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校企文化新模式探究

2020-11-29

科技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校园文化校企

曲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高职院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构建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文化、区域文化、产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为一体的“五位一体”校企文化新模式,形成了“和精行”校企文化体系,促进了高水平现代化高职学院的建设,对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构建“和精行”精神文化体系,发挥根基和引领作用

“大学之大,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应该有最高的精神价值取向和追求。”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自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学院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建设CIS 形象识别系统,形成完备的、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点鲜明的精神文化体系,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先进性和特色性,避免零敲碎打造成的无主题、无特色,以此培育现代高职教育精神,提升办学软实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构建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和精行”校企文化精神文化体系。“和”“精”“行”校企文化的提出本身就是“五位一体”的结晶。“和”的基本内涵:和合、和谐、融合、中和;“精”的基本内涵:精品、精通、精细、精准;“行”的基本内涵:知行、敏行、笃行、慎行。“和”字为先,取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爱好和平,崇尚和谐。融合了“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石化公司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精”和“行”字体现的是企业以“精品、责任、执行”的石化新图腾。进入新时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锦州是英雄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更加珍爱和平,“勇于牺牲、敢为人先”,已积淀成锦州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为锦州人民最为根本的价值追求。2002 年,成立于1952年的辽宁省石油化工学校和成立于1958 年的锦州石油化工职业大学组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并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对于这所融合组建而成的高职学院,强调“和”字,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学院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是学院发展的基础,是讲人性、人文、和睦。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贯以“精”字,融入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要建设精品校园,在治学方略上要“吃粗粮,产精品”,在治学态度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提升内涵水平。落实“行”字,就是执行力,是把思想转化为思路,物化为办学实效的关键,就是办学活力、反应力和群策群力。

按照“和精行”精神文化体系,我们集体创作了新校歌——“和精行”之歌,唱出了“和精行”的内涵、勇气和力量。我们命名了学院的两横三纵主干道的路名,两横路一条为树森路,取自第一任校长甄树森名讳,道路两侧林木茂盛,取立德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寓意;一条为进喜路,取自铁人王进喜名讳,又寓意学院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继续埋头苦干、拼搏进取。三纵主干道为和合街、精技街、行远街。形成比较完整成熟的校园精神文化系统,并使之成为全院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

2 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发挥导向作用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是规范教职员工行为的框架。校企文化建设必须制定一套规范的制度,在强调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执行力度中,让教职工知道做、懂得做、愿意做。由于学院教职工普遍认同一种“和精行”精神文化,我们把精神文化“装进”制度,加速这种认同过程,使之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一是健全完善制度体系,重新修订制度标准。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重视《学院章程》的制定和在制度建设中指导引领作用的发挥,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理顺和完善学院各单位部门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程,形成了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了学院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在制度的制定、实施、修改中,学院积极组织全员参与、广泛讨论,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凝聚推动学院发展的合力,使制度建设成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增进和谐的有力推手。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实施现代学徒制,将企业制度和操作程序、工作标准融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从制度上落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建设,使办学模式、管理环境、教职工行为融为一体,让制度融入教职工的行动中,逐渐形成优秀的制度文化,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建设彰显“和精行”的物质文化,发挥熏陶作用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体现、成果和标志。学院以精品化校园建设为目标,按照“五位一体”校企文化新思路,全面美化绿化环境,建设彰显“和精行”的物质文化。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背景文化,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辽宁老工业基地区的工业文化,锦州的红色文化等,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甲子石化颂文化墙、“严谨 求实 创新 和谐”“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标语牌。二是教学楼前的“笃行善学”主题雕塑,四方的大理石底座寓意学院扎根锦州这片英雄的沃土,3 根不锈钢立柱架起政府、企业和学院三方育人的桥梁,交错的连环融通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社会服务三大职教功能,顶端的圆球预示学院将努力成为中国高职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三是校史文化,包括序厅、光辉岁月、专业版图、实践天地、荣誉之门、校园风采、桃李芬芳、尾厅。四是多功能思政活动中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展示(即时更新)中心,师生朗诵、唱歌、书法、舞蹈等各类文化活动中心、周末文化影院、学生思政体验课课堂等。学院以EAP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对师生的人文关怀,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院不仅具有外部环境上的和谐、美丽,而且具有文化内涵上的丰富、厚重,形成优良育人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学院新铺设的沥青柏油道路平整清新。路的两侧是成排的银杏树、樱花树和玉兰树等,树丛间是成片的草坪和马莲等绿植,建有月季花坛,开花时节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学院建有和精行文化景观、音乐喷泉、流水树石景观,文化广场,防腐木栈道,整洁的运动场,行业领先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彰显“和精行”的校企文化特色。

4 形成有文化品位的行为文化,发挥示范作用

校企行为文化是学院优良校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是校园精神、办学理念、师生综合素质的折射。学院实施师德引领示范工程,干部员工素养提升工程和强化学生素质养成工程,形成了以教学、科技、艺术、体育、文化节主题素质教育活动为核心的行为文化,不断创新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提升育人水平,培育学术、合作、教学质量、专业、教师、课程、实训等文化品牌。开辟“文化讲坛”“读书论坛”,通过工匠、校友讲述技能精进、经验积累、工作体会、生命感悟等,引领、激励在校生乐于上进、苦练技能;通过教师开展文化讲座,培育广大师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怀;通过学生代表讲述各自获奖、学习等经验、感受,激励引导广大学生见贤思齐、刻苦进取。

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心”,通过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举办主题讲座,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关注——了解——认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行为习惯,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

总之,在“五位一体”校企文化新模式下“和精行”校企文化体系的建立,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院综合实力,为创建高水平现代化品牌特色高职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校园文化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