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共联动 报网端微齐发力
——大同日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2020-11-29刘培现

科技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日报助力攻坚

刘培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地市党报地处舆论引导的最前沿,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密切,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如何服务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大同日报坚持守正创新,突出主责主业,线上线下联动,网上网下协作,报网频端微齐发力,扶贫扶志相结合,凝聚精气神,弘扬正能量,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 提高政治站位,助力脱贫攻坚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大同是革命老区,全市345.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5 万人,是山西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四个市之一。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一历史性使命和任务面前,党报如何充分发挥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市委机关报,大同日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举全社之力,集全社之智,整合采编资源,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日报编辑部开设“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一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等多个专栏,并根据脱贫攻坚实际需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刊发文字和摄影专版;大同新闻网、大同日报6 个微信公众号火力全开,及时采编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闻、照片和微视频,做到报纸报道天天有,微信公众号、新闻网报道不间断。报社党委和编委会加强策划,有计划地推出针对性的报道,形成持续不断的报道强势。结合山西省开展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和全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编辑部组织记者深入全市各县区,奔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采访有深度、有温度、有热度,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报道。同时,鼓励全社记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走出办公室、会议室,沉入一线观察、体验、采访。在报道形式上不拘一格,多形式呈现,消息、通讯、特写、深度报道、系列报道,摄影、音频、短视频,根据需要,披挂上阵。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各个时段,适时组织策划采访鼓劲打气的新闻精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形成舆论引导的强大攻势。2019 年11 月,大同日报倾力推出《云中观潮》栏目,以“新闻+评论”“1+1”的方式,在报纸二版头条显著位置,推出了《脱贫攻坚的“领头羊”》等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报道,以讲故事的形式,反映基层农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讲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的动人故事,同时在报纸上发布二维码,读者通过微信扫码,就可链接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的文字版、音频版和图片、小视频,上线后传播效果极佳,赢得了读者青睐,点击率很高。

扶贫先扶志。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贫困户不愿脱贫、以贫为荣的不良倾向,坐等上级部门给钱给物、上门帮扶,起到了不良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大同日报大力宣传自主脱贫典型,先后刊发了一批不当“落后户”、争当脱贫户的典型,营造脱贫为荣、甘于落后为耻的舆论氛围,为贫困户树立榜样。阳高县鳌石乡榆林村村民姚保山,没有经济来源,入不敷出,生活一度拮据,2014 年被村里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不等不靠,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展养猪脱了贫,走上了致富道路。大同日报以《不等不靠摘穷帽 养猪脱贫奔富路》的通讯,对他自主脱贫进行了隆重报道,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报纸还适时刊发评论等,引导贫困群众摆脱落后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

2 报网频端微联动,形成强大合力

一段时期以来,广灵巧娘、天镇保姆、大同黄花等大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特色品牌在国内外媒体上频频出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主流媒体以《山沟里的小深圳》《巧手编织致富路》等对此进行了多次报道。这是大同本地媒体报网频端微联动,倾力打造本地脱贫攻坚品牌,并向国内外媒体力推的成果之一。

大同日报社坚持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媒体融合的主战场之一,以媒体融合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推进媒体融合。社党委和编委会明确提出,要做到“三个优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专栏优先保证、典型优先推出、稿件优先安排。大同日报先后开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专栏6 个,保证了相关报道的足量及时刊发。新闻网和6 个微信公众号等发挥新媒体优势,及时采编播脱贫攻坚的内容。2019 年7 月巨星成龙作为“扶贫公益大使”,来大同参与“脱贫攻坚战星光计划”,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7 月22 日,成龙在贫困县浑源县参加活动时,全媒记者便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回《成龙大哥好样的!!刚刚,星光行动现场订购黄花9 840 万元,一起看视频……》,利用视频、图片文字及时报道,当天被市民大量转发,阅读量达到1.3 万。第二天报纸隆重推出《对口帮扶结硕果 星光行动写新篇成龙携团队深入云州浑源助力脱贫攻坚》的长篇报道,对成龙携团队深入云州浑源助力脱贫攻坚的新闻进行了详实报道。在利用报网频端微刊发各种报道、形成宣传攻势的基础上,大同日报还与省内外媒体联动,为省级媒体和中央级媒体提供大量新闻素材,像广灵巧娘、天镇保姆等品牌的宣传,就凝聚了大同日报的不懈努力。

3 围绕主题主线,打造舆论强势

围绕主题主线,组织专题性、战役性报道,不吝惜版面和内容,形成立体作战,强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打造舆论强势,是大同日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做法。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县区,在基层。为了全面报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展和成果,大同日报在发动编辑部记者全力采写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内容的基础上,以农村部记者为主,多次组织精干小分队,沉入一线,精心采访,挖掘亮点,除了天镇保姆、广灵县巧娘之外,还挖掘出灵丘县上下北泉、车河社区等一批典型报道。2019 年上半年,小分队发现了身残志坚、带领15 名贫困残疾人共同致富的自强模范米斌,多次进行典型报道,防止了老典型产生的视觉疲劳。在推送方面,注重立体作战,全媒体推送,重兵出击,形成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宣传攻势。对全市各县区举办的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关的各种活动,比如云州区西沙窝牡丹节、长城古堡露营大会、广灵湿地文化节、天镇县李二口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进行了详细报道。

对脱贫摘帽县区的脱贫攻坚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同日报始终保持关注度不减、报道力度不减、工作不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聚焦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切实加强对产业扶贫、易地搬迁、乡村提质、驻村帮扶等各项工作的报道,推出《摘帽不懈怠 铆劲奔小康》等一系列新闻精品,受到了省市扶贫指挥部的肯定。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之一,他们大多来自省市县机关,他们不仅驻村帮扶,带领群众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发展种养殖业、谋划产业发展,还积极帮助农民销售滞销的农副产品,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聚焦这一特殊群体,大同日报精心组织推出了《针线“箩筐”进农家》《李佩沟村的“新成员”》《“带着感情去扶贫群众才认可你”》《“1+X”党建帮扶助脱贫》等一批新闻精品,塑造了一批“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的优秀典型,其中,杨河芬等多名优秀“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被省市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多次进行巡回演讲,并被市委、市政府提拔到重要工作岗位上。

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大同日报注重线上线下联动,采编后勤协作,立体助力脱贫。报社经营部门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开展电商扶贫。针对阳高县农村大接杏保鲜期短、难以存放的实际,利用电商平台,向全国各地销售,解决农民“卖杏难”的问题;在黄花、土豆、杂粮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上市季节,适时利用电商平台帮助农民销售,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好评。

为及时掌握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情况,大同日报加强策划,主动与市扶贫办对接,派出专职记者到扶贫办协助工作,及时了解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动态和各种信息,为加强脱贫攻坚宣传创造了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日报助力攻坚
助力成功七件事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灵感日报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