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业务创新发展研究
2020-11-29邢晓
邢 晓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融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正改写着传播格局,颠覆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此基础上,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资源被进一步挖掘,新闻实现精准投放,受众可以获得量身定制的新闻,得到最佳的阅读体验和服务。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变化的传播格局,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传统的新闻编辑必须尽快转型,创新发展新闻编辑业务。
1 融媒体环境给新闻编辑业务带来的变革
1.1 新闻编辑环境的变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传统媒体编辑的业务范围和生存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抖音、微信、微博、QQ 等新媒体平台因较高的受众黏性,挤占了传统媒体大量的空间,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大量受众,对新闻编辑业务产生了巨大影响。
1.2 新闻编辑内容的变革
传统主流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在受众的眼里,以往多是用正面报道为主,话语权和公信力不容置疑。但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接受新闻由被动变主动,传受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应该考虑的传播效果要多于传播意图,考虑为受众做好新闻服务要多于需要受众知晓,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不仅要面对新闻事件内容、新闻报道视角、传播方式、接收方式的变化,还要考虑编辑技术的发展、编排方式的变化以及编辑流程的重构。
1.3 新闻受众的变革
融媒体时代,话语权重新回到受众手中,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逐渐摆脱了“你播什么,我就看什么”的被动模式,拥有了选择媒体、选择新闻内容的权利。他们的主动性不断凸显,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而且新媒体的出现还赋予了他们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从“受者”变为“传者”。这种全新的传授模式改变着受众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媒介行为和媒介习惯,受众由传统媒体时代的“被接受者”转而成为融媒体时代的“积极受众”。
1.4 编排形式的变革
传统的新闻编辑在内容的编排上比较注重“完整性”和“顺序性”。由于受时空的限制,每天只能更新一次,这就导致新闻编辑尽可能地利用信息,进行板块化编排,加以完整阐释。但是,在融媒体环境下,公众的工作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增大,无法拿出大量成块时间去关注新闻消息。新媒体的“随时传播”特点可以有效满足公众缺少时间却又急需获知新闻的需求,帮助将公众碎片化的时间加以利用,进行碎片化的传播。为了适应公众阅读习惯的变化,新闻在内容编排上也必然要进行改革,重视微型化的传播格局,将信息进行化整为零的解构,采用“微发布”提高信息接触率,契合受众的接受心理,促进受众对重点核心信息的接收。
2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业务创新发展的途径
2.1 树立先进编辑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业务要创新发展就必须重视思想理念的转变,学习先进的媒介发展经验,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第一,新闻编辑要以融合理念为先导。传统媒体在采编队伍的专业性、内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等方面是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而新媒体在便捷性、时效性、跨时空等优势方面也是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的。融媒体就是将新旧媒体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实现了资源的通融,降低媒体采编成本,提升了内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宣传的互融,摆正新老媒体关系,扩大了传播效果;利益共融,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编辑要抛弃旧有单一思维模式,树立兼收并蓄的融媒体思维。第二,新闻编辑要以受众理念为中心。深刻把握受众新闻需求,将其作为编辑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新闻编辑要创新编辑方式,增强产品思维,以多种样式和手段为受众提供信息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解读,增强新闻的生命力。第三,以提升能力为导向。如今网络中信息极大丰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冗余信息和虚假信息,传统主流媒体面对容易出现泥沙聚下、虚假信息快速传播等网络环境,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专业的编辑能力。编辑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新闻敏感,提高辩识能力;全面提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同时,要理清思路,重构核心技能,充分掌握新媒体编辑技能,探索开发形式各样的新媒体产品,利用新媒体广泛传播,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受众客观看待新闻事件,提升主流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舆论主导地位。
2.2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媒体融合为新闻编辑业务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新媒体平台上海量的信息为编辑提供了庞大的新闻资源,编辑要提高这些新闻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一要充分利用受众生产内容。传统电视媒体编辑一直以专业生产内容(PGC)为主,受众很少参与。融媒体时代,编辑如果还仍然坚守自己生产内容,将远远达不到社会对于新闻的需求。因此,编辑要重视UGC 受众生产内容,增强媒体的新闻触角,获取更隐蔽性的新闻资源,掌握更有深度的信息资源,从而更容易生产出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二要践行融媒体发展战略。新闻编辑应积极融入融媒体改革实践中,将记者一次采集的新闻进行多层次的、多形态的加工,使信息资源得到全方位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三要更好地与受众进行互动。新闻编辑应全方位建设媒体的各个平台,使受众有条件去参与互动,分享自产内容,并通过平台去收集各种新闻资源、意见建议和公众感兴趣的话题。编辑在及时反馈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受众感兴趣的领域、阅读习惯和偏爱喜好,进行相应新闻的精准推送,鼓励受众参与评论,吸引大量公众参与,获取信息和线索的补充,建立多层传播圈,生成多重传播效应。
2.3 多渠道拓展传播内容
融媒体环境下,广播也好、电视也好,这种单一的传播渠道选择性、留存性、识别性相对较差,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获得整体的社会影响力。新闻编辑必须突破束缚,借助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探索增加其他介质因素,拓展其它传播渠道,丰富内容形态,提升受众体验。新闻编辑一要将新闻传播单一的、分散的优势变为集成优势,借助声音、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介质,探索更多的表现形式;二要熟悉各种传播渠道的特点,在一次采集内容之后,根据不同渠道的要求制作不同的新闻产品,在资源相互分享的同时,满足不同终端受众对于新闻的实际需要;三要创新新闻编排方式,善于采用融合新闻报道编排方式,稿件形式要做到多样,稿件内容要进行深度链接,避免传统的线性纵向编排方式,以新闻价值的内在逻辑顺序来组织编排稿件。
2.4 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媒介的兴起和变革首先是从技术开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使传统媒体可以突破区域覆盖的局限,走向全域覆盖,为受众解除了获取新闻的时空局限。通过数字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快捷,更容易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在技术的支持下,新闻编辑必须改变过去的业务模式,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否则必然会被淘汰。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学习党中央和省、市上级领导各项重大工作的思路和精髓,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二要提高新闻业务素养,增强新闻敏感,挖掘新闻事件潜在价值,创造出有思想、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力”;三要提高新媒体素养,掌握新媒体编辑技术,学习图片、视频、音频处理技能,熟悉新媒体编辑流程和环节,培养自身的全媒体传播能力;四要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认真辨别新闻信息真伪,抵制有偿新闻和低俗新闻,始终保持新闻真实性,客观地发声,做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把关人”。
3 结语
“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矢志不渝地追求。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要遵循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适应新规律,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四力”,创新发展编辑业务,将传统媒体建设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提升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