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娱乐化背景下错误科学认识成因分析

2020-11-29卿蓝予刁昱岑

科技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播者科学知识科普

卿蓝予,刁昱岑

科普娱乐化即用娱乐化的一些方式进行科普。当下,在大数据的流通、新媒体的运行下,科学家和致力于科学传播的人们都在寻找让科学更广泛传播的方式,尝试着将科普和娱乐融合,使之做到科学性和可视性的统一,随即产生了科普娱乐化,例如《我是未来》《十万个为什么》《最强大脑》等节目,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如张泉泉和李雅君所指出的传播形式往往缺乏创意,比较单一;更倾向于利用其趣味性推动传播,而忽略知识性,更有甚者对娱乐性过度表达,从而产生了“泛娱乐化”的现象[1-2]。

如今,科学素养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科普中产生的错误的科学认识则会降低人的科学素养甚至危害生命,因此探究错误科学认识产生的成因极为重要。关于科普中错误科学认识为什么产生,从本世纪初学者们就开始探讨,本文将从传播的三要素:传播者、媒介和受众的路径对其的产生原因进行梳理综述,为进一步讨论提供思路。

1 传播者造谣动机分析

在科学传播中,传播者可能因为自身专业水平欠佳而被动误传了科学认识。科学传播者的专业能力欠缺大抵分为两类,其一科学家不懂传播,其二是从事传播的人员科学素养不够。贾鹤鹏曾指出,一段时间内,专职于国家科技部门的人相较于普通的新闻传播者,往往对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和前沿技术有更好的参悟性和敏感性,而新闻传播者对这样的理论体系和前沿技术并不熟悉[3],这可能导致在科学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被粉饰过度而丢失了科学实质内涵。刘冰同样也指出,如果传播者不清楚科学本身是什么,其传播效果很可能与其预设南辕北辙。

科学传播者还可能因与受众之间有差异而产生供需脱节。刘萱提出,当科普被视为一种任务时,实施者的期待读者和受众的期待视野会有出入,从而导致双方在科普中的需求不能难以同时满足,产生供需脱节[4],如此也侧面体现了传播者的受众意识不太强。

与此同时,有一小部分人看中科普传播中的经济利益,主动造谣。传播谣言者除了追求经济利益,还可能会为了宣泄情绪、自我娱乐以及寻求心理平衡而进行造谣。

对于传播者具体缺少哪些专业技能和素养,缺少系统的研究与实验,只是浅浅地提出专业不够,传播者是难以进行对照调整和针对性的培训,并且我国也缺乏如美国科促会一样的机构对科学传播技能进行系统的培训。

2 新媒介传播中存在信息变形

对于传播中的媒介,首先,整个媒体环境可能是造成错误科学认识的产生和传播的原因之一。在审批环节,可能监管力度仍不够,苗雨雁和刘青都指出科学传播过程中有关部门管控不强,可能会导致“伪科学”泛滥[5]。我国科普体制使媒介和科协存在磨合不佳的现状,也是错误认识产生的一部分原因。再者,媒介本身也对受众存在一定的歧视,更加剧了受众的信息贫乏并陷入恶性循环。姜海还提出了“媒介歧视”,并认为这种畸形心态会导致媒介市场的结构性失衡,让大众媒介处于一种亚健康的发展状态,其社会功用也就未可知了[6]。此外,媒介传播门槛也有下降的趋势。当今时代,媒介平台拓宽,除了官方可以发布消息,信息更容易在人际间进行二次传播,从而将不准确科普信息一再扩大。媒体与科研也有主观目的上的差异,李永平认为科学报道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以及探索过程本身不可忽视,只有言之凿凿的论断,大众媒体产生的效应与科学传播的层次维度紧密相连[7]。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索与钻研,传媒的目的在于将认知普及,一个侧重深度一个侧重广度。

其次,针对不同的媒介类型,大众传媒与新媒介在科学传播过程中都存有弊病。大众传媒在对受众进行科普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真正呈现在公众面前的科学知识已经被筛选甚至被虚化,公众对这种科学知识的理解就会有倾向性错误。金兼斌曾提到有研究指出,大众媒体进行的科技传播,并不一定能够全面、客观,他们常常趋于不同动机,选择不同的信息,从而给公众以不同的引导,所以公众常常被误导也是人之常情,这便影响到公众获得真实有效的科学知识。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媒介虽使传播更便捷,但也加大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扭曲的可能性。冯菊香提出了“拟态环境”,新媒介通过营造拟态环境,使大众将其看为真实图景而产生恐慌。特别是新媒介中的短视频,作为近几年突然兴起的传播平台,科技日报和新浪网曾评价它连接了理解和传播,社交平台上进行共享,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科学知识,推动全民科普时代的到来[8]。但短视频传播的错误科学认识对受众产生的刺激比其他类型更强,短期内效果更明显,苗野提出对于短视频,受众常常会增加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观看频率,因此易于重复加固错误的科学认识,巩固或改变自己的某些认识[9]。《今日科技》称短视频中的科普内容来源甚广且包诸多非确定性因素,因此视频传播内容优劣混杂的现象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内不会改变[8],且如今大量的科普短视频仅仅通过简单的摄像设备和视频制作软件进行编辑,很难达到社会对其的要求和期望。

媒介自身具有的缺陷使得错误科学认识容易产生,但除了监管不够容易调整外,其他的特点都极难避免,理性看待这些特点同时,应还需寻找其他成因以及产生这些特点的根源,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对这样的媒介环境进行改善。

3 受众对错误科学认识的认知分析

科学传播中的接受者虽处于较被动的位置,但自身也有产生错误科学认识的一些原因。在接受科普的目的方面,有不少受众只是为了人际交往,受众将科普中所接受的信息作为社交中的材料,很少去证实它。沈曦指出,当传播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在社交平台上成为一种潮流之后,结合人们“好为人师”的大众心理,普通受众往往会过滤掉证实真伪这一关键步骤,直接把他们接受的科普信息作为自己的社交材料[10]。

在受众如何接受科普方面,对于每个受众个体而言,第一,其认知心理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也有可能引起对传播内容的误解。夏云提出受众的认知心理背景、心理现象、心理效应均会使传播效果异化,从而造成误读。

第二,受众还会在接受过程对科普知识进行再加工,谭英指出受众有选择性的注意、理解和记忆的规律。受众更偏向于相信和自己经验相符的科学知识,忽略甚至抵触与常识有出入的信息。第三,有部分受众科学思维缺失,殷梦娇指出受众会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统计知识、难以辨别历史与实践、不熟悉科学的表达方式,而缺乏科学思维[11]。科学思维的缺失,也确实会使受众更易于产生错误的科学认识。

受众群体对科学的理解还受常识、生活习惯、成长经历、信仰、价值观等多因素左右。受众也易盲目崇拜公权力、知识权力,李婷婷指出由于“名人效应”,受众会对信息来源产生盲目的崇拜和信任,而一般不会去辨别信息的真伪[12]。

一定程度上说,受众通常将信息来源的可靠度与信息的可靠度划等号。受众本身的信息素质和媒介素养不高,严重阻碍了网络科学传播。受众自身对科学技术的感受性有所不同,自我甄别科普知识优劣的能力也因人而异,这些因素也都有可能导致错误科学认识产生。

受众对科学信息的接受与科学素养是相互作用的,而让受众意识到自己会因为自身原因产生错误科学认识也是及其不易的,让其有所改变更加困难。同时,对受众的研究,国外的内容也难以借鉴,因为国情不同受众的差异也极大,而未能提出适合当下国情的实质性解决方案。因此,对受众的研究在研究个数研究方式类型等方面还需增加。

4 结语

从目前本课题搜集的资料来看,错误科学认识的产生受到环境和受众双方面的影响。李天龙提到,有关部门所制定的针对科学传播的管理制度存在一些滞后性。杨乐指出了受众在接受过程的逆反心理、从众行为、谨慎原则。但以上研究仍有欠缺,国内部分受众实验已较为陈旧,如周利在2014 年的受众障碍研究,而国外的研究结果也很难直接借鉴,因此未能提出适合当下国情的实质性解决方案。而有一些关于媒体环境的观点有些宽泛且难以改正,应该找到其具体的产生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同时,应对传播者具体缺少哪些技能和素养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与实验,且参与常规性科普的科学家总是少数这一国际性问题也难以通过在申请基金时强制科学家进行公众教育等方式解决。

以上均给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深化的可能性。而本课题计划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形式,利用严肃科普和娱乐化科普展开对比实验,对恰当的科学知识普及方式进行相应的拓展研究。

猜你喜欢

传播者科学知识科普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蜗牛看牙医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