性都很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近年来,媒体融合的大发展更是给传统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期刊编辑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不但要继续加强组稿、稿件初审、编辑加工、与作者沟通答疑等传统业务工作能力,同时还应不断审视原来的工作方式与流程,思考自己在新形势下的定位,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期刊的转型升级与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与保障。

1 夯实基础,发挥工匠精神,持续提升传统编辑工作业务能力

李克强总理在2016 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内容,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在国家对宣传工作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编辑在工作时秉持一颗热爱职业、追求细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融媒体发展迅猛,但传统编辑工作是基础,是一名编辑的安身立命之本,切不可心浮气躁,而应该踏下心来打牢编辑业务工作的基础。

1.1 常态化学习编校新知识,打牢编辑工作基本功

编辑加工工作是一名编辑的基本功,经过加工过的稿件,其整体质量及可读性都得到提升。编辑加工的过程中要消灭字词句错误、核实引文、处理图表、统一体例、规范科技专用名词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长期积累沉淀,不断修炼职业技能。

首先是要严格把关政治方向,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及时学习关于历史重要人物和事件、国防和军队、党政机关、民族宗教、港澳台相关事务等相关事项的最新表达方法,对其使用的准确性严格把关,不碰政治的红线;其次对稿件中的字词句差错、引文差错、图表体例形式进行核实修改和规范统一,同时要对稿件整体逻辑性进行把握,遇到存疑的问题要勤于查阅资料,必要时要请教作者,与作者探讨,同时要及时学习新国标等标准,定期参加培训学深悟透,关注新闻时事等新说法,拓展知识面。有些青年编辑在刚从事编辑工作时养成了写工作日志的好习惯,不断地把业务知识记录下来,在下次碰到时可以从容查阅,久而久之,很多知识自然就牢记于心了。

1.2 多途径挖掘优秀选题,争当学者型编辑

行业期刊及其办刊人在所在单位往往处于“边缘”位置,不利于行业期刊深入了解行业发展,也导致行业期刊编辑主动性不够,选题策划能力不强,不少行业期刊根本没有开展选题策划,处于“有什么发什么”的办刊状态[1]。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业期刊编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扭转局面,提高期刊价值。

一是努力学习行业知识,力争成为学者型编辑。2015 年11 月3 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科协发学字〔2015〕83 号)中指出:“支持和鼓励期刊编辑深入科研一线,走向实验室和学术会场,实现由文字编辑向科学编辑的转变。”[2]行业期刊不仅要求编辑具有编辑学领域的专业技能,同时对本学科本行业的学术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一个学者型编辑能够更好地判断稿件的质量、为作者提出有深度的建议、准确把握学科前沿、找到有价值的方向挖掘选题。二是重视编委会、行业会议等的力量,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编委会是业内专家,有些还是期刊的审稿人,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组稿建议、推荐稿件、介绍作者及撰写稿件,为稿件质量把关;行业会议上可以了解本行业的热点以及发展方向等,还可能认识业内学者专家,进而培养为本刊的作者。三是关注热点,巧妙设计栏目,期刊编辑要时时关注行业内的大事件及科技成果、新政策新法规等,突出选题的时效性,围绕行业当前热点策划选题,邀请专家撰写关于行业内重大事件或科技成果的影响与意义、新政策新法规的解读等内容的稿件。

1.3 优化工作流程,保持期刊工作活力

编辑工作基本流程包括选题策划、组稿约稿、来稿登记、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出版印刷、发行等环节,较为琐碎,作为期刊的编辑,虽然这些流程中有些环节是由非期刊编辑人员完成的,比如审稿、排版和发行等,但对每个流程都要掌控与把握,是其中穿针引线的人。不同的期刊其人员构成、职责分配各有不同,所以不同的期刊编辑工作流程在上述流程的基础上又各有特点,编辑应根据本刊及办刊单位的具体情况,本着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对编辑工作流程进行反思与优化。

比如在来稿登记环节、三审过程中与作者沟通环节,可以通过对投稿系统进行优化、丰富其功能,将审稿意见直接反馈至作者,作者修改后也直接提交至提出意见的环节,这样编辑的工作重心可以更多地倾注在策划选题、编辑加工等环节,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改善作者的投稿体验。再比如在编辑加工及校对环节,可以通过运用现代编校软件来提高工作速度、增加准确性。对于编辑工作流程的思考应常进行,同时也要关注编辑工作领域新科技新手段的出现与发展,及时更新、及时应用,使期刊的发展健康和富有活力。

2 与时俱进,学习新的工作方式

媒体融合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因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基本作用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传播知识和信息服务,内容为王,只是形式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所带来的,科技的进步与变革改变了大众了解、认识世界的方式习惯,这种改变迫使传统媒体必须跟上时代的变化,做出适应大众习惯的内容生产方式。对于传统媒体编辑而言,在这个媒体融合的时代,除了要夯实传统编辑的基本功,同时也要重新定位编辑思维,调整工作重点,努力迎接新媒体带来的冲击,适应新的理念、机制、方法、流程,走进发展的新时代。

2.1 增强信息化意识,完善稿件管理流程

2019 年底至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种线上工作方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部分期刊出版工作除印刷环节外,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在当前疫情防控成为新常态的形势下,更应注重线上工作方式,包括日常工作系统ERP、线上采编系统的使用等。这些信息化出版工具大部分已经过多年的检验,较为成熟,但在使用过程中编辑也应常思考是否有设计不合理的环节,了解初次使用的作者和审稿人是否感到流程设计不人性化、使用不流畅,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优化采编系统,逐步增强系统功能,构建作者、编辑、审稿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机制。

2.2 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为数字化转型做好准备

2019 年由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科协发学字〔2019〕38 号)中指出:“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出版平台。强化政府、产业有效互动,依托出版集团和学会、高校等期刊集群,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集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于一体,探索论文网络首发、增强数字出版、数据出版、全媒体一体化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提供高效精准知识服务,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4]行业期刊编辑在国家大力倡导期刊数字化转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应努力思考适合于本刊的知识服务模式。

比如有的行业期刊已经开发了本行业的手机App,借助这个平台集成了知识检索、行业信息发布、社区论坛、小工具、多媒体服务、教育培训等多项功能,这种类型的App 使用量虽然远不及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大众新闻App,但其也具有固定的受众群体,且内容精准,成为了行业内从业人员了解行业资讯、相互沟通交流、自我教育学习的高效平台。所以行业期刊编辑要勇于创新、提升信息化意识,向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期刊学习,借鉴其能够适用于本刊的做法,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常用图片、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为本刊的数字化转型做好准备。

2.3 顺应新技术的发展,培养用户思维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资讯和知识不再是稀缺资源,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便捷而低廉。如果不把用户的需求以及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放在第一位,就会在这个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期刊编辑要牢固树立用户思维,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在生产内容、服务用户上体现出来。不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闭门造车,即使用尽心思,也难以在激烈的媒体市场中立足。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方式不断出现,期刊编辑要学习并掌握最新的传播技能,提升运用新闻传播工具与方法的能力,以技术弥补缺陷,以技术引领发展,以技术巩固阵地,以技术扩大影响,以技术提升价值[4]。期刊编辑过去的工作对象是纸质媒体,工作的重心放在保证稿件质量上,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也较为单一,所以期刊编辑要逐步转变工作方式,努力培养用户思维,站在读者和受众的角度开展工作。

3 结语

期刊编辑应对媒体融合有深刻的认同,并认识到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虽然纸媒和新媒体在目前以及可以看到的未来是共存的,但纸媒在传播知识上发挥的作用已大大降低。期刊编辑作为传播知识的使者,只有顺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工作方式和工作思维,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才能守住传播知识的阵地。

猜你喜欢

选题稿件流程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特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