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研究

2020-11-29

军事历史 2020年2期
关键词:海军

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指导新中国海上军事斗争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逐步形成的一套完整科学的独具特色的作战原则和战法,为人民海军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基本依据,开启了新中国海洋军事理论从混沌到有序,从懵懂到自觉的探索进程。深入系统研究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涵,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更好地把握人民海军战略发展脉络、推动中国海洋军事战略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的发展演进

新中国成立前夕,鉴于国内战争形势发展和保卫新生政权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深切认识到建设海防、建立海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949年1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及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74 页。。七届二中全会后他又进一步指出,“新中国成立后,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海上交通安全,发展海洋贸易,国家走向世界,都需要一支人民海军”②陆儒德编著:《毛泽东的海洋强国路》,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年,第14 页。。他视海军为国防建设三支主要力量之一,赋予海军战略军种的性质和地位,同时也着眼形势任务需要明确海军的防御重点主要在近岸区域。之后,指导人民海军在边打边建的实践中形成一系列有关建设与作战的方针原则。

(一)以“战略防御、战术进攻”实施积极的岛岸防御。自人民海军创建开始,毛泽东就多次强调指出建设海军的目的是保卫海防、反对帝国主义侵略。1950年4月,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在海军机关成立大会上宣布:“我们要建立的是一支自卫的、防御的海军……我们的优越条件是靠近海岸,有众多的岛屿,要充分利用这个优越条件,把每一个岛屿变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把每一座海岸炮当作军舰上的一门主炮;我们这支海军在战略上是防御的,在战术上是进攻的。”①《萧劲光回忆录》续集,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14~15 页。也是在4月,华东海军受命进行解放舟山群岛的渡海作战准备;5月至8月,华南海军协同陆军采取逐岛攻击、依岛攻岛的作战方式,突破珠江口封锁,解放广东沿海全部岛屿。6月,朝鲜战争爆发,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派遣海军第7 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毛泽东一方面要求海军迅速组织力量打通长江口航道,解放苏浙沿海岛屿;另一方面为避免两线作战,决定将对台进攻转向防御,暂停解放台湾的各项工作,随时应对美国可能的从海上入侵,保卫中国海岸安全。一是“利用现有的时机和兵力,首先把沿海海岸各要地及岛屿的防御工事、防御设备建立起来,把各基地组织起来”②《萧劲光回忆录》续集,第27 页。;二是加强海、空军建设。8月,海军党委召开建军会议,明确了“战略防御,战术进攻”的作战指导思想,完善了具体的建设方针:“从长期建设着眼,由当前情况出发,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富于攻防能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首先组织利用和发展现有力量,在现有力量的基础上,发展鱼雷艇、潜水艇和海空军(海军航空兵)等新的力量,逐步建设一支坚强的国家海军。”③《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海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41 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军建设刚刚起步,力量较为薄弱,岛岸防御突出表现为重点设防,其余地区采取诱敌登陆,甚至可待敌深入陆地进行歼灭之。1951年1月,在《对沿海地区设防和构筑工事的意见》中,毛泽东指出:“珠江口外各岛中必须坚守者,应有物质准备,也是对的。汕头至大亚湾一线及其他海岸线与内地,……敌来让其登陆,并须诱其深入,然后聚而歼之。”④《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52 页。“在我们方面,只有虎门、厦门、舟山、吴淞四处及珠江口外某些海岛必须确保,不令侵入。其余一切海岸线,都不要守而要让他进来,以利聚歼。”⑤《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453 页。

(二)以“力量前伸,积极作战”扩大当面海域控制权。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加剧了对中国近岸区域的战略挤压,中国遂将战略重心转向粉碎国民党破坏袭扰和解放沿海岛屿。毛泽东提出,为了保卫国家海防,维护太平洋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应树立“纵深防御”的思想,适时从“沿海沿江”反对外来侵略推向“海防前线”抗击敌人入侵。1954年3月,总参谋部发出指示,要求沿海守备部队必须树立消灭敌人于近海和海滩,坚决不允许敌人登陆的思想。这一时期,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及当时海防斗争形势,海军党委及时提出“力量逐步前伸”“长期积极作战”的指导思想,调整部署海军兵力,推动作战力量向前倾斜。华东海军兵力南下浙东,华南海军兵力进驻汕头地区,寻找战机主动打击敌人,扩大控制海区。1955年初陆、海、空三军联合,最终夺取了浙东海面的制海权。萧劲光对此评论说:“变力量后缩为力量前伸。这是作战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变。这一转变,很快取得了明显效果:海上斗争主动了,海区扩大了,基地和岛屿建设陆续展开了,部队在战斗和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了。”⑥《萧劲光回忆录》续集,第122~123 页。7月,在关于福建沿海作战问题的会议上,海军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充分准备,逐岛攻击,先选敌最小最弱的一个岛子攻占之,求得战必胜,攻占后即巩固之,然后再看情况决定下一步的作战行动”⑦《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280 页。的既定作战方针。1958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召开,毛泽东对彭德怀的总结讲话第三部分《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工作》作了修改,指出:“依靠我国有利的地形,特别是星罗棋布的岛屿,就可能把进攻的敌人主力歼灭在海岸和海上,不许敌人主力深入我国国土,并且还要在敌人发动进攻的基地上给以打击”⑧《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395 页。。

(三)以“海上破袭游击战”争夺有限海权。随着美国从海上对中国形成封锁和包围的战略态势不断加剧,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成为最现实的战争威胁。1954年12月,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确立美台互助同盟关系。一个月后,美国国会又通过《授权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①参见[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翟强、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34 页。。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推动了海军内部对作战问题的探讨。1957年6月,萧劲光将毛泽东游击战理论和陆上游击战经验运用于海上,在海军学院党委扩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未来海上作战的形式应是以分散的海上游击战与有利条件下集中打击的歼灭战相结合,海上破袭战与沿海抗登陆战相结合”②《萧劲光回忆录》续集,第162 页。,简称“海上破袭游击战”。12月,海军党委一届三次全会讨论了这一作战方针,明确该方针的指导地位。1958年,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海军发展值得研究”,“最少搞一百万吨位”,“要考虑追击,要修水上铁路(造军舰)。要考虑积极防御,也要考虑打垮敌人后的追击问题”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394 页。。他还说:“要在歼灭了侵略的敌人主力之后,采取追击的战略,进而将敌人的出发根据地的侵略武装力量加以解除,借以根绝侵略后患,同时也就解放敌国被压迫人民。”④《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395 页。

这一阶段,中国与苏联签订海军技术协定,以此为依据,海军党委向中央军委提出报告,确立了“以发展潜艇为重点同时发展中小型水面舰艇”的海军建设方针和规划。加之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为海军建设注入了生机活力,海军党委感到“海军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⑤《萧劲光回忆录》续集,第185 页,提出“在海上开辟独立战场”,并将这一作战方针写入第一部《海军战斗条令》。但中苏关系破裂后,海上防御重点的变化和范围的收缩仍未使海战场改变其从属于陆战场的地位和现状。

二、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的主要内涵

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和军队领导人关于新中国海上军事斗争和海军作战的理性认识,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战略上防御,战术上进攻。“战略上防御,战术上进攻”是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在海军作战指导中的贯彻和体现。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这既彰显了战争的自卫性,也突出了作战的主动性,同时揭示并丰富了后发制人、以弱制强的作战规律,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再创造。海上作战,战略防御标明了作战的自卫性;同时,防御中的战略退却又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变绝对劣势为相对劣势,甚至在局部上成为相对优势与绝对优势,是进攻的准备和酝酿阶段,为最终的进攻服务。一方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看到了海洋军事斗争的日益加剧,确保海洋方向的安全和权益直接关系国家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毛泽东等人深知中国海上武装力量正处于初创时期,与获得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海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提出必要时可采取主动退却的方式,诱敌深入岛岸、陆地,以寻找或等待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击退敌人进攻,同时实施反攻和追击,进而坚决、干净、彻底、全部歼灭之。

(二)依托岛岸,机动作战。中国海岸线漫长,海上作战方向众多,海军兵力明显不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做过数十次指示,提出了岛岸防御问题,认为海军兵力的使用必须贯彻重点部署、集中使用的原则,即加强主要战略、战役方向上的力量,兼顾其它方向的需要,并使其保持高度的机动能力,以适应海上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需要。这一作战方针的确立既有利于发挥人民军队海军兵力机动性好、进攻性强的特长,又有利于完成捍卫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的使命任务,对人民海军的锻炼成长和发展壮大大有裨益。

具体作战形式的设想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或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后,将在华北、华东、华南组成三个任务与力量不同的舰队”,“各舰队必须能机动于各海区作战。只有如此组织和使用,才能发挥现代技术兵种高度的集中性与机动性,也就使海军能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于主要方向作战。因此,各海区力量部署是:既不是平均使用,也不是机械分配”。①《萧劲光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357 页。这一设想基于海上作战的机动性和中国海区相互贯通的地缘特点,强调兵力的集中使用,体现了在敌强我弱情况下对海军作战规律的初步探索。前瞻未来发展,毛泽东要求海军拓展防御纵深和作战范围,1949年9月,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休息时与时任安东海军学校副校长的张学思的交谈中,就深刻指出:“中国的领海需要海军来保卫,沿海的岛屿也需要海军去解放,将来走向海洋,也要海军保驾护航。”②陆儒德编著:《毛泽东的海洋强国路》,第100 页。

(三)集中优势兵力,“蚂蚁啃骨头”。以多胜少是军事战术最普遍的原则和常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正是结合人民军队实际,对该原则所进行的创造性运用。其意义在于,在装备敌优我劣的条件下,集中兵力可以造成局部优势,从而争取作战主动权,达到歼敌之目的。海上作战,情况变化急剧,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较大,组织指挥复杂,协同困难。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因此强化指挥,照顾全局,增强部队间的观察识别和通信联络,是实施该作战原则的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有些人认为“海上作战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毛泽东坚定地说:“不论海军、陆军、什么兵种,我军的作战原则都是适用的,是从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事物不是静止的,战争也在发展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机械搬用,要因时因地灵活处理。”③《威震海疆:人民海军征战纪实》,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8 页。

人民海军创建之初,基本都是小型舰艇。在东南沿海海域与国民党海军的海战中,人民海军参战部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夜暗和不良天候,突然出击,实施近战、夜战、群战,以小艇打败敌人的大舰。毛泽东将这种在海战中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的战法作了形象的概括,“你们打得好”,“蚂蚁啃骨头,我们向来就是用这种方法消灭敌人的”④《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第325 页。。这种战法具有广泛性、突然性、进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海军力量的实际状况,回答了海军以劣胜优的重大作战方法问题。

(四)与陆、空军协同作战。人民海军创建伊始的任务是“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主要作战样式为协同陆、空军进行岛屿登陆和抗登陆作战。对此,毛泽东等人一致认为并始终强调,现代化战争中,任何一个兵种都不能单独解决战略、战役任务,任何一个兵种决不能代替另一个兵种,诸兵种协同至关重要。毛泽东还指出,在保卫海防以及保卫国防的斗争中,海军不仅自己要有综合作战能力,而且要在统一的指挥下,积极配合陆、空军作战,实行联合作战。1950年5月,毛泽东在与朱德等军委领导讨论解放万山群岛时,分析不同条件下战法运用问题指出,“海南岛战役是大兵团强渡海峡,舟山战役主要是以陆制海,在炮火支援下逐岛进攻。万山战役没有强有力的海军支持,打一场跨海的登陆作战,必须充分准备,选择得当的战术,要出奇制胜”⑤陆儒德编著:《毛泽东的海洋强国路》,第176 页。。朱德在1951年8月召开的海军首届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提出,防守海岸线,保卫海防的“任务是艰巨的,需要海军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一致努力,也需要海军同陆军、空军相互配合,共同来完成”⑥《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9 页。。海上作战,制空权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海军在斗争中的主动权。1965年4月,毛泽东在给总参关于坚决打击入侵海南岛上空美机的报告批复中指示,“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应该统一指挥,海军和空军应该很好地配合起来打”⑦《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03 页。。

(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海防斗争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历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某些大国不甘心在中国利益的丧失,结成强大的反华势力,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并不断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示威和骚扰。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多次指示沿海地区部队包括海军部队,要善于把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宣传、经济等多种形式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1949年,毛泽东在针对“紫石英”号事件的谈话中深刻指出:“海军不同于陆军,它是以世界海洋为舞台的军种,与国家外交有着极大关系”,“终结解放战争,建设新中国,同世界搞外交,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没有现代化的海军,国防便不巩固,海外利益得不到保障,同世界交往就缺少力量,在国际事务上便没有话语权。”①陆儒德编著:《毛泽东的海洋强国路》,第70 页。

经毛泽东亲笔修改的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保卫领海主权及护航注意事项指示稿》(1954年)中强调:“当我海空军巡逻公海或直接护航的时候,对一切外国的飞机军舰均不得攻击”,“对其他任何外国海空军因在和平时期不会发生抢劫行为,故不发生自卫问题,一律不得采取攻击行动”,“一般运输机,而非军事运输机,即使是国民党所有亦不应攻击。”②《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220~221 页。经毛泽东审批和修改的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目前沿海军事斗争的几项规定》(1956年)中要求,“必须遵照中央和缓国际紧张局势的既定方针,严守自卫的立场,采取特别慎重的步骤,决不主动惹事,以免政治上限于被动,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失去某些战机,也决不上敌圈套”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330 页。。毛泽东还利用美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封锁金门的过程中制定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等方针,亲自导演了一场军事政治仗和外交仗。

三、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深刻反映了人民海军初创和发展时期建设与运用的基本规律,不仅为当时海军的建设与运用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后来海军的全面建设、发展壮大,以及作战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独辟蹊径,开创独具特色的新中国海军作战理论新领域。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初期,人民海军战役战术理论主要以苏联带有浓厚近岸防御性质的“小规模战争理论”为重要参考,并翻译出版了苏联《海军战役法》《海军合同战术》《潜艇战术》《航空兵战术》和《水面舰艇战术》。1958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小组座谈会上指出,“不能吃现成饭,吃现成饭是要打败仗的。……学习苏联,过去学,今天学,将来也学习,但学习要和我们具体情况想结合……为什么我们不能独创?”④《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393 页。正是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和以我为主原则,中国海军在学习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更结合自身海上斗争实践形成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军战役战术理论。特别是“海上破袭游击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海军作战理论已从学习苏联过渡到走自己的道路。这是毛泽东游击战思想在海军作战中的具体运用,要求“利用突然性,用破袭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消灭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充分利用和发挥我之有利条件,利用和制造敌人的不利条件,进行持久作战。同时不放弃有利条件下对敌人实施集中打击的歼灭战”⑤《萧劲光回忆录》续集,第167 页。,即海上游击战与海上阵地战相结合,分散用兵和集中用兵相结合,海上破袭战与沿岸抗登陆战相结合。这一作战方针已经具有海军战略的内涵,虽未改变海军配合陆军作战、以弱胜强、依托岛岸等基本精神,但十分强调中国海军的特点及周边地理环境,要求把海上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来,从而和打“堂堂之阵大编队对垒”的作战思想划清界限。它的提出,不仅回答了海军以劣胜优的重大问题,而且体现了立足自身实际争夺有限海权的理念。通过破袭战使敌不能完全掌控制海权,也就意味着己方在一定时段、一定海域局部海权的获取。

(二)积极进取,科学指导新中国海防斗争实践。这一历史时期,海区形势与作战需求使中国海洋地缘战略空间限于近岸海区,同时由于海军力量较为弱小,作战实践空间不大、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独立遂行战略任务的能力。因此,国家虽然由北而南分区部署了海军力量,但多是以海洋为战略外线,从协同陆军沟通海洋运输和强化陆战场战略联系的角度来考虑海军使用问题,视野主要集中于近岸和近海航线等区域,并没有向外辐射的意图。尽管如此,人民海军从一开始就体现出崭新的积极进取特质,即使在战略上只能取守势,也特别强调战术上的进攻,形成一种新型海上防御样式。一是从地缘态势分析战略形势。在部署、指挥舟山群岛和万山群岛战役时,毛泽东从两群岛分处长江、珠江出海口皆为新中国经济发展门户要冲出发,揭露蒋介石的战略图谋,并分析指出,“对蒋介石而言,台湾是只逃到海里的螃蟹,舟山和万山是它伸向大陆的两个‘爪子’,必须尽快把它砍掉”①陆儒德编著:《毛泽东的海洋强国路》,第165~166 页。;“舟山群岛可以外御帝国入侵,内助国家建设,历来是军事要冲。……必须尽快解放舟山,断了蒋介石的痴梦”②陆儒德编著:《毛泽东的海洋强国路》,第166 页。;“舟山解放,上海就安全。万山群岛横在珠江口,广州日子就过不好”③陆儒德编著:《毛泽东的海洋强国路》,第175 页。。二是重视打歼灭战。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和构筑沿海地区工事过程中,即使是面对海军力不从心的现状,毛泽东还是要求无论是力量不足、诱敌深入还是力量前伸、抗敌入侵,目的都是“以利聚歼”④《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453 页。。他还强调逐岛进攻要步步为营,要求“从敌人手中夺回了岛子,就要想尽办法守住”⑤陆儒德编著:《毛泽东的海洋强国路》,第177 页。。这些都是海战的重要原则和精髓。正是在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的正确引领下,海军克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的巨大困难和朝鲜战争的影响,协同陆、空军解放了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以外的东南沿海全部岛屿,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改变东南沿海斗争形势,制止周边国家对中国海洋疆土的吞食,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边打边建,推动新中国人民海军建设大发展。毛泽东海军作战指导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人民海军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新中国成立伊始,东南沿海的斗争形势非常严峻:东部沿海一些岛屿还没有解放;帝国主义侵略危险依然存在,美军不断对中国进行挑衅,在台湾海峡和南海制造事端;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军的支持下,不断派兵窜入大陆进行袭扰和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认为,刚刚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弱小的人民海军不可能先建设好了、搞强大了再打仗,这样做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是不会坐视等着的;人民海军必须面对客观形势,要一边打仗一边建设;边打边建是人民军队从弱小到强大所走过的路,海军要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在打仗中搞建设,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打好仗。他还强调,军队特别是海军、空军,要赶快抓技术,抓设计,抓科学技术研究。现在不搞,将来就来不及。世界各国海军装备和技术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海军装备的科研要早抓,抓紧。海军有些军舰的技术装备还不能自给,要靠进口。要通过进口舰艇等技术装备,把人家的先进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学到手,将来好自己造军舰。海军建设要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海军党委客观分析国家海防斗争需要及落后的经济、工业基础,结合海军发展和作战需求,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军主要战场在近海⑥注:当时约定俗成的划分为“距我海岸二百海里以内为近海,二百至六百海里为中海,六百海里以外为远海”。参见《萧劲光回忆录》续集,第164~165 页。,且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可以作为依托,因此短期内必须也只能“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富于攻防力的、轻型海上战斗力量”⑦《萧劲光回忆录》续集,第32~33 页。。经过初创时期的建设,至20世纪50年代末,海军诸兵种基本齐全,水面舰艇部队还装备了少量驱逐舰和护卫舰,潜艇部队装备了常规动力鱼雷攻击型潜艇,海军航空兵除装备歼击机外,还装备了近程轰炸机,海军整体作战能力已有较大提高,海上防御纵深进一步增大。

猜你喜欢

海军
晓褐蜻
本期主题:海军礼仪知多少
美国海军无人作战系统分析
我的海军之梦
中国海军新型潜艇
福尔摩斯·海军协议(下)
福尔摩斯·海军协议(上)
海军在南海举行实兵对抗演习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海军协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