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外宣工作的发展历程
2020-11-29
军事外宣工作是党和国家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人民军队自创建之初起,就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外宣工作体系,在树立人民军队良好形象、提升人民军队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真梳理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外宣工作的发展历程,对加强新时代军事外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军事外宣工作在军事斗争中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际反华势力企图通过各种手段破坏新生政权。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人民军队不得不与之展开一系列的军事斗争。军事外宣工作在对敌斗争实践中得到了初步发展。
抗美援朝战争中,根据中共中央“敌军工作必须加强”①参见姜思毅:《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七十年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第140 页。的指示,志愿军高度重视军事外宣工作。志愿军总部指出,“国际宣传是对敌军宣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式……我们不在国际宣传上和敌人斗争,就不能有效地巩固和扩大我之政策影响”。尽管当时志愿军物资匮乏,后勤补给较为困难,但在对外宣传上仍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和物资,采取“作文章、录音广播、照片、小册子、画刊、电影”②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审编小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汇编)》下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769 页。等多种方式,宣传志愿军的优俘政策以及抗美援朝的正义性,谴责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暴行并驳斥美国的虚假宣传。在整个战争期间,志愿军组织俘虏“向他们国内亲戚朋友写的信件达十二万多封,录音广播有九百多次……编印了宣传我军宽俘政策的书籍和画片集四种,拍摄了记录战俘营生活实况的电影一部,照片六万多张”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编委会:《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几个主要问题的经验总结》,1958年,第119 页。。志愿军总部指出,“通过战俘向敌国人民进行宣传,是这种宣传工作最有效的做法”②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编委会:《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几个主要问题的经验总结》,1958年,第118 页。。同时,志愿军还注重利用各种途径展开对外宣传,如:“(一)通过他们出版社的刊物(如美共、英共的工人日报,美国进步党的民族保卫报等)刊登我们的东西……;(二)要通过兄弟国家的宣传机构来对美、英国内人民进行宣传……;(三)可以适当地选择少数国际和平民主人士到俘虏营参观”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审编小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汇编)》下册,第773 页。。此外,志愿军还十分注重国际宣传的艺术性,强调“为了使我们的宣传为敌国内人民所接受,必须使我们的宣传的政治水平适合敌军国内广大人民的水平,使我们宣传的形式适合他们的口味……这样才能避免他们怀疑我之宣传的真实性,避免敌人查禁,产生应有的效果”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审编小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汇编)》下册,第775 页。。在对美军和南朝鲜军队进行宣传时,也“采取了分别对待的方针”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编委会:《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几个主要问题的经验总结》,1958年,第109 页。。
20世纪60年代,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也十分注重开展对外宣传。一方面,针对战况迅速、及时、主动地发声,抢占国际舆论制高点,把握舆论斗争主动权。1962年10月22日,国防部发言人就中印冲突的起因、人民军队的使命以及中方立场进行了详细说明,强调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指出面对印军的无理进攻,人民军队将“坚决进行自卫反击”,但也强调,“即便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方面也绝不排除寻求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可能”⑥王波:《军事对外宣传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5 页。,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既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也不放弃追求和平的立场。另一方面,积极宣传中国的优俘政策,占据道义的制高点。1963年3月8日,总政治部提出了释放印军俘虏的计划,拟从4月10日至5月中旬,分批释放3000 多名印俘。3月31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省、市、区党委,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释放印俘的通报》。通报指出要对此加强对外宣传,着重说明中国政府继主动停火和后撤之后又主动释放全部印俘,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创造了一切必要条件和气氛,以揭露印方的无理立场。正如《中国当代外交史》一书中指出的,“中国的做法对举行谈判显示了最大的诚意,为举行谈判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在世界上得到了极大的同情”⑦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187 页。。
此外,在解放沿海岛屿、炮击金门、援越抗美等军事斗争中,人民军队也高度重视外宣工作,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把握舆论主动,争取国际舆论支持,与敌展开宣传斗争,塑造人民军队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军事外宣是对敌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军队在战争中探索了军事外宣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斗争效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需要看到的是,这一时期的军事外宣,仍然是以战时宣传为主,带有较强的舆论战、心理战特征,目的在于打赢战争。而在和平时期,主动的军事外宣活动较少,军事外宣工作尚未形成稳定机制,军事外宣组织架构尚不够完善,渠道也不够畅通,整体外宣效果尚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文革”时期,军事外宣工作受到了较大冲击,一些从事军事外宣工作的人员,受到了批判,军事外宣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二、改革开放后军事外宣工作在军队加强全面建设中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家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人民军队军事外宣工作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国家和军队对外交流不断增多,军事外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重视下,军事外宣工作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军事外宣工作框架体系,军事外宣的领域和渠道不断增多,在塑造中国国家和军队形象、获得国际社会舆论支持上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军事外宣地位作用逐渐凸显和提升
随着中国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军事外宣工作作为国家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凸显提升。
1985年6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现在树立我们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十分重要,我们实际上也要担当这个角色”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74 页。,对外宣传要“实事求是,对外报道不说空话,多办实事,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对外介绍情况,既要肯定成绩,也不要回避问题”②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传媒竞争与对策选择》,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322 页。。这些都成为指导军事外宣工作的重要准则。这一时期,随着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军事外宣工作主要围绕树立党、国家和军队良好国际形象,宣传中国国防政策,报道人民军队自身建设和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等内容展开。
1990年,江泽民在第一次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我们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良好的国际环境,这就要从各个方面作出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搞好对外宣传”③简新:《新闻数学》,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8 页。。1993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再次指出,“搞好对外宣传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④钟碧惠主编:《中国振兴之路改革开放纪事》第2 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第772 页。,强调了对外宣传工作的战略地位。1999年2月,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外宣工作要“加大向世界全面介绍中国的力度,增进各国对中国的了解,积极开展国际问题报道和国际舆论斗争,加强和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形象,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祖国统一、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⑤《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站在更高起点上把外宣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第1 版。。这一思想为新形势下改进和完善外宣工作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军事外宣的使命和任务得到了新的拓展。这一时期,军事外宣报道了人民军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情况,在促进祖国统一,推动中国军队走向世界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12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逐步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⑥《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第1 版。。200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指出“外宣工作是党和国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对外宣传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外宣传的国际影响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⑦陈日浓:《中国对外传播史略》,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年,第208 页。。这也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将对外宣传实力上升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层面。2008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展示和提升国家良好形象”,强调“在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条件下,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加强对外宣传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①吴杰明、赵和伟:《军事舆论引导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17 页。,进一步强调了对外宣传的重要地位。同年6月,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军事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强调军事对外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宣传思想工作和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并明确了军事外宣工作的基本原则,即“服从大局、正面引导、以我为主、主动发声、注重建设、统筹发展、积极稳妥、确保安全”②刘博怡:《新形势下中国军事外宣话语权建构特点分析:以第七届香山论坛为例》,《南方论坛》2018年第2 期。。2010年召开的全军外宣工作会议也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对军事外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着力“在加强基本建设、提升整体实力上取得新进展,在解读重大问题、努力增信释疑上获得新成效,在积极引导舆论、遏制负面言论上实现新突破,在宣传政策主张、争取理解支持上作出新贡献”③《全军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解放军报》2010年11月16日,第1 版。。这些都为军事外宣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建构起军事外宣工作的整体框架体系
首先,完善了军事外宣的组织领导机构。2008年,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军事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我军对外宣传工作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由总政治部主管,总参谋部配合,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结合工作积极参与并提供必要保障”④朱金平:《新闻与传播新论》,北京:长征出版社,2013年,第167 页。。设立全军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军队对外宣传工作。同时,经中央军委批准,先后设立国防部国际传播局和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对全军对外宣传工作实施业务指导,各大单位的宣传部(处)负责本单位的外宣工作。这样,基本在全军搭建起军事外宣的组织领导架构,为军事外宣工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建立军事外宣工作专业媒体机构。军队媒体是开展军事外宣的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媒体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解放军报》为代表的17 家报纸和200 多种刊物,是军事外宣的重要力量。2005年,解放军报社开设了中国军网,并推出了英文版。2009年,国防部网开始运行,英文版的访问量也不断攀升。同时,新华社军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的设立也在军事外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为进一步发挥中央主流媒体在军事外宣中的作用,部分中央媒体设立了军事报道机构,如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对外媒体均设立了军事报道部门,进一步健全了军事外宣组织体系。
再次,完善军事外宣的政策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军事外宣的政策制度体系在探索中逐渐完善。与军事外宣相关的“工作会议、协调沟通、对外新闻发布、宣传报道、考察调研、情况通报”政策制度相继出台。如:完善了军地协调制度,“在国家层面,军地有关职能部门联署联合建立军事新闻宣传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确定一个时期或某项重大军事活动、突发事件等军事新闻宣传的原则和要求”⑤吴杰明、赵和伟:《军事舆论引导研究》,第57 页。。再如:定期召开各级联络员联系会议制度,分析涉军舆情发展动态,研究解决问题办法等。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军事外宣工作的指导思想,各级军事外宣部门的职责分工、任务要求和具体举措。这些政策制度为军事外宣工作提供了行为准则,为使军事外宣在实际运行中更加顺畅提供了条件。
最后,建立了军事外宣人才队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军事外宣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如:国防部建立了一支对外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和回应国际关切的新闻发言人队伍,一些科研院所逐渐拥有了一批从事军事外宣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军队媒体中建立起一支专业从事军事外宣工作的记者队伍,并通过办班培训、岗位锻炼、执行任务等办法,在各部队培养了一批军事外宣工作的业务骨干。
(三)军事外宣渠道得到有效拓展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国际社会日益交融和中国军队进一步开放,中国军队对外交流合作逐渐增多,为世界认识中国军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除传统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外,新兴媒体在外宣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官方和民间的军事网站数量不断增多。军方新闻发布、驻外武官处对外宣传、向外公派军事留学生和军援专家等工作,高层军事交往、防务安全磋商、专业技术交流,军事代表团、舰艇编队互访等活动,都有效拓展了军事外宣的渠道。此外,中国军队还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救援、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香格里拉对话和国际军人比武大赛等国际性军事活动,这些都是开展军事外宣的良好渠道。对此,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评价说:“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①《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年,“中国蓝盔”名扬海外》,《解放军报》2010年4月26日,第8 版。。
三、新时代军事外宣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军队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军事外宣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特别是习近平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外宣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时代发展趋势,为军事外宣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提出了指导军事外宣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习近平着眼新时代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外宣理念。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重视中国”②周立存:《强军兴军的科学指南》,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5 页。。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③《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0日,第1 版。,为新时期的外宣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还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1 版。。2015年5月21日,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 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并指出,外宣工作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⑤《用海外乐于接受方式易于理解语言,努力做增信释疑凝心聚力桥梁纽带》,《人民日报》2015年5月22日,第1 版。,对外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8月22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解放军报》2018年8月23日,第1 版。。这一思想落实到军事外宣工作中,就是要对外讲好中国军队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而不懈奋斗的故事。这些重要论述,为军事外宣的创新发展,更好适应新时代特点规律提供了科学指南,引导军事外宣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进一步完善军事外宣工作体制机制
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推进,军事外宣在机构设置上也日趋完善。在媒体建设上,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解放军出版社等军内多家新闻出版单位整合形成了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军事外宣渠道得到了有效整合,逐步构建起一个统筹分明、令行通畅、协调互动、资源共享的军事外宣体制,推动军队对外传播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新闻发布制度上,国防部新闻发布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2013年11月20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分别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及武警部队等7 个大单位设立了军事新闻发言人,这也是新时代加强军事外宣工作的重要举措。
(三)进一步拓展军事外宣工作渠道途径
一方面,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军事外宣逐渐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动的格局,有效提升了对外宣传的效果。2019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正式开播,成为展示军队形象的重要平台。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的主导下,人民军队逐渐开设了微博、微信、抖音等官方账号,如“军报记者”微博和“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等。各战区、军兵种、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大单位也先后开设相关网络账号,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中国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走出去”与“请进来”更加频繁,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上世界舞台。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大阅兵邀请他国军队参加,2019年4月,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 周年海上阅兵活动邀请他国军舰参加,香山论坛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对外军事联演联训也不断增多,仅2018年,中国就与30 多个国家举行近40 场联演联训,在与各国军队深化友谊与互信,展示中国军队形象,提高各自军队建设和训练水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人民军队与外军的军事互动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如互派留学生,组织军事访问团到其他国家参观见学,邀请他国军事访问团来访等。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还走出国门,先后赴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参加阅兵式,赴战乱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等等,在全世界引起较大反响。军事外宣渠道和途径的拓展,为新时代军事外宣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军事外宣工作在七十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了军事外宣工作的体制机制,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军事外宣工作的经验方法,有效拓展了军事外宣工作的领域和渠道,推动军事外宣工作在塑造国家和军队形象,促进国防和军队事业建设,服务国家总体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家和军队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要切实将军事外宣工作放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加以谋划,推动军事外宣工作在国家发展和军队建设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