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命题解读与思考

2020-11-28周军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命题核心素养

周军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作文考试命题的思路与框架:“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新课标所指的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等,其内涵与外延相当宽泛。那么,哪些类型的情境和任务才是高中作文教学应该重视的环节呢?教育部为高考命题定位的原则是立德树人,那么高中作文教学中要如何立德树人呢?

关键词:高中作文;命题;核心素养

每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容都有所变化,这促使高考作文备考方式也随之改变。但是,作为国家级的教育考试,高考作文命题绝不是随性而为,势必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意志。教师要探究其中的命题原则,寻找其中的命题规律,揣摩高考作文命题变与不变的规则,让学生高考备考能够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

要回答以上问题,就有必要推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之间的对应关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回答了一名全面发展的高中生需要具备什么,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方向问题,也为高考命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了权威的依据。基于表1来推究2017年至2019年的高考语文全国I卷作文题会发现其与该表素养框架图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对应关系。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的高考命题情境设置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对应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落实立德树人原则时,高考命题或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一个抓手,即教育部制定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高考作文命题规律研究

在选用相关的情景设置点时,命题者往往会在特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潜藏着考查预期。从表1的推导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近三年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规律一:注重对不同类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考查作为高考作文命题,命题内涵如果能够多元化,那么就更能够考查出不同类型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为具备不同素养特长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写作舞台。从上文对表格的简略归纳中可以看出, 2017年、2018年高考作文考查了学生的6种素养, 2019年高考作文考查了学生的5种素养。无论命题情境设置点是宏观事件还是微观生活,命题者都着力留下了足够多的素养思维空间,以此来实现素养考查的多元化,进而把立德树人的精神有效具体化。规律二:素养考查的情境落实具有典型的时代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命题的原则”一项中特别强调 :“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

三、高考作文分析下的学生写作指导

(一)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图开展有序的写作训练

教育部提出的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18个点,这就意味着高中写作教学可以衍生出18个基本训练专题,既可以对各个专题进行独立训练,也可以对多个专题开展综合训练。例如,教师通过2019年深圳一模的作文题作为审美情趣素养的专项训练题,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课堂写作外,还要以“美为话题,化用课内诗歌素材,积累课外典型事例与名言。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拓展学习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7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向美而行》等文章,以点带面深入挖掘,使学生系统掌握关于“美”与“健康生活”的相关素材。

(二)跟着权威媒体学写作,培育学生应有的时代意识

教师可创造性地推行“跟着大报学写作”的写作训练模式,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教师每周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评论板块中筛选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能力的评论文章,及时印发给学生让其开展学习。在读报中,学生学会了与时代热点保持同频感应,摆脱了以往积累时事论据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病;在应对时代性强的写作话题与情境时,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其思维更有深度、更有力度。正如一位学生的活动感言:“读大报,始终在探寻意义与价值的路上前行,找到自己的定位,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结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高考作文承载着国家的教育意志,教师有必要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本源上踏踏實实地做好备考工作,创造性地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寻找立德树人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上得到应有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维贤.高考作文复习备考的序列操作策略——以议论文写作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13):4-8.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命题核心素养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