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历史主义视角探析历史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路径
——以《国家相册》为例
2020-11-29徐丹
徐 丹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70 年来的风雨兼程,是一代代中国人砥砺奋进的发展史。新华社微纪录片节目《国家相册》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史作为宝贵历史素材,将其以新颖的影像呈现方式和故事讲述形式予以加工,迄今已播出130 集节目,累计播放量超过20 亿次。本文旨在通过新历史主义视角分析《国家相册》的叙事策略,进一步探寻当代中国历史题材微纪录片的叙事新形态。
1 新历史主义理论概述
1.1 新历史主义起源
新历史主义萌芽于20 世纪80 年代初的欧洲思想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史蒂芬•格林布拉特1982 年首先在《文类》杂志使用新历史主义一词。传统的旧历史主义的观点认为,历史是绝对客观的,任何文学对历史只是简单机械地重现和复述。20 世纪后期,史学研究开始注重主体对历史的主观解读和干预以及权力在历史中的作用。
海登·怀特认为,历史的本质是“诗性”的观点,认为历史的宏观真实隐藏在语言和文本的结构之中。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新历史主义逐渐引入中国,张进在《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完成了新历史主义文学观念系统的全面阐释。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盲点》中认为新历史主义“无法以实际触动历史,而只能在语言-符号-文化这一象征界限中内在地游戏历史”[1]。
1.2 新历史主义的“新”特点
1.2.1 历史诗学:解读的历史
历史诗学是指“通过揭示历史的本质特征和文学的历史性含蕴来阐释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和相互表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关于文学本质或史学本质问题的理论界说”[2]。历史诗学这一概念出现较早,新历史主义思潮将历史诗学所主张的观点进一步深化。二者都将历史与文学联系起来,以历史的可重释性作为前提,主张以文学的手段对过去的历史加以主观的解读,分析历史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历史和当代价值观的联系和互动。
1.2.2 个体价值:小写的历史
旧史观所呈现的历史记载主要集中于英雄、领袖类角色,这主要是由于历史记载权力的高度集中化,历史研究者和记载者多集中于知识阶层甚至精英阶层,多注重于对政治人物、领袖人物,以及重大事件的记录,而忽略了历史中的大多数——普通人。新历史主义更注重对普通个体命运和个体表达权利的关注,将兴趣投向了对历史上的逸闻轶事的关注和捕捉,新历史主义者认为无数个体故事构成了全面的历史景观。
1.2.3 文本交织:流动的历史
海登•怀特认为,历史“是以叙事散文话语为形式的语言结构”,提出了“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历史的文本性”一方面指出我们首先是通过文本这一媒介接触历史,另一方面指人们在进行历史研究时需要借助原来的文本进行主观性地再解读。学者王岳川认为,“批评主体根本不可能接触到一个所谓全面而真实的历史,或在生活当中体验到历史的连贯性”。[3]因此,文本的作用更多在于解释历史,通过多元主体的声音,展现出立体的历史全貌。“文本的历史性”则是指一切文本都具有社会历史性。第一,它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内容;第二,文本本身就是构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对文本的解读是带有社会历史性的主观性的解读,对文本的解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赋予新的内涵。
2 《国家相册》中的新历史主义呈现
2.1 主体: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首先,从主题来看,从抗战苦难史到建设成就,从百姓生活到梅兰芳、老舍的艺术成就,包罗万象。在《远去的车站》一集中,将清华园火车站停运一事作为切入点,讲述了顾毓琇在抗战年代抢运物资、詹天佑修建铁路的故事,从而歌颂中国人民顽强、奋进的精神。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别节目中,选取了1977 年的油画作品《父亲》作为典型照片,反映一代代中国人在这40 年间的所经所历。通过这些涵盖中国社会多方面的主题选择,完成了对中国70 余年来发展历史图景的呈现。
其次,从人物选择上来看,《国家相册》每集由三至四个左右具有典型故事性与代表性的小人物串联起故事主线,强调大时代下的个体价值。在《青春的接力中》中,选取了在29 岁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许德珩、26 岁从美国普渡大学毕业归国的邓稼先、26 岁参与深圳国贸大厦建设的罗君东作为主角。从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到即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今天,以一代代优秀青年人的奋斗展现了真正的“青春的接力”。
百余期的节目以在这样的视角将个体命运与家国命运结合在了一起,正如有学者所言,“历史是人类的集体生命”[4]。
2.2 阐释:文本背后的再解读
在《国家相册》中,照片、日记等构成了历史的文本,而解说词、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内容等则完成了文本的再解读,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勾连。
1)重复使用主题词。
例1:“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钊(《青春的接力》)“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召唤,青春也有着不同的选择,五四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一代代年轻人不懈接力。一百年,青春不老,中国正好。(《青春的接力》解说词)
例2:“都说远道不捎书,但他们背进山的是希望,背出来的是托付,生活越苦,书越是生活中的明灯。”(《读书的滋味》)“一套教辅材料,奏出一段最火热的改革旋律,因为书里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读书的滋味》)
解说词常通过主题词的重复出现与使用,强调主旨。《青春的接力》旨在展现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勤劳、智慧与担当,全片以五四运动作为开端,并将“青春”一词贯穿始终,体现了青年于时代发展的希望,也体现了青年个体与家庭、国家、世界的密切关联。《读书的滋味》一集,旨在描刻中国人民对知识的渴求,知识对改变命运的巨大作用以及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在此段文本中,“书”始终和“知识”“命运”“希望”等词相连,鲜明表达和强调了创作者的情感倾向。
2)隐喻。
例1:“在语言的尽头,音乐响起,如蝴蝶破茧展翅一般,中国年轻的演奏家作曲家走上世界舞台。”(《与世界交响》)
例2:“老司机开着公交车,公交车驶过大时代。滚滚车轮,不断向前,车轮上的人们往好日子开去。”(《下一站,明天》》
在《国家相册》的文本建构中,隐喻的手法常被用于片尾主旨总结的解说词之中。蝴蝶的“破茧展翅”暗喻了中国音乐文化精粹与西方音乐形式的成功结合,并走向世界舞台展现给世人。“公交车驶过大时代”“车轮上的人们往好日子开去”,表面上在讲述中国百姓出行方式的演变,实际上则是在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百姓吃穿住行的巨大变化以及改革带来的繁荣与希望。
2.3 场景:历史记忆的再度重现
《胜利的日子》一集中,日本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呈递投降书的场景,通过特效技术处理,使照片“动”了起来。讲述人陈小波也常通过绿幕手段,“出现”在历史照片中。在《布里的温度》一集,陈小波“走进”了当年的纺织工厂,与纺织女工一起劳作,仿佛是过去的人物“穿越”而来,为观众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
节目布景也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如在讲述京剧大师一集中,就布置了一台留声机,一方小桌子。在展现书信资料时,就放置一盏煤油灯、一支钢笔、几张信纸。这些切合情境的布景也增强了观众的场景代入感。
对历史照片的特效处理和布景上的安排,一方面增强了现场感和代入感,另一方面这种情景再现隐含着创作者的观点与情感。例如对日本战犯呈递投降书这一情景的特效处理,实际上是对于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换来的民族解放的仪式感的体现。正如有学者指出,“历史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所追求的不只是历史场景的简单还原,而更多的是一种意向性的表达,是一种历史时空、历史氛围、历史心境的营造。”[5]
3 中国历史题材微纪录片的发展路径
3.1 内容形式:见“微”知著讲故事
1)用户习惯:根据CNNIC 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 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 亿,占网民整体的75.8%,市场成熟度逐渐提高[6]。因此,短时长、快节奏的微纪录片逐渐成为纪录片商业市场中最具潜力的黑马。《国家相册》一改往日纪录片动辄45 分钟的“高冷”形式,以五分钟讲述家国历史。微纪录片的形式正逐渐与移动观看设备的便捷性和用户的观看场景相匹配。
2)叙事结构:从市场中出现的优秀微纪录片来看,时长上的“微”并没有削弱其故事讲述的力量,反而增强了纪录片叙事的节奏。以《国家相册》为例,该节目力求每集在七分钟左右完成一个主题呈现,时长的限制要求创作主体必须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浩如烟海的照片中,寻找出最具有代表性和故事性的照片,同时调整文本的叙事结构,使其符合互联网语境下的阅读习惯。
3.2 历史解读:新历史主义下的叙事技巧与影视史学
3.2.1 叙事技巧:从宏大抽象走向微观具体
1)平民视角弥合传播隔阂:新兴媒体创造了全新的传播语态,官方宣教话语已被互联网用户所摒弃,平等化的传播方式以及饱含人文关怀的平民视角,是弥合官方与民间传播舆论场的重要策略之一。多期节目中所提及到的数位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是中国亿万劳动者的缩影。《国家相册》所选取的视角,正是诸多史料中所被忽视的“沉默群体”。节目中多元主体的展现完成了多角度呈现历史进程中的“个体轨迹”。
2)集体记忆引发情感共鸣: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社会是由百姓组成的。切合百姓生活的小视角正是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美是家宴》一集中,回顾了中国年夜饭的变迁:20 世纪前期的中国,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年夜饭只是一种奢望;在计划经济时代,百姓需要攒足粮票、油票准备年夜饭;而如今,年夜饭已经不再是一年只有一次的丰盛家宴。节目以春节这一共有的集体记忆,激发了人们对家庭、国家的认同感。观众可从生活变迁感受整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静默的照片记录了中国飞速发展的70 年光阴,也记录了中国人从未改变的勤劳、智慧和勇敢的品质。
3.2.2 影视史学:探寻真实与虚构的边界
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影视纪实艺术,真实是其最为重要的美学价值。但对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而言,持续性的跟拍捕捉和绝对真实的场景呈现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方面,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的场景还原,弥补了现有历史影像资料的匮乏。另一方面,历史场景的虚拟还原也是对历史文本的再现和重构,对色彩、突出元素等的选择实质上也暗含了创作者本人的倾向、态度和感情色彩,会不可避免地融入创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读。
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使用特效技术将进一步拉近观众与历史的时空距离,产生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从而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产生更加深刻的情感和理解,因此把握好以事实为基础的真实和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尤为重要。
3.3 纪录功能:历史意涵与当代价值的平衡
对于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历史文本不仅解释历史,而且要参与对历史进程的构建。《国家相册》将一系列诸如工匠精神、和平发展等当代价值与历史事件相结合。
历史意涵与当代价值的结合在《冰川的奥秘》一集中得以鲜明的体现。1958 年,中国科考队在祁连山腹地发现了中国的第一条冰川,但1958 年的中国,正处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年代,“向冰山雪海要水要粮”的口号一时兴起,大量煤粉洒向冰川,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冰川的态度从索取转向探寻和保护,随着冰川科考人员的不断钻研,中国逐渐确立了南极冰川研究的世界地位。此外,《国家相册》对修筑川藏公路的官兵、扫雪工,在医疗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医生们的赞颂,也是对当今“工匠精神”的宣扬。
人文类纪录片不仅要客观记录历史,还要表达情感、思想与观点,以国家的发展印记展现历史对未来的启示。正如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所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的使命之一就是见证历史,用历史照亮当下。
时代的发展对纪录片的创作逐渐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历史题材微纪录片创作,包含了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也包含了对历史与现实之间联系的思考,如何讲历史,历史又如何影响未来,是历史题材微纪录片需要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